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史上前十名将排名李靖只排第二第一实至名归
唐朝七大名将当中,薛仁贵仅仅排第五,第一实至名归

唐朝七大名将当中,薛仁贵仅仅排第五,第一实至名归整个唐王朝一共历经了近300年,前后一共更迭了21位帝王,而且唐朝的发展历程和当时的西汉非常相似,都是在非常极端的时间内迅速达到了巅峰状态,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和他的儿子李治即位期间,可以说将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带上了顶峰,不仅对外扩张的速度非常的鼎盛和迅速,队内的文化发展和交流,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有效的促进了国家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是避免不了对外的纷争和扩张,战争便是唯一的手段,在当时的战争当中,唐朝甚至还和遥远的阿拉伯国家有过交手的经历。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网友朋友们介绍一下,在唐朝的历代更迭当中,那些立下不是战功的将领,他们为整个国家对外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5.薛仁贵。
薛仁贵是在贞观末年投入军营,并且他在军中征战了数十载,并且降服高句丽,攻破突厥,还大败九姓铁勒部,在当时的对外战争当中,可谓是立下赫赫战功。
因为他至今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典故,比如“三箭定军山”、“仁政高丽国”等,都非常的熟悉。
在唐高宗的时候,他更是被封为平阳郡公。
虽然他有如此多的赫赫战功,但是那一场“大非川之战”,因为身边副将的居高自傲,不听从将令,导致兵败,从此以后,薛仁贵便是被贬为平民,在十几年之后才重新启用。
4.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于柳城,他是契丹族人。
在安史之乱之时,那更是经由郭子仪的推荐,出任河东节度使。
在转过来三年之后,他更是出任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和朔方节度使。
他在领军镇压元袁晁在浙东地区的起义,让他进封为临淮郡王。
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他更是因为立下的战功而被推为“中兴第一”。
晚年因为遭受小人谗言,所以他不得不拥兵自重,并且因为此事而心有郁结,不久之后便病逝。
死后追赠他为“司空”。
3.郭子仪。
说到郭子仪,想必他的名字已经非常熟悉了。
他早期是因为参加武举而入的军营,而且因为立下的战功而被称之为九元太守,但是一直不被重视。
在出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出任为朔方节度使,在当时将河东和河北地区便收复,之后更是与广平王一起收复了洛阳和长安,爱立下的战功将他加封为代国公。
中国古代将领名字大全集

中国古代将领名字大全集
中国古代将领名字大全集包括:
1. 李靖:大唐名将,座驾:浑红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2. 薛仁贵:大唐名将,座驾:白玉驹,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东征朝鲜。
3. 李光弼:大唐名将,座驾:青*马,兵器:透甲枪,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
4. 李愬:大唐名将,座驾:追风驹,兵器:九齿迎风镗,经典之战:雪夜入菜州。
5. 刘仁轨:大唐名将,座驾:青鬃马,兵器:豹环柄刀,经典之战:孤军镇百济。
6. 裴行俭:大唐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抽屉枪,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7. 高仙芝:大唐名将,座驾:大宛马,兵器:锯齿飞镰刀,经典之战:大破吐蕃。
8. 朱温:后梁建立者,座驾:浑红马,兵器:三尖两刃八环刀,经典之战:破黄巢。
9. 李存孝:五代十国名将,座驾:火焰驹,兵器:溜金槊,经典之战:十八骑取长安。
10. 王彦章:五代十国名将,座驾:干草黄,兵器:浑铁枪,经典之战:战五王。
以上就是部分中国古代的将领名字及他们的事迹。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典籍或咨询历史专业人士。
历史趣谈中国历朝历代108将排行榜 古代著名的武将排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历朝历代108将排行榜古代著名的武将排名
导语:中国历朝历代108将排行榜,以时间排序,看古代武将大排名。
001 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002 伍子胥:吴国名将,经
中国历朝历代108将排行榜,以时间排序,看古代武将大排名。
001. 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
002. 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
003. 吴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
004. 孙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救赵
