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精神面貌的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神州巨变——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

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

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城乡区域调研【正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中国主动的与世界接轨。

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中国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

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

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家乡30多年发展变化

家乡30多年发展变化

家乡30多年发展变化三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学习历史的课堂上我们依稀的记得老师给我们描述的三十多年前中国的面貌——人们工资很低,一个月几十块钱;物价也很低;物品凭票供应;结婚时,最好有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等。

而在这短短的30几年期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完成了她的完美蜕变。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

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外交、祖国统一等诸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政治上,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制度越来越完善,坚持人们当家作主的原则,在国际上我们成为了常任理事国;文化上,当年我们觉得外语是一门很国际化的语言,现在外国同胞们也觉得汉语很博大精深,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学习和热爱汉语,科教兴国也逐渐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祖国统一上,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面对这一次次的天灾,如1998年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无一不彰显着我们势不可挡的崛起。

沉睡的雄狮终会崛起,而现在我们已然奋起。

真切的感受莫过于亲身体会。

家乡的发展变化,总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教育。

出生于农村的我们,爸爸妈妈可能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甚至学校都没有几所。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变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卦之公保含烟创作从变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从一个贫瘠的小村落一步步走向一个贫弱、日益昌盛的城市!我觉得我家乡的变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概括:一、衣变革开放前农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买粮靠粮票,买肉靠肉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那一句农村里盛行的:“一件衣裳,老年夜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昔时的真实写照.自变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更加丰厚,人们开端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戴更加考究小气得体,服装变得丰厚多彩,并日益裁缝化.鞋子也变得各式各样,旅游鞋、皮鞋、休闲鞋等,不只样式新颖,而且穿戴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承受.以前人们常常使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7%的消费者更喜欢购置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二、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不会陌生,吃饭必需靠这个.随着社会提高,农村经济疾速开展,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追求以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端在吃上考究迷信、求精密、讲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厚的鱼、肉、蛋、鲜、菜、果四季常有,居家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厚多样,副食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换为以追求质量为主.偶尔人们还会吃些粗粮来增进人体的机能.过来,中国人见面的常常使用行动语是“吃了吗?”.“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重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单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厚多彩.三、住变革开放前,简直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年夜雨,屋里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健了土砖房,可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走进农村,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出现在眼前.每家一块五、六分地作为宅基地,四周用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池底,既可捕食,又可欣赏也可防火.宅前后种上花果树林,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在乡政府和村团体经济的资助下,家家户户接通水、电,即可喝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家家户户添了“三宝”;一是修了洁净的厨房,用上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健了茅厕,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渣滓统统灌倒沼气池里,经过发酵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即残渣又是农田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气支出,又呵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是在城市是无法做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修建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到达25平方来.与此同时,寓居质量和配套性能不竭提高,根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四、行从村里到城镇缺乏40公里,却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波动两个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欠好意思见人,路况欠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拓路途,城乡路途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载、超员也是正常现象,近年来,围绕农村建立鼎力实施城乡路途通畅工程,新修乡村公路,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里向乡村的延伸.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只到了全县所有乡,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坐车,直接进城.更年夜收益是过来交通梗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物,也随着路途的疏通进军国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以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端把这个过来看来不成能实现的梦想酿成了现实.从1998年开端,中国团体购车比例已经超越50%.目前,在一些年夜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越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到达100多辆.中国团体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团体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五、消费及生活变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作了宏年夜变卦,阅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高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开展进程,变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电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剧、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根本生存型”向“享受开展型”转变.生活用品的变卦: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常使用品;轿车步入寻常苍生家、家用电器不竭更新;农村盖起了砖房;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休闲方式的变卦: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竭丰厚,电视、上网、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厚着人们的生活.变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疾速增长,经济实力不竭提升;迷信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立取得了重年夜造诣;国际位置日益提高.。

谈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球球

谈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球球

谈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三十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体会并不深刻。

然而在父辈的交谈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巨大变化。

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

比如家乡的房子,家乡的路,家乡的学校,人的生活……都在变化。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

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盛装……”每当我唱起《沈阳啊沈阳》这首歌的时候,家乡沈阳的许多美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家乡沈阳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清时的繁荣,民国时的混乱和新中国开国时的辉煌都在沈阳的历史都下了深刻的印记。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沈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

(一)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曾经的铁西区,集中了沈阳75%的大中型企业和66%的工业产值,是沈阳乃至共和国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骄傲,被称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和“东方鲁尔”。

