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ppt
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PPT课件

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
•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 逐年上升。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 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其中,高胆固醇血 症的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这意味着我国有超 过一半的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问题,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攀 升。
管理服务。
多学科协作模式
加强心血管内科、营养科、运动 医学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形成 多学科联合的血脂管理模式,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6
专家共识的解读与建议
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介绍了血脂异常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患病率、 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并阐述了血脂异常对心血 管健康的危害。
他汀类药物
作为血脂异常治疗的首选药物 ,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LDL-C)水平。
贝特类药物
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 疗,可降低甘油三酯(TG)水 平。
烟酸类药物
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 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 血症。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可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 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
02
促进多学科合作
共识强调多学科合作在血脂管理中的重要性,鼓励基层医生与营养师、
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患者的血脂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
理。
03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社区成人血脂管理共识的制定和推广,有助于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的深入开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02
CHAPTER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害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脑卒中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
03
02
01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脂肪肝,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
04
CHAPTER
治疗与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增加运动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指导其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
VS
对于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应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疾病基础知识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疾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向患者介绍降甘油三酯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强调定期监测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与监测
教育患者关注并预防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并发症预防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认知,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期随访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戒烟限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目标与措施ppt课件

Manninen V et al. Circulation 1992;85:37–45
贝特类试验结果
试验
一级预防 HHS1 总人群:
n
严重 CVD 事件率
(%) 对照 药物
RRR (%)
4,081 41.4 27.3 34
p-值
<0.02
二级预防 BIP2 总人群: 3,090 15.0 13.6 9.4 0.26
• 胆固醇不是血脂谱中唯一的有害成分 • 他汀不是唯一的调脂药物 • 为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仅仅他汀降
胆固醇是不够的
2021/6/2
Impact of TG Levels on Relative Risk of CHD: Framingham Heart Study
3.0 Men 2.5 Women
2001 2002
2003 2004
4S
WOSCOPS
CARE
AFCAPS/TexCAPS LIPID
MIRACL
HPS PROSPER ALL-HAT LLT
ASCOT-LLA
PROVE IT ALLIANCE CARDS A to Z
早期研究与安慰剂相比,证实他汀可 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非诺贝特组的这一结果无法用HbA1c变化或合并用药或用血压轻度降低解释”
2021/6/2
FIELD Study Investigators. Lancet 2005 ; 366 (9500) : 1849-61
常用调脂药物—贝特类
• 剂量及用法
– 吉非贝齐每日0.9~1.2g, 分2~3次服用 – 非诺贝特一般0.1g/次, 3/d, 有效后0.1g/次, 2次/d – 微粒化非诺贝特0.2/次, 1次/d – 苯扎贝特0.2g/次,2-3次/d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方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及时采取预防措
施和处理方法。
04
药物治疗与选择
降压药物
利尿剂
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 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血管紧 张素Ⅱ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 成或拮抗其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应对“三高”疾病的严峻挑战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简称“三高”)是我国居民最常 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规范“三高”的 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
推动“三高”共管模式的实施
通过共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对“三高”患者 进行共同管理,实现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有机结合。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01
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
平。
完善基层医疗设施
02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相关设施和设备,提高基层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构建医联体模式
03
推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医联体
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THANKS
减少烹调用盐,避免高盐食品,以降低高 血压风险。
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
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
推荐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慢跑等,每周至少 150分钟。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引发心血管事件。
进行瑜伽、太极等柔韧性训练和平衡 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 能力,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