005. 乐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
006. 田单:齐国名将,经典之战:火牛阵,破燕,收复七十余城
007. 赵奢: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经典之战:阙与之战
008. 廉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成名经典:伐齐讨魏
009. 李牧: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经典之战:大破匈奴
010. 白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011. 王翦: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昆吾剑。
经典之战:横扫六合
012. 蒙恬: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成名经典:万里长城
013. 章邯:大秦名将,座驾:五花骢;兵器:龙雀大环刀。
经典之战:定陶之战
生活常识分享。
最新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资料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鉴于大唐名将如星空璀璨,三百年间的诸位实在难以评出十个名额,于是想起唐朝四阶段论,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入俗套了。
初唐十大名将(618-689):卫国公李靖(571~649)、英国公李世勣(594~669)、邢国公苏定方(592~667)、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江夏王李道宗(?~653)、凉国公契苾何力(?~677)、乐城郡公刘仁轨(601~685)、太原郡公王方翼(622~684)。
评说:李靖、李世勣、李道宗均为唐朝开国名将,前有削平隋末群雄之劳,后有屡灭外族之功;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孤身万里复西域,又屡破突厥叛乱,堪称儒将典范;黑齿常之先有屡克吐蕃之功,后又重创后突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败后突厥;契苾何力为唐初异族将领之佼佼者,效力四十年屡建奇功;刘仁轨为中日首次大战的唐军总指挥,又平百济挫新罗;王方翼控西域破突厥,独挡一面;初唐诸将中,王方翼为裴行俭门生,裴行俭为苏定方门生,苏定方为李靖门生,李世勣、李道宗、契苾何力也曾效力于李靖军中;李靖年老退隐后,初唐诸将大都随李世勣出征过;二李之后,裴行俭御下诸将各为大唐顶梁柱。
在初唐十将之上还有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统帅,他就是曾经的天策上将、秦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纵横天下、文治武功,堪称无人出其右。
初唐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以上的初唐十将之外,还有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李孝恭、程务挺、牛进达、李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秦琼、席君买、王君廓、孙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张士贵、郑仁泰、刘仁愿、李大亮、高满政、刘弘基、张宝相等名震古今的将领。
盛唐十大名将(690-755):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西平郡王哥舒翰(?-757)、密云郡公高仙芝(?~756)、南阳郡公张守珪(?~740)、信安王李祎(663?~743)、南阳郡公张孝嵩(?~727)、中山郡公王晙(653~732)、太原郡公郭知运(667~721)、韩国公张仁愿(?~714)、宋国公唐休璟(627~712)。
唐朝五大战神实力排行:薛仁贵垫底、郭子仪第三,第一无人不服

唐朝五大战神实力排行:薛仁贵垫底、郭子仪第三,第一无人
不服
五、薛仁贵
薛仁贵,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是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将帅。
他不仅武艺高强,此外更是一个少有的帅才,到目前为止他的“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依旧流传。
薛仁贵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但他并没有妄自菲薄。
而是不断的积累和努力,最终流芳千古。
四、苏定方
苏定方,我国唐朝时期的常胜将军,是将唐朝的威名彻底传播向世界之人。
苏定方先后带兵打败了西突厥,而后平定了葱岭,最后更是征伐了高句丽,一举灭掉了三个国家。
不过苏定方在现代很多人的眼中并不是好人,在隋唐演义中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他被用计杀死在流沙中。
三、郭子仪
郭子仪,我国唐朝中期最著名的将帅,是唐朝之后能够延续一百年的绝对功臣。
关于郭子仪相信大家一定十分清楚,作为安史之乱的平定人,他的气魄是中国历史上都鲜有人能够与之相比较的。
此外,除去安史之乱他还在吐藩围困长安之时再次挺身而出,先后两次拯救唐朝与水火之中。
二、李勣
