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十二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1 吴勉华 尤启冬 程纯
2 文庠 林生 王志伟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张宗明 狄斌 汤乐民
1 第5及其以后 王明强、刘嵚、顾 陈仁寿 一煌、殷忠勇、张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宏如 刘晓东 李志裕、丁启龙 桑爱民、李敏、周 朱健华 峰、咸华、沈卫星 、吕广明 胡桂兰、赵观兵、 陈文娟 张怀胜、谭成、杨 道建、徐占东 周佑勇、杜静、陆 郭正兴 惠民、黄有亮、刘 家彬、陆彦 顾玉军、王风华、 管秋梅 傅淑霞、顾晓洁、 赵扬 王唯、张亚权、邵 进、施林淼、沈群 赵志宏 、蔡颖蔚、沈志成 、董婷 夏镇波、万健、方 杨旺生 鹏、宗良纲、李俊 龙 李玉倩、唐加山、 徐小龙 陈晓波、俞莹 方云 沈贵鹏 吴洪贵、江玲、丁 王义宏 天明、姚炜 张好明 赵一标 陈伟、张小红、钱 程载和 晓忠、蔡建军 何时剑、喻步贤、 刘永利 杨新春 中国药科大学 南通大学
第 2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序号 37 38 39 40推荐成果名称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 才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 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 与实践
李玮、李耀中、姜 杜存臣 淑华、赵明、邱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仙、王彩霞 刘江、段来根、裴 彭银年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智民
第 3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建议名单(共4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推荐成果名称 社会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 创新性人才 “三维式”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体化、高端化、一体化改 革,打造教育家成长摇篮 协同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 途径实践 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与现代气象一流人才培养 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大学数理力基础教学新模式 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 重构与实践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 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工程创新项目教学的研究与 实践 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改革与实践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全过程创新培养体系” 建设与实践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 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 实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 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教 材) 1 周晓虹 焦新安 宋永忠 方忠 李霄翔 丁帆 闵锦忠 2 彭华民 胡效亚 潘百齐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成伯清 贡福海 张连红 第5及其以后 南京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风笑天 翟学伟 张清 郭宁生 李学农
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名单

施丽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吴昀、姚雯文、石妍、华黎群、周丽萍 王晓力 王保强、王银行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新沂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常州市清潭中学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无锡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我美丽,因为我思想——高中作文教程 智性语文——让课堂变得智慧而灵动 共生与差异:为学生个性彰显而教 成长教育课程论 高中物理分层拓展实验教学研究 爱就开心——我的教育主张和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成与评价研究
宋旭峰、冯大生、刘自团、彭华安、张晓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霞 倪娟、沈健、马斌、孟献华、李广洲 汪霞、崔军、孙俊华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京大学
郑家茂、熊宏齐、张继文、邱文教、潘晓 东南大学 卉 曹福亮 喻平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5 16 17 18 19 20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序号 1 2 3 4 社会情境活动课程 基于幼儿个性化发展多元解读“娃娃情趣日记”实践研究 优化与导学案匹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走向积极的学校生活 成果名称 常虹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 孙学东 凌红 江苏省锡山高中实验学校 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主要完成人 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推荐申报单位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模式的研 汤仁仙、尤红娟、刘晓梅、郑葵阳、付琳 徐州医科大学 究与实践 琳 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殷惠光、王冬冬、姜慧、杨捷、上官敬芝 徐州工程学院 承传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临床教学改革实践 张忠华 于习法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新一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名单的通知-苏教科[2014]10号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新一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名单的通知-苏教科[2014]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89474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d.png)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新一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名单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新一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名单的通知(苏教科﹝2014﹞10号)各有关高校:为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优化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结构,提高层次,完善布局,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4年新一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评审认定工作。
在对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考核评估、组织专家对各高校申报的重点实验室评审论证和公示的基础上,经研究,确定继续培育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1个(具体名单见附件1)、新建省重点实验室38个(具体名单见附件2)、新建省重点建设实验室8个(具体名单见附件3),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论证工作请各有关高校认真开展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论证工作,主要围绕重点实验室名称是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研究方向是否明确,主要任务目标是否可行,建设计划进度和具体考核指标是否可实现,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可行等内容。
同时,提前将论证专家组名单报送我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核准。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论证专家组长原则上由同领域院士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担任,其他类型重点实验室论证专家组长原则上由领域内院士或有关高校领导担任。
发展规划的论证工作应在8月31日前结束。
