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合集下载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不同 不 同 君主权限不同 点 内阁产生方式 不同
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
政体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英 国 美 国 军 权 国家 政府首脑及 元首 产生方式Fra bibliotek法 国
德 国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美国 总统制
法国 总统制
德国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任期
国家元首 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 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 中心
行政权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 (2009· 辽宁、宁夏文综· 30)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 掌握国家的实权
内阁产生的途 议会产生,对议 君主任命,对君 径不同 会负责。 主负责。
(2007· 广东文基· 31)1689年《权利法 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 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关系
任命
行政、立法 权集于一身
(行政权)
皇帝
批 召 集 准 解 法 散 议 律 会
宰相、内阁
负责
帝国议会 选民选举
(权 小)
(审批法律)
议 会 (立法权)
联邦议会 邦代表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不同点: 比较项 权力中心不同 君主权限不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议会 统而不治, 无实权。 德国君主立宪制 君主
上述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面临着怎样的社 德国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会状况?最需要的是什么? 发展。
德意志的统一
背景: 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要求实现统一 过程、方式: 俾斯麦 实行“铁血政策”,通过 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18宪制的建立
背景:德意志统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 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 ……. 而是要用铁和血
“铁”指武器和军队; “血”指战争。

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明显不同

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明显不同

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明显不同英国和德国都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君主立宪制。

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虽然都是以君主为国家的元首,但在细节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政治角色、选举制度、宪法等方面分析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明显不同。

一、政治体制。

英国的政治体制是一种议会制,议会是英国最高的立法机构。

议会由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组成。

下议院是由公民间选举而成的,上议院则由一部分遗产权人和一部分由君主任命的成员组成。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实际上是由议会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君主只是仪式性的元首。

与此不同,德国政治体制是一种联邦制,政府由中央政府和各州组成。

德国联邦议院由各州的代表组成,而议会则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

德国君主也只是象征性的元首,和英国相比,德国的议会和中央政府扮演了更背负着政治权力的角色。

二、政治角色英国君主制度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不具备政治权力,可以说她的主要职责是执行一些不存在政治风险的活动,例如颁发传记、主持国家节日等仪式仪式性的任务。

在德国,君主的权力也比较有限,更多是象征性的,主要包括议会的解散,对新政府的任命等职能。

英国议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税收收入、控制政府开支、提供政治和经济建议等。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议会的权力比德国更大,他们不仅可以撤换政府的首相而且可以掌握政府的行政权力。

相对于英国议会,德国议会的权力较小,虽然议会可以决定一些政治和经济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它不具备掌握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职责。

三、选举制度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台议会选举制,英国议会下议院的选举是由公民直接进行投票,而对于上议院则由君主任命的成员人选而定,这使得上议院的权力在性质上上与下议院的不一致。

德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比较复杂的,选举是通过不同的州投票定出的,由最终的联邦议院代表投票进行决策。

相对于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德国的制度更加底层。

四、宪法英国缺乏一份正式的宪法文件,但是有一些权威的公约标准,例如权利法案和《王权与代议制议会法案》。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 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 立法机构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 的中心
相同点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 式
国王;世袭;终身制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 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 出
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 阶级组成,帝国议会由普选 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 的政府。
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国家元首、议会、 总统对议会负责;
政府关系
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
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首 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帝国宰相(内阁首脑)对皇 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 权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总统 议会
皇帝
资 产 阶 级 代 议 制
核心 本质
特征
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 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到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 资产阶级的利益 1、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
不 国家元首地位 同 国家权力中心
国家象征,“统而不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
治”
行政权力、军权
议会
总统
点 政府产生方式
首相提名,国王任命 总统提名经参议院通过任命
国家元首、议会、 政府关系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下国家的君主是象征性的元首,具有有限的权力,而国家的实际政权则由议会和内阁等机构行使。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基本原则以及其在德国社会和政治中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前期,当时德国还是一个由诸侯领导的分裂国家。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封建体制的逐渐瓦解,德国社会出现了迫切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求。