李勣,我国唐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双李之一,是唐朝能建国的绝对基石。
李勣个人武功极为高超,他最著名的一战,莫过于一战杀死隋朝第一人张须陀。
此外,他的统帅能力更是毋庸置疑,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之后大破东突厥和高句丽,是唐朝之初扩大疆土的主要战斗力。
一、李靖
李靖,大唐双李的另外一人,也是整个唐朝第一战神。
李靖可以说是历史罕见的全能型战斗人才,战斗足迹更是几乎踏遍了整个古中国,统一江南、收萧铣、灭林士弘、平辅公祏、抚定岭南,灭东突厥等等,无一不显示了他的战无不胜。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大唐名将录:出类拔萃,有唐一代之十大名将

大唐名将录:出类拔萃,有唐一代之十大名将有唐一代,出类拔萃之十大名将,浏览多个版本,李靖、李勣、苏定方、郭子仪、李光弼、李晟此六人俱皆当选,确是不容置疑,但有的版本将秦琼、尉迟恭、薛仁贵排在全唐十大名将之列,感觉三人虽名头响亮,但在唐朝众多名将之中,其功业不足与李靖、苏定方、郭子仪等六人相提并论。
至于唐太宗李世民,以一国之尊,万乘之主,如何与众将并列。
以下全唐十大名将排名,力求客观公正。
一家之言,抛砖以引玉,诸君见仁见智,请予以批评指教!十、抚众安边——王忠嗣王忠嗣陕西渭南人,少孤,唐玄宗抚为养子。
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少以勇敢自负,从薛嵩击吐蕃,玉川之役,轻骑袭敌,致吐蕃赞普狼狈逃亡,以功迁陇右节度使。
北击契丹,三战三捷,全歼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
大破突厥叶护部,诛杀可汗乌苏米施;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路大军,致吐蕃二王子阵亡,吐谷浑归附唐廷。
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
忠嗣立功绝域,为世虎臣。
及为节帅,佩四镇之印,掌万里之疆,以持重安边为务,不欲竭中国之力以幸功名。
声名日盛,为在朝权臣诬陷,因青绳之点,几危其身,贬汉阳太守、迁汉东太守。
终年四十五,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吒哉!”九、开定四夷——刘仁轨刘仁轨字正则,河南尉氏人。
少恭谨好学,博涉文史。
历官给事中、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镇百济。
仁轨虽起自儒生,将略卓绝一时,白江口之役,夷百济、败倭国(曰本),以兵开定四夷,其勇无前,功成微外,名震天下。
攻新罗、御吐蕃,所至有功。
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任西京留守,封乐城郡公。
仁轨甘言接人,以收物誉,出入中外,进退之间,曲尽情礼,君臣之际,良史美谈。
虽贵显,不自矜踞。
然逞其私忿,陷人之不能,使李敬玄卒败军事,贻国之耻,不能无憾。
大唐名将录:李姓十大名将

大唐名将录:李姓十大名将有唐一代295年,名将济楚,可谓冠绝历朝历代。
而其中李姓名将,一枝独秀,出类拔萃,势盖全唐。
以下十人,或佐命开国,或戡乱御侮,皆忠勤王室,览其功业,皆不失为当世名将。
然而同途殊归,有人功成名立、有人马革裹尸、有人令名不终,结局天壤之别。
1·河间郡王李孝恭李孝恭李孝恭是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之堂侄。
沉敏有识量,为将独当方面,平巴蜀,擒朱粲;下荆襄,俘萧铣;招抚岭南诸州,克丹阳,摛辅公祐,平定江南。
累封河间郡王,性奢豪,厚自崇重,然而宽恕退让,立盖世之功无骄矜自大之色,唐太宗李世民甚加亲重,宗室之中莫与为比。
贞观十四年暴毙,时年五十,追赠司空、扬州都督,谥号元。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
位列武庙六十四将。
2·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之侄。
军谋武勇,于群从之中,称一时之杰。
一生戎马,平刘武周、摛王世充,佐命开国。
从征四方,击东突厥、破吐谷浑、摧薛延陀、灭高句丽,功勋显著。
唐太宗李世民称其为当世名将,与李勣、薛万彻相提并论。
封江夏郡王,晚年卷入房遗爱谋反案,流放象州,于途中病死,时年五十四,后来追复官爵。
3·卫国公李靖李靖是陕西三原人,将家之子,绰有渭阳之风。
临戎出师,凛然威断。
南平荊扬,北清沙漠,破吐谷浑、灭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直斥大漠。
出将入相,累封卫国公。
位重能避,功成益谦,唐太宗李世民称其为一代楷模。
享年七十九,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
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武庙十哲。
4·英国公李勣李勣李勣是山东东明人,原名徐世勣。
奋起草莽,振黥、彭之迹。
弃暗投明,际会风云,勒功唐室。
每行军用师,颇任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
从平四方,两击薛延陀、破东突厥、灭高句丽。
历辅三朝,出将入相,累封英国公。
为人处世,常能以义藩身,与物无忤,遂得功名始终。
累享年七十六,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
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武庙十哲。
唐朝最著名的八大名将画像,图一家喻户晓,图三让日本俯首千年!

