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十二时辰

合集下载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子午流注养生法——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备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淌,注是灌注。

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了起来。

子午流注是把生命与时刻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理论。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he关),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

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日子适应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那个时刻,胆经当令(值班),胆经最旺。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群红润。

反之,日久子时别入睡者面群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

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全身气血才干随之而起。

因此非常重要的原则算是在11点前睡觉,如此才干渐渐的把这点阳气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非常大关系,因此睡觉算是在养阳气。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肝经最旺。

“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奇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假如丑时别入睡,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黄帝内经说:“卧则血归于肝”。

因此丑时未入睡者,面群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那个时刻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具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那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经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别太好的老人别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渐渐地起,也别主张早上锻炼,晚上能够适当活动一下。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那个时候,天也都是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

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丑时,养肝正当时,肝主生发,经过子时,丑时的阳气开始生发起来。

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

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

从3点到5点这个时候开始,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

卯时,排毒的最佳时机,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开始新的一天。

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

加上这个时候阳气最旺,进食也最容易消化。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

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

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

在午时小睡半小时,也有利于养养心经。

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这个时间段,吃过的午餐由值班的小肠负责吸收。

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到了下午3点,很多人精神又来了。

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

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

戌时,拍打膻中穴,增强心脏活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一)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一)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一)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介绍子午流注养生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它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

子时(23:00-01:00)•子时是夜晚的开始,此时人体进入休息状态,适宜进行深度睡眠。

•建议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丑时(01:00-03:00)•丑时是人体最虚弱的时段,是肝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轻柔的肝脏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寅时(03:00-05:00)•寅时是人体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是肺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户外呼吸操,增强肺功能。

卯时(05:00-07:00)•卯时是早晨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人体逐渐苏醒。

•可以进行室内的舒缓运动,如瑜伽或太极。

辰时(07:00-09:00)•辰时是人体最活跃的时刻,是心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

巳时(09:00-11:00)•巳时是中午前的最后一个时辰,是脾胃的养生时间。

•可以选择食用易消化的饮食,如粥或清汤。

午时(11:00-13:00)•午时是正午的时刻,此时阳气最旺盛。

•可以进行冥想或放松瑜伽,帮助身体平衡能量。

未时(13:00-15:00)•未时是午后的开始,是小肠的养生时间。

•可以适量饮用温水,促进消化和排毒。

申时(15:00-17:00)•申时是下午的中段,是膀胱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局部的膀胱穴位按摩,缓解腰酸背痛。

酉时(17:00-19:00)•酉时是傍晚的开始,是肾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或爬楼梯。

戌时(19:00-21:00)•戌时是晚上的开始,此时身体开始准备休息。

•建议进行舒展运动,放松身心。

亥时(21:00-23:00)•亥时是夜晚的中段,是大肠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大肠液操,促进排便和肠道清洁。

结语子午流注养生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通过根据时辰选择相应的养生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

24小时子午流注养生图

24小时子午流注养生图

24小时子午流注养生图24小时子午流注养生图此时一定要睡好,就能养好肝血。

否则易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神经衰弱,老年人易患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寅时》寅时(3~5点):肺经最旺盛。

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

《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

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百脉。

这个阶段是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肺脏有病、心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不要急于起床,也不提倡早起晨练。

等太阳出来之后,空气新鲜时,可以活动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要顺其生发,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卯时(5~7点):大肠经旺盛。

中医有“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卯时肺经气血入大肠经,此时天已亮了,早晨起床喝适量水,促进排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排便后多做提肛运动,可防止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辰时》辰时(7~9点):胃经旺盛。

此时是人们吃早点的时候,一定要吃好,这也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

《巳时》巳时(9~11点):脾经旺盛。

脾主运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中医有“脾与胃相表里”之说。

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经旺盛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五脏六腑之精气来源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

《午时》午时(11~13点):心经旺盛。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中午吃完饭以后,应小憩片刻,不要超过40分钟。

适宜养心,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未时(13~15点):小肠经旺盛。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就是说小肠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

《申时》申时(15~17点):膀胱经旺盛。

膀胱有“化气行水”的功能,负责排泄人体水液。

如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小便不利,甚至尿闭或者小便频数失禁等。

《酉时》酉时(17~19点):肾经旺盛。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本文选自凤凰医道总经理、高级营养师田家院专著:经络与健康长寿。

子午流注决定了人一天十二时辰的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的活动时间与十二时辰是对应的,一天之内,从寅时肺经开始循环、至丑时肝经止,循环当令(值班),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作用。