生活方式干预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 食调整、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最新: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完整版)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中国人群中HTG患病率尤其高,2019年报道高达15%0近期人们对甘油三酯(TG)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注较多,针对TG的干预性研究也较多,但结果并不一致。
新近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全面阐述了血脂异常及其管理对民众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是ASCVD的致病危险因素,也是降脂药物治疗的首要靶标。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基石。
然而,即使在充分降低1D1-C后仍有明显的心血管剩留风险,HTG就是心血管剩留风险之-,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此外,HTG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的疾病管理,与急性胰腺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1D)、慢性肾脏病(CKD)等均有明确关联,严格改变生活方式能为HTG患者带来明显的获益。
这些都是临床医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心血管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和基层医师尤其应重视HTG o 自2011年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发表至今,HTG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
REDUCErr研究、STRENGTH研究和PROM1NENT研究等随机对照研究对HTG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探索,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3年EAS高风险和极高风险患者联合调脂治疗实用指南、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eC)持续性HTG患者ASeVD风险降低管理专家共识决策路径、2023年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等多个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对HTG诊断切点和治疗流程的推荐也各有不同。
尽管HTG与ASCVD x急性胰腺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NAF1D.CKD 等多学科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不同学科对HTG的临床处理尚存不同观点。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共46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 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表l
HTG严重程度分层
disease,AS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10w—density
1jpoprotein ch01esteml,LDL—C)
边缘升高 升高 重度升高
≥1.7且<2.3 ≥2.3且<5.6
≥5.6
水平升高被公认为心m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他 汀类药物因其能够有效降低LDL—c并降低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成为防治AscVD的基石。 然而,尽管对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的综合 控制已取得成效,但在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 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 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 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 险,即心血管剩留风险。心血管剩留风险与诸多因 素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nriglyceridemia, HTG)作为我国最常见的血脂异常,与心血管剩留风 险的相关性值得关注。 近年来,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及指南的发布, 临床医生对血脂异常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 积极降低LDL.c水平防治ASCVD基础上,为进一 步完善和优化我国HTG及其相关心血管剩留风险 的临床管理与实践,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组 织专家共同商讨,根据中国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参考 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相应共识指南,制定本共识,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 、HTG的临床诊断 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 订版)》…,甘油三酯(tridyceride,7rG)水平以空腹 (禁食12 h以上)<1.7 mmoL/L为合适水平,TG≥
的风险升高32%心…,推测对于不稳定的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非一HDL.C对斑块炎症的预测作用优于
LDL—C
高甘油三酯血症专家共识解读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营养管理:主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 • (1)碳水化合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低血糖生成指数
的食物,少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及添加糖的食物。
• (2)脂肪:尽量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HTG病因分类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HTG病因分类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运动和减重 • 限酒和戒酒
• NAFLD中39%合并HTG。 • 在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肝脏中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分泌增多。
• TG逐步在肝细胞胞浆内沉积。 • 2020年亚太肝病研究协会指南建议,将NAFLD的名称更新为代
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与慢性肾病(CKD)
• 慢性肾病(CKD)患者中HTG的患病率高达44.4%,是CKD患
者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
• CKD患者脂肪酸合成增加。 • 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受到抑制,导致TG降解减少。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空腹甘油三酯(TG)诊断标准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药物治疗 • 贝特类药物 • 有降TG作用的其他降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 • 红曲制剂 • 血浆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G的病理生理机制(内源性途径)
脂肪组织 脂肪分解
胰岛素抵抗者或HTG患者脂蛋白代谢转换关系
游离脂肪酸 细胞因子
肝脏
胆固醇酯 VLDL
HDL2
(HL)
(CETP)
HDL3
HDL-c 小而密HDL3
X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空腹及 非空腹TG
(CETP) 胆固醇酯
TG
TG LDL
• Patel A, Barzi F, Jamrozik K, et al. Circulation, 2004, 110(17):2678-86.
• Verge`s B. Diabetologia, 2015, 58:886-899.
专家共识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HTG,并伴低HDL-C血 症(HDL-C水平≤ 1.0 mmol/L);LDL-C 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我国HTG的流行病学 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以低HDL-C血症、HTG为主
• 中国血脂异常患者患病率
ApoA-I
( HL)
肾脏 小而密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AD,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 Apo, 载脂蛋白; c,胆固醇; CE, 胆固醇酯; CETP,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FFA, 游离脂肪酸; HDL, 高密度 脂蛋白; HL, 肝脂肪酶; LDL, 低密度脂蛋白; TG, 甘油三酯;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 该流调共纳入全国50550例患者,其中43368例患者有完整的血脂数据,纳入分析
• 李剑虹, 王丽敏, 李镒冲,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5):414-418.
