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在痫证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痫证患者中的应用
避 免 输 血 、输 液 过 快 过 多 而 引起 急 性 肺 水 肿 。大 量 出血 后 机 体 处 于 低 血 压 状 态 ,肾动 脉 收 缩 ,肾 缺 血 ,可 出现 少 尿 或 无 尿 ,故 应 严 格 观 察 记 录 尿量 、尿 液 的 颜 色 及输 入 量 ,血 压 的 波 动 情 况 。 在监测不到中心静脉压时,可监测肘静 脉压指导补液[2]。 2.3 吸氧与体位 :病 情稳定 的患者 ,取平 卧位 ,休 克时取头低 仰 卧 位 ,下 肢 抬 高 3O。。病 情 重 者 应 给 予 氧气 吸人 ,尤 其 是 食 管 静 脉 曲张 破 裂 出血 者 ,缺 氧 易诱 发 肝 性 脑 病 。 2.4 用 药 观察 :老 年 患 者 多合 并 糖 尿 病 、高 血 压 、冠 心 病 等 ,应 注 意 用 药 禁 忌 ,防 止 发 生 心 绞 痛 、心 肌 梗 死 及 心 律 失 常 。 如 施 他 宁 、垂 体 后 叶 素 等 ,静 滴 时 应 严格 掌握 滴 速 不 宜 过 快 ,如 出现 腹 痛 、腹 泻 、心 律 失 常 等 副 作 用 时 ,应 及 时 报 告 医 师 处 理 .对 伴 有 高 血 压 、冠 心 病 患 者 应 用 垂 体 后 叶 索 ,同 时配 合 应 用 硝 酸 甘 油 ,后 者 能 增 加 冠 状 动 脉 血 流 量 ,降 低 心 脏 负 荷 ,改 善 心 肌 顺 应 性 ,从 而 加 强 血 管 加 压 素 的 作 用 ,提 高 止 血疗 效 ,要 求 护 士 密 切
护 理 程 序是 护 理 模 式 转 变 的 一种 系统 地 、科 学 地 确 认 问 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 工作 方 法 ,护 理 程 序 分 五 个 步 骤 ,即 评 估 、诊 断 、 计 划 、实施 和评 价 【4]。我 们 通 过 总 结 经 验 ,寻 找 护 理 中 存 在 的

中医护理:癫狂的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癫狂的中医护理

(2)按病情及证型安排病安及床位,癫证与狂证必须分开病室,有条件应庆为单间病室。

(3)加强生活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者,须由医护人员照顾,如理发、修面、洗浴、剪指甲等要具体安排专人负责。

(4)病人的物品必须妥善保管,特别是刀、发夹、首饰、绳带之类。

要有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

(5)加强病房管理和交接班制度,按时查房,经常巡视,注意清点人数。

(6)失眠常可促使病情恶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创造安静、舒适、幽暗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用镇静安眠剂。

但应观察了解睡眠情况,切忌不当给安眠药而导致不良后果。

(7)“心病尚须心药治”,心理情志护理很重要:①轻症患者或恢复期病人,适当参加集体活动,活跃丰富养病生活,或参加简单劳动,以提高自信心和生活能力。

②经常接近病人,与其谈心,了解病人心态,因势利导,用以惊治惊,拨乱反正的方法,启发病人正常思维活动。

③有迫害妄想者常恐惧不安,甚至有出逃的可能。

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行为表现,仔细调查研究其原因,耐心说服解释,必要时须有人陪伴,以减轻其惊恐心绪。

④对认知错觉者如怀疑食物中有人放毒时,可让病人共同进餐,或要求与别人调换食物者,则应设法恰当地满足其要求,以解除其疑虑,取得其信任。

⑤对有自杀自伤轻生念头患者,要作好安全防范工作,不让其有自伤、自杀的条件与机会,多加巡视,必要时日夜专人守护。

并耐心热情地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其改变不良心境,树立乐观情绪;也可用转移注意法,引导其思维,从而转变其精神状态。

⑥了解家庭及社会环境对患者疾病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人员的工作,取得配合,尽量减少诱发因素。