唐朝最著名的八大名将画像,图一家喻户晓,图三让日本俯首千年!李靖(571—649),隋末唐初将领,为隋朝名将韩擒虎外甥。
李渊入主关中后被锁拿,险被斩首,后被李世民营救,遂入其幕府。
620年,李靖追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赢得唐高祖李渊信任,随后开始独当一面。
先平江陵萧铣,再平丹阳辅公袥,军功仅次李世民。
贞观三年,率军平定东突厥,受封代国公;贞观九年,再平吐谷浑,649年病逝。
李勣(594—669),字懋功。
原名徐世勣,归唐后受赐李姓。
李世民继位后,为避讳改名为李勣。
早年李勣投身瓦岗军,为李密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
归唐后,追随李世民平王世充、灭窦建德、讨刘黑闼。
李世民继位后,又协同李靖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
669年,李勣去世,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注:武则天能立后,只因他的一句话,“此为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刘仁轨(601—685),唐太宗时曾因杖杀折冲都尉,险被杀。
因为官清廉,时常遭到政敌迫害,这反而成就了刘仁轨。
660年,唐朝发兵讨伐百济,年近60岁的刘仁轨被政敌发往前线。
唐军战事不利,刘仁轨挑起大梁,白江口之战,刘仁轨以少胜多,大败日军,一战奠定高丽战局。
685年,刘仁轨逝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王忠嗣(706-749),唐玄宗时著名将领,因其父死于王事而被玄宗抚养成人。
开元18年,王忠嗣首次随军出征。
730年玉川之战,王忠嗣以300骑兵击败吐蕃数千精锐。
738年,王忠嗣北伐契丹,三战三捷。
天宝初,王忠嗣击败突厥,后对战吐蕃,官至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四镇节度使,首开唐朝兼任节度使先河。
因功高遭玄宗猜忌,被李林甫陷害,一年后抑郁而终。
若他在,安禄山将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郭子仪(697—781),早年以武举入仕。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领朔方节度使,守住了唐军最重要的朔方基地,为唐军反攻创造条件。
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掌权,并重新发动攻势,此时吐蕃亦进逼关中,郭子仪重新被起用。
安史之乱平定后,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鹘入寇长安,郭子仪再被起用,并说退回鹘、击溃吐蕃,唐代宗称其“有再造唐室之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史上前十名将排名,李靖只排第二,第一实至名归喜欢请关注我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拉起了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的序幕,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与此同时内忧外乱纷至沓来,战争伴随着王朝前进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与草莽英雄与不同,隋唐时代的英雄不仅战斗力爆表,而且一般都还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文武全才。
在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长歌中平完内乱打外敌,打的四海臣服,海内太平,也涌现楚了无数令人回味悠长的战斗故事,回顾这段历史,往昔的英雄好似历历在目,然而英雄太多就容易出现周仓还是关公的模棱两可,仅推出唐朝史上的十大名将排名以正视听,忘批评指正。
第十名:王方翼,民族:汉,籍贯:山西太原祁县;字仲翔,少号孝童,唐太宗时为右千牛。
永徽元年(650年)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令,举法不避权贵,奖励耕织,盗贼惕息,合境平安。
任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军事重镇),加强防务,修筑工事,扶携贫弱,赈济饥民,当地立碑,纪其功德,颂其德政。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为副将,兼检校安西都护,修筑碎叶城。
永淳初年(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带兵围困弓月城,王方翼率军与其在伊犁河交战,大获全胜。
突厥军援至,又在热海交战,杀敌七千,擒其首领300人,西域震服。
为夏州(今陕西横山)都督,发明农具称“耦耕法”,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武则天猜忌他是王皇后本家、唐朝忠臣,把他流放到崖州病逝。
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强弓劲弩、太刀、陌刀等作战特点:喜使诈、能攻善守、善于偷袭、善于离间。
最擅长作战地域:天山南北、戈壁大漠。
最擅长作战地形:高原,、地、平原、戈壁、大漠。
战斗指数:五颗星第九名:黑齿常之,民族:韩,籍贯:百济;身高七尺多,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
