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并发症和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时间、有无尿意、有无排尿感。 评价尿失禁的最重要手段。 提供尿失禁的原因 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33
20.09.2020
泌尿系并发症 尿失禁
逼尿肌高反射性: 调整液体摄入时间、量 床边小便器 定时小便训练程序 不推荐导尿:插管加剧收缩 膀胱持续痉挛: 抗痉挛药物
34
20.09.2020
18
20.09.2020
呼吸系统 肺水肿
见于30%--70%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偶见 于脑梗死。
下丘脑受刺激。
治疗:针对原发脑卒中病因治疗为原则
降颅压、保护脑细胞为手段
面罩吸氧,静注吗啡 1—5mg,每日1—2次
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19
20.09.2020
呼吸系统 肺栓塞(PE)
突发,急骤, 胸闷胸痛,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25%的急
渗透性利尿剂, 脱水,丢钾
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
25
20.09.2020
水-电解质紊乱
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
垂体受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尿排钾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SIADH:
肾脏储留水分,稀释性低钠、低钾
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
肾脏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低钠血症
继发性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损伤,
视乳头水肿
脑脊液压力增高
后果:脑疝--死亡
治疗目的:降低颅内压
治疗方法: 一般处理
脱水
外科
5 20.09.2020
颅内压增高
一般处理
卧床,避免头颈部过度扭曲 避免不利因素 激动、用力、发热、癫痫
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尿潴留 亚低温治疗……不等于“物理降温”
6 20.09.2020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共18张PPT】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共18张PPT】

2024/2/6
ABC
15
冰水疗法
冰疗 有止痛、解痉及消肿的效果。
方法:将患者的手侵入冰水混合的桶内。冰与 水的 理想比例2:1。每次浸泡约3秒钟,治疗 者的手和患者的手同时在冰水中,以确保病人 的耐受时间,避免冻伤。
2024/2/6
ABC
16
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指导患上肢主动运动:病人仰卧位时,利用健 上肢使换上肢上举位。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力
健侧白或无光泽 。baike./item/%E5%85%B3%E8%8A%82%E6%B4%BB%E5%8A%A8%E5%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A6;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时及做手负
重活动时均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看不
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越来越难以叉握
到一起;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
在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子上并用小夹板固定避免腕部屈曲 指导患上肢主动运动:病人仰卧位时,利用健上肢使换上肢上举位。
X线检查有广泛的骨腐蚀,无法恢复。
II. 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在卧位移动、转移过程中禁止对患手不恰当的牵拉和不正确的活动
预防手综合症的目的在于避免所有引起水肿的原因
2024/2/6
ABC
12
避免腕屈曲
保持良肢位,避免患手下垂位。 患手保持背曲很重要,要防止掌屈曲和过度背
伸。如病人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 一小型上 翘夹板使手腕24小时保持背曲位,以利于手的 静脉回流,并防止腕关节屈曲。
2024/2/6
ABC
13
保护患手,加强管理
在卧位移动、转移过程中禁止对患手不恰当的 冰疗 有止痛、解痉及消肿的效果。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PPT课件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PPT课件
• 受累关节为肩、腕和指关节,大多为单侧发病, 肘关节发病少见
• 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编辑版ppt
3
病因学
• 长期腕关节强制性掌屈,腕关节过度伸展 • 患手长期静脉输液 • 上肢肩部及患手创伤 • 疾病:心肌梗塞,类风湿性关节炎,脑损伤,精神
性疾患,肺部恶性病( Cpan coast氏综合征),带 状疱疹,肩关节周围炎,痉挛,肩关节半脱位等 • 药物:苯巴比妥,异烟肼等
编辑版ppt
21
康复治疗技术
冷热水交替法
先将患手浸于冷水中5-10min,然后在温 热水中浸泡10-15min,每日3次,以促进 末梢血管舒缩调节功能
编辑版ppt
22
康复治疗技术
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即使手完全瘫痪也应进行, 以近端代动远端
上肢保持上举,旋转患肩,屈伸肘及腕关节等,但要 适量适度,以患者自觉能承受感觉为度,避免过度运 动人为损伤肌肉及肌腱,如疼痛和水肿尚未消除,不 要做伸肘负重的运动
35
• 这时被动屈曲该关节,患者有痛感,而远端指节关节 可伸展,但屈曲困难。当该关节僵硬时被动屈曲即可 产生疼痛及活动受限
• 本期尽早治疗预后好,如不及时治疗将转入二期
编辑版ppt
10
临床表现
二期
• 第二期(3-6个月),手肩痛及活动受限加重, 手及手指难以耐受压痛,但水肿减轻,皮肤湿 度增高、发红
• 患手皮肤及肌肉明显萎缩,掌筋膜可挛缩增厚 ,手掌呈爪形,手指挛缩
• 急性期不能负重,治疗活动于作业台上进行 。进入不可逆阶段后,重视利用辅助器械补 偿功能的不足
编辑版ppt
28
编辑版ppt
29编辑版ppt源自30康复治疗技术• 中药、针灸、火罐、按摩等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优点:定位操作精确,避免误伤动脉
缺点:疼痛比神经阻滞针明显;无法确定最佳注 射点
肩胛骨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纠正治疗 痉挛性偏瘫肩痛
.
1
研究背景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
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 复和生活质量。Van Ouwenaller调查的发病率为72%, Pindeo调查脑卒中恢复期的发病率是40%。其原因 复杂,常规的治疗对策多为静态物理治疗,如热疗、 中低频电刺激、制动等。近年来,从运动学角度出 发,针对痉挛期的HSP特点,主动纠正解剖结构异 常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国外文献已有部分文献, 国内也有医生关注并尝试使用。
15
16
治疗策略及方法
• 肩胛骨移位责任肌群评估 • ——喙肱肌起于肩胛喙突,止于肱骨内侧
1/2处(与三角肌止点对应),即在大臂的 内侧肱肌上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 该肌肉近端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 当喙肱肌处于痉挛状态时,除限制肩胛骨 联动运动外,还因持续收缩,使喙突端附 丽区出现炎症,疼痛。偏瘫肩痛患者多在 喙突端可触及压痛。
3
偏瘫肩痛的鉴别诊断
1、肩关节半脱位被认为是产生HSP的主要原因。此结论 虽有争议,但Dursun研究表明肩关节半脱位与反射性 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有因果关联,肩痛的结局是存在的。 软瘫期有18%的患者肩痛,由于重力关系使肩关节周 围软组织受到持续过度牵拉,形成肩关节半脱位。
2、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偏瘫后 亦常见,其特征是肩或手部的剧痛,腕关节及手背浮 肿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多种原因影响交感神经自律, 造成末梢神经血管障碍。
5
偏瘫肩痛的鉴别诊断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课件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课件

03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04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药物预防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 吡格雷等,可降 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 尿剂、β受体阻 滞剂等,可降低 血压,减少脑卒
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 汀类药物,可降 低胆固醇水平, 减少动脉粥样硬
06
适当运动:保持适当运动, 避免久坐不动,提高心肺功

脑卒中处理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拨打120急 救电话
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进
行人工呼吸
保持患者平躺, 避免头部移动
观察患者意识状 态,记录发病时 间、症状等信息
检查患者呼吸、 心跳、血压等生
命体征
尽快将患者送往 医院进行专业救

治疗方案选择
脑卒中并发症及 处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脑卒中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1
脑水肿:脑组织肿胀, 导致颅内压升高,引 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2
脑出血:脑组织出血, 导致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等症状
3
脑梗死:脑组织缺血、 缺氧,导致意识障碍、 肢体瘫痪等症状
4
脑积水:脑脊液积聚, 导致颅内压升高,引 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3
心理治疗:针对 心理障碍患者, 进行心理疏导和
情绪调节
4
药物治疗:针对 病情需要,使用 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凝血药物、
降压药物等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02
肩手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 关节僵硬等症状。
症状
肩部疼痛、手部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肩手综合征的成因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
脑卒中导致支配上肢的神经功能受损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长期卧床和制动
不良体位和姿势
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 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和症状的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 对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等紧急情况;康复治疗则是针对 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训练。
康复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A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中医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Q
A3
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是肩手综合征治 疗的重要部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关 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训练等。
A4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及避 免过度使用患肢。在训练过程中,如 果出现疼痛或者不适,应立即停止训 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脑卒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 语不清等。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包 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 力。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
1
肩部问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伴随问题,
是半身不遂中最容易见到的典型的运动、 感觉、营养不遂(营养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 节半脱位等。
2
肩部问题的存在使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肌
肉主动活动减少,妨碍患者独立的日常生 活活动,影响患者主动的康复训练,从而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的预防和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治脑卒中 后造成的肩部问题,),为促进其上肢功 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19
(3)松动肩胛骨: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生一手握住患者患
肢上臂,一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拖住患侧 肩胛下缘,向上外及前活动肩胛骨10~15 次。
20
治疗(1)负重治疗
患肢负重是指患者在坐位时,重心稍向患
侧移,患侧肩关节外旋并稍外展伸肘,手 掌支撑,手指伸直并拇指外展。这是一种 增加本体刺激和抑制异常肌张力的有效方 法,对防治肩关节半脱位和肩痛有效。
11
患侧的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偏瘫早期,肩胛带肌肌肉瘫痪、肌张力降
低,患肢向下拖垂,使盂肱关节身囊和韧带过度 牵拉,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再支持肩胛带,背 阔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的痉挛致使肩胛骨下旋、 内收和回缩。 由于患侧肩胛骨的旋转、躯干倾斜、上肢被动外 展,或几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肱骨相对外展, 肩胛骨与肱骨不能协调活动,不能保证肩关节的 正常活动。 肩痛的发生与肩部的活动范围有关,尤其在外旋 位时。
26
(8)运动治疗
包括Bobath运动治疗、持续被动运动、运
动疗法治疗。
27
28
5
脑卒中致软瘫后由于重力的关系,使关节
周围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硬瘫时肌肉附 着的骨膜部位受到持续牵拉。 由于关节囊和喙肱韧带含有丰富的神经感 受器,此时又缺乏反射性肌肉活动,故引 起肩痛。

《肩手综合征》PPT课件

《肩手综合征》PPT课件

2021/3/26
11
• 避免过度牵拉:在训练患肢前,先做健肢 的关节活动,以了解患者正常的关节活动 范围。在患肢进行负重练习时,尤其应注 意防止腕关节过度背伸。
2021/3/26
12
康复治疗
1、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消除水肿, 应经常保持各手指伸展,使掌指关节伸展,防 止腕关节掌屈,适当抬高患肢并取腕关节背伸 位,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 无论床上还是在坐 位维持腕关节背伸位,坐位时,把患手放在膝 上使掌指关节伸展。
2021/3/26
5
第2期(后期):疼痛加重,直至不能忍受 任何对手和手指的压力。X射线检查可见骨 质疏松的变化。在背侧腕骨及掌骨连接区 的中部,出现明显坚硬的隆凸。
2021/3/26
6
• 第3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虽 水肿和疼痛可能完全消失,但手变成固定 的典型畸形,手掌变平,鱼际萎缩。但关 节活动性则永久丧失。
• 柱状抓握(cylindroids grasp)
2021/3/26
25
手的功能
• 勾拉(hook and pull)
2021/3/26
26
手的功能
• 二指尖捏(tip pinch)
• 多指尖捏(multipletip pinch)
2021/3/26
27
手的功能
• 侧捏(lateral pinch)
2021/3/26
4
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度受限, 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限;腕背伸受限,当 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 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看不见 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近端指间 关节强直肿大,不能完全伸直,若被动屈 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 能或只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临床表现
• 临床经过通常分为三期
1. (早期):患手骤然出现肿胀,颜色变化,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 。关节活动度受限,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限;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 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 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不能 完全伸直,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 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
• a.患者坐位时,其上肢要抬高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为了帮 助抬高和保持舒适,可在臂下垫一枕头。当患者坐轮椅在 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或保证患者的手不 悬垂在一边。
• 利用轮椅桌板保持坐位良肢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1)良肢位摆放
• b.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 节伸展,背伸腕关节及伸直手指;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 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下部软枕支撑,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上,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卧 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 ,各种体位摆放均避免腕屈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大量报道发现,规范的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预防SHS,可减 少由于腕关节及指关节屈曲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 部的神经营养,改善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卒中 患者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临床表现
临床经过通常分为三期
2. 第2期(后期):疼痛加重,直至不能忍受任何 对手和手指的压力。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的变化。在 背侧腕骨及掌骨连接区的中部,出现明显坚硬的隆 凸。 3. 第3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变成固 定的典型畸形,水肿和疼痛可完全消失,但关节活动 性则永久丧失。
自纽约Bellevue医院的SteinbrockerOtto于1947年提出 “肩手综合征” 以来,这一棘手的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 脑卒中后的患者。尤其是手部的水肿和疼痛,给患者治疗 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发病机制
• 脑卒中后SHS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不同领域学者对SHS 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目前更多学者认为脑卒中 后SHS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周围 性损伤、交感神经作用、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 变等神经源性损伤,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误用综合征、关 节炎性粘连等促使或加重了SHS 的发生发展。
经肌肉电刺激比单纯抬高患肢更有效(Ⅱ级推荐,B级证据)。 ②对于手肿胀明显的患者可采取短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Ⅲ级推荐,C
级证据)。 ③外用加压装置有利于减轻肢体末端肿胀(Ⅲ级推荐,B级证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1)良肢位摆放
概念
肩手综合征( shoulder - handsyndrome, SHS) 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肩部疼痛性运 动障碍及同侧手肿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 ,临床上早期出现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 、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后期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 节挛缩畸形进而导致上肢功能受限。
1.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 肩-手泵功能障碍 3. 炎症反应 4. 关节结构的改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流行病学
•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74.1%,常在脑卒中 后1-3个月发生,但最早可在发病第3天即发生,发病晚者可 在发病, 个月后才出现6个月。
具体包括正压顺序循环疗法、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等; ④E(elevation)即抬高患肢,体现在良肢位摆放和日常的护理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原能则残损
(2)《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11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给出的SHS治疗推荐方法如下: ①对肩手综合征患者,建议适度抬高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联合应用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原能则残损
(1)MICE原则
• 脑卒中后手部肿胀的原则提倡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要 治疗目标是减轻水肿、缓解疼痛,改善手部、腕关节的活动度,防止 关节僵硬与肌肉挛缩。总体康复治疗可概括为MICE方法:
①M(muscular movement),主要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 ②I(ice)即降温,临床上包括冰疗、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等; ③C(compression),压力疗法,指外用加压装置来减轻肢体末端肿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脑卒中并发症
1. 废用综合征 2. 过用综合征 3. 误用综合征 4. 脑卒中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肩手综合征
1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治疗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 肩-手泵功能障碍 3. 炎症反应 4. 关节结构的改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发病机制
• 脑卒中后SHS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不同领域学者对SHS 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目前更多学者认为脑卒中 后SHS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周围 性损伤、交感神经作用、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 变等神经源性损伤,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误用综合征、关 节炎性粘连等促使或加重了SHS 的发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