(8)加强饮食护理与管理:①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无骨、刺、硬核、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忌浓茶、咖啡,禁止吸烟、饮酒。

一般予以普食即可。

②对于躁动、抢食、或拒食者,给予重点照顾与个别帮助进餐。

③轻症患者或恢复期病人,提倡集体进餐;重视调换食物的花样品种,尽量注意色、香、味俱佳,增进食欲。

癫痫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

癫痫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感觉、运动、精神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或可兼而有之。

若全身抽搐在短期内频繁发生,以致间隙期内意识持续昏迷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此时常伴有高热、脱水、白细胞增高和酸中毒等。

其诱发因素包括:发热、疲劳、饥饿、便秘、饮酒、惊吓、情感冲动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痫证”范畴。

有肝风痰浊型,痰火内盛型、肝肾阴虚型。

(一)一般护理:一、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温湿度相宜。

二、入院介绍:责任护士主动、详细介绍病室、病区环境,各类设施物品使用方法并演示,介绍主管医师、科室负责人,作息时间及各类规章制度,尽快消除患者因环境陌生带来的焦虑感。

三、做好知识宣教,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用药指导,达到患者能基本上了解饮食、休息、活动等于本病的关系,能合理运用和基本掌握用药方法、时限及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的目标。

1、心理指导: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因此病人常产生忧虑、自卑心理;护士应耐心解释病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不安因素,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饮食指导:(1)饮食要有规律,每餐按时进食,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避免餐后平卧,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

(2)对于强直-痉挛发作的病人一次饮水不要过量,以免诱发。

(3)进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酒。

3、休息、活动指导:(1)发作控制、症状缓解、无精神异常者可适当活动与工作,切忌劳累。

(2)发作较频繁者,应限制在室内活动,有人陪同,病人如有假牙,应在每日睡觉前摘下,睡单人床时加护栏,以防跌伤。

4、用药指导:(1)首先用单种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治疗,不能控制者再逐渐加量或换药和联合用药。

(2)抗癫痫药物连续服用数年,一般是在最后一次发作控制后2-5年方可遵医嘱逐步停药,停药过程不少于3个月。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

癫痫中医诊治方案1. 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中医在诊治癫痫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癫痫中医诊治的一般方案,包括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常用药物等内容。

2. 辨证要点癫痫病属于中风、痰瘀、肝肾不足、脾虚等多种病理机制的综合表现。

辨证要点主要包括:2.1 体质辨证根据患者平时的脉象、舌像、口唇色泽等特征,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分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等。

2.2 发病辨证根据患者每次发病时的症状和体征,确定发病的特点,如发病前是否有前驱症状、发作时有无意识丧失等。

2.3 脉证辨证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判断脉象的变化,为进一步辨证提供依据。

癫痫患者脉象主要表现为脉浮、脉弦等。

3.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辨证要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3.1 肝肾不足型针对肝肾不足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补肝肾、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肉桂、补骨脂、何首乌等。

3.2 痰瘀型针对痰瘀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化痰、破瘀、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天竺黄、川楝子、全蝎等。

3.3 脾虚型针对脾虚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龙眼肉等。

3.4 阳虚型针对阳虚型癫痫患者,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平肝熄风。

常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菟丝子等。

4. 常用药物4.1 天麻天麻是一味常用于治疗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平肝熄风、祛瘀通络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癫痫发作。

4.2 郁青皮郁青皮是一味常用于治疗痰瘀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化痰、破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癫痫患者的症状。

4.3 人参人参是一味常用于治疗脾虚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健脾益气、平肝熄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的体质。

4.4 附子附子是一味常用于治疗阳虚型癫痫的中药。

它具有温补肾阳、平肝熄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癫痫发作。

5.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诊治癫痫的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患者的辨证要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最新 中医护理癫痫病的体会-精品

最新 中医护理癫痫病的体会-精品

中医护理癫痫病的体会1护理1.1发作期护理癫痫病发作时,应特别注意神志的改变,抽搐的频度,脉息的快慢和节律,舌之润燥,瞳孔之大小变化,有无发绀、呕吐,二便是否失禁等情况,详加记录。