显庆五年(660年),黑齿常之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唐将苏定方攻克百济,黑齿常之率领部下跟着众人投降唐朝,唐罗联军中新罗兵破城后烧杀抢掠,黑齿常之逃出迅速地收拢三万人以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兵多地崄的地形阻击苏定方大军,一时不能立克;后苏定方因粮草紧张,战局稳定撤兵回国,百济发生大规模叛乱,收复失地二百余城,刘仁轨经略下平叛叛乱,黑齿常之受降并为先锋攻克任存城。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随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率18唐军攻吐蕃,唐军先锋战没,进攻受挫归路吐蕃跋地设所阻,在败军中率死士逆袭吐蕃军,成功挫败吐蕃跋地设所率部队,使得唐军得以逃回,因功任河源军副使。
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在河源夜袭吐蕃军,斩首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因功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
永隆二年(681年)黑齿常之率骑兵击破吐蕃论赞婆军,毁军备,缴牛羊铠甲无数,守河源军七年,吐蕃敬而远盾。
垂拱二年(686年),狭路相逢突厥三千骑兵,率先进击,胜。
夜,突厥主力至,点火把遥相呼应,吓退突厥,因功封燕国公。
垂拱三年(687年)在黄花堆大败突厥名将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追逐四十余里,突厥都逃往沙漠以北。
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
永昌元年,受酷吏周兴诬陷,黑齿常之含冤自缢而死。
武则天自毁长城,黑齿常之死后,北边再无良将,致使东突厥日益强盛,从而成为武周时期北方的严重边患。
直到唐中宗继位以后,任命边将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修筑了3座受降城,才遏制了东突厥的入侵。
最善长使用部队:死士、轻骑、锐卒。
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强弓劲弩、太刀、陌刀等。
作战特点:能攻善守、善于夜战、善抚士卒、善使诈术、善于偷袭。
最擅长作战地域:青藏高原、戈壁大漠、半岛。
最擅长作战地形:江河、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
战斗指数:七颗星第八裴行俭,民族:汉,籍贯:河东(山西)绛州,苏定方得意门生。
苏定方偿谓裴行俭云:“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
麟德二年(665年),升任安西都护,西域各国大多仰慕他的仁义归附唐朝。
有功任司文少卿,改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始创了长名姓历榜,并引铨注等铨选之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制度。
仪凤二年(677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与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结盟吐蕃;裴行俭利用波斯王新丧,以遣使护送泥涅师继承王位为借口,在西州募集千人,后又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募集万人,突袭俘虏阿史那都支及各部族酋长,李遮匐孤立无援只得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因功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的阿史德温傅背叛唐朝,管辖的二十四个州响应,贼势浩大有几十万人众。
都护萧嗣业征讨失利连连。
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伐。
统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的部队十八万人,会合西路军的程务挺、东路军的李文暕等人,总共三十多万人马,因萧嗣业运输军粮常被偷袭,裴行俭用假粮车藏兵,精兵跟进,大败偷袭的突厥,突厥战事吃紧,可汗泥熟匐被部下杀害献诚,军事行动告一段落。
永隆二年(680年),裴行俭大搞间谍活动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相互猜忌,阿史那伏念为自保擒阿史德温傅投降,战事平息。
最擅长使用部队:轻骑兵、步兵。
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强弓劲弩、太刀、陌刀等。
作战特点:喜使诈、擅长远程突击;能攻善守、善于偷袭、善于离间。
最擅长作战地域:天山南北、戈壁大漠。
最擅长作战地形: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
门生:程务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齿常之等。
战斗指数:八颗星第七名:侯君集,民族:汉,籍贯: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常年担任李世民心腹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
贞观九年(635年)三月,李靖平突厥后讨伐吐谷浑,侯君集挑选精锐,长驱直入克服自然困难追击二千多里地,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
