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1. 问题描述:解释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网络传输技术,其中数据被分成较小的块(或分组)进行传输,而不是以连续的比特流进行传输。

在分组交换中,每个分组都会独立地通过网络传输,并且可以根据网络条件选择最佳路径来传输分组。

2. 问题描述:什么是电路交换?请列出其优点和缺点。

电路交换是一种传输技术,其中通信路径在建立连接时被预先分配。

在电路交换中,通过建立一个持续的、专用的通信路径来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优点:- 传输效率高,数据传输过程稳定;- 可保障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适用于需求严格的应用场景,如电话通信;缺点:- 通信链路建立时间较长;- 通信路径在建立时就被预留,即使在通信过程中没有数据传输也会占用资源;- 在链路建立的过程中,若链路中断,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3. 问题描述:什么是存储转发交换?请列出其特点。

存储转发交换是一种分组交换的方式,其中每个分组在传输之前需要完全接收,并存储在交换机的缓冲区中,然后根据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端口进行转发。

存储转发交换的特点包括:- 可以处理不同大小的分组,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由于分组在接收端进行存储和处理,因此可以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可以在网络拥塞时进行流量控制,防止分组丢失。

4. 问题描述:简要解释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的区别?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都是分组交换的方式,但两者存在一些区别。

虚电路交换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在通信之前会建立一个虚电路,路由器会记录这个虚电路,将后续的分组沿着虚电路转发。

在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都有一个虚电路号标识,使得分组能够按照特定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虚电路交换类似于电路交换,在传输过程中,分组的到达顺序和给定路径的稳定性都得到了保证。

而数据报交换中,每个分组都是独立地通过网络传输,每个分组都包含了目的地址等信息,因此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数据报交换类似于存储转发交换,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灵活性较高。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二章
习题解答
第二章:应用层

P116. 1




a 错误。HTTP的一对消息(request-response)只能获取一 个对象。因此,对于包含三个对象的页面,客户机将发 送三个request消息 b 正确。这两个Web页面在同一个Web服务器中(因为两 个对象的URL中主机部分相同,且在相同的虚拟目录下), 可以利用一个持续连接来获取这两个Web页面。 c 错误。一个HTTP消息(Message)可能需要通过多个 Segment进行传输,但一个Segment不会包含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HTTP请求消息。 d 错误。HTTP Response消息的头部行Data:指定Web服 务器创建该Response消息的时间。

b



第二章:应用层

P119. 19

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中共有N个Peer。 如果任意一对Peer间都存在一个TCP连接,则覆盖网络 2 中全部TCP连接的数量为 N ( N 1) / 2
C
N

覆盖网络的节点就是Peer,边就是TCP连接,因此,覆 盖网络中包含的节点数量为N,边数就是 N ( N 1) / 2 与每个TCP连接经过的路由器数量没有关系。

b 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为“ Sat,10 Dec 2005……”,这 可以从Last-Modified头部行获得。 c 从Content-Length头部行可知,对象(HTML文档)的长 度为3874字节。 d


从头部行Connection: keep-alive可知,服务器同意使用持续连 接。 该文档的前五个字节内容为:<!doc
第二章: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答案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简答1:某信道误码率为10-5,每帧长度为10Kbits,那么:a. 若差错都是单个错,则在该信道上传送的帧的平均出错率是多少?b. 若差错大多为突发错,平均突发长度为100bits,则在该信道上传送的帧的平均出错率是多少?答案:信道误码率为10-5 ,即1/100000,每帧长度为10Kbits,即10000位,若差错都是单个错,则在该信道上传送的帧的平均出错率是10%。

若差错大多为突发错,平均突发长度为100bits,则在该信道上传送的帧的平均出错率是1‰,即千分之一。

2:某调制解调器同时使用幅移键控和相移键控,采用0、π/2、π和3/2π四种相位,每种相位又都有2个不同的幅值,问在波特率为1200的情况下数据速率是多少?答案:根据题意有4种相位×2个幅值=8种信号状态R B=R b log2M=1200log2 8 =1200×3=3600(b/s)3:若在相隔1000公里的两地间要传送3k位的数据,可以通过电缆以48kb/s的数据速率传送或通过卫星信道以50kb/s的数据速率传送,问用哪种方式从发送方开始发送到接收方收到全部数据为止的时间较短?(光速及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率取300000km/s,地面到卫星的距离取36000km)答案:4:若电视信道的带宽为6MHz,假定无热噪声并使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每秒钟能发送的比特数不会超过多少?答案:根据Nyquist定理有C=2Wlog2MC=2×6,000,000×log2 4=24,000,000b/s=24(Mb/s)5:对于带宽为3kHz的信道,若有8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噪比为20dB。