二、做好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的编制工作请各重点实验室在发展规划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规定格式要求编制《2014年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见附件4),并于9月15日前将《2014年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一式三份)报送我厅科技与产业处,我厅将对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任务进行审核,正式下达建设计划任务。
第四届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奖名单

高子阳 钱澜 吴刘芳等 张艳等 管建刚 郭学萍 戴铜 李传庚 万代红等 蔡小平等 李继东 陈士文 闫勤 孙双金 戚韵东 韩燕清 陆娴敏 章丽等
让100%的学生热爱汉字、喜欢读写的实践研究 文化融合与重构: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托管农村学校”到“名校+新 校的一体化管理” 成长搭上幸福的列车 自主习得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小学创意写作课程开发的校本研究 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 儿童创新思维求索论 “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实践研究 友善用脑,让教与学更科学 游戏与小学语文教学 “字纸篓”中的智慧数学 小研究学习 情智教育:我的教育主张 快乐做主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构建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 三叶草的故事—一个园长的教育管理旅程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丛书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马卫兴 张荣胜等 殷树凤 崔志钰 杨帅等 陈向阳 张德超 申瑞杰等 单永 孙朝平等 肖林元等 朱光成 顾长明等 冯卫东 胡春娜 周海青等 胡唐明 卢国华 顾维红 张必忠等 陶锡泉 杨培明 许芹等 柳袁照等 苗颖 束晓霞 张剑澜 曹勇军 袁爱国 张元贵 李峰 刘恩樵 袁卫星
以化学为基础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教研视野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三业三争”办学模式指导下的课程建设成果之一、之二 基于中职生错位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三重融合教育体系探索 走向澄明之境——技术教育的哲学视域 新课程引领下促进教师教学习性改变的区域实践研究 依托自学考试构建中职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 基于高中课程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指南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区域实践模式 “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的区域教研文化建设研究 小学科学“做中学”项目研究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构建与实施 主体参与理念下中学地理“主题学习”教学实践 基于窄式阅读与项目研究的英语学习方法 高中生生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 互动·和谐·共生——中学生态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普通高中实施技术教育实践研究 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的实践探索 资优教育“丰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诗性教育”系列论文 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从观念到行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高中艺术类学生艺术差异教学研究 生活化语文的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术型高中担当教育模式的整体建构 健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大陆与台湾初中语文比较研究 班会18课:利用班队活动开展生命教育的创新实践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教育研究类)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 陆建洪、杨大蓉、牛士华、谢冬、陈福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333研训”模式的建构 战略远见:区域职业教育卓越之路 季宁东、赵静、张徐宁、戴翠萍、侯洁 马成荣、曹鸿骅、陈刚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三等奖(120项)
现代职教体系“中高等教育衔接” 课程体系的研究—以计算机 白凤娥、熊宝清、臧海娟、王志华、缪朝 江苏理工学院 东 专业为例 江苏省新一轮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王虹、何万一、李振陆、薛茂云、王钧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束剑华、夏红、尤伟忠、刘海明、邬雨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巫建华、颜志明、雷武生、杨宝林、董慧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二等奖(6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果名称 友善用脑理念下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变革研究 语文本色阅读的状态及研究 幼儿艺术启蒙课程:寻找不一样的我 高中地理减灾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生命教育:唐宋诗词教学的独特维度 主要完成人 蔡小平、李一婷、张六林、汪璐璐 余耀清、栾娟、张玉武、许国华 陈晓萍、徐惠娟 李树民、张军、展建奋、陆健、殷蔚宇 胡晓虹 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 推荐申报单位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幼儿行为观察与童心解读—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 吴亚英、徐志国、王辉、汪田田、袁小丽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题分析 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 基于学习者视角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探索 对话,品德教育的范式 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 管建刚 任小文 潘娜 陈玉红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202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请项目公示名单

江苏省2023年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公示名单
一、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一)单项奖
1.江苏省优秀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含课程建设奖)
申报单位:江苏省22所在校本科院校;
申报范围:课程建设成果及其他优秀教学成果;
申报数量:每所院校1-3个;
2.江苏省优秀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成果奖(含课程建设奖)
申报单位:江苏省22所在校院校;
申报范围:课程建设成果及其他优秀教师教学成果;
申报数量:每所院校1-3个;
(二)专业学会、高校联合奖
1.江苏省高等学校专业学会联合奖
申报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专业学会;
申报范围:专业学会组织的教学活动成果;
申报数量:每个专业学会1及以下类别(单项或组合项)项目;
2.江苏省高校联合奖
申报单位:江苏省高校;
申报范围:两所以上高校联合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成果;
申报数量:每个高校可申报1及以下类别(单项或组合项)项目;(三)双优(或多优)奖
1.江苏省高等学校双优奖
申报单位:江苏省22所在校本科院校;。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
37 创新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常州工学院
李江蛟、邬华芝、潘雪涛、周祥才、张美凤、陈志伟 、何一鸣、庄燕滨、张建生、干为民
38 生物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扬州大学
梁建生、魏万红、张彪、王幼平、金银根、潘志明、 王汉林、陆建飞、杜坤、王爱勤
48 航海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杨泽宇、施祝斌、汤国杰、孙自力、刘芳武、朱永祥 、季本山、王琪、薛仕中、乔红宇
49 紧贴行业,校企共育,路桥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蒋玲、盛海洋、周传林、樊琳娟、张文斌、李建才、 夏卫国、罗云军、刘求龙、李永成
50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南京大学
4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引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大学
5 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促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苏州大学
6 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东南大学