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才回师。
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王麹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联系,侯君集领大军灭高昌国。
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
家人被迁至岭南。
最擅长使用部队:重骑兵、步兵。
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强弓劲弩、太刀、陌刀等。
作战特点:喜使诈、擅长远程突击;能攻善守、善于偷袭。
最擅长作战地域:天山南北、戈壁大漠。
最擅长作战地形: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
战斗指数:八颗星第六名:薛仁贵,名礼,字仁贵。
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最擅长使用部队:重骑兵、步兵。
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强弓劲弩等。
作战特点:擅长远程突击;能攻善守、善于冲锋。
最擅长作战地域:天山南北、戈壁大漠,朝鲜半岛。
最擅长作战地形: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
战斗指数:九颗星第五名:苏定方,民族:汉,籍贯:河北冀州武邑。
出身类似李世绩,而兵法深得李靖真传,定方少时不甚得志,中年亦不得志,及年六十余方为大将,可谓大器晚成。
贞观初年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作为前锋率领两百名骑兵一马当先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唐灭亡东突厥立下大功。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
新罗向大唐遣使求援,苏定方和程名振讨伐高句丽,得胜而归,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显庆二年(657年)春,朝廷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征讨西突厥,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
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定方前后消灭了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君主,史无前例地将大唐帝国版图向西开疆到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今伊朗),向东拓土至朝鲜半岛南部。
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苏定方先后迁任为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最擅长作战地形:江河大海,丘陵,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城市无所不精。
最擅长作战地域:安西,安东,阴山南北。
最擅长使用部队:轻骑,舟师,锐卒作战特点:擅长超远程全纵深战略突击。
擅长追歼战。
喜欢以屠杀震慑敌军。
善奇袭。
喜纵兵劫掠。
门生:裴行俭战斗指数:九颗星第四名: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县)人,唐朝初期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唐高祖李渊赐其国姓,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
从李世民平定四方,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大破东突厥、高句丽,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累封为英国公。
最擅长使用部队:轻骑兵,步兵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巨型抛石车,轻重各种类型的弩,陌刀等作战特点:习惯以异族部队为前驱充当炮灰。
喜使诈。
擅长以屠杀或威胁屠杀为手段震慑敌方。
擅长远程突击。
能攻善守。
善于偷袭。
最擅长作战地域:南至江淮,北到大漠,东达大海,西抵戈壁无一不能。
最擅长作战地形:江河,丘陵,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城市几乎无所不精。
战斗指数:九颗星第三名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最擅长使用部队:骑兵,步兵,舟船;部队最擅长使用兵器:巨型抛石车,轻重各种类型的弩,陌刀等作战特点:喜使诈、擅长以假象震慑敌方。
擅长远程突击。
能攻善守。
善于偷袭。
最擅长作战地域:南至江淮,北到岭南。
最擅长作战地形:江河,丘陵,高原,山地,平原,戈壁,大漠,城市几乎无所不精。
战斗指数:九颗星第二名李靖:卫公神人,战斗力无限,断非人力能敌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
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最擅长使用部队:灭萧梁用舟师,平吴会水陆并举,抗突厥以江淮步卒,清沙漠使三边铁骑,定慕容则蕃汉铁骑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