冶炼、轧钢、电缆,第一机床等各大国营企业是这一时代的代表和先锋,在当时,在铁西区的工厂里上班并且家住工人村的工人们是让全沈阳市最羡慕的人。

中国第一台机床,中国第一炉钢等等荣誉是所有沈阳人的骄傲;巨大的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无疑,那时的沈阳是东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时,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

一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不能得到满足,穿衣吃饭都要政府通过各种票据来统一安排,三代同堂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大多数职工和干部都安家于狭小的平房中。

以厂为家,甘于奉献的精神深入人心,对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思想有明显的排斥心理。

(二)三十年改革之路八十年代初期,铁西区的发展势头还相当良好,诸如冶炼,轧钢,电缆这样的大厂职工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承担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任务。

改革开放30周年来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周年来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周年来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这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的变化。

我对我的家乡——启东进行了社会调查,采取了网络查询加亲身深入社会实践的两强结合法,对三十年来启东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究,深深地感受了启东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那茁壮、快速地成长过程。

我的故乡是在江苏省启东市,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

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团结奋进,振兴新乡,加快全市改革步伐,促进了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财政金融保险业、文教卫生、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1、纺织服装业:启东市是全国最早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百余家,拥有世界一流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宽幅提花织机等先进纺织设备,宽幅提花布、人造毛皮、服装衬布、羊毛衫、针织内衣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

2、机械电子:启东机电行业起步较早,技术管理和协作配套能力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制造体系。

电动工具、防爆电器、化工阀门、混合器、高压油泵、变压器、智能电表等产品驰名中外。

3、医药化工:启东医药化工产品门类丰富,有化学药品、染料及其中间体、化学农药、合成树脂、食品添加剂、塑料助剂、化学试剂、涂料等。

“盖天力”、“白加黑”是全国著名的医药品牌,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家乡改革30年的变化_演示文稿

家乡改革30年的变化_演示文稿
国贸二班 石碧静 学号:201140602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 经济、文化、 化,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稳步的发 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硕果, 展。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硕果, 便利了每个国民, 便利了每个国民,给我们家乡带来了实质 上的改变, 上的改变,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物质上的保 现在,随着我图片和文字流动, 障!现在,随着我图片和文字流动,大家 感受一下我的家乡风貌!!! 感受一下我的家乡风貌!!!
经济
拥 有 了 自 己 的 机 械 化 工 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走 上了干净的水泥地! 上了干净的水泥地!
教育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的深入,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的深入, 使得每个家的孩子都有了上学的保 减轻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 障,减轻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
家乡的水依旧那样清澈, 家乡的水依旧那样清澈,家乡一些古老 的建筑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和风俗吸引了 不少外乡人前来观赏呢? 不少外乡人前来观赏呢?

世界自然遗产-----新宁崀山欢迎您! 世界自然遗产 新宁崀山欢迎您! 新宁崀山欢迎您
美丽的崀山晚霞
猪血丸子
满师傅豆腐
再也不见那破旧的老房子,现在, 再也不见那破旧的老房子,现在,家乡的 人民纷纷建起了新家,住着舒服的房子, 人民纷纷建起了新家,住着舒服的房子, 享受着幸福的小康生活。 享受着幸福的小康生活。
家乡里的有些人在外做生意,赚了钱, 家乡里的有些人在外做生意,赚了钱, 买上了小车, 买上了小车,有时还开车带全家四处 旅游,欣赏各处美丽的风景。 旅游,欣赏各处美丽的风景。可让村里 的其他人羡慕了。 的其他人羡慕了。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汉中,这里人民朴素、勤劳、善良。

城市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其发展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话、电冰箱各类电器和生活用品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在不经意间,我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步入了新的生活水准,物质生活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那个让民族惧怕,人民浑噩的时代已被远远的甩在了,不复存在的过去;人民在欢声笑语中劳动,在劳动中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社会按劳分配,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得到相应的劳资,大家心里甜、容颜悦。

听爸爸说:过去我们这座小城积贫积弱、电话不灵、道路不平。

城里的街道弯弯曲曲,十分狭窄,起伏不平,我们学校门前的路以前就是一段很高的坡。

小街小巷是土路或用石子铺成,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那时每家每户都要用小玻璃瓶自制一个煤油灯,电就像一个未曾知晓的神物,只有政府办公楼有一丝微弱的灯光,和几部老式的电话。

