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第6章-中国语言文字

同音字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用得好往往妙趣横生。
如“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没西湖,惜乎 惜乎。”又如某童生应试,卷面上公然写 明“同邑某相国,系生童亲妻(戚)。”考 官看了又气又笑,提笔批道:“既系相国 亲妻,本院断不敢娶(取)。”考官批语实 是一语双关。
中国语言为全国56个民族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 华裔所用。
我国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 南亚语系 印欧语系 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其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是汉藏语系。其 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使用汉语的人数在10亿以 上。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
7.赣语
赣语分布在江西省及湖北东南及皖南闽西 地区,江西古为吴头楚尾之区。为吴语楚 语交汇处。赣语的特点是古浊塞音读送气 清音,没有n声母,有p,t,k三个入声尾。 整体来看赣语的特色不十分鲜明突出。
8.徽语
徽语过去归入江淮官语,现在方言学家认 为应该独立出来。徽语主要分布在安徽南 部。浙江西北部和江西东北部地区。其特 点是古全浊塞音声母读送气清音,鼻韵尾 消失或变为鼻化音,有入声,但多数无入 声塞音尾。仅有入声调类,最具特色的是 两个汉语中罕见的吸气音:一为pf<,表 肯定,一为ts<表否定。
2.吴方言
吴方言流行于古吴越之地。包括浙江省和苏南地 区。晋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士族鄙薄吴语, 仍用北方话,后来逐渐形成江淮官话,使吴语区 缩小。
吴语的主要特点是轻柔委婉,柔和悦耳,自古有 “吴侬软语”之称。①清浊声母有别。②有z,c, s,没zh,ch,sh故多舌尖音。③声调较多,一般 五六个。④有入声,韵尾是短短的喉塞音,鼻辅 音韵尾只一个,或是n或是ng,所以吴语中“今” 与“精”、“亲”与“轻”分不清楚。吴语的代 表原是苏州话,近年由于上海经济中心的形成, 上海方言逐渐成为吴语中的优势方言。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中国语言文字

语言
语言
汉语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中国汉民族的共同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 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 言。
汉字
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当前使用的汉字是从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汉字是汉民族 共同使用的文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对现行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标准。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 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语言文字系统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事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 民道德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不断完善 语言文字督导评估机制,在坚持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行之有效 的工作举措的基础上,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大力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不断创新中华经典诵写讲、中国诗词大 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工作载体,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语文素养,加强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 弘扬了中华美德,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 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 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 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 珈、黎、仡佬等语言。阿尔泰语系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 乡、东部裕固、土、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 部裕固、图佤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中国语言文化

修辞
中文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使得 中文的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语音
中文的语音系统非常复杂,有大量的声 母、韵母和声调。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 的语音特点,这使得中文的发音多样化
汉字
汉字是中文的书写系统,它们是表意文字,每 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或一组相关的概念。汉字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们具有极高的 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结
第4章
中国语言文化是一个非常丰 富和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 多个方面,包括文字、语音、 语义、语法、修辞等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 的推进,中国语言文化面 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12
+
34
学习中文不仅可以了解中 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 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合
作
掌握中文可以为人们带来 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前景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语言文化 的重要性第2章
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传承:中国语言文化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 载体。通过学习中文,人们可以更好 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国际交流: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中文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 重要语言之一。掌握中文可以帮助人 们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商业和文化交流:在商业和文化交流 中,中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掌握中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 国的商业和文化环境
个人发展:学习中文也可以帮助人们 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职业前 景。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增加人们的就 业机会和拓展人际关系
中国语言文化 的挑战与机遇
第3章
中国语言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语言文字

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
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 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 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 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表意符号——陶文。
2、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
4、汉字组词灵活,表意简洁,且有很强的 情感作用。
①汉字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时可以组 词。
②独有的汉字四个一组的成语用途广泛。 ③文言词语表意特别简洁。 ④词语的情感色彩非常浓郁。
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
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 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符 号。这些符号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象形字”。符号的结构与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 有了文字的特征。
其它三种不常用。
④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如‘上’‘下’。
⑤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如‘考’‘老’。
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令’‘长’。
2、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形、音、义统一的文 字,一个音节写出一个汉字,表示一个 语素,具有音韵美和义理美。
❖ 汉字具有音韵美,一字一音,兼有四 声,故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这在世界 所有语言体系中是没有的。例如:古代 的四言、五言、七言诗。
形。“线条化’ “笔画化”——简化。
❖ 比如现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比。
❖ 3、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最常见 的是增加偏旁。
第四节 汉字的载体
❖ 龟甲
牛骨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第一节语言、社会、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社会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它的出现,无论是在语言观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从目前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队伍日渐扩大且稳定发展,其研究对象明确,成果显著。
在进行相当广泛的社会调查中,社会语言学家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且提出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
社会语言学的总任务是要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使用中的种种问题(陈松岑: 1985),其包括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涉及一切与语言学有关的社会因素及语言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祝畹瑾(1992)把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五大类: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按种族、民族、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属性划分的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2) 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 交谈的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 社会和不同社会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 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
二、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语言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工具, 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交往都离不开语言, 人类的信仰及世界观,生产经验及文化知识的世代相传, 也是由于语言, 否则我们的历史将是一片空白。
同时语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 不同文化系统的人, 语言活动有不同的特色。
西方人直率, 东方人含蓄, 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同样, 未开化民族的语言粗糙,缺乏抽象, 也表现了一种文化模式。
人们见面, 彼此打招呼, 西方人说“早上好” , 中国人问“吃了没有” , 也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张万峰