问:按Nyquist定理和Shannon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分别是多少?答案:根据Nyquist定理有 C =2W log2 MC=2×3000×log2 8=18000(b/s)根据Shannon定理有C = W log2(1+S/N)C = 3000×log2(1+100)≈20010(b/s)6:什么是数据通信?答案: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都是数字数据,所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称为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第2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2章习题答案

2-04,2-06 ,2-13,2-15文字题略2-07每秒钟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因为码元有16个等级,那么可以4位用一个码元来表示,所以最高可达20000x4=80000(b/s)2-08本题只需将数据代入相应公式即可,但计算较繁根据香农公式最大速率C=Wlog2(1+S/N) 即64K=3Klog2(1+S/N)从上式解出S/N的值即可,但解出的是信噪比的功率值还要转为分贝值64K=3Klog2(1+S/N) ->21.33=log2(1+S/N) 据此公式表明2的21.33次方等于1+S/N 2的21.33次方为2636148 (小数点后省去) 即1+S/N=2636148 S/N=2636148化为分贝的公式为 db=10lg(S/N) 即 10lg(2636148)而10的6.42次方为2630267 所以答案为 10x6.42即64.2分贝。

2-09根据题意35k=3.1Klog2(1+S/N) 11.3=log2(1+S/N)2的11.3次方为2521 , S/N=2520现在要增加速率60% 也就是3.1Klog2(1+S/N)的值要增加60%;设原来的S/N 为2520,速率增加60% 的S/N为X 即产生以下算式 1:1.6=3.1Klog2(1+2520):3.1Klog2(1+X) 即3.1Klog2(1+X)=1.6 x 3.1Klog2(1+2520) 即 log2(1+X)=1.6log2(1+2520) log2(1+X)=1.6 x 11.3Log2(1+X)=18.08 即2的18.08 次方为1+X 1+X=277090 X=277089277089约为2520的100倍速率从35Kb/s增加到 56Kb/s如果信噪比再增加10倍即2770890 代入公式最大速率为:3.1Klog2(1+2770890) 3.1K x 21.4=66.34K (b/s)66.34为56的1.185倍,所以信噪比再增加10倍,速率增加约18.5%2-11根据题意,传输中允许有20db衰减还可以正常通信,那么每公里衰减0.7db那么工作距离可达20/0.7=28.57公里,若要增加100公里,即100=20/x x=0.2db2-12光波的频带宽度计算是速率/波段低端-速率/波段高端(nm=1/1000um)(1)频带低端 2 x 1017 /1200 =1.666 x 1014频带高端 2 x 1017 /1400 =1.428 x 10141.666 x 1014 -1.428 x 1014 =.238 x 1014即 23.8 THZ(2)频带低端=2 x 1017 /1400 =1.4286 x 1014频带高端=2 x 1017 /1600 =1.25 x 10141.4286 x 1014 -1.25 x 1014 =.1786 x 1014即 17.86 THZ (T为10 的12次方)2-16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答案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答案

1.请举例说明信息、数据与信号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通信中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称为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涉及对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对数据所表示内容的解释。

数据通信的任务是要传输二进制代码的比特序列,而不需要解释代码所表示的内容。

例如,二进制编码按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排列,英文单词“NETWORK”的ASCII码编码的二进制比特序列应该是“1001110 1000101 1010100 1010111 1001111 1010010 1001011”。

如果要从一个主机将这个比特序列准确地传送到另一个主机,并且两个主机都使用ASCII编码,那么另一个主机就可以将接收的比特序列解释为“NETWORK”。

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等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答: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

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

(1) 双绞线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

各线对螺旋排列的目的是使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小。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两种。

双绞线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距离比较短,抗干扰性比较好,支持点—点连接与多点连接,价格低于其他传输介质,安装与维护比较方便。

(2)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同轴介质的特性参数由内、外导体及绝缘层的电参数与机械尺寸决定。

