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课件

合集下载

《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座课件

《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座课件
权利: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 利。
义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以及从事新闻出 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在履行职务时 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立法目的
❁ 第三,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 理。
主要管理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 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特点
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于违反该法第二章各条款的行 为,法律明文规定了处罚范围和处罚方式。
第四章“附则”规定该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并于2006年7月 1日起施行。
立法目的
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 第一,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 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 家,有56个民族,近百种语言,30多种现行文 字。处理好语言文字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立法目的
❁ 第二,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
二、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 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我国现行语言文字的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通用语言文字两个层次,普通话、规范汉字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 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一)什么是普通话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 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 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

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平台传播方言文化,如广播、电 视、网络等,扩大方言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THANK YOU
韵母的结构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韵母的结构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的复 元音韵母ai、ei、ao、ou在某些方言中可能变为单元音韵 母[a]、[e]、[o]、[u]。
韵母的发音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某些韵母的发音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 的后响复元音韵母ia、ie、ua、uo在南方方言中常常变为 前响复元音韵母iê、uê。
普通话中的“互联网”,方言中可能 表达为
词法差异
词的构成
普通话主要依靠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而方言则更多地采用词根附加词缀或 词根重叠的方式。
词语的用法
方言中某些词语的用法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例如“着”在方言中表示进行时态 ,而在普通话中则没有这个用法。
普通话和方言是共存共荣的关系,普通话是共同语,方言是地域性语言。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方言文化,让方言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其独特 的作用。
02
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差异
声母的差异
01
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
某些方言中存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如唇齿轻擦音f、喉塞音h、舌根
维护国家统一
普通话的普及有助于增强 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方言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承
01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方言就是保
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的完整性。
社会和谐
02
方言的消失可能导致地域文化的消失,进而影响社会和谐与民
族团结。
研究价值
03

中国的语言文字课件

中国的语言文字课件
中国的语言文字
甲骨文
中国的语言文字
• 金文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盛行青铜 器,帝王及贵族常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用以记 功记事,这些器物连同上面的文字留传后世。上 古时代金铜不分,铜也可以称金,因此,铜器上 的文字被称作金文。商周青铜器虽经历史沧桑毁 损不少,但保留下来的也很多,宋代以来出土的 就有10000件以上,上面有4000多个单字,现在已 被识读的有1000多个,其中商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较少,西周的文字较多。金文的笔画丰满粗肥, 其字形早期跟甲骨文相似,后期图画痕迹降低, 符号化程度有了提高。由于早期金文的年代跟甲 骨文差不多,因此,金文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 一。
brother-in-law
中国的语言文字
文化对汉语语用的影响
中国的语言文字
• 二、语言结构
•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优势,书写形式是一个方 块字;汉字合形、音、义于一体,没有拼音文字 那样的复杂形态成分,这些特点使汉语的语言单 位组合先天就具有灵活、机动的性质。
• 汉语的组词方式灵活,语词之间只要语义搭配, 事理明白,就能粘连在一起,不受形态成分的拘 束。汉语的词义功能也很灵活,古汉语中有许多 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形容词可用作动词,名 词、动词可作为状语, 虚词与实词可以转换;现 代汉语的动词、形容词可直接充当句子的主语、 宾语,而不必像印欧语那样先改变其成分,使其 具有名词性才能充当主宾语。
中国的语言文字
许慎和《说解字》
中国的语言文字
1 h 2 西 g 官 8 t 0 b u汉 志 9 t 0 a6 p 9 n的 雄 0 : - z7 / 0 h白 0 / 9 iw - x玉 w 3 iw 0 o剑 格 ( 图 )
“琫”和“珌”
中国的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阅读理解训练
拓展阅读视野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优秀读物,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写作表达训练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思想、清晰阐述观点、生动描绘事物的能力。
写作表达训练
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 01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兴趣 02 和信心。
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03
写作表达训练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写作表达训练
拓展写作素材和思路
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引导学生拓展写作 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现代语言文字运用 02
现代社会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 样化,包括书面写作、演讲、媒体传播等。
03 未来语言文字运用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式和手段将 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处理 中的应用等。
02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语音知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是语言学习的基石。
02 传承文化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文字 的运用,人们可以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
03 发展思维 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 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人们通过口头表达和简单的符号进行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语言的文字系 统。
详细描述
选取优秀学术论文,对其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 论等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语言文字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语言文字
1、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
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
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 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 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 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表意符号——陶文。
2、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
4、汉字组词灵活,表意简洁,且有很强的 情感作用。
①汉字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时可以组 词。
②独有的汉字四个一组的成语用途广泛。 ③文言词语表意特别简洁。 ④词语的情感色彩非常浓郁。
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
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 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符 号。这些符号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象形字”。符号的结构与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 有了文字的特征。
其它三种不常用。
④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如‘上’‘下’。
⑤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如‘考’‘老’。
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令’‘长’。
2、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形、音、义统一的文 字,一个音节写出一个汉字,表示一个 语素,具有音韵美和义理美。
❖ 汉字具有音韵美,一字一音,兼有四 声,故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这在世界 所有语言体系中是没有的。例如:古代 的四言、五言、七言诗。
形。“线条化’ “笔画化”——简化。
❖ 比如现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比。
❖ 3、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最常见 的是增加偏旁。
第四节 汉字的载体
❖ 龟甲
牛骨

