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
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生平:伽利略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家迁居佛罗伦萨进修道院学习。
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
1591年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
1609年回佛罗伦萨,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
1633年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
1642年1月8日逝世。
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
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审这一案件,并在罗组成一个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委员会来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学同宗教的关系,研究伽利略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科学思想的贡献。
主要贡献:可分下列三个方面:①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
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
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
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
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
伽利略的实验故事

伽利略的实验故事
伽利略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实验和发现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伽利略的一些实验故事:
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在 16 世纪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他发现,无论物体的重量如何,它们在自由落体时都会以相同的加速度下落。
这一发现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
惯性实验:伽利略还进行了惯性实验,他发现一个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发现也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物体需要外力才能保持运动。
斜坡实验:伽利略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还进行了斜坡实验。
他将一个球放在一个斜坡上,并逐渐增加斜坡的角度,发现球在斜坡上的运动速度会增加。
这表明,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斜坡的角度有关,而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天文观测:伽利略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使用望远镜进行了一系列天文观测。
他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和陨石坑,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而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伽利略的实验和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1。
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简介精选阅读一: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教授。
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16年开始,伽利略开始受到罗马宗教裁判所长达二十多年的残酷迫害。
伽利略重要发现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精选阅读二: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之后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雷,他的全名是GalileoGalilei,但现已通一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因为翻译难题,所以姓众说纷纭,以伽利略·伽利雷为准。
精选阅读三:文本框: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户外和宇宙的认识。
为了证实和传播N 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
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影响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他在物理学,天文学和科学方法等领域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下面将详细阐述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首先,伽利略通过对运动的研究,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认知框架,提出了惯性原理。
他认为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原理对牛顿力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伽利略还研究了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提出了落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与高度平方成比例的规律,为后来的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对现代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利用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系列的天体现象,包括月球的山脉和陨石坑、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相位变化等。
这些观测结果得以证实哥白尼的地心说观点是错误的,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
他的观测结果和理论推断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宇宙的本质,为日后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此外,伽利略在科学方法方面的贡献也是举足轻重的。
他主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
他的著作《试验描述与科学观测》(Sidereus Nuncius)中阐述的科学方法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观点被后来的科学家广泛接受,并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伽利略还将代数和几何学方法应用于物体运动的研究中,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发展。
