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物的鼻子
什么动物鼻子最灵敏排名

什么动物鼻子最灵敏排名
什么动物鼻子最灵敏排名如下:
第一名:熊
熊被认为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有最强烈的嗅觉,虽然熊的大脑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但嗅觉的区域却是人类的五倍大。
一只熊的嗅觉比人类的嗅觉好2100倍,熊利用这种敏锐的嗅觉来寻找食物和伴侣,避免危险,并跟踪野生幼崽。
一只熊可以探测到大约20英里外的动物尸体,而北极熊可以探测到一只性欲敏感的母猪超过100英里的气味。
第二名:鲨鱼
在鲨鱼中,一项研究表明大白鲨有着最显著的嗅觉。
嗅觉由鲨鱼大脑的三分之二左右控制,鲨鱼能在一英里以外的地方嗅到一滴血,它的速度使它成为致命的捕食者。
第三名:大象
非洲象的气味检测基因数量最多,达1948个,大象的嗅觉是最可靠的,大象能探测到12英里以外的水,大象的鼻子有许多感受器,主要用于嗅觉和抓取,以及其他用途。
什么动物鼻子最灵

什么动物鼻子最灵
1、猪:猪的嗅觉比狗的灵敏,关键取决于鼻子的嗅觉细胞,猪的嗅觉细胞要比狗的嗅觉细胞高很多倍;
2、老鼠:老鼠的嗅觉十分灵敏,据说比犬的嗅觉强至少10倍,有人甚至设想训练"警鼠"来取代警犬;
3、狗:犬的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对酸性物质的嗅觉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
4、王蝶:动物中嗅觉最灵敏的动物是王蝶,雄王蝶在11公里之外就能嗅到雌王蝶身上发出的气味;
5、鲨鱼:有人测定,1米长的鲨鱼的嗅膜总面积可达4842平方厘米,因此鲨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在几公里之外它就能闻到血腥味。
动物的鼻子教学反思

3、动物的鼻子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组织教学时,注意了从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动物的鼻子。
2、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直接放手让他们玩一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足及改进措施:
本节课如果能够多展示一些动物鼻子相关的视频,对学生而言会更直观。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鼻子》课件

二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
狗的鼻子
狗的嗅觉能力比人高得多,主要是由于狗的鼻腔上部覆盖着 嗅觉粘膜,嗅粘膜的表面有许多的皱折,其面积约为人类的4倍。 狗灵敏的嗅觉感受器是嗅粘膜内的嗅细胞,大约有2亿多个,是 人类的40倍,这些嗅细胞的表面有许多粗而密的绒毛,这就扩大 了细胞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与气味物质的接触面积。
鸭子的嘴
小鸭子的鼻子是 长在嘴上的,虽 然不能闭着,但是 在水里的时候,鼻 粘膜能将外鼻孔 堵住。
大象的鼻子
大象有柔韧而发达的长 鼻,具有缠卷的功能, 是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 具。它们的鼻长几乎与 体长相等,呈圆筒状, 伸屈自如;鼻内孔开口 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 起,能拣拾细物。
食蚁兽的鼻子
它有明显突出的长鼻子、小眼睛 和耳朵,有条纹的外皮。食蚁兽 有很好的嗅觉,可以在空中闻出 猎物的所在地。一旦发现了一个 蚂蚁穴或白蚁窝,它就会用前爪 扒开蚁穴,很快地饱餐一顿。由 于下次可能还会光顾,它一般不 会捣毁整个蚁穴。
嗅觉 导航
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蜜蜂没有专门的鼻子,它们对事 物气味的感知靠触角来完成。蜜 蜂有触角1对,着生于颜面中央触 角窝,膝状,由柄、梗、鞭3节组 成,可自由活动,司味觉和嗅觉, 起到鼻子闻和嗅的作用,但不具 有 呼吸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13 动物的鼻子

拓展活动:
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头上细长的触角 闻到远处的香味。
皮诺乔乘马车去玩国听到驴子说的话是:“记住 呆子,凡是丢弃书本、辍学、只想着玩儿和娱乐 而不做事的孩子总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我知道, 因为我经历过。但是我无法再多说了,将来有一 天你会和现在我一样哭泣,但是到那时已经太迟
了。”
蜗牛的短触角就是它的鼻子,除了可以感 知外界的环境,还可以通过鼻子闻气味进 而觅食。
左边一个孔, 右边一个孔, 是香还是臭, 问它它最懂。
谜还可 以做哪些事 情?
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探究活动二
其他动物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骆驼的鼻孔在沙漠地区微微 闭合,可以便于其抵挡风沙;
在绿洲地区张开,可以便 于寻找水源,呼吸绿洲中 的新鲜空气。
鸭的鼻孔长在喙的两侧,不能闭合,但是鼻 粘膜可以在喝水时堵住鼻孔。
食蚁兽鼻子可以深入蚁穴探测蚂蚁的准确 位置,还可以用鼻子吸食蚂蚁,进行捕食。
大象的鼻子能做什么?
玩耍
画画
吸水
吃东西
举重
大象的鼻子可以吸水,防身自卫,还能帮人们搬运。 既可以作为进食的工具,又可作为自卫武器
鲨鱼能闻到距离很远的猎物,科学家推断,它的 鼻子可以在深海里导航。
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教案)

