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工业生产中,粉尘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因其粒径小、悬浮时间长,易于吸入呼吸道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尤其在高温、高湿度等具环境下,粉尘易于爆炸。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粉尘进行应急处理和防护。

一、粉尘应急处理措施1、马上中断直接制造粉尘的操作,采取适当措施将粉尘区域封闭,防止粉尘扩散。

2、立即启动粉尘排风设备,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扩散范围,将操作区的粉尘排散到气流中,防止燃爆和扩散到危险区。

3、使用专业的清洗器材将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设施、配件、区域内的粉尘、污垢清洗干净,减少粉尘生成源和粉尘扬尘。

4、如粉尘并未达到燃烧点,可使用消防水枪或手提式灭火器将粉尘喷散到安全区域。

如粉尘已经到了燃烧点,则必须关掉气源、断电、报警并使用灭火器等工具隔离与扑灭火焰。

5、紧急通知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构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服务。

二、粉尘防护措施1、防护措施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如果碰到粉尘或其它工作污染,可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眼镜、口罩、呼吸防护器等。

2、配备清洁器材,及时清理设备,减少粉尘生成源。

3、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开展专业的培训,提高工人对于粉尘防护的意识,提高工人的素质。

4、定期维护与检查防护设备、通风设备,及时维护设备的清洗和配件更换。

5、对于可能产生爆炸的区域, 要设置爆炸限制区,利用爆炸隔离、消防保护等特殊防护措施和防爆灯具。

6、对于粉尘易于聚集的区域,应该采取保持适当的湿度、增加室内通风的方法避免聚集发生。

总之,粉尘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出现粉尘污染和事故,需要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实施合适的防护措施是减少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只有从源头治理、多重预防,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粉尘和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噪声是指产生的声音超过我们正常所能接受的范围。

过度的噪音会对我们的听力系统产生明显的损害。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完全失聪。

此外,噪声还会引起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

针对粉尘和噪声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1.粉尘防治措施:a.使用粉尘防护设备:在工作场所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滤尘器、防护眼镜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保护呼吸道和眼睛。

b.加强通风系统:在室内工作区域,应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粉尘。

通风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粉尘浓度,保持空气的质量。

c.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工作场所中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避免积累过多的粉尘。

定期清洁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和蔓延。

2.噪声防治措施:a.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影响。

b.加强工作场所的隔音设计:在设计和建设工作场所时,应考虑噪声隔音的因素。

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降噪材料等,减少噪声的传递和扩散。

c.控制噪声源的发声量:对于噪声源,如机器设备等,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声量,如更换低噪音设备、修理设备等。

此外,通过提高员工的意识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更好地理解粉尘和噪声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它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应该了解自身的风险和责任,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粉尘和噪声的危害。

总之,粉尘和噪声对我们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治措施,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粉尘和噪声的危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

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粉尘危害:1.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控制粉尘危害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和管道,将空气从工作区域中吸入并排出,以保持空气清新。

这可以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并最终降低工人暴露于粉尘的风险。

通风系统应根据工作区域的特点和粉尘的特性进行设计,并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封闭式工艺: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工艺,可以采用封闭式工艺来控制粉尘危害。

通过在生产设备的周围建立封闭结构,可以防止粉尘逸出到工作区域。

封闭式工艺可以通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显著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

3.湿度控制:湿度控制是降低粉尘浓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干燥环境中,粉尘会更容易悬浮在空气中并进入工人的呼吸系统。

通过增加工作区域的湿度,可以增加粉尘的重量,使其更容易沉降在地面上或其他表面上。

这样可以阻止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减少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

4.防护设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PPE)也是控制粉尘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一些工作场所,即使采取了其他技术措施,仍然可能会产生粉尘。

在这种情况下,应向工人提供合适的PPE,如防尘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等,以保护工人免受粉尘的危害。

5.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工作区域和生产设备也是控制粉尘危害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除积尘和污垢,并定期检查和维修通风系统和其他设备,可以确保工作区域保持清洁,并减少粉尘的积累和扩散。

总的来说,控制粉尘危害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措施。

这些技术措施应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

同时,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确保控制措施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粉尘危害,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粉尘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粉尘危害,保障员工安全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一、工厂整体控制措施在粉尘危害防控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工厂整体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按照国家标准对工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生产区域与办公区、员工休息区相分离,减少粉尘飞扬范围。

2. 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通风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及时排除粉尘。