最后,伽利略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致力于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提倡以实验为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理论结合。
他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程,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是多方面而深远的。
他通过提出惯性原理、改进望远镜、发展科学方法、推动观测和实验等方面的工作,为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近代科学之父”。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历史上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
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伽利略成就与历史地位[资料]
![伽利略成就与历史地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399d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png)
伽利略成就与历史地位[资料]伽利略成就与历史地位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是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合贯通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三门科学的科学巨人。
伽利略是科学革命的先驱,毕生把哥白尼、开普勒开创的新世界观加以证明和广泛宣传,并以自己在教会迫害下的牺牲唤起人们对日心说的公认,在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300多年后的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才公开承认对伽利略审判的不公正,1980年10月,世界主教会再一次声明,为科学巨人伽利略沉冤昭雪。
伽利略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大家庭。
他从小表现聪颖,17岁时被父亲送入比萨大学学医,但他对医学不感兴趣。
由于受到一次数学演讲的启发,开始热衷于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
1585年辍学回家。
此后曾在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由于他反对当时统治知识界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和物理学,同时又由于他积极宣扬违背天主教教义的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所以不断受到教授们的排挤以及教士们和罗马教皇的激烈反对,最后终于在1633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强迫在写有“我悔恨我的过失,宣传了地球运动的邪说的“悔罪书”上签字,并被判刑入狱(后不久改为在家监禁)。
这使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很大的摧残。
但他仍然致力于力学的研究工作。
1637年双目失明。
1642年他由于寒热病在孤寂中离开了人世,时年78岁。
(时隔347年,罗马教皇多余地于1980年宣布承认对伽利略的压制是错误的,并为他“恢复名誉”。
)伽利略的主要传世之作是两本书,一本是1632年出版的《关于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简称《对话》,主旨是宣扬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另一本是1638年出版的《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简称《两门新科学》,书中主要陈述了他在力学方面研究的成果。
伽利略的故事启发

伽利略的故事启发伽利略,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之一。
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现代天文学之父。
伽利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人物传记,更是一种启示,给我们以重要的价值引导和人生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伽利略的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挑战权威及传统伽利略在当时的学术领域里一直备受尊崇,但他并没有像许多学者一样顺从传统和权威的观点。
相反,他质疑当时的天文学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证明,并被确证为正确的。
伽利略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真相比任何先前的假设都更加可靠和准确。
他不怕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启示:遵从传统和尊重权威固然重要,但有时我们也应该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盲从或不被束缚。
拥抱创新和改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直觉,勇于走出传统的舒适区,创造出不同的价值。
二、用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伽利略为现代物理学创造了一个基础,他认为理论应该和真实的现象联系起来。
他发扬实验科学的精神,无数次的实验让他产生了许多新的观察结果,进而推翻了许多传统理论和错误观点。
他建造了许多实验设施,使他在物理实验方面成为一位工程师和科学家。
启示: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可以验证和推翻理论,找出真正的原因和答案。
我们可以从伽利略学习,用严格且科学的实验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考虑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这样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并从中发掘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途径。
三、追求伟大的目标伽利略的追求伟大目标激励了他在学术和生活方面面临挑战。
他坚持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
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信心满满地坚持到最后。
伽利略的目标并非名利或荣誉,他仍旧坚持自己的信仰,即开发科学和知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可能。
启示:一个人的目标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所以要有具体而又高远的目标,不要放弃自己信仰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执着追求。
真正的成功不是别人眼中的幸福,而是自己在实现自己信仰的过程中找到的幸福、满足和快乐。
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简介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
他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动手动脑、孜孜不倦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一个乐师和数学家之家,从小爱好机械、数学和音乐、诗画,喜欢做水磨、风车、船舶模型。
17岁时虽遵父命入比萨大学学医,但却不顾教授们反对,独自钻研图书馆中的古籍和进行实验。
1582年冬,托斯卡纳公爵的年轻数学教师里奇允许伽利略旁听,使他进人一个新世界。