普通话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模板中国语推广普通话发音发声技巧wps (6)

普通话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模板中国语推广普通话发音发声技巧wps (6)

从来—重来 电磁—电池 粗布—初步 祠堂—池塘 不曾—不成 新村—新春

死结—使节 激素—基数 散光—闪光 僧人 —生人 桑叶—商业 搜集—收集
20
z、c、s-- zh、ch、sh得混合练习

3、巩固练习

制作 沼泽 指责 贞操 政策 仲裁 诊所

超载 插足 赤字 冲刺 成才 纯粹 沉思

擅自 上座 肾脏 赏赐 水彩 顺从 输送

自主 组织 总之 组成 资产 赞成 资深

存折 村镇 惨重 磁场 促成 草创 残杀

诉状 苏州 松针 松弛 丝绸 随手 宿舍
21
鼻音、边音n—l得辨正
❖ 相同之处: ❖ 一是发音部位(舌尖中音:舌头——上齿龈); ❖ 二是声带 振动(浊音)。 ❖ 不同之处: 在于发音方法中阻碍方式得不同: ❖ 发n时,舌尖及舌边均上举,顶住上齿龈,带动整个舌面得周围跟硬腭得周围密合,软腭下降,鼻孔出
30
唇齿音、舌面后音f--h 得辨正
❖ 3、词语对比练习: ❖ 公费——工会 船夫——传呼 ❖ 俯视——虎视 放荡——晃荡 ❖ 反冲——缓冲 翻阅——欢悦 ❖ 风干——烘干 发凡——花环 ❖ 富丽——互利 西服——西湖 ❖ 附注——互助 犯病——患病 ❖ 废置——绘制 发誓——花市
31
舌面前音j、q、x得发音及辨正 ❖ j 、q:发音时,嘴微张,舌尖抵在下齿龈,舌面前部挺起与硬腭前部形成阻碍。除阻时,舌面中间向
普通话培训 普通话得语音及发声纠正
主讲内容
❖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得意义和要求
❖ 具体辅导:声、韵、调发音及辨正

轻声、儿化、语流音变;朗读、说话
2
一、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得意义和要求

语言文字应用ppt实用课件4

语言文字应用ppt实用课件4

影响了东西方文学的发展。有趣的是,由于仿写书名难译,版 语
加之翻译者对东西方人思想概念、文化结构理解的差异, 文 造成译作书名洋腔洋调,或与原作题目相去甚远。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原书早就流传到东
西方各国,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后被译成英、
法、德、意、匈、捷、波兰等12种文字。其中,日本就有
第二部分通过生动的语言材料重点讲述古今句式差异、
汉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的演变历史,并配有语言训练题,
第三部分重点讲普通话和方言的特点及差异,并有此方面
的训练题。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课程目标
1.认识汉语的基本特点,增强对汉语的整体意识;
2.观察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思考新问题;
3.探索汉语的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表示动作,“一把刀”则表示事物。比尔想要表达的意思 版 语
是“给了(他)一把刀”,而他将“把”(量词)丢掉了,说成 文 了“给了(他)一刀”,意思就变成“砍了他一刀”了。这 种情况跟英语就很不相同,因为英语表事物的可数名词前 面是不需要加上量词的,英语中也没有“(砍)一刀”、 “(打)一枪”、“(踢)一脚”这样的表示动作量的说法。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❸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a.现代汉语说明事物时一般不能直接用“数词+名 词”的说法,中间一定要加上一个量词。 b.现代汉语句子表示语气,常常要在句末加上一定 人

的语气词,而英语主要靠“升调”“降调”表示语气。 版 语 文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③语法特点
❶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词进入句子后没有形态变化。