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教案)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特点,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鼻子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鼓励他们对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鼻子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2. 让学生了解动物鼻子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动物鼻子与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动物鼻子的图片或卡片。
2. 碗、刷子、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首先,教师可以放一些动物的音频,让学生猜猜是哪些动物发出的声音。
2. 再根据所放音频,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鼻子卡片或图片,并和他们发表一下意见,这些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知道?Step 2 探究动物的鼻子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不同动物的鼻子图片或卡片,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你觉得这个动物的鼻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它的鼻子有什么特殊之处或功能?请你们给你们的动物鼻子起个名字。
2. 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小组的发现,并引导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鼻子是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因为它们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Step 3 扩展活动1.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碗和刷子等道具进行互动体验活动。
教师用刷子轻轻刷动学生的鼻子,让学生感受到鼻子的柔软和敏感。
随后,让学生将手指伸入碗中,观察自己干燥或潮湿的手指,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和动物的鼻子在感知外界的差异。
2. 展示一些狗、猫等动物的鼻子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鼻子上的纹路和鼻孔的大小。
提问:你们有发现什么吗?为什么它们的鼻子上有纹路和鼻孔大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 进一步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鼻子上的特殊结构和纹路,可以增加它们感知外界的能力,比如追踪气味、寻找食物或伙伴等。
《动物的鼻子》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鼻子》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接受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
而关于动物的鼻子这一主题,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还能引导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和认识。
因此,设计一份以《动物的鼻子》为主题的学生作业,可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动物的鼻子形状和特征。
2. 理解动物的鼻子与它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4.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的鼻子形状分类:尖嘴长鼻、扁嘴短鼻、圆嘴短鼻等。
2. 不同动物的鼻子功能:呼吸、嗅觉、触觉等。
3. 动物的鼻子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如北极熊的黑色鼻子有助于吸收阳光等。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引导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认识动物的鼻子形状和特征。
2. 示范性实验:使用气味识别实验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动物鼻子的嗅觉功能。
3. 观察记录: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记录身边动物的鼻子特征和功能,并展示给同学。
五、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动物鼻子展板:让幼儿在展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鼻子图片,边贴边讨论它们的形状和功能。
2. 动物观察活动:组织幼儿到动物园或宠物店观察动物的鼻子,让他们用手机相机拍摄记录,回到教室后分享观察结果。
3. 制作动物鼻子手工:让幼儿用纸板、毛线等材料制作动物鼻子手工,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鼻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根据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展示效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动物鼻子观察活动。
2. 作业评价:对幼儿的动物鼻子展板和手工作品进行评价,考察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动物的鼻子》主题的学生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还能引导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13动物的鼻子教案

13.动物的鼻子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鼻子特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装有水果的密封盒子放在讲台上,向学生提问:怎样能在不拆开盒子的前提下猜出盒子的物品?2、学生参与体验。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闻一闻盒子的气味,猜一猜盒子中的水果是什么。
3、引出课题。
动物的鼻子。
二、探究狗的鼻子的位置、特点和本领。
1、教师提问:我们来观察这几张小狗的图片,一起来说说小狗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述:请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这几张狗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狗的鼻子有没有相似之处。
哪位同学能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和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狗的鼻子呢?3、学生讲解:狗的鼻子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鼻头黑黑的、圆圆的,总是保持湿润。
它最大的本领就是闻气味。
4、师生交流: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5、教师小结: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可以靠它闻气味来完成寻找食物、搜救、缉毒等事情。
三、探究骆驼鼻子特点和本领。
1、师生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骆驼鼻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骆驼的鼻孔在沙漠中是微微闭合的,在绿洲地区中鼻孔是张开的。
4、教师提问:为什么骆驼的鼻孔在沙漠和绿洲中会呈现出不同呢?5、教师小结:骆驼根据呼吸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多少来调节鼻孔开闭大小,此外骆驼在沙漠地区关闭鼻孔可以帮助其抵挡风沙。
四、探究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1、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用鼻子闻气味的?2、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交流;蜜蜂是怎样找蜜源的?3、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圈出蜜蜂寻找蜜源的身体部位。
五、课堂小结指导学生从动物的鼻子特点和本领等角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 3 动物的鼻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鼻子特点。
3.在好奇心驱使下,能对多种动物鼻子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4.懂得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教学重难点
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鼻子特点。
教具:动物图片、视频等
教学时间:1课时(2018.9.17-2018.9.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装有水果的密封盒子放在讲台上,向学生提问:怎样能在不拆开盒子的前提下猜出盒子里的物品? 进而引导学生说出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
(二)学生参与体验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闻一闻盒子的气味,猜一猜盒子中的水果是什么。
(三)引出课题
学生体验后,教师引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鼻子,一起看
看鼻子有什么特点和本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探究狗的鼻子位置,特点和本领。
1.教师提问:我们来观察这几张小狗的图片,一起来说说小狗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待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述:请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这几张狗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狗的鼻子有没有相似之处。
哪位同学能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和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狗的鼻子呢?
3.学生讲解:狗的鼻子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鼻头黑黑的,圆圆的,总是保持湿润。
它最大的本领就是闻气味。
4.师生交流: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
5.教师小结: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可以用靠它闻气味来完成食物,搜救,缉毒等事情。
(二)探究骆驼鼻子的特点和本领。
1.师生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骆驼鼻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骆驼的鼻孔在沙漠中是微微闭合的,在绿洲地区中鼻孔是张开的。
4.教师提问:为什么骆驼的鼻孔在沙漠和绿洲中会呈现出不同呢?
5.教师小结:骆驼根据呼吸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多少来调节鼻孔开闭大小,此外骆驼在沙漠地区关闭鼻孔可以帮助其抵挡风沙。
(三)探究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1.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用鼻子闻气味的?
2.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交流:蜜蜂是怎样寻找蜜源的?
3.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圈出蜜蜂寻找蜜源的身体部位。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还有哪些动物用这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环境。
三、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从动物的鼻子特点和本领等角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3、动物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