(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合集下载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20200818023116)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20200818023116)
述:还有白化病〔常隐〕〔视频:遗传病〕
咨询:你们还明白有哪些遗传病?
述:血友病也是一种专门常见的遗传病, 它的遗传机制与色盲一样,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
述:血友病之因此有名,是由于当年它被 称为英国的王室病,英国王室中得血友病 的人专门多。
述:后来通过研究发觉,最初导致血友病 的基因是由于维多利亚女王体内基因突变 所形成。
述:那么有同学要咨询了,什么样的两个 人才算近亲呢?
直系血亲:有直截了当血缘关系的,如父 母,〔外〕祖父母,子女,〔外〕孙子女 旁系血亲:自己算一代,兄弟姐妹〔亲、 表、堂〕向一父母一代,父母的兄弟姐妹, 再向上一代,祖母的兄弟姐妹等。
举例: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不 管取的是宝姐姐依旧林妹妹,都属于近亲 结婚,林与其为姑表亲,薛与其为姨表亲。
咨询:这此疾病我们统称什么缘故?
咨询:什么缘故称为遗传病?
〔由于染色体显现了咨询题〕
咨询:是不是只有染色体显现咨询题所引 起的疾病才称为遗传病?
〔1〕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染色体显现咨
询题
观看
答:遗传病
回答
答:不是
近亲结婚
〔2〕致病基因引起。
述:由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也专门多,
比如色盲,由X染色体上携带b基因所引 起早xbxbaxbY〔色盲检杳图〕
运算比较
回答
优生优育
述: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让每个家庭有效 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出生健康的小孩, 也确实是优生。
述:小孩出生后我们还要让他们能健康成 长,也确实是优育。
咨询:优生优育包括哪些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
断等〕
述:近亲结婚的危害我们差不多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呢?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导语】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xx搜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下丘脑功能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

破坏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原有的一些日周期节律性活动。

体温调节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下丘脑以下横切脑干后,其体温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假设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后,体温调节仍能维持相对稳定。

现已肯定,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摄食行为调节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下丘脑外侧区,那么引致动物多食,而破坏此区后,那么动物拒食;电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那么动物拒食,破坏此核后,那么动物食欲增大而逐渐肥胖。

由此认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动。

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那么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

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上下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

水平衡调节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那么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

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内控制摄水的区域与上述摄食中枢极为靠近。

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后,动物除拒食外,饮水也明显减少;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些部位,那么可引致动物饮水增多。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的课程,主要讲解人的性状和遗传。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认识基因的作用;(2)掌握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3)掌握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情境教学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知识,探究规律;(3)归纳法:将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基因的作用和表达;(3)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如何让学生发现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的规律。

四、教学内容及特点1. 教学内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它控制生物的性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互异性状,例如人的眼睛颜色、血型等。

(2)基因的作用:基因对生物的性状有控制作用,表现为显性和隐性效应。

显性效应指基因的表现形式可以直接看到,隐性效应指需要遗传两条相同的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3)基因的表达:基因除了受到基本遗传规律的调控外,还可能受到环境和表观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

2. 教学特点: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的重要性,探究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整理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整理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整理人 尼克苏教版八年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 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 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 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 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 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指出个别学生组织全体学生作实践调查填写下表:全体学生分析调查的结果,总结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豌豆具有稳定的、可明显区分的相对性状。
一二
二、基因控制性状 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 基因 控制的。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 内是 成对存在的。因此, 基因也是 成对存在的。
1.下列不是生物性状的是( A.有的人天生金发 C.有的玉米是甜的
1
2
3
4
5
6
) B.有的月季开红花 D.有的石头是红色的
关闭
D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第一课时 性状与相对性状
一二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 生物体的 形态、结构 、 生理特征 和 行为方式 统称为性状。生 物体有许多性状,如南瓜的形状,属于形态 方面的特征;鸡冠的形状, 属于结构方面的特征;人的 ABO 血型,属于 生理特征 ;人的惯用左手 是 行为方式 特征。 2.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不同的 表现类型 。在遗传学上,把 同种 生物 同一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观察课本 P99 页“豌豆的某些相对性状”,思考:孟德尔选用豌 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答案
1
2
3
4
5
6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狗的卷毛与黑毛
C.狐的长尾和兔的短尾
D.人的身高和体重
关闭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称为生物的性状,生物的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高茎与 矮茎;而狗的卷毛和黑毛、人的身高和体重则不是同一性状;狐的关长闭 尾A 和兔的短尾,不是同一生物。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关闭
B
答案
解析 答案
3.下列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人的 ABO 血型 C.猎豹的快速奔跑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苏教版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苏教版
5.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网络资源,如在线遗传知识讲解视频、遗传相关的科普文章等,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6.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PPT展示和讲解。
7.反馈问卷:准备一份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馈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2)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难以把握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原理。
(3)遗传变异的实质:学生难以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遗传图解的绘制:学生难以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如Punnett方格、遗传树等。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举例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逐步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实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遗传实验,如植物杂交实验、动物性别决定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苏教版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15.2《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的现象和途径。