语言文字法规常识PPT课件

语言文字法规常识PPT课件

.
33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
34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 作人员应当 。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
35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 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 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 工
.
36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
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 部门批准
.
37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
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 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 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 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例如:“笔画”和 “笔划、“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 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 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
14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
.
15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 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
16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基友很大的稳定性 基本格局:主 + 谓 + 宾
虚词是汉语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也是语法 发展过程中变动较大的部分。汉语虚词中表示关 系的连词、介词和一部分助词,大多是实词虚化 造成的。例如,“以”最早是动词 ,后来虚化为 介词。
世界上语言大约有5000种,其中汉语是 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 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约占直接人口的 1/5。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语言之一, 另外六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词汇——语音——语法
据郭宝均《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中表达 衣、食、住的只有15个,金文中累积到71个,汉代《说 文解字》中增加到297个,几乎是甲骨文的20倍。字的增 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词的增多。
汉语词汇在语音形式上的发展规律是由以单派生为主, 逐渐变为以双音合成为主。如“月—月亮”、“石—石 头”、“天—天空”现代汉语复音词居多,其中占大多数 的是双音词。双音合成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汉唐至现 在,双音合成词一直在持续增长。 汉语中海油一种连绵词,例如“徘徊”、“犹豫”、 “淋漓”,这些双音词或双声,或叠韵,带有音乐美,一 般用来描写各种情状,诗词和韵文中更为常见,带有浓厚 的汉语特色。
汉字的基本发展轨迹大概是:模拟刻画符号、原始象 形文字(含早期甲骨文,距今8000年)、陶文、甲 骨文(殷商)、石籀文、钟鼓文、金鼎文,大篆(战 国时代秦国)、小篆(秦朝标准字体)、隶书(分为 秦朝日用字体的秦隶(古隶)和汉代的汉隶(今隶)、 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草 书(分为东汉章帝时期的章草,东汉末年的今草和唐 代的狂草)、行书(东汉末年)、宋体。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语种的国家,还是一个多文种的国 家,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 中国的文明在黄河流域诞生,它是独立发展的。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独立产生的,它和 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 字等,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 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 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 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 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主要载体 (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 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汉语是重要的中国文化事象 韵文 口彩
2、汉字也是重要的中国文化事象
书法篆刻 字形艺术 多种查字法
3、汉语汉字的相互作用更是特有的中国文化事象
字形词语 拆字词语 抽字词语 字形思维
模拟刻画符号
原始象形文字
陶文
甲骨文
石籀文
钟鼓文
金鼎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宋体

汉字从历史的演变出发,可以分成两大阶段:自
甲骨文到秦代小篆,称为古汉字;自秦代隶书以后
,通称今汉字。

汉字的发展历史,从舞阳贾湖刻符至今,已经有
八千年的发展历史了。
汉字发展的几个规律和趋势
1.
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 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
2、对汉字的影响
造字
社会用字 个人用字
蔡姓人家四个孩子的名字 菁 倩 靖 莅
二、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一)汉语承载的文化信息
1、语码 普通话 方言 土语
2、各要素
语音 语音形象 音量 语速
词汇
差异 语法
词源意义 词密度 造词量 地域
句法 词法 简缩法
(二)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
1、原始构形理据
声调,有人认为只有平上入三声,而无去声,也有人认为只有 平入两声。齐梁间有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运用。普通话的调类,即阴 阳上去四声,在元代已经形成。 汉语语音的变化是有系统性的。一方面,声韵调的变化互相影 响,互相制约,例如声母的变化常常是由于韵母的不同,韵母的变 化常常是因为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另一方面,语音的变化往往哪 个是整个系统中符合某一个条件的一律发生变化,例如原来的-m韵 尾在北京话中全部变成了-n韵尾,如“甘”由gam变成了gan, “三”由sam变成了san,“念”由niem变成了nian等等。
(二)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 项的主要载体
1、汉语汉字承载了中国文化中的其他文化项 口述 刻写 创世纪 汤头歌 婚嫁歌谣 四书五经 诸子百家
2、汉语汉字影响了中国文化行为 说话 为文 紧缩句多 句意突转 回文 变读 形变体
(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语界 语音 词汇 语法
目录
第一节 汉语的历史 汉语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汉字的历史 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 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第二节
第三节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 家。汉语史跨民族、跨地区的国家通用语。
汉语有悠久的历史。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演变的,语言的各种要素——词汇、语音、语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根据语法变化的快到慢排
汉字的特点表现
1.
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
系十分密切。
2.
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
素文字。
3.
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位平面上构
形的。
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 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
女:奶妈姨姑姐妹 男:爷爸伯叔兄弟
2、形体发展变化
媮 婬 嬾 偷 淫 懒
3、新造字 新用法字
磅 镑(pound) 羟(-OH) 靝
三、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一)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1、传承中国文化 雅言(春秋) 通语(汉) 官话(明清) 2、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创立民族文字 3、促进东亚文化圈形成 假名 谚文 字喃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语言文字
小组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
的重要特征。语言文字既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汉字与中国文
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要想对中国文化有较 全面的认识,就不能不了解汉语汉字的历史、特点 及其文化功能。
2.
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 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
3. 4.
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形体系。 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认为的规范。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个大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 字。这种分类是从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是语意 还是语音来确定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意义和声音是语 言的两个属性。
汉语语音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组成。
声母,最主要的变化时浊音清化,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唐宋以前的浊音声母到元代变成了清音。
韵母,最主要的变化时入声韵尾的消失。古代入声有[-p]、[-t]、 [-k]三种韵尾,今天的闽语、粤语方言还保留着。在北京话里,韵尾 逐渐脱落,大约到元代时,入声韵尾已经彻底消失。
按照语法结构,世界上的语言可分成四种类型:孤立 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 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可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 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一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 毗茶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 语群和语言,汉字属于汉藏语系,是汉藏语系中最古老的 一种语言,历史悠久,优美深邃,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 涵。 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 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语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 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 和词序来表示,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 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 个音调。从音节对应的角度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 应多个词。
(二)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1 、 普通话成为国内各民族的族际语,方
言区出现方言味普通话
2、汉语水平考试在全球推广 3、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创立
研究汉语汉字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更好发挥它的文化功能是当务之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