相对应的,人也应该在相应经脉当令的时辰,顺势而为,做出适当的养生措施。

1. 子时-胆经(23:00-1:00)子时胆经活动旺盛。

“肝之余气,泻于胆”,胆为中正之官,主谋略和决断。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胆需要新陈代谢,人需要在子时前入睡,胆才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会感觉脑筋清楚、神清气爽和面色红润,易于决断。

人在子时之前入睡,利于骨髓造血。

反之,气虚精神不振、脸色青白,是胆缺乏新陈代谢的表现。

会感觉脑筋模糊,遇事犹豫而生“胆怯”。

2. 丑时-肝经(1:00-3:00)丑时肝经活动最旺。

“肝藏血”,肝脏的新陈代谢都在丑时完成,废旧血液被裁剪,新鲜血液孕育而生。

“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要在丑时入睡,若还未入睡,肝脏无法得到休息还在输出能量,血液无法回归肝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丑时无法入睡者,脸色失血灰青,情绪暴躁疲倦,易生肝病。

肝脏活动最旺的丑时是修复肝脏的最佳时段。

3. 寅时-肺经(3:00-5:00)寅时肺经活动最旺。

肝脏于丑时推陈出新的血液供给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

寅时睡眠好,人在早晨时面色红润、精神极佳。

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应尤为强烈,夜咳之症也剧烈。

肺经运作顺畅的时候,人的脉搏最弱。

4. 卯时-大肠经(5:00-7:00)卯时是大肠经最旺的时候。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寅时正常工作时,将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和水分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起床,大肠活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5. 辰时-胃经(7:00-9:00)辰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

此时吃早餐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好,开启一天的能量供应系统。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最佳治疗的疾病参考
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失眠、 扭伤、手脚麻木、头痛 神经衰弱、脂肪肝(戴激光表)、白内障、 眼疾、心肌梗塞(戴激光表) 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戴激光表)、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便秘、痔疮、脱肛、气管炎、牙疼、 高血压、鼻炎、咽炎 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肠炎、 腹泻、腹胀、偏瘫 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增生、月经不调 、气管炎、哮喘、静脉曲张、皮肤病(神经性皮炎) 胸闷、心肌缺血(戴激光表)、神经衰弱、 高血压、头痛 便秘、高血压、糖尿病、肩周炎、牙痛、 面肌痉挛、头痛、三叉神经痛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妇科病、遗尿 腰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前列腺病、妇科病、阳痿、 耳鸣耳聋、中风偏瘫、足跟痛、下肢静脉曲张 心脏的各类疾病(调内关,戴激光表),手脚麻木,高血 压、糖尿病、白内障、乳腺炎、乳腺增生、高血脂 风湿病、肠胃功能差、气管炎、胸闷、乳腺增生、牙痛
子午流注与最佳治疗时间
子午流注理论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经络,并与人体 脏腑的气血运行互相结合,当其中一条经络在相应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达到气血最旺盛 时,治疗效果也就是最好的,以下就是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经络运行时间
子时(晚上23点-凌晨1点) 足少阳胆经最旺盛 丑时(凌晨1点-凌晨3点) 足厥阴肝经最旺盛 寅时(凌晨3点-凌晨5点) 手太阴肺经最旺盛 卯时(5点-7点) 手阳明大肠经最旺盛 辰时(7点-9点) 足阳明胃经最旺盛 巳时(9点-11点) 足太阴脾经最旺盛 午时(11点-13点) 手少阴心经最旺盛 未时(13点-15点) 手太阳小肠经最旺盛 申时(15点-17点) 足太阳膀胱经最旺盛 酉时(17点-19点) 足少阴肾经最旺盛 戌时(19点-21点) 手厥阴心包经最旺盛 亥时(21点-23点) 手少阳三焦经最旺盛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期的情况相配合的一个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子午流注口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注解】一.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熟睡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

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肺经旺,熟睡,并在梦中深呼吸二.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早起喝水上厕所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

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

三.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不吃早餐胃生病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有利于消化,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四.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健脾减肥最佳时间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阳气最盛,年轻人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老年人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

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五.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养心最佳时间。