结合中医的寒热虚实,病势的顺逆,为及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癫痫病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将其置于安全舒适之处,解开其衣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内涎沫,保持气道通畅以防窒息,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适宜,避免声、光刺激。

1.2间歇期的心理护理与调摄癫痫病患者因反复发作而心理负担沉重,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因而护理人员应用“正言开导治疗”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做耐心细致问诊,找出发病的症结所在,帮助患者寻找发病诱因及发病规律,其次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解释开导,使患者从心理上正确认识病因,克服诱因,从容对待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癫痫病在清晨发病率高,因此清晨应将患者早点唤醒,护理人员加强巡回或专人守护,并用“移心法”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创造坦然、开朗的心境。

七情失调是癫痫病发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护理人员应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量做到轻、稳、准,减少其痛苦,消除胆怯心理,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力求去除发病诱因,是预防癫痫病发作的主要措施。

护理实践证明,防止癫痫病的发作和加重,一定要做好其患者的饮食护理。

癫痫病患者应少食辛辣、肥甘、酒酱等燥热之品,忌过辣、过甜、过咸、生冷之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同时要注意好合理的饮食结构,以控制减少癫痫病的发生。

适当的劳作,为正常生活之必需。

但烦劳过度则于身体有害,癫痫病患者更应注意。

2讨论发作控制后的患者,一般应继续服药半年以上,从而巩固疗效,防止发作。

另外,应针对本病患者后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虚,可加以调补。

当然,应以清补为宜。

医家认为痫病发作繁频而严重者,一般多预后不良,发作少而轻者,预后较好。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癫痫俗称羊癫风、羊痫风,又称痫症,主要表现为:突然跌倒,不知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声,醒后恢复自如,间歇发作。

西医认为癫痫的发作,是脑部异常放电的结果,可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多为脑部肿瘤所致。

中医也把癫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癫痫必有夙根,继发性癫痫必有诱因(如某些疾病)。

继发性癫痫的治疗必先除诱因——即先治好导致癫痫发生的其他疾病再治癫痫(或同时治疗),原发性癫痫则责之于肝,即:病位在脑、所病脏腑属肝、所犯脏腑在心包、所属病机为痰浊上扰,故常以肝风内动、肝风痰浊、肝火痰热、痰阻心包等为辨证要点。

蚂蝗吸血治疗癫痫办法:内关穴配太冲穴,痰浊加丰隆、火旺加大椎少府(或再加行间、间使)、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胃俞、脾俞。

日间发作加申脉、夜间发作加照海,日夜皆发申脉照海同用。

穴位埋线:内关、鸠尾、臂臑、腰奇、背俞。

交替使用。

臂臑穴是重点,也可埋胡椒。

贴位贴敷:硼砂、明矾、丹参,敷于神阙穴。

桂林吴氏老中医:原发性癫痫及脑癌、脑肿瘤、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可参照以上方法治疗。

附:癫痫偏方五则偏方一:皂矾、鱼胶、铅粉各一两,研末,空心服三钱,二服(注:2剂)除根。

偏方二:五年以上陈茶五钱,明矾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冷茶送下,大便下痰,三服除根。

偏方三:蝉蜕五钱瓦上焙为末,酒送即好。

偏方四:红花、白芷、防风各三钱,威灵仙四钱,酒煎服,三服愈。

偏方五:鬼馒头(薜荔、木莲)四两炒黑,香附一两盐水炒,羊骨头一两煅成灰,研末,每服3钱,白皑皑酒送下,三服愈。

偏方不可不信,有时偏方很管用;偏方不可全信,中医的精髓是辩证。

桂林吴氏老中医:以上偏方书上是这么说的,但不知真假,估计没那么神。

不过,有兴趣的病友不妨一试。

脑病科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脑病科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风痰闭阻证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示,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2、痰火扰神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病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3、瘀阻脑络证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4、心脾两虚证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5、心肾亏虚证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四肢良肢位,予温水擦浴2次/日,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金银花、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2次/日。

(二)抽搐(1)癫痫发作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立即松开衣领、裤带、上下齿之间置放牙垫以保护舌头。