(2)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了解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初步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4)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2.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染色体和基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手段】人类染色体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四个部分: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人体生理卫生。

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但是每一种生物都能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牛生下的总是牛,羊生下的总是羊,这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生物的遗传”。

〖新课〗一.遗传的现象:我们来解释一下“遗传”这个词。

遗是遗留,传是传递,也就是说每一种生物都能传递给后代一些什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30页,根据“看一看,想一想”一栏所列出的特征,想一想,哪些特征是你所具有的?1.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性状。

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做遗传。

2.遗传途径:性状是怎样传递的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

什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于父亲,属于雄性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来自于母亲,属于雌性的生殖细胞。

也就是说,人类的性状是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动植物的性状也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二.遗传物质:提问: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答:通过生殖细胞)提问: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的遗传功能呢?因为细胞内含有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讲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讲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操纵的。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地探讨生命科学咨询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难点:〔1〕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不。

〔2〕基因的显、隐性与生物性状表现的关系。

[教学器具]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等。

[教学方法]讲述与讨论以及调查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备]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如有无耳垂、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做好记录,以备课堂上使用。

[教学过程]导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页,观看标题右边的那张插图。

图中这对父子什么缘故会长得如此之像?要探讨那个咨询题,我们得先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讲述:留心观看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不难发觉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样都具有明显相似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

这种能够遗传的生物体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叫做遗传性状。

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包括有无耳垂,舌头能不能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

提咨询:谁来讲讲自己的调查结果?〔回答:略〕讲述:通过调查我们发觉,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以及舌头能否卷起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异,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单眼皮和眼睛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如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提咨询:请大伙儿想一想,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哪些不属于相对性状?什么缘故?〔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2〕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

〔4〕女儿的眼睛皮与母亲的眼睛皮〔学生摸索、讨论、回答:略〕讲述:刚才几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方法,回答得都专门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3、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与点拨。

实际生活问题小芳的困惑:小芳发现父母都是有耳垂的,而自己却是无耳垂的,难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提出问题:小芳及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作出假设:父母小芳师指导1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指导2:可以采用从小芳入的的方法探究指导。

学生5人为一小组,进行探究,交流结果,由学生自行书写说明。

父Aa 母Aa 小芳aa提问: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多大?学生作答。

应用迁移1、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

如果一对夫妻,一个能卷舌,一个不能卷舌,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吗?如果他们俩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能卷舌不能卷舌能卷舌(排除这种可能)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一半。

2、某人的鼻子本来比较平直,一场车祸后,伤虽然好了,但是鼻子却撞歪了。

他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伤心,你能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吗?怎么做?不用担心,因为现在的性状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

总结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堂课知识要点。

1、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有哪些?2、什么是相对性状?3、什么是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4、基因的存在方式?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堂练习1、在由Dd控制的性状中,关于d(隐性)控制的性状,正确的说法是:A、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能够遗传。

B、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不能够遗传。

C、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能够遗传。

D、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不能够遗传。

2、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A、成单存在B、只有一个基因C、成对存在D、有两个基因3、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

如果一对夫妻都能卷舌,而他们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那么若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二、课堂实录: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师: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同学们,你能否告诉我他们的哪些特征有相似之处?生1:眼睛、鼻子、耳朵…..师:大家想一想,儿子为什么与父亲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合:是遗传物质在起作用。