这一时期,一些德国诸侯开始试图通过实施君主立宪制来满足人民的民主诉求,同时也试图增加君主的权威与合法性。

二、基本原则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立宪、代议制和贵族与平民的权利平衡。

首先,在立宪制下,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国家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元首,其权力受到限制。

其次,代议制意味着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由代表人民的议会和内阁行使。

最后,为了平衡封建贵族和平民的权利,德国君主立宪制还规定了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和职责划分。

三、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具体运行方式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德国帝国成立之初,国家的权力分布相对较为平衡,君主、贵族和议会都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逐渐趋向集权化,君主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议会的影响力也受到限制。

这一趋势最终导致了德国君主制的终结,德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

四、对德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德国君主立宪制在德国社会和政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君主立宪制为德国社会引入了民主和法治的理念,使国家的政治制度更趋向于合理和公正。

其次,君主立宪制为德国打开了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增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的意识。

最后,君主立宪制的推行也促进了德国社会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为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为德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尽管这一制度最终被废除,但其对于德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
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 解决。” ❖ 请回答: ❖ 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 斯麦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1)重大问题指德国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统一。
❖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 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 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 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以 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2)帝国宪法赋予皇帝以巨大的权力,可以 任命宰相及各级官吏,可以解散议会。皇帝是 国家权力的核心。
❖ 二、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
❖ 1、内容(1)①皇帝权力: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 散 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 ②宰相权力 宰相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③议会权力: 议会 是立法机构,由 联邦议会 和
❖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 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 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斯麦是 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3)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说明材料三的“以
课表要求: 1.德国的统一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3.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意义
❖ 知识结构 一、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宪法或 宪法性
《权利
文件 法案》
立法权 议会
1871年德意 1787年宪法 志帝国宪法
1875年宪法
议会 国会 议会
行政权 内阁 首相
皇帝 宰相
总统 总统
巩固练习:
• 1、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
定哪项不符合史实(

• A.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 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
▪【解析】C 德国皇帝属于世袭制,掌 ▪握国家各项大权,反映了德国君主立 ▪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 5、下列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反映该国民 主化程度不高的是( )
• A.美国1787年宪法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D.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产生
权力
行皇 政帝
世袭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
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 定对外政工作

联 邦 议
由各邦 代表组
法会成

帝 国
成年男子
议 选举产生

权力巨大,未经联邦议 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 效
作用很小,通过的法案必 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 批准
3、特点: A、行政权与立法权没有完全 分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内容
(1)联邦制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地方拥有一
些自治权
“铁血首相”俾斯麦 当上了帝国首相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当上了帝国皇帝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内容

高中历史考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高中历史考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1、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驶
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
的正确叙述是
C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
D 德意志帝国国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 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 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 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
原 政:法封专制主义制度异常强大,等级深严,封势力与民势力势均力敌
因: 思:君主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时难以深入人心
标志:国民议会一票定共和《1875年宪法》 P44
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 特点: 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行政权,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向议会负责;
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共和制政体。 意义:沉标重志打着击法复国辟资君产主阶级制的代保议守制派的势完力全;确从立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首相控制了议会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17-19C)
第三单元小结
开始出现: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政 (17-18C) 美国:总统共和制
体的建立和
法国:最终确立议会共和制
发展
扩(展1和9C完下善半: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期) 日:君主立宪制
漫画的含义是( D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

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17人,操纵着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其主要特征是: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由君主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问题:帝国元首是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级官吏、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的权力,同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必要的时候可以裁撤宰相,解散议会,因此是披着君主立宪制的君主专制制度。

对比: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是德意志皇帝,有实权,政府首脑也是宰相,立法权由帝国国会,联邦议会掌握,对皇帝负责。

宰相,帝国官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特点是残留了大量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没有实权,政府首脑是首相,立法权由议会掌握,内阁是议会中占多数票的政党组成的,形式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特点是具有近代宪政制度的民主性,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先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