3. 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罩等,对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进行集中排除,防止粉尘扩散。

4. 定期对工厂进行清洁,特别是对积尘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5. 使用低粉尘或无尘工艺和设备,替代传统高粉尘排放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粉尘产生。

二、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整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使用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有效隔绝粉尘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2. 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设备,确保其工作效果和卫生条件。

3. 定期检查员工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 提供员工培训,加强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

5. 设置洗手间、淋浴设施等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方便员工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清洁。

三、法律法规遵守除了以上两个层面的预防措施,企业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确保工厂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过各项检测评估合格证明。

2. 建立健全的工业粉尘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 配备专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协调粉尘危害的防控工作。

4. 对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对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员,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

5. 及时更新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粉尘危害的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防止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止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止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生产车间防止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1)、通风:安装通风机或改善作业环境布局,加强自然通风。

(2)、密闭:将粉尘浓度较重的某一特定生产环境或设备密封起来,与其他生产环境隔离。

(3)、安装除尘设备:在粉尘较重的生产现场安装除尘设备,以吸收(收集)空气中大量的粉尘,降低生产现场粉尘浓度。

通用的除尘设备有:旋风除尘器(沙克龙)、静电除尘器、水雾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脉冲布袋除尘器等。

(4)、湿法作业:改进生产工艺,将干粉研磨改为湿法球磨,彻底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5)、个人防护: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减轻粉尘对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的危害。

防止粉尘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粉尘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粉尘危害的措施有哪些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开发和运行,粉尘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当的危害。

防止粉尘危害的措施:(1)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

粉尘作业较多的厂矿领导要有专人分管防尘事宜;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大型厂矿应有专职测尘人员,医务人员应对测尘工作提出要求,定期检查并指导,做到定时定点测尘,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

做好防尘的宣传工作,从领导到广大职工,让大家都能了解粉尘的危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防尘工作。

(2)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产尘作业和操作,目的是消灭或减少生产性粉尘的产生、逸散,以及尽可能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

l)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应从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择,以及产尘机械在出厂前就应有达到防尘要求的设备等各个环节作起。

如采用封闭式风力管道运输,负压吸砂等消除粉尘飞扬,用无矽物质代替石英,以铁丸喷砂代替石英喷砂等。

2)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

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

例如,矿山的湿式凿岩、冲刷巷道、净化进风等,石英、矿石等的湿式粉碎或喷雾洒水,玻璃陶瓷业的湿式拌料,铸造业的湿砂造型、湿式开箱清砂、化学清砂等。

3)密闭、吸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

凡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均应尽可能密闭,并用局部机械吸风,使密闭设备内保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逸。

抽出的含尘空气必须经过除尘净化处理,才能排出,避免污染大气。

(3)卫生保健措施预防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一步措施是消灭或减少发生源,这是最根本的措施。

其次是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最后是减少粉尘进入人体的机会,以及减轻粉尘的危害。

卫生保健措施属于预防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属于辅助措施,但仍占有重要地位。

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粉尘是指固体颗粒物质,其中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物质。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粉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采取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粉尘控制措施包括:
工艺设备设计:应当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除尘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尘设备,如吸尘器、布袋除尘器、水幕除尘器等,来降低粉尘的浓度。

工作场所布置:应当合理布置工作场所,避免粉尘过多地汇集在某个地方。

个人防护用品:在接触粉尘时,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眼罩、手套等。

员工培训:应当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粉尘危害和防护措施。

环境监测: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了解粉尘浓度和组成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维护设备: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减少粉尘的产生。

减少原材料消耗:应当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粉尘的危害,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

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

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
源头控制是一种用于减少或消除粉尘危害的方法。

它主要侧重于在产生粉尘的过程中采取措施,以防止粉尘产生、扩散和接触人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源头控制措施:
1. 工艺优化: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以减少或消除产生粉尘的环节。

例如,使用封闭式的生产设备、减少物料的破碎或搅拌等操作,以降低粉尘的产生。

2. 湿化处理:在产生粉尘的环节使用湿化方法,将物料或工艺中的水分增加,从而降低粉尘的产生。

例如,在研磨或搅拌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

3. 吸尘装置:在产生粉尘的设备附近设置吸尘装置,及时收集产生的粉尘,防止其扩散到周围环境和空气中。

吸尘装置应具备足够的风量和过滤功能,以保证有效的粉尘收集。

4. 排风系统: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区域设置排风系统,将空气中的粉尘排出室外,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的暴露。