师:那么遗传物质又是如何控制人的性状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下列性状中,你的性状有哪些与你的父亲相同?哪些与你的母亲相同?(多媒体展示)A、是否双眼皮B、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C、有无耳垂D、能否卷舌生2:我和我爸爸一样能卷舌。

生3:我和姐姐都能像妈妈那样翘大拇指。

生………….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提到的现象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生4:说明我们很多的特征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

师:为什么某些特征只像你们的父母或者你们最亲的人呢?生5:因为这些特征是他们遗传给我们的。

师:说的很好,这些特征是通过遗传才会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

我们生物学上把这样的性状称为遗传性状,现在同学们能否总结一下什么叫遗传性状吗?生6:爸爸妈妈的特征就是遗传性状。

师:这位同学你想想你父母所有的特征你都具备吗?比如说你妈妈做的双眼皮,你父亲脸上的小伤疤。

请再思考一下。

生6思考后回答:不能。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些特征必须具备怎样的特性?生7:是爸爸妈妈可以遗传的特征。

生8:是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正确,你们人体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生6:不是,有的不能。

师:对,只要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以全班同学为调查对象,同学们在课本上的表格中做好记录。

请一个同学到讲台前进行调查:1、耳朵有没有耳垂2、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生9:我上来。

师:好,请大家听生9的。

生9:有耳垂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生9:大拇指能向外弯曲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生9:能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生合:人与人之间有的有耳垂,有的没有;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同一器官都有差异。

师:是的,刚才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在耳朵、舌、大拇指等性状上也存在着差异,像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这样的性状,我们称为相对性状,下面请同学们叙述一下,什么叫相对性状?生: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多媒体展示,选择题)下面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皮肤和黑眼睛B眼皮和大眼睛C嘴唇和大嘴巴D鹰嘴鼻和平直鼻生合:鹰嘴鼻和平直鼻师:不错。

现在相对性状我们理解了,那么人的同一性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呢?让我们到人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上来找原因。

师:下面请同学生们翻到书本34面带着如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文:1、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2、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3、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4、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现在开始。

(完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几分钟后)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来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生10: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师:第2个问题呢?生11: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例如:有耳垂——显性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隐性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师:有耳垂的为显性性状无耳垂的为隐性性状那么他们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呢?生12: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AAAa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aa师:回答的非常不错。

在实际遗传中基因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来实现的,像书本34面图15–7描述的那样在遗传中,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在形成受精卵时是随机结合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来帮小芳解决烦恼:显示问题小芳的困惑:小芳发现父母都是有耳垂的,而自己却是无耳垂的,难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提出问题:小芳及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作出假设:父母孩子师:同学们,你们想想在这个问题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师:我们可不要能先确定小芳的基因组成,然后再推出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呢?下面请同学们以邻近5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探究,交流各自的结果,并在作好记录。

探究过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生13:父Aa 母Aa 小芳aa师:不错,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多大?生14: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75%。

师:十分正确。

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特别好,让我们一起再来解决几个问题: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

如果一对夫妻,一个能卷舌,一个不能卷舌,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吗?如果他们俩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思考作题后学生回答,生15:针对问题图解如下:能卷舌不能卷舌能卷舌(排除)由于这对夫妻的基因组成为:Dd与dd,所以再生一个孩子卷舌可能性为50%。

某人的鼻子本来比较平直,一场车祸后,伤虽然好了,但是鼻子却撞歪了。

他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伤心,你能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吗?怎么做?生16:我能做他的思想工作,我开始会笑他,然后告诉他他现在的性状是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

叫他不用放在心上。

师:非常聪明,做的很好。

请坐,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以下问题你们能不能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一下:师:1、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有哪些?师生合:人的身高、耳垂、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形状等等可以遗传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师:2、什么是相对性状?师生合:像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这样的性状,即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3、什么是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师生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4、基因的存在方式?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师生合: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是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组合来决定的,比如:有耳垂——显性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隐性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为:AAAa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为:aa学习检测1、在由Dd控制的性状中,关于d(隐性)控制的性状,正确的说法是:A、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能够遗传。

B、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不能够遗传。

C、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能够遗传。

D、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不能够遗传。

2、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A、成单存在B、只有一个基因C、成对存在D、有两个基因3、人类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控制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