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业发展36页PPT
扬州---旅游业介绍

扬州旅游业介绍目录CONTENTS前言 (2)一、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2)(一)、旅游数据分析(二)、旅游资源分析(三)、旅游推广分析(四八旅游案例分析二、隋唐文化与扬州旅游业息息相关 (6)(一)、扬州,全国隋唐文化遗产重心(二八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三)、恢复展示隋唐文化重要遗迹三、扬州旅游业的困境• (8)1、文化特色挖掘不够,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不够鲜明2、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份额不高3、旅游市场体系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相对滞后4、旅游产业链薄弱,缺少龙头企业5、县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贡献能力较弱6、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7、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缺乏持续发展动力四、扬州旅游业的展望 (8)1、传承文明,以中、高端定位拉动旅游经济2、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业新平台3、变革与创新产品,再展优势4、规范服务,在有机结合中推陈出新、八、亠刖言早在唐朝,诗仙李白就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的千古名句。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被誉为淮东第一观、竹西最佳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一一--瘦西湖的清波,五亭桥的月色,大明寺的钟声,古运河的桨影…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色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人文荟萃、历史悠久。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绝佳处;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数不胜数。
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创意,旅游是扬州发展的重点产业,扬州旅游资源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一)、旅游数据分析旅游业是咼增值、咼就业、咼创汇、咼效益的产业。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一、旅游发展发展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新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旅游业对其它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越来越受到各方瞩目。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都在积极发展本地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城市形象、产业结构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市民素质的提高、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扬州旅游现状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确立了“城市即旅游”、“县市联动、产业联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提出以建设旅游名城和打造旅游产业强市为目标,推进旅游产业从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旅游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旅游资源品质进一步优化,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33家,其中5A级1家,4A级7家;江苏省星级乡村点17家,其中四星8家,三星9家;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乡、村)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
拥有旅游星级饭店6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3家,三星级饭店40家,客房总计6590间;拥有旅行社130家,其中出境旅行社4家;拥有通过年审注册的导游2614人,其中高级导游9人,中级导游184人。
2012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638.49万人次,是2007年的2.39倍,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6.02万人次,是2007年的1.76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是2007年的2.63倍,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是2007年的1.98倍。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4.9%提高到6.34%。
(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资源集聚化程度不断提高。
瘦西湖万花园一期、二期工程,宋夹城遗址公园、世界动物之窗、笔架山湿地公园、瘦西湖文化休闲广场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为瘦西湖风景区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双东”等历史街区成功整治并获批国家4A级景区,历史文化得到彰显,古城保护与利用成效初现;除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古城旅游文化区建设外,新城西区现代商业休闲街区、瓜洲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等五大集聚区项目的开发建设,丰富了扬州旅游的产品内涵,提升了扬州旅游的活力。
扬州旅游情况发展报告

扬州旅游发展简报——与当地导游问答简述樊友亮背景:于8月22/23号我去扬州旅行,发现扬州的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江苏的其它旅游城市,诸如南京、无锡和苏州。
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一番谈话我发现了一些限制扬州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具体问答如下:(1)为什么在旅游旺季的暑假期间扬州各大园林景区的游客还是数量上相对较小,而且扬州这个城市也没有很强烈的旅游城市的气息?答:游客较少的一个原因是和其他旅游大城市相比,扬州距离上海较远。
比如说苏州是上海一小时交通圈,无锡是一个半小时,南京是2小时,都比较方便。
而从上海到扬州基本上要花4小时,这样上海的游客想在扬州旅游当日往返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上海游客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在一天之间玩完并回家的城市。
当然这只是一个较小因素。
真正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走扬州路线的旅游团十分少,大部分情况很多旅行社来扬州基本是是无利可图的,所以很多旅行社在制定华东路线时直接忽视扬州。
(2)为什么旅行社在扬州的利润微薄?答:最直接的表现是个大景区门票太贵,基本情况如下:扬州主要景点门票2010-03-23 10:02淡季旺季1 瘦西湖公园 60元 90元本地市民凭身份证可优惠10元。
电动船:35元/小时脚踏船:25元/小时手划船:20元/小时租船押金50元2 何园 30元 40元3 个园 30元 40元4 茱萸湾公园 20元 30元猛兽表演馆 5元/人次海狮表演馆 5元/人次珍稀动物馆 10元/人次5 竹西公园 15元6 世界动物之窗 30元7 准提寺—民间收藏展览馆 15元8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30元9 唐城遗址博物馆—崔致远纪念馆 25元10 佛教文化博物馆 40元11 扬州八怪纪念馆 15元 25元12 史可法纪念馆 20元13 朱自清纪念馆 10元14 罗聘故居 10元15 汪氏小苑—扬州剪纸博物馆 25元16 琼花观 5元 8元17 卢氏古宅 15元18 大明寺 30元 45元栖灵塔 10元19 观音禅寺 10元20 普哈丁墓 12元21 凤凰岛 30元 40元22 吴道台 20元 30元23 园林景点年卡 80元(本市区游客) 60元(学生票)24 旅游景点年卡 180元/张25 法海寺免费26 扬州博物馆免费27 文峰寺免费28 盐宗庙与水文化博物馆免费29 双东、古运河风光带、荷花池公园,曲江公园免费可以看到要基本上把扬州玩一圈光门票就得三四百块钱,还得加上住宿、餐饮费用者让一般的游客无法承受。
扬州现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