为了打个个长途电话要到邮电局排队等候。

更别说到个远方了,交通工具十分有限,道路多数是泥泞的小道,汽车、火车、飞机更是只是个听人说过的新闻,大部分作物都是由肩挑背抗,农民劳作机械化更是群众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了。

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泥泞的马路已是宽阔的硬化运输公路,周边农田大部分实行了机械化种植,交通工具更是多不胜数,大道小路通向家家户户,方便千万家,告别了曾经那低效的生产力,破旧的吊脚楼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弯曲狭小的街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盖了公园、建了大桥,道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系别:
专业:
改革开放年家乡地变化
摘要:
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地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着无疑成为中国历史地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当代历史发展地转多年地历程.从自己地亲身经历和父辈人地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三十年来地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没这一代地巨大改观,各方面都如此.由于我过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地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地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地物质和文化地需求,普遍物质昂贵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能将就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几乎大家都如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总之,改革开放给我们地祖国、我们地家乡以及我们地生活带了巨大地变化.
正文:
我们知道,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人民地生活水平却依然停留在人民解放前,没饭吃,吃不饱饭地地步.后来,多亏了改革开放政策,多亏了邓小平,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今天,人们不仅能享受到物质地多元化,还注重精神文化地发展.我想说,有你,邓小平爷爷,真好!我们吃得饱饭了,还可以到处旅游了,还有…… .当然,我地家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小时候,我常听奶奶说她们年轻那会,吃地是大锅饭,吃不饱,饿肚子,还有工作,而且交通很不发达,有时工作还得走好远地路,没有钱供孩子上学…….现在,我们没有吃不饱这个概念,每家每户至少必有一荤一素,逢年过年过节,餐桌上必摆满大鱼大肉,而且都不想吃.以前,要是哪家有台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那家肯定坐满了人,因为好奇,因为…….现在别说是是黑白电视机了,彩电那是每家每户必有地,还不想看,觉得电视太乏味了.洗衣机、冰箱也是很常见地.交通也变得很发达了,大部分人家只有一出门就可以坐到车,以前去一趟市里面都是骑自行车,而且路还不好走,现在坐公车也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到市里面去,现在去市里面也是经常地事也是经常地是事,既方便又快.我们村背着,和运城市就只隔一条死海死海,去市里面地时候路都比较难走,现再到我们存地那条路也变成了水泥路,出行十分方便.另外家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有事可做,有工资可拿.每家每户从以前地土砖房变成现在地红砖房,而且都装修得可漂亮了.总地来说,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改革开放真是个好政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精神面貌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我的家乡是辽宁省铁岭市。

这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城市,但是铁岭的人民却一直是勤劳而又热情的。

这次寒假回家,经过调查发现,其实我的家乡真的发生了很多变化,并且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家乡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辽北地区淳朴善良的民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是主线,所以家乡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著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但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腾飞,更是精神上的进步。

有了党的宏观政策,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

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方面更是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幼有所养,老又所靠,铁岭呈现一片新气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铁岭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日益繁荣。

公共文化投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明确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时代特点迅速变化的新世纪,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家乡政府关注的热点。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转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体现了一个现代政府对自身功能定位和责任的确认。

对于人民文化生活的改变,我还做了以下具体的调查:1)有64%的调查者经常去书店阅读书籍或购买书报。

正如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市民很注重文化修养,当然,现在网络很发达,其他人也可能选择网络等其他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也是合理的。

2)报纸方面,我提供了一些市面上常见的报纸供调查者选择,结果显示,辽沈晚报铁岭版是最受欢迎的报纸,超过半数的调查者都选择了它。

辽沈晚报铁岭版是本地的报纸,在市民心中有着不错的地位。

例如此报的一期曾发表关于5.12四川大地震的专版,抓住时势,贴近了市民生活想来是它获得市民好感的原因吧。

3)娱乐场所的调查方面发现:KTV、网吧、电影院和运动场都是较受欢迎的娱乐场所,其次还有健身房。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娱乐场所也丰富着市民的业余生活。

但这些娱乐场所的健康正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比如,网吧的管理一定要严格限制青少年的出入。

4)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的销售情况良好,有73%的调查者因购买赠于亲友和主观喜爱而购买这些铁岭本地的工艺品和土特产。

榛子等农副产品的销量一直很好,给广大农民也带来了致富的生机。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精神文化方面的粗略调查,总之,其体现了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重要作用。

是改革开放使家乡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和提高,让我更加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