DYSIS-China: 他汀治疗后仍有较高的HTG和/或低HDL-C
• DYSIS-China
共纳入覆盖全国6个大区、 27个省市、122家医 院,共计入选25317 例服用他汀至少3个 月以上的患者,结果 显示:
70%
62%
73%
90%
63%
62%
75%
75%
80%
72%
82%
他汀治疗后剩留的相对风险
一级预防
高风险
Trial
WOSCOPS
AFCAPS/ TexCAPS
HPS
糖尿病
ASPEN CARDS
二级预防
4S
LIPID
强化降低LDL-C(<1.8mmol/l)
CARE
TNT Total
TNT
TNT
Met S Diabetes
ESC EAS
2016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管理指南2
TG>2.3mmol/L的高危人群建议药物治疗 他汀治疗后TG仍>2.3mmol/L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非诺贝特
•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的欧洲专家共识 和临床实践指导先后发表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 共识》
2016年国内外最新血脂指南发布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规范治疗值得关注
中国 指南
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若TG 水平仅轻、中度升高[2.3~5.6 mmol/L],为了防控ASCVD危险,虽然以降 低LDL-C 水平为主要目标,但同时应强调非-HDL-C需达到基本目标值。经他汀 治疗后,如非-HDL-C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 度鱼油制剂
HTG 和心血管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 他汀治疗基础上TG与心血管风险 基因学研究 非-HDL-C 与心血管风险
亚太人群荟萃分析发现高TG与CHD及卒中相关
• 2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荟萃分析
甘油三酯(TG)水平最高五分 位与最低五分位人群比较: 甘油三酯与致死性CHD风险之 间存在较强的独立相关性。
HTG的临床诊断
分类
合适水平
边缘升高
HTG
升高
重度升高
TG (mmol/L) < 1.7
≥ 1.7 且< 2.3 ≥ 2.3 且< 5.6
≥ 5.6
备注 控制目标值
ASCVD风险增加 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
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指空腹(禁食12小时以上)
HTG的病理生理机制(外源性途径)
LDL-C仍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抗动脉 粥样硬化
促动脉粥样硬化
HDL
LDL
IDL
他汀的靶目标
VLDL
CM
TRL
TRL: triglycerides-rich lipoprotein,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
尽管他汀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 但仍然存在心血管剩留风险
• 他汀类药物研究
TG主要存在于富含TG脂蛋白 (乳糜微粒和VLDL及其残粒) 中。
乳糜微粒体积太大不能进入内 皮下,但其残粒(Remnant) 和LDL一样,可进入内皮下, 其中的TG被脂蛋白脂酶(LPL) 降解之后形成游离脂肪酸 (FFA),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促进单核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 沫细胞。
• Nordestgaard BG, Varbo A. Lancet, 2014, 384(9943):626-35.
• 1. Carlos Aguiar, Eduardo Alegria, Riccardo C. Bonadonna, et al.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于2月24日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陈璐璐 董吁钢 胡大一 姬秋和 李光伟 陆国平 陆菊明 李强 卢新政 廖玉华 彭道泉 田浩明 魏盟 吴平生 徐标 肖新华 严励 叶平 赵冬 邹大进 赵水平
N 6.595 6.505 20.536 2.410 2.838 4.444 9.014 4.159 10.001 5.584 1.501
LDLC
-26%
-27%
-29%
-29%
-40%
-36%
-25%
-28%
-21%
-24%
-20%
• Uchechukwu K. Sampson, Sergio Fazio, MacRae F. Linton, et al. Curr
• 仍有高达47.6%的
患者伴HTG和/或低 HDL-C血症; • 在极高危患者人群中, 其比例更高达
74.2%。
• Zhao S, Wang Y, Mu Y,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14, 235(2):463-9.
专家共识
我国HTG患病率高,经他汀治疗后仍有大量的患 者TG未达标,治疗尚不充分,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