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动点的函数图像(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之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之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例题精讲】题型一、角度问题例1. 【2019·莆田市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经过点C(a,a),且交x轴于点A(m,0),交y轴于点B(0,n),且m,n满足√m−6+(n-12)2=0.(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C点坐标;(2)过点C作CD⊥AB交x轴于点D,请在图1中画出图形,并求D点的坐标;(3)如图2,点E(0,-2),点P为射线AB上一点,且∠CEP=45°,求点P的坐标.【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m−6+(n-12)2=0,∴m=6,n=12,∴A(6,0),B(0,1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则:b=12,6k+b=0,解得:k=-2,b=12,∴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直线AB点C(a,a),∴a=-2a+12,∴a=4,∴点C坐标(4,4).(2)过点C作CD⊥AB交x轴于点D,如图所示,设直线CD解析式为y=12x+n,边点C(4,4)代入得到n=2,即直线CD解析式为y=12x+2,∴点D坐标(-4,0).(3)如图,过点C作CF⊥CE交直线EP于点F,∵∠CEF=45°,∴CE=CF,过C 作x 轴垂线l ,分别过F 、E 作FM ⊥l ,EN ⊥l ,则△FMC ≌△CNE ,则FM =CN =6,CM =EN =4,即F 点坐标为(-2,8),由E (0,-2),得直线EF 的解析式为:52y x =--联立52y x =--,y =-2x +12,得:x =143-,y =643-, 即点P 坐标为:(143-,643-). 题型二、面积问题例1. 【2019·高密市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 =3x 的图象相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1.(1)求k 、b 的值;(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3x >0的解集.(3)若点D 在y 轴上,且满足S ⊥BCD =2S ⊥BOC ,求点D 的坐标.【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当x =1时,y =3x =3,⊥点C 的坐标为(1,3).将A (﹣2,6)、C (1,3)代入y =kx +b ,得:263k b k b -+=⎧⎨+=⎩, 解得:14k b =-⎧⎨=⎩;(2)由kx+b﹣3x>0,得:kx+b>3x,⊥点C的横坐标为1,⊥x<1;(3)在y=﹣x+4中,当y=0时,x=4;x=0时,y=4,⊥点B的坐标为(4,0),直线AB与y轴交点为:F(0,4).过点C作CE⊥y轴于E,则E(0,3),⊥S⊥BCD=2S⊥BOC,⊥S⊥BDF-S⊥CDF=2S⊥BOC,即12×DF×OB-12×DF×CE=2×12×OE×OB,1 2×DF×4-12×DF×1=2×12×3×4,解得:DF=8,⊥F(0,4),⊥D(0,﹣4)或D(0,12).例2. 【2019·成都市期末】如图,已知直线y=kx+4(k≠0)经过点(-1,3),交x轴于点A,y轴于点B,F 为线段AB的中点,动点C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连接FC,过点F作直线FC的垂线交x轴于点D,设点C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0<t<4时,求证:FC=FD;(2)连接CD,若⊥FDC的面积为S,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3)在运动过程中,直线CF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G,11OC OG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证明:连接OF,⊥直线y=kx+4经过点(-1,3),⊥-k+4=3,解得:k=1,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当y=0时,x=-4;当x=0时,y=4;⊥A(-4,0),B(0,4),⊥OA=OB=4,⊥⊥AOB=90°,⊥⊥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F=45°,⊥F为线段AB的中点,⊥OF=12AB=BF,OF⊥AB,⊥DOF=12⊥AOB=45°=⊥CBF,⊥⊥OFB=90°,⊥DