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幅号计算方法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刘宏林(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制图教研室450052)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
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H50,H25,H10,H5,H2和H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50,L25,L10,L5,L2和L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用“0”补足,X50,X25,X10,X5。
X2和X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号的计算结果比例尺旧图幅编号图幅代码值比例尺代码所用公式行代码(H)列代码(L)所求新编号1∶50万I-45-C 3 B (1) 002 001I45B0020012. 已知新图号求其对应的旧图幅编号(1) 1∶50万~1∶10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的计算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旧图幅编号的计算如表2所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转换计算方法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转换计算方法简介在地图绘制和测量过程中,图幅号是非常重要的标识和查询方式。
由于生产的地图不断更新和更换,地图的图幅号也在不断变动。
其中,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号更新速度较快。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地图,需要对新旧图幅进行转换。
本文将介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转换的计算方法。
背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我国重要的地图资源,包含了我国全境的地形数据、地势信息、河流、湖泊等重要信息。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地图资源,需要对其图幅号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新旧图幅进行转换。
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图幅号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掌握转换计算方法,以确保使用最新且准确的地图信息。
计算方法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号包括旧版和新版两部分。
其中,旧版图幅号格式为“50W200S01”,新版图幅号格式为“50W200S.BMP”。
需要注意的是,新版图幅号中的数字“50W200S”与旧版图幅号的“50W200S01”表示的是同一区域。
旧版图幅号转新版图幅号如果需要将旧版图幅号转换成新版图幅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将旧版图幅号中的末尾“01”去掉,如“50W200S01”转化为“50W200S”;2.将去掉“01”的旧版图幅号前两位(“50W”)替换为“50”(即新版图幅号前两位),得到新版图幅号的前缀部分;3.将新版图幅号的前缀部分与旧版图幅号去掉“01”后的后缀部分(即“200S”)拼接,得到新版图幅号。
举个例子,如果需要将旧版图幅号“50W200S01”转换成新版图幅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将旧版图幅号中的末尾“01”去掉,得到“50W200S”;2.将去掉“01”的旧版图幅号前两位(“50W”)替换为“50”,得到新版图幅号的前缀部分为“50S”;3.将新版图幅号的前缀部分“50S”与旧版图幅号去掉“01”后的后缀部分“200S”拼接,得到新版图幅号“50S200S.BMP”。
第二章3 地图分幅与编号

001 002 003 001 004 行
002
001 001 00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2 024 048 013 025 049
005 006 007
010 011 012 024 048 013 014 096
049 097
2、地形图编号
1、 西图廓经度
南图廓纬度 东图廓经度 北图廓纬度
111°
38° 114° 40°
2、西图廓经度 南图廓纬度 东图廓经度 北图廓纬度
115°30′ 39° 116° 39°20′
5、不同比例尺编号的行列关系换算 (1)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较大 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西北:
较小比例尺纬差 c大= c小-1 ( )+ 1 较大比例尺纬差
(北纬)
1:100万图号后的计算公式:
纬度 ( o ) o 4 4 c -【 】 纬差 所求比例尺纬差
经度 ( o ) 6 d 【 】+1 所求比例尺经差
举例:已知某点位于北纬32°54′,东经 112°48′求该点所在1:25万和1:5万图幅上的 编号。(解析法、图解法)
I49E019020
4、已知图号计算图幅四个角点经纬度
图幅西南图廓点经纬度:
西图廓经度=(b–31)*6°+(d-1)*经差
4 南图廓纬度=(a–1)*4°+( -c)*纬差 纬差
东图廓经度=西图廓经度+经差 北图廓纬度=南图廓纬度+纬差
o
举例:
1、已知图幅图号J49B001002,计算图幅四个角
点经纬度
2、已知图幅图号J49D003004,计算图幅四个角 点经纬度
地图分幅编号和地图比例尺

地图数学基础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A
B
J-50-A (1:50万) J-50-[2] (1:25万)
C
D
J-50-5 (1:10万)
地图数学基础
1:5万、1:2.5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地图数学基础
1:1万、1:5000 地形图分幅编号
地图数学基础
求相邻图幅图号
地图数学基础
(四)图角点坐标式编号法
系采用图幅的西南角点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方法。 将其纵坐标 x 在前,横坐标 y 在后,以短线相连, 即“x-y”形式作为某一幅地图的图号。
地图数学基础
(五)图角点坐标-自然序数式编号法
是图角点坐标式与自然序数式 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适用于在面积较大的工矿企业 内,测绘几种不同比例尺系列 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地图的编号。 即以比例尺较小地图的图角点 坐标式编号为其所含较大比例 尺地图的基础图号,用自然序 数和字母代表其内较大比例尺 地图的代码,以短线与基础图 号相连,构成所编的图号。
地图数学基础
H-51-3
320 31040’
1200
1210 120030’ 121030’
1230
1260 320 31040’
3
300
300
280 12Leabharlann 0 12302800 地图数学基础 126
1. 2. 3.
图解法解算地形图分幅编号,首先要求出某地点 所在 1:100 万地形图的编号,若所求的比例尺为 1:5万、 1:2.5万、 1:1万、1:5000 ,则还要求出 所在的1:10万地形图的编号,然后求出所求比例 尺地形图的带号,即可组合成所求比例尺地形图 的编号。 作用 依据经纬度,求图号,以便索取所需资料。 根据某图号,求其地图的地理位置。 求相邻图幅图号。
地图学图幅号计算公式

地图学图幅号计算公式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学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它涉及到地图的制图、测量、投影、地图学原理等内容。
在地图学中,图幅号是地图的一个重要标识,它用来表示地图在整个地图系统中的位置和范围。
计算图幅号是地图学中的一个基本技能,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地图学图幅号的计算公式。
地图学图幅号通常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表示地图的行列位置。
以1:50000比例尺的地图为例,计算图幅号的公式如下:1. 首先确定地图的比例尺,以1:50000为例,表示1单位地图上的距离对应实际地面上的50000单位距离。
2. 然后确定地图的投影方式,常见的有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等距投影等,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对图幅号的计算产生影响。
3. 接下来确定地图的中央经线和中央纬线,这是根据地图的投影方式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中央经线和中央纬线都是整数度数。
4. 然后确定地图的左下角坐标,通常以经度和纬度表示,例如左下角的经度为100度,纬度为20度。
5. 最后确定地图的行列数,以1:50000比例尺的地图为例,每个图幅的大小为1度×1度,因此行列数可以通过地图的范围和比例尺来确定。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得出计算图幅号的公式如下:图幅号 = 中央经线 + 列数 + 中央纬线 + 行数。
以1:50000比例尺的地图为例,假设中央经线为100度,中央纬线为20度,左下角坐标为100度、20度,行列数分别为10和10,则计算得出的图幅号为10010A20A。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计算图幅号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地图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计算图幅号的公式。
除了上述的计算方法,地图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图幅号的方法,例如通过投影坐标系来计算图幅号、通过地理坐标系来计算图幅号等。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地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总之,地图学图幅号的计算是地图学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它涉及到地图的投影、坐标、比例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地图分幅和编号

第一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了便于测绘、查询、使用和保管地形图,不可能将广大区域缩绘在一张图纸上,而要分块测量,拼连使用,做到有分有合,这样就必须要按统一的规则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即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一定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称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工程上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一、梯形分幅法梯形分幅法,是以具有一定经纬差的梯形划分图幅,由经纬线构成每幅地形图图廓的分幅方法,故此法也可称为经纬线分幅或国际分幅法。
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形图和大区域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
1国际梯形分幅法按国际上规定,全球1:100万地形图的世界地界实行统一的分幅与编号。
1:100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6°、纬差4°分幅。
自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度4°为一横列,到南北纬88°止,将南北半球各分为22个横列,依次以拉丁字母A、B、C、……、V表示,以极点为圆心,纬度88°的圆用Z表示,88°以上单独为一幅;由经度180°起算,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表面用子午线分成60纵行,每一纵行经差为6°,依次以阿拉伯数字1、2、3、……、60表示(北半球在英文字母前加N,南半球加S。
我国国土在北半球,故省去字母“N”)。
如图7-1所示其每一梯形小格为一幅1:100万地形图,每1:100万图幅的编号是该图所在的横行字母和纵行阿拉伯数字组成。
若已知某地的经纬度,可以从图8-1中直接查取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幅编号,也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7-1 )式中:—某地经度;1:100万以下图幅是在1:100万图幅的基础上划分的,具体情况如图7-2所示。
地图分幅与编号(1)_OK

四、计算图幅编号
1. 已知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 度,计算图幅编号
(1)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
[]:表示取整
a
a:1:100万图幅所在纬 1 0 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 4 数字码
b
b:1:100万图幅所在经
60
度带的数3字1码
32
(2)计算所求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图号 后)的图幅编号
d(大)=001 d(大)=004
43
44
2) 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C 小 =
C 大 -1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d 小=
较 大 比 d 大 例 -1 尺 纬 差
3
不拼接分幅:
适用: 地图集、专题 地图等
4
图1-5 拼接分幅图
5
优点: ①图幅间拼接方便; ②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 图纸和印刷版面; ③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6
经纬线分幅 :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适用: 世界各国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图 优点: ①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
40
1、不同比例尺编号的行列关系换算 (1)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 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西北: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C 大 =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 ( C 小 - 1 ) + 1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d 大 =
* (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41
东南: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C 大 = C 小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关于图幅号

关于图幅号现在的图幅号由10位字符码构成abScd,分别是a——1:100万图幅行号,b——1:100万图幅列号,S——比例尺代码,c——图幅行号数字码,d——图幅列号数字码,都有公式可计算1:5万经差15分纬差10分,你根据一个省的经纬度范围可以求出在该省的所有图幅号以下全部为国标内容,本人边学边抄写,略有改动!(一) 地形图的分幅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 000 000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在我国范围内(我国没有纬度60度以上的区域,60度以上区域经差纬差与低纬度不同):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6度,纬差4度。
每幅1:5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度,纬差是2度,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两行两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四幅1:500 000地形图。
每幅1:25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1.5度,纬差是1度,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四行四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十六幅1:250 000地形图。
每幅1:1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0分,纬差是20分,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144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5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15分,纬差是10分,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576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25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7'30',纬差是5',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2304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1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45',纬差是2'30'',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9216幅1:100 000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