7 将前沿科技融入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东南大学
8 面向现代交通建设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6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洁源排 吴春笃、石光辉、杨阿喜、孙成、刘学方、李德才、
水有限公司
王奎萍
47 “四育四联”: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华桂宏、沈苏林、马云峰、徐汉文、朱光明、李晶、 桂海进、周丙洋、王友明、朱璋龙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南京大学获奖名单

王运来、李国志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 、李联明 教育研究院 、朱玉山(江苏师范大学) 张兵、范致镇(中国人民银行)、李心丹 童强 赵永贤(江苏省委组织部)、张颢瀚(江苏省哲学社 会科学界联合会)、黄维(南京邮电大学)、苗成斌 (《群众》杂志社)、任平(江苏师范大学)、李廉 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沈炯(东南大学)、成长 春(盐城师范学院)、廖文和(南京理工大学)、叶 南客(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过利平(江苏省 委组织部)、双传学(江苏省委宣传部)、赵曙明、 朱国云、赵永乐(河海大学)、张震(江苏省委组织 部)、崔建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李 扬(新华日报社)、刘西忠(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 联合会)、李程骅(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宣烨(南京财经大学)、孔群喜(南京财经大学)、 李思慧 刘国中(江苏省政协)、朱国云 工程管理学院 中国思想家研究中 心
69 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
著作
一等奖
70
加工配套企业升级模式及行动特征——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视 角
论文 著作
二等奖 二等奖
71 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来自江苏的经验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南京大学获奖名单
序号 成果名称 72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 73 服务业驱动长三角 成果形式 著作 著作 著作人 郭爱妹(南京师范大学)、张戌凡 刘志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郑江淮等 马蕾 ( 南京理工大学 ) 、党建兵 ( 昆山市政府 ) 、胡 婉丽(南京理工大学)、刘小斌(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 员会 ) 、朱元祥 ( 南京理工大学 ) 、杨慧 ( 南京理工 大学 ) 、李小燕 ( 南京理工大学 ) 、余江 ( 中科院科 技管理与政策研究所 ) 、高阳、宋华明 ( 南京理工 大学) 孙峻岭(徐州市政府研究室)、林炳耀 院系 级别 三等奖 三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奖(21项,排名不分先后)
张亮/孙乐强/孟 南京大学 振华/尚荣 王志敏 王运武 朱国芬 朱其训 周文娟 张硕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通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哲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理念研究 外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专著)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专著) 高校生态德育研究(专著) 教育夹缝谈(专著) 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专著) 传播生态视域中大学课堂的潜课程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淮阴 工学院土木类“卓越计划”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为例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公示语翻译 船舶类专业设置与江苏船舶工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及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 践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新与实践构建(专著) 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发展问题思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南京医科大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工学院 江苏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三等奖(131项,排名不分先后)
张向阳 实证探究 德国大学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高校农科专业层次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机助外语教学的计量学考察暨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态 势展望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生态思维的音乐课程观 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的教学策略改进研究 资源指引型的任务复杂度对二语写作语言表现的影响 校园智能长跑自助管理系统应用于高校阳光长跑的实证 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模式 基于问题启发式的服务运作管理教学研究 MOOCs之发展脉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论 宪法教学的阿基里斯之踵——兼论宪法学教材的编写问 题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
第 2 页,共 8 页
申报人
华学成/王红艳/ 淮阴工学院 张琴 王娟 陈荣华 王宝根 徐辉
单位
成果名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反思开放课程建设:形态变化与策略应对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为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实践”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后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国内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改
刘泽俊/赵军/顾 文虎/孙文彬/佘 淮阴工学院 跃心/董云 杨慧群 张依莉 陈圆 徐月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沈明/孟琪璐/嵇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珺 杜栋/王钰云/雷 河海大学 凯 董海燕/葛竹兴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第 1 页,共 8 页
申报人
陈向阳/李张苗 南通职业大学 陈旭东/樊登柱 南通职业大学 李守可 赵军 张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桑雷/尹玉珍/马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蕾 孙由体 张劲柏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园/于宝明/胡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国兵 章玳 董维春 关辉 宋香丽 许彩云 席群/翁明丽 王宁 张文忠 王勇/蔡娟 周丽 徐水晶 葛敏 江苏开放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大学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刘正涛/叶传标/ 三江学院 曹阳 陈为 黄伟伟 孙蕾 吴蕴慧 李炜 李艳 闫利霞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唐建/俞国/闫伟 扬州市职业大学
第 3 页,共 8 页
申报人
唐祥金
陆伟家/褚金星/ 南通大学 袁小平 吴日明 刘泓泉 叶磊 李晓荣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第 5 页,共 8 页
申报人
于媚 周子伦 汪禄应 王广飞 刘跃华 刘彦玲
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理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成果名称
社科编辑价值观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法律语言的严谨本质——论准确性与模糊性之归宿 胡适哲学思想对工科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启示 教育公平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生权益保障研究 环太湖地区山歌及其传承发展形态 李斯特的艺术互动与标题音乐理论
江苏省第十二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
申报人 单位 成果名称
一等奖(5项,排名不分先后)