牙关紧闭时,使用开口器,勿强行撬开牙齿。

(2)及时清除口腔痰涎,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出,以利呼吸。

(3)缺氧明显者,立即给氧。

(4)设专人守护,以防碰伤,不可强行约束患者,以防造成意外损伤。

(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中医关于“痫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痫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痫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痫证
1. 痫证是一种短暂性反复发作性脑系疾病,多因骤受惊恐、先天禀赋不足、脑部外伤及外邪、饮食所伤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心肾亏虚,造成清窍被蒙,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引发痫病。

与心、肝、脾、肾相关,主要责之于心肝。

2.治疗时当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控制其发作,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多以调气豁痰、平肝息风、清泻肝火、补益心脾、滋养肝肾、通络镇惊、宁心安神等法治之。

3.突然发作以针刺及外治法开窍醒神以促苏醒,再投以煎剂。

平日当按疾病症状辨证论治,调其脏腑气血阴阳。

4.加强生活调理及发作时护理,以免发生意外,至关重要。

5.本病的预后与转归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强弱、正气盛衰与邪气轻重、邪伏深浅。

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多数患者终生难愈。

少数年幼患者反复发作可影响智力发育,甚至成为痴呆。

二、痫证的日常防控措施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怡养性情,劳逸适度。

2.妇女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胎儿头颅外伤、颅内感染等发生。

3.休止期患者应避免近水、近火、近电、高空作业及驾驶车
辆,以免突然发病时发生危险。

4.调理饮食、情志和起居,饮食宜清淡,多吃素菜,少食肥甘之品,切忌过冷过热、辛温刺激的食物。

5.患病之后,针对正虚可适当参以调补,调脾胃,和气血,健脑髓,顺气涤痰,活血化瘀等,切忌不加辨证,一概投人参、鹿茸大补之品或其他温燥补品。

6.对昏仆抽搐的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凡有义齿均应取出,放置牙垫,以防窒息和咬伤,加用床栏以免翻坠下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风痰闭阻证
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示,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2、痰火扰神证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病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3、瘀阻脑络证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4、心脾两虚证
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5、心肾亏虚证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四肢良肢位,予温水擦浴2次/日,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金银花、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2次/日。

(二)抽搐
(1)癫痫发作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立即松开衣领、裤带、上下齿之间置放牙垫以保护舌头。

牙关紧闭时,使用开口器,勿强行撬开牙齿。

(2)及时清除口腔痰涎,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出,以利呼吸。

(3)缺氧明显者,立即给氧。

(4)设专人守护,以防碰伤,不可强行约束患者,以防造成意外损伤。

(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6)若抽搐连续发作,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密切观察神志、呼吸、瞳孔变化,警惕窒息的发生。

(7)发作后及时擦去口角痰涎,给于益口或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安置患者半俯卧或侧卧位休息。

(8)详细记录发作时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患者体位、姿势,有无强直期、维持时间、痉挛开始的部位、清醒后有无记忆,发作前是否有先兆等。

(9)遵医嘱穴位按摩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以开窍起闭。

(三)感觉、运动、精神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有无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出汗、心悸、寒战、发热和瞳孔异常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或头痛、眩晕、麻木等感觉症状及暴怒、恐惧等精神症状。

2. 注意观察神志、瞳孔、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3.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某些自动症病人,要防止其自伤、伤人或毁物。

4.加强安全护理,专人守护,防意外。

5.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汗多者及时擦干汗液、高热寒战者作好降温保暖处理等,防一切并发症发生。

6.遵医嘱耳穴埋豆,选穴:神门、心、皮质下,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7.遵医嘱穴位贴敷,选穴:内关、外关、合谷等,每日一次。

8. 遵医嘱穴位按摩:人中、百会、内关、合谷、外关、水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四)焦虑、恐惧
(1)关心安慰患者,对年长患者多陪伴,态度亲切和蔼,生活上给予耐心的照顾,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及规章制度,使其尽快熟悉坏境。

(2)主动讲解本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养病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本病有关知识,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情绪急躁时,不要随意训斥指责,给予耐心劝慰,或讲笑话取乐,使之肝气条达,心情舒畅,以免因急躁而诱发癫痫发作。