同轴电缆可以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距离比较长,抗干扰性很好,支持点—点连接与多点连接,价格介于双绞线与光缆之间,安装与维护比较方便。

(3) 光缆是网络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光纤是一种直径为50~100μm、能传导光波的柔软介质。

在折射率较高的单根光纤外面,用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包裹起来构成一条光纤通道;由多条光纤组成一束就构成一条光缆。

光纤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两种。

光缆的主要特点是:低损耗和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和安全保密性好,价格高于双绞线与同轴电缆,安装与维护比较困难。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数据通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数据通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5个阶段:建立物理连接:建立通信线路的连接:建立逻辑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通信双方建立同步联系,相互核对地址:数据传输:传送通信数据:断开逻辑连接:双方通过通信控制信息确认此次通信结束:断开物理连接:通信结朿,切断物理链接通道。

2.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答: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息(Information):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3.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有何不同?答:模拟通信系统是在模拟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调制和解调:数字通信系统是在数字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编码和解码。

4.举出现实生活中单工及双工通信的例子答:单工是指数据单向传输,如无线电广播。

半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例如对讲机。

全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双向同时传输,例如电话。

5.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基带传输:不需调制,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在信逍上传送。

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

6.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同步通信要求接收端与发送端在时间基准上一致,收发双方不停地发送和接收连续的同步比特流。

而异步通信时不要求接收端时钟和发送端时钟同步。

发送端发送完一个字节后,可经过任意长的时间间隔再发送下一个字节。

得同步通信的传输速率较异步通信更快,但系统需要在首发两端保持同步,因此一般比异步通信更为复杂。

同时,异步通信为使接收端正确识别数据,开销较大。

7.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三种传输介质的特点?答:双绞线:组装密度髙、节省空间,安装容易,平衡传输,抗干扰性一般,连接距离短,,价格便宜。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第二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通信有以下三个基本方式:()通信、()通信和()通信。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通信的方式答案: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2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个码元。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信道的容量答案:2)3 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即采用()的调制方法。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答案:多进制)4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和()。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传输媒体答案: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5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介质有关的特性,即()特性、()特性、()特性和()特性。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机械、电气、功能、规程)6常用的物理层标准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RS-232、X.21)7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 )。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比特流)8 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 )。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比特)9 ()特性用来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机械特性)10 ( ) 特性用来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电气特性)11 ( ) 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功能特性)12 ( ) 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规程特性)13 ( ) 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通信的方式答案: 单工)14 ( ) 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第二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第二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

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教材36)答: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数字比特流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信息数据信号信号数据信息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4、试解释下列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答: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受到信道的带宽和信道信噪比的影响,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理层
1、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

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教材36)
答: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数字比特流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信息信号信号数据信息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4、试解释下列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答: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受到信道的带宽和信道信噪比的影响,信道的带宽或
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信噪比不能任意的提高,因为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

由于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

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信道对数据传输率的限制,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其中W为信道的带宽(以赫兹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码元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

代表不同的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则比特/秒是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代表每秒数据的传输量,一个码元可以携带多个比特量,一比特也有可能要靠几个码元来传输。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

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8 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C=Wlog2(1+S/N)(b/s)
W=3khz,C=64khz----àS/N= 是个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
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 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C1/w)-1=2*(*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左右

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
50 W 同轴电缆
75 W 同轴电缆
光缆
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km(在1 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
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
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28.6km
衰减应降低到20/100=
2-12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 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

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e8m/s.
解:
V=L*F-àF=V/L--à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带宽=
1400nm到1600nm:带宽=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
2-14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做简单的解释。

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 ,OC-48.
答: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TDM(Stati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Den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A(Cod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
"
STM-1(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
OC-48(Optical Carrier)第48级光载波
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占用较大的带宽。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A发送1 '
S·B=(+1-1-3-1-1-3+1-1)/8=-1,B发送0
S·C=(+1+1+3+1-1-3-1-1)/8=0,C无发送
S·D=(+1+1+3-1+1+3+1-1)/8=1,D发送1
2-17 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答: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
够承载宽带业务。

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HFC网的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

要将现有的450 MHz 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750 MHz 双向传输的HFC 网需要相当的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x 可代表不同意思。

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2-18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答:靠先进的DMT编码,频分多载波并行传输、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2-19 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有什么不同(参考资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