排风系统应合理布局,具备足够的风量和过滤装置。

5. 防护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防尘服等,以减少粉尘对其的直接接触和吸入。

综上所述,源头控制是一种通过在粉尘产生的环节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粉尘危害的方法。

通过工艺优化、湿化处理、吸尘装置、排风系统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粉尘危害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
防止粉尘危害仍是当前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建国以来,为了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条例。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尘危害的决定》,规定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1958年卫生部、劳动部等联合公布了《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办法》、《矿山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近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简称条例)和经过修订的《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等,使尘肺防治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和卫生防疫机构;在防尘工作上,结合国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总结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水;是湿式作业;密,即密闭尘源;风,是通风除尘,护,即个人防护;管;是建立规章制度,维护管理;教,是宣传教育;查,是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健康检查。

(一)组织措施?
根据条例规定不仅地方政府,企事业主管部门以及厂矿领导应十分重视防治尘肺的.组织领导工作,而且应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要安排落实这项工作,并应设有专人组织实施。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应采取措施不仅要使本单位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尘监测、安全检查、定期健康监护制度,加强尘肺患者处置、疗养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
(二)技术措施?
采用革、水、密、风、护等综合措施,做好防尘、降尘工作,是防治尘肺的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
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即“革”,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如远距离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减少粉尘外逸;又如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减轻粉尘的危害。

?
2.湿式作业,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实用的防尘措施。

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原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作业,基本上可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
3.密闭、抽风、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

如采用密闭尘晾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

抽出的含尘空气再经除尘装置处理后排入大气。

?
(三)卫生保健措施?
1,接尘工人健康检查根据“粉尘作业土人医疗预防措施办法”规定,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有的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
(1)就业前检查;准备从事接尘作业(含转岗准备接尘)的职工,必须参加就业前检查。

检查项目有职业史;自觉症状和既往病史;结核病接触史;一般临床检查;拍摄胸大片以及必要的
其他化验检查。

不满18岁以及有下列疾病者均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①活动性结核病;②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喘息、支气管扩张及慢性支气管炎等;③显着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如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胸廓畸形等;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2)定期检查: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

检查间隔,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原则是接触情况重的每1-2年检查一次,接触情况轻的每2-3年检查一次,有的情况可隔3-5年检查一次。

?
已脱离粉尘作业的职工,检查间隔可根据接触粉尘性质的具体情况确定;尘肺患者复查一般每年1次,视病情的变化可适当缩短或延长;诊断O+者,每年复查1次。

体检项目应包括职业史、自觉症状和拍摄后前位胸大片。

发现有不宜再继续从事接尘作业的疾病的工人时,应及时调离。

?
脱尘作业检查。

凡因故调离接尘作业职工,在脱尘前应尽可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记载职业史,拍摄胸片。

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脱尘时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为今后随访观察是否发生晚发型尘肺存留档案资料。

?
2。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在生产现场条件受限制,粉尘浓度暂不能达到卫生标准时,可佩戴(详请咨询鹏亮工贸),作为辅助措施。

国内常用的防尘口罩有湘劳—I型、武安303型、包钢I 型以及其他简易型的口罩等。

有时还可佩用送风式防尘头盔等密闭式个人防护用具。

?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对增强个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十分有意义。

另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习惯。

食物防治:
魔芋、黑木耳、海带、猪血、苹果、草莓、蜂蜜、糙米等众多食物都能帮助消化系统排毒。

魔芋:是有名的“胃肠清道夫”、“血液净化剂”,能清除肠壁上的废物。

?
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清洁血液,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

?
海带:海带中的褐藻酸能减慢肠道吸收放射性元素锶的速度,使锶排出体外,具有预防白血病的作用。

?
猪血: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和润肠的物质,能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和金属微粒反应,转化为人体不易吸收的物质,直接排出体外,有除尘、清肠、通便的作用。

?
苹果:苹果中的半乳糖荃酸有助于排毒,果胶则能避免食物在肠道内腐化。

草莓:含有多种有机酸、果胶和矿物质,能清洁肠胃,强固肝脏。

?
蜂蜜:自古就是排毒养颜的佳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

常吃蜂蜜在排出毒素的同时,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等症也有一定效果。

糙米:是清洁大肠的“管
道工”,当其通过肠道时会吸掉许多淤积物,最后将其从体内排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