(4)对年长患者讲解癫痫发作的先兆表现,如可有头昏眼花,唇颤肢麻,胸闷心悸等症状,嘱其患者感到不适时,不要恐慌,立即卧床休息。

(5)癫痫发作后多关心患者自觉症状,并给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慰。

(6)加强巡视,夜间留地灯,酌情多陪伴。

(7)遵医嘱耳穴埋豆,选穴:神门、心、皮质下,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8) 遵医嘱穴位按摩,选穴:百会、四神冲、合谷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汤剂(遵医嘱)
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200ml,饭前温服。

(二)注射给药
遵医嘱予醒脑静注射液,并适量稀释。

(三)特色技术
1、耳穴埋豆:
遵医嘱选穴:神门、心、皮质下、肾上腺,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穴位按摩:
遵医嘱选穴:人中、百会、内关、合谷、外关、水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3、穴位贴敷:
遵医嘱选穴:内关、外关、合谷等,每日一次。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坚持服药2-5年不间断,为防止遗忘,可放于固定地方,并于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不自行减药、停药或换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或引起药物中毒及过敏反应。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有节制,禁止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如茶、酒、兴奋性饮料,食物可食大枣、山药、胡桃、莲子、茯苓等。

避免受凉、淋雨及用过冷过热的水淋浴。

3、外出需有人陪行,如有发作先兆,应尽快找一安全地点平卧,并于上下齿间咬上纱布或手帕。

平时随身携带疾病治疗卡,以利发作时及时得到抢救和治疗。

4、如癫痫连续发作,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

5、不宜从事高空、水上、炉旁、驾驶或高压电机房等危险性工作,频发期避免单独外出,或骑自行车,以免发生意外;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6、休息、活动指导
(1)发作控制、症状缓解、无精神异常者可适当活动与工作,切忌劳累。

(2)发作较频繁者,应限制在室内活动,有人陪同,病人如有假牙,应在每日睡觉前摘下,睡单人床时加护栏,以防跌伤。

7、尽量避免某些特发因素,如闪光、音乐、惊吓等,减少声光刺激,如使用窗帘、滤声器,不去镭射或KTV等嘈杂场所,保持安静环境。

(二)饮食指导
(1)饮食要有规律,每餐按时进食,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避免餐后平卧,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

(2)对于强直-痉挛发作的病人一次饮水不要过量,以免诱发。

(3)进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酒。

(4) 风痰闭阻:饮食宜健脾除湿化痰之品,如薏仁粥、山药粥、红枣粥等,食疗方:淮山薏米莲子粥。

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痰火扰神:饮食宜清热化痰之品,如萝卜、梨、桔子等,可遵医嘱予麦冬适量代茶饮,食疗方:鲫鱼汤。

忌食油炸、油腻、辛辣、生痰上火食物,禁烟酒。

瘀阻脑络:饮食予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之品,如:当归汤、红花粥、薄荷茶等。

食疗方:当归乌鸡汤。

忌食甘温滋腻、辛温助热、煎炸类食品。

心脾两虚证:饮食宜补益气血,健脾宁心之品,如:核桃、花生、大枣等,食疗方:红枣山药粥。

忌吃寒凉、味厚滋腻食物。

心肾亏虚:饮食宜进补心肾健脾之物,如:枸杞、大枣、山药、莲子、桂圆等。

食疗方:红枣莲子粥。

忌生冷大凉、过咸、辛辣香燥、油腻等刺激性食品。

(三)情志调理
1、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发作时的应急处理,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不安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向患者介绍本病区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员,帮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指导家属及亲朋好友多关心患者、爱护患者,从心理、生活、治疗、经济支持患者。

五、护理难点
1、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因此病人常产生忧虑、自卑心理。

2、癫痫死亡率较低,患者家属对疾病不重视。

解决思路:
1、护士应耐心解释病情,讲解疾病的诱发因素,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并尽量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2、遵医嘱规范用药,了解药物副作用,一般是在最后一次发作控制后2-5年方可遵医嘱逐步停药,停药过程不少于3个月,不可骤停骤换,以免引起复发。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癫痫发作时出现异外伤害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于尚未控制发作的病人,应专人陪护,家属应树立随时保护病人的意识,防止意外发生。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遂宁市中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风痰闭阻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亏虚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