王美林/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 王骥 陈鸣鸣 韩锦标 季海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淮阴工学院 江苏开放大学 我国预防医学PBL教学的效果评价 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研究(专著) 发展性高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专著)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专著)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展现状与管理
唐万宏/薛传会/ 南京师范大学 姜晓云
第 4 页,共 8 页
申报人
毕文健 王剑敏 李锋
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苏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成果名称
论民办高校品牌传播方略 “论辩”文化传统下我国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及其启示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高校科研型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企业概念 从“C9联盟”看我国一流大学校领导团队建设 常州市五年市高职学生网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新思考——以航海类高职 为例 高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管理策略 职业教育生态视域下的职业技能竞赛功能定位研究 涉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 重构 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 “北美名校的优质教学中心建设”系列论文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多元化招生模式对高职教学质量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非智力因素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当代国防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审思与体系创新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行为训练模式研究 论文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 张謇德育思想述论 战后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型人才培养 略论意识形态与信仰的关系
吕国忱 张露青/丁炯 杨善江 丁建洋 张忠华 刘永芳 江苏大学
单位
成果名称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问题研究(专著) 论中国的医学院校在遗体捐献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学术取向:日本“科研费”制度演进与运行的基本逻辑 ——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一个视角 高等教育专题新论(专著) 打造学科尖塔: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其启示
河海大学“四层次”水利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虚拟仿真与装配在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群教学中的应用 单片机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 应用认知语言学原则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我国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与 对策研究——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科技第二课堂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应 用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远程教学训练平台设计 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现代礼仪实训》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产品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思路研 究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调 查与提升途径探析
郎立永/陶林烽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刘邦奇/孙曙辉 三江学院 刘爱军 罗英姿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许蔚萍/邱章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吕寿伟 江苏大学
第 6 页,共 8 页
申报人
杨文海 安涛
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成果名称
壬戌学制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研究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高技能人才规格提升的困境及突破——高职专科与应用 型本科衔接的视角 全信息情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状态理解与调控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例 比较与启示: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宏观剖析 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发展及启示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探索 论我国公立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及其实现路径 文化自觉视域中的大学人文精神之重建 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及人才培养创新 高职教育发展的逻辑 基础力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报告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初探 高职船舶工程专业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对实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 对后扩招时代地方院校教师人事代理制度的探讨
江苏师范大学 南通理工学院 南通理工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姜代红/任春美/ 徐州工程学院 黄忠东 袁周敏/王玉括 南京邮电大学 刘学观/曹洪龙 苏州大学 陈元芳/胡明/陈 达/王万杰/周澄 河海大学 /周立新 申燚/王明强/袁 江苏科技大学 明新/冯振/陈文 袁明新/申燚/王 江苏科技大学 琪 张松松 沈菲菲 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张晓如/张再跃 江苏科技大学 耿有权/狄晶晶 东南大学 潘曙东 张瑞霞 时小燕 朱天高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张跃群/郑兴国/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曹钧尧/马汝祥 袁忠霞/张玲 程欣/汪霞 嵇芹珍 王佳利 谢雪燕 沈逸君 葛昕明 薛桂波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三江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单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名称
基于工作过程的“三室三岗”工学交替商务英语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 CDIO理念下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需求估计理论下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研究与实践 《基于专业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体 系建构与实践——以航海专业为例》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 对精彩课堂教学设计的理性反思 基于不同个人发展路径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高职电子技术课程评价实践与分析 开放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旨归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为例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 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多维度诠释 民办教育的发展定位及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高等院校绩效评价研究—以211院校为 例 美国私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 《高校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促进策略的实证分析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视频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论大学文凭何以成为社会流动障碍 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问题再探讨 论大学章程制定对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