扬州现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扬州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报告将从旅游资源、交通、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消费等多个方面对扬州旅游现状进行分析。
1. 旅游资源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扬州名胜古迹众多,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扬州还有许多特色的人文景点,如汉文化街、瘦西湖文化旅游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文化交流机会。
2. 交通扬州交通便利,可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来到扬州。
大型客运站和机场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同时,扬州内部交通也很方便,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旅游巴士或租车自驾游,也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出租车、公交车等。
3. 旅游产业发展扬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旅游业的建设和运营。
目前,扬州旅游业涵盖了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4. 旅游消费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的旅游消费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游客在扬州旅游期间的消费主要包括门票、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方面。
而且,扬州的旅游消费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加注重体验性和互动性。
5. 问题与挑战虽然扬州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重要景点的保护和资源利用仍然存在困难。
其次,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酒店服务水平和导游服务水平等。
此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吸引游客的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扬州全域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扬州休闲度假的滨湖开敞空间
44
扬州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使命一、追溯广陵!从运河世遗到神居广陵
——比运河更久远的广陵城 ——再造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使命二、体会盛世!从唐宋盛世到秦汉水城
————秦汉潮涌、水马驿乡
使命三、拉开格局!从扬州古城到全域旅游
——扬州游目的地?
扬州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时代背景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
扬州,正在打造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11
扬州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追溯广陵!从运河世遗到神居广陵
——比运河更久远的古广陵 ——再造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22
扬州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体会盛世!从唐宋盛世到秦汉水城
——秦汉潮涌、水马驿乡
33
扬州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拉开格局!从扬州古城游到全域旅游
《扬州市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人数统计
2019年扬州市接待游客总人数 达到约1.3亿人次,同比增长约 10%。
扬州市主要旅游景点包括瘦西 湖、个园、何园等,吸引了大 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扬州市通过加强旅游宣传推广 和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扩大游 客规模,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收入分析
2019年扬州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约18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美食文化
01
02
03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是中国著名的传 统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 口感和丰富的配料吸引着 游客。
扬州早茶
扬州早茶是中国著名的传 统茶点之一,以其精美的 制作和丰富的品种吸引着 游客。
扬州小吃
扬州小吃种类繁多,口味 独特,以其美味和特色吸 引着游客。
03
重点旅游景点介绍
瘦西湖
瘦西湖是扬州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 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 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品质的提升,扬州市旅游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
扬州市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旅游业收入。
未来发展规划
扬州市将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
扬州市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 同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提 高整体竞争力。
扬州市旅游资源
目 录
• 扬州市概况 • 旅游资源分类 • 重点旅游景点介绍 • 扬州市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 旅游服务与设施 • 扬州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扬州市概况
地理位置
扬州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中下 游平原,东临黄海,南接长江,北依 淮河。
扬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 连接长江三角洲和内陆地区的重要枢 纽。
扬州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03
扬州的旅游景点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区西郊,是扬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瘦西湖的景点包括“二十四桥”、“荷花池”和“玉带桥”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 特的景观和历史背景,如“玉带桥”传说中是隋炀帝下江南时所建。
瘦西湖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和特产,如扬州炒饭、扬州干丝等地方特色菜肴,以及扬 州剪纸、扬州漆器等传统工艺品。
州粽子、扬州炒饭等地方特色食品。
04
扬州的美食
扬州炒饭
总结词
扬州炒饭是扬州的经典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
详细描述
扬州炒饭以米饭为基础,搭配鸡蛋、火腿、虾仁、豌豆等配料,炒制而成。其 色泽金黄,口感香脆,味道鲜美,是扬州人早餐和夜宵的常选之品。
扬州干丝
总结词
扬州干丝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 菜品,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调料 而受到赞誉。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距离上海、南京等大都市较近, 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
历史背景
扬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
历史上,扬州曾是中国的经济、文化 和政治中心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 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 融的重要地带。
文化特色
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文化 特色和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何园
何园位于扬州市区南部,是清末民初时 期的代表性园林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 背景和精美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前来游览。
何园的景点包括“牡丹厅”、“玉带桥 ”、“水心亭”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 特的历史背景和景观,如“水心亭”是
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运河名城――扬州PPT课件

扬州经济发展现状
❖ 扬州旅游业自1995年以来,取得的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主要表现在旅游业总体发展情况、国际国内旅 游的人数、旅游收入、旅游创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 展。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仍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 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尤其“住”、“购”两项 成为发展的制约瓶颈。旅游市场运行不甚规范,旅 游企业盈利能力差。旅游业投资主体单一,民营资 本介入较少。旅游解说系统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素 质尚须提高。
五(3)班
1
地理位置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攘,东和盐城、 泰州毗联,西与天长(安徽省)、南京、淮安交界。 境内有长江岸线 80.5 公里,沿岸有仪征、邗江、 江都;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全长 143.3 公里,由 北向南沟通白马、宝应、高邮、邵伯 4 湖,汇入长 江。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
11
扬州动物园---茱萸湾
茱萸湾风景区是 国家AAA级旅 游区,位于扬州 市区东北5公里, 面积约50公顷, 东临古运河,西 傍大运河,北通 邵伯湖,南望江 都水利枢纽工程。
12
京杭大运河 运河两岸风光带
❖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 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 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
17
扬剧
❖ 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原名“维 扬戏”,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 徽部分地区。它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 “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 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
18
花鼓戏
❖ 是扬州民间逢年过节群众性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香火戏, 是通过祈神赐福活动,配以大锣、大鼓等乐器进行表演的戏 剧。20世纪初,扬州民间花鼓戏逐渐从自娱发展到唱堂会, 先后组班到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地点有农村转向城市,观 众由乡民转为市民,演出性质有庙会自娱转向营业性、经常 化,这就使得原有的剧目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演出需要。于是, 花鼓戏顺理成章,开始大量吸收清曲曲牌和曲目。花鼓戏的 内容和形式也由此而令人耳目一新。鉴于唱腔细腻,又以丝 竹伴奏,所以俗称“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