第一节 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四、汉语汉字的传播P295 • 1.汉语汉字在境内的传播 • 2.汉字汉语在境外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P299
• • • • 1.语言崇拜 趋吉避凶、避讳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3.修辞观
9/25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二、汉字观念P306
23/25
第六章 历年真题常见考点集锦
• 四、简答题 • 1.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6-298 • 答: • (1)汉字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周边国家通过学习汉字汉语而使自己文化 进步; • (2)对日本、韩国、朝鲜的文化精神、思想方式、道德观念、文学艺术趣味、 风俗习尚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彤成东方文化的许多共同特点;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 又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汉字汉语汉文化的热潮。
28/25
第六章 历年真题常见考点集锦
• 四、简答题 • 4.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6-306
29/25
第六章 历年真题常见考点集锦
• 四、简答题 • 4.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6-306 • 答: • (1)汉字崇拜,大概从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 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崇拜的对象。 • (2)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否定主要是从近代开始的; • (3)对汉字的多维思考,在对汉字的极端崇拜和极端否定中,总有一少部分 人在冷静地思考,只是他们的声音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4/25
第六章 历年真题常见考点集锦
• 四、简答题 • 2.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6-299
25/25
第六章 历年真题常见考点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修辞观
中国人的修辞观(2006,10): (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 信; (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 (3)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 分寸; (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
(2007,1)22.语言崇拜源于( ) A.礼仪 B.医术C.巫术 D.传说 (2011,1)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 A.禁忌约能源 B.崇拜 C.恐惧 D.避讳 (2012,10)4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 的文化事象称作 A.避讳 B.语音 C.语系 D.崇拜 (2006,10)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 的文化事象称作(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 (2012,1)30.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 (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尹文子 E.孟子 (2010,10)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013,1)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 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 C.时机 D.分寸
字喃:越南人创造的。 字喃是 一部分借用汉 字,一部分是使用汉 字会意、形声、假借 等方法新造的字。
(2012,10)424.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 ) A.官话 B.天下语 C.国语 D.雅言
(2005,1) 16."金达莱"这词是从()借来的。
A.越南语 B.蒙古语 C.维吾尔语 D.朝鲜语 )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 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 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如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消失词语:宰相 、员外、裹脚 。 新生的词:神马。童鞋、蜗居 、闪婚;给力,萌。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 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 (2010,1): 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 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 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 的不断探索。
1、语言崇拜: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 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 力量,认为它可以改 变自然、社会和人的 命运,对它奉若神明, 这就是语言崇拜。语 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 术。 利用语言趋吉避凶反 映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现代汉语七大 方言:北方话、 吴语、赣语、 客家话、湘语、 闽语、粤语。 普通话: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作品作 为语法规范。
2、中国境内的文字 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 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 平等,即宪法中规定 的“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 字的自由”。
荀子”约定俗成“理论。(2007年月10)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 理论是荀子提出来的。他第一次阐明了语 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孔子“正名”思想的历史影响(2013,1): 中国人对“名”“实”的思考并没有像西方人关 于词与物的讨论那样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 而是始终关注语言的政治伦理作用和社会 实践作用。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 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 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 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 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 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 “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 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
(2006,1)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 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答: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 民族的合法权利。 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 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 实行双语教学; 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
(2011,1)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 A.汉藏语系 B.蒙古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南岛语系 (2011,10)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 ) A.三大语系 B.四大语系 C.五大语系 D.六大语系 (2009,10)22.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 A.语族 B.语群 C.语支 D.语系 (2012,1)22.现代汉语主要有( ) A.六大方言 B.七大方言 C.八大方言 D.九大方言 (2004,10) 24.普通话是( )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B.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C.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D.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E.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2007,10)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 A.北京话 B.北方话 C.南方话 D.官话 (2010,10)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010,10)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三、汉语汉字的规范意识
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 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大力推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字的规范与统 一。 (1)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 (2)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为西周及春秋 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 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4)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 (5)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情况, 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 《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 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 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 (6)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 字进行规范、统一。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开 展了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 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 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 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 的灾难,凡事与“散” 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 的字代替。比如雨伞, 因为“伞”字与“散” 同音,得叫“雨盖”、 “雨挡”、“雨遮”、 “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 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 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 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 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 秦,盛于唐宋,直到民 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 长达两千年。
2、近代对汉字的否定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的草稿》 瞿秋白《中国拉丁字母方案》
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行普通话, 制定的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3、关于汉字的多维思考 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新评价汉字; 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二、汉字观念
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对于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 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 多维思考。
1、早期的汉字崇拜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 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 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洛书” 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
(2011,10)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 A.北朝的鲜卑语 C.唐代的西夏语 B.隋代的高丽语 D.辽代的契丹语 E.近代的满族语
(2009,1)20.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 A.域外汉语 B.域外方言 C.域外汉字 D.域外文字 )
)
(2009,1)21.日本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叫做(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2006,1)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 是说讲话要讲究( ) A.场合 B.对象 C.时机 D.分寸 (2012,1)23.在言语形式方面反对言辞华美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 A.宋玉 B.王充 C.萧统 D.陆机 (2007,10)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杨雄 D.陆机 (2008,1)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 ) A.孔子 B.曹丕 C.左丘明 D.陆机 (2011,1)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 )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二、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
1、中国境内的语 言: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 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80多种。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 归属五大语系:汉 藏语系、阿尔泰语 系、南亚语系、南 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 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 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 同层次 胡同(蒙古语)、喇嘛(藏语)、孜然 (维吾尔语)
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猜字谜游戏。 守门员(打一字)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
(2004,10) 13.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 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 A.载体 B.媒体 C.整体 D.全体 (2011,1)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 A.《书》 B.《乐》 C.《礼》 D.《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