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时段小肠经旺,午餐宜在未时前
吃完,有利于小肠把营养物质吸收,小肠
主分清别浊,将水液归入膀胱,把糟粕送
入大肠,水谷精华上输至脾,促进人体新
陈代,耳鸣, 听力减退,呕吐,腹泻,手虚弱寒冷,身 疲,虚弱;
• 实症:颈、后脑、太阳穴至耳疼痛,肚 脐与下腹部疼痛,便秘,后肩胛至臂外后 部疼痛
申时(15:00—17:00),对应膀 胱经
• 此时段膀胱经旺,气化功能最强,也 是一天中最重要的饮水时间,此时宜多饮 水,促排尿,促进津液在体内的代谢,忌 憋尿,防止形成尿潴留。

虚症多表现为:背部异常、腰痛、脚
神经异常、腿酸、痔疮、尿频等。
• 实症;后颈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 痛、头疼、流泪、流鼻血等。
午时(11:00—13:00),对应心 经

宜小憩,午休可以养心、养神、养
气,心气旺盛则可推动血液在周身运行不
休,也有利于下午工作效率的提高。

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沉重、易
疲倦、气血不良、胸痛、心悸亢奋、语言
障碍等。
• 实症:呼吸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 头痛、口干口苦、掌心发热等。
未时(13:00—15:00),对应小 肠经
• 晚餐不宜过饱,子时不宜吃夜宵,以免加 重胆的负担,影响消化和睡眠。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
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
力大)等。
•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 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
丑时(1:00—3:00),对应肝经
• 此时段肝脏推陈出新,处于解毒过程, 熬夜容易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出 现面色青灰、精神倦怠、急躁易怒、视物 模糊等肝病症状,“人卧则血归于肝,肝 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故此时段当 处于熟睡状态。
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 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 等
卯时(5:00—7:00),对应大 肠经
• 此时段宜养成排便的习惯,以助于大肠 排泄糟粕。晨起饮一杯温开水,可以起到 稀释血液的作用,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 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 息、宿便等。
•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 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 异常等
辰时(7:00—9:00),对应足阳 明胃经
• 此时人体阳气旺盛,也是饮食最易消 化之时,早餐宜在此时段吃完,以五谷杂 粮为主,滋养脾胃,进食应细嚼慢咽,以 助消化吸收。
•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 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 或呕吐。
酉时(17:00—19:00),此时段 对应肾经

肾藏精,减少精气的损耗是养生的
不二法门,此时应在一天的工作后稍作休
息以保养精气,不宜过劳。宜在此时段进
食晚餐。

虚症:耳鸣、健忘、尿频、腿酸、性
欲减退、便秘、元气不足、易疲劳、骨质
疏松,天寒手脚冰冷、脚气等。
• 实症:耳鸣、月经不调、口干舌燥、 血压异常、小便量少、色深、浑浊、性欲 减退、神经衰弱、足发热发汗、生殖器病 变等。
亥时(21:00—23:00),对应三 焦经

三焦通百脉,此时段宜静卧以休养
生息,调摄精神,安养元气,使百脉通畅,
睡眠应“卧如弓”,取右侧卧位,防止压
迫心脏,入睡时间不宜超过亥时。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
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
寒等
• 实症: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 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 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 头晕眼花、皮肤枯黄等。
• 实证: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 月经失调、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寅时(3:00—5:00),对应肺经
• 此时段气血循行流注至肺经,此时应 有较深的睡眠以养肺阴,而肺病患者容易 在此时段醒来,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
•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 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巳时(9:00—11:00)对应脾经
• 此时段脾经旺,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 精微,输送到人体五脏六腑以濡养,此时 段适宜工作,不易疲劳。

虚症:内分泌失调、胃弱、膝异常、
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
胀等。
•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 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 排便异常等。
戌时(19:00—21:00),心包 经此时段兴旺
• 要保持心情愉悦,宜在此时进行散步、 慢跑或沐浴,不宜剧烈运动,汗为心之液, 大量出汗易损伤心液。
• 虚症大多表现为润滑液分泌不足、心跳 异常、气喘、失眠多梦、心悸亢奋、语言 障碍、手掌发热等。
• 实症:心包发炎、胸闷、心痛、上脘 异常、喜欢睡、心血管病变、易头昏、头 痛等。
十二时辰养生法
• 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 十二时辰之分。养生,不仅要 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 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 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每条 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
子时(23:00—1:00),对应 胆经
• 此时段是胆汁排泄和骨髓造血的时间,处 于睡眠状态为最佳,尽量不要熬夜,熬夜 因胆火上炎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烦躁、 口苦等症状,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排泄, 浓缩形成结晶容易导致胆石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