里奇擅长的应用力学与应用数学及生动的讲课,引导他学习水力学、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及实验,伽利略在此期间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古代数学与哲学书籍,阿基米德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他深受感染,他深情地说:“阿基米德是我的老师。
”2、善于观察,勤于实验伽利略对周围世界的多种多样运动特别感兴趣,但他发现“运动的问题这么古老,有意义的研究竟如此可怜。
”他的学生维维安尼在《伽利略传》中记叙了1583年19岁的枷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的情景:“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注视悬挂在教堂最顶端的大吊灯的运动——它的摆动时间在沿大弧、中弧和小弧摆动时是否相同……当大吊灯有规律地摆动时,……他利用自己脉搏的跳动,和自己擅长并熟练运用的音乐节拍……测算,他清楚地得出结论:时间完全一样。
他对此仍不满足,回家以后……用两根同样长的线绳各系上一个铅球作自由摆动……他把两个摆拉到偏离竖直线不同的角度,例如30°和10°,然后同时放手。
在同伴的协助下,他看到无论沿长弧和短弧摆动,两个摆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准确相等。
他又另外做了两个相似的摆,只是摆长不同。
他发现,短摆摆动300次时,长摆摆动40次(均在大角度情况下),在其他摆动角度(如小角度)下它们各自的摆动次数在同一时间间隔内与大角度时完全相同,并且多次重复仍然如此……·他由此得出结论,看来无论对于重物体的快速摆动还是轻物体的慢摆动,空气的阻力几乎不起作用,摆长一定的单摆周期是相同的,与摆幅大小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看的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们一起仰望这位巨人伽利略,重温他科学的一生。
伽利略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伽利略出生的年代正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意大利又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伽利略从小聪明好学,上学的时候,总爱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
到了大学时期,伽利略成为一个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的青年。
25岁被他的母校比萨大学聘请去当教授。
说起伽利略,不得不谈谈众皆知的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实验,25岁的伽利略用思想佯谬推翻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把一块大石头跟一块小石头捆在一起落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落得快的大石头要被落得慢的小石头拖着,大石头下落速度将会变慢,原来落得慢的小石头被下落快的是大石头拉着,小石头下落速度变快,因此两块石头捆在一起下落的速度应该介于大石头和小石头原来的速度之间,可是两块石头捆在一起不是变得更重了吗?应该比单独一块大石头或者单独一块小石头要落得
更快,一个实验出现了两种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不成立的。
这位年轻他决心做-次实验,让人们来个亲眼目睹。
实验地点选在比萨城内有名的斜塔。
那天,塔下人头攒动。
伽利略身后跟着他的助手,两手各提着一个铁球,其中一个足足是另一个的10倍重。
还有一位作为监督的教授,一起登上了塔的顶层。
伽
利略和助手各持一个铁球,从顶层的阳台上探出身去,而后由那位教授发令,两人同时撒手,让铁球落下。
只见两球齐头并进,刹那间,咣当一声,同时落地。
塔下的人,一下子都懵住了。
校长和许多教授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有人竟诬蔑说这是伽利略施的魔法。
伽利略觉得没有必要与他们争辩,宣布了物理学上一条极重要的定律:自由落体定律。
它导致了以后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
其实,伽利略在这个重大发现之前的五六年前,他已经有了一项功不可没的伟大发现,并且创立了单摆定律。
那时他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常到比萨教堂去温习功课。
一天晚上,伽利略走进教堂,看见屋顶上,那盏悬挂着的吊灯被微风吹拂得轻轻地来回摆动。
这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可是,伽利略却看得出了神,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每次摆动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那么到底是差不多,还是相同呢?于是,他马上用右手按住左手的脉搏,一面注视着吊灯的摆动,口中默默地数着数。
这样重复了几次,他惊奇地发现,吊灯每摆动一个来回所需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回到家里,他又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发现。
结果,他又发现了新的秘密:摆动所需的时间跟悬挂摆件的绳长成正比。
伽利略发现的这一规律,就是物理学上的单摆等时性定律。
1667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运用这一定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钟摆,开创了钟表科技这一新的领域。
有一天,伽利略听说有个荷兰的眼镜商人,把两片凸凹镜片叠在一起,制成了一个能放大3倍的望远镜,他很感兴趣,就着手研究其中的原理。
然后,又根据光学原理,制作出一架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1609年8月的一个晚上,天气晴朗,凉风习习。
伽利略拿着这架望远镜,遥望太空。
惊奇的发现人们看到洁白如玉的月亮,表面不是一个光滑的玉盘,表面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山丘,伽利略边观察边自言自语的说:亚里士多德你又错了,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个小卫星、后来这四个卫星命名为伽利略卫星,他还观测到太阳上的黑子,发现了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
他的一系列发现轰动了欧洲。
人们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在科学发展史上,伽利略被推崇为近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认为正是他和惠更斯等人为牛顿构成力学大厦准备了材料,打下了基础。
伽利略著名的对接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下落,对面放一个相同的斜面,如果两个斜面都是光滑的,小球将会落到与对面斜面等高的位置,现在改变对面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夹角越来越小时,对面斜面等高的位置将会运动的越来越远,伽利略假设如果对面斜面夹角变为零时,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寻找与它等高的位置,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最初模型。
伽利略这种提出问题,到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标尺,爱因斯
坦给予伽利略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642年1月8日凌晨4:00,伟大的伽利略、为科学、为真理奋斗一生的战士、科学巨人离开了人世,在他离开人世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如果说定律可以重新命名,我愿意将牛顿运动定律称为伽牛定律,各位同学,从这位现代物理之父、现代科学之父的身上看到了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年人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