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详解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偏僻.(pì) 宽慰.(wèi) 怠.慢(dài) 疏.疏朗朗(shū)B.登.时(dèng) 延.安(yán) 喘.气( chuǎn) 熙.熙然(xī)C.瞳.仁(tòng) 飞溅.(jiàn) 晦.暗(huǐ) 大彻.大悟(chè)D.怅惘.(wǎng) 幽悄.(qiǎo) 宫.灯(gōng) 戛.然而止(gá)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照例欺侮凫水罗汉豆B.红棋革命枣园脑畔上C.亢奋闭塞冗杂叹为关止D.灯蛾繁星鳞火人情世故3.古诗文默写。
(5分)(1)式微式微,?,胡为乎中露?(《诗经·风·式微》)(2) ,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3)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名著阅读。
(5分)(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的问题。
(2)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礼仪要;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的艺术家。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地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
她仰头观天,(1) ;俯首看地,(2) ,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
6.综合性学习。
(11分)班上准备利用暑假开展一次“挑战自然”的夏令营活动。
挑战的地方有荒岛、荒山、荒漠、荒原等。
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一些工作。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则招募启事。
(3分)(2)每一位来应征的同学,都必须参加面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字词书写(共2分)1.(本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énglóng( )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 )跃的铁的兽jǐ( )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二、选择题(共5分)2.(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xíng)怅惘.(wǎng)绅.士(shēn)凫.水(fú)B.归省.(xǐng)絮.叨(xù)撺掇.(duo)争讼.(sòng)C.糜.子(měi)斡.旋(wò)幽悄.(qiǎo)蕴.藻(yùn)D.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chén)3.(本题1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篷勃磅礴束缚大彻大悟B.震撼恬静流苏叹为观止C.瞳仁摹然严峻嘎然而止D.晦暗恢宏山涯惊心动魄4.(本题1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请你根据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A.春节贴春联、放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重阳节登高、赏梅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D.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00分钟会分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42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1)A.因为那时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B.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
(2)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山沟已经被雪填平了,变得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3)A.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páng()礴的能量!B.总之,莫洛佐夫标bǎng()自己是一个约束制度的坚定信徒。
(4)A.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B.《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C.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一个人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D.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D.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归省.(xǐnɡ) 行辈幽悄.寂静(qiāo) 积极涌跃B.家眷.(juàn) 亢奋一马当.先(dānɡ) 惊心动魄C.助兴.(xīnɡ) 撺掇戛.然而止(jiá) 兴高彩烈D.纠葛.(ɡě) 吁气情不自禁.(jīn) 大切大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试卷版可直接打印)

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词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归省(x ǐng ) 行辈(h áng ) 糜子(m í) 撺掇(cu àn duo )B .蓦然(m ù) 晦暗(hu ǐ) 亢奋(k àng ) 羁绊(j ī b àn )C .冗杂(r ǒng ) 斡旋(w ō) 幽悄(qi ǎo ) 戛然而止(ji á)D .锵然(ji āng ) 怅惘(w ǎng ) 辐射(f ú) 安塞腰鼓(s ài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偏僻 踊跃 大彻大悟B .燎原 退色 不甚了然C .严峻 震撼 人情世故D .争论 领域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产防安全不出问题。
B .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 .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 .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 .①⑤④②③B .②①⑤④③C .⑤③②④①D .④⑤③①② 二、填空题1.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02(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问题。
(4分)夏夜,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整个山村,远处起伏的山峦朦胧在如纱的月色里。
周围一片寂静,只听见chán chán的流水声和此起彼伏的昆虫的欢唱。
梦里我又回到了陕北老家,家人见我回来,dēng时放下手中的糜.子,围了过来。
(1)看拼音写汉字。
①chán chán的流水声()②dēng()时(2)给加点字注音。
①皎.洁()②糜.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听到这个消息,老师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部编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5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归省.(shěnɡ)撺掇.(duo)凫.水(fú)棹.船(zhào)B.劫.难(jié) 陨.石(yǔn) 缄.默(xián) 雉.鸡(zhuī)C.冗.杂(rǒnɡ) 蓦.然(mò) 恬.静(tián) 戛.然(jiá)D.褶.皱(zhě) 臀.部(diàn) 两栖.(qī) 犀.牛(xī)【解析】A项,“归省”中的“省”应读xǐnɡ;B项,“雉鸡”中的“雉”应读zhì;D 项,。
“臀部”中的“臀”应读tú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D )(3分)A.磷火点缀退色思慕B.膨胀携带渲嚷目空一切C.致密追溯调零天衣无缝D.灯笼欺侮踊跃皎洁【解析】A项,“退色”应写为“褪色”;B项,“渲嚷”应写为“喧嚷”;C项,“调零”应写为“凋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下课铃声戛然而止....,广播里响起了嘹亮的国歌声。
D.今年以来,保定市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保障房建设一线如火如荼....。
4.(包头中考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B.这一事件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C.考古学家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一处元代墓群,其中发掘出土的卧鹿纹金马鞍,令人啧啧称奇。
D.净化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解析】A项,并列不当,“糯米”“豆类”不属于干果,删去“干果”;B项,语序不当,应将“广泛地引起了议论”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D项,搭配不当,不是“对传承的尊重”,应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辈(háng)偏僻咿咿呀呀(yī)天南海北B。
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
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
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è)。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
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
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
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XXX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研究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XXX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
⑤①③④②B。
④⑤①③②C。
②④①⑤③D。
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XXX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素质教育检测卷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行.辈(háng) 偏僻咿.咿呀呀(yī) 天南海北B.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è)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汪洋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昆山腔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⑤①③④② 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D.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
本文最初就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中。
B.《回延安》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C.《安塞腰鼓》一文,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
D.《灯笼》一文,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之一是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7.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6分)(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3)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
(5)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
8.综合性学习。
(4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同学们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结合资料写一段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1)条理清楚并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2)150字以内。
①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6种。
②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相关的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③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
④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⑤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9~12题。
(8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_____________,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______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分)10.尾联用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进行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3. 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填在横线上。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是哪一项?请将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16.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以“踊跃”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飞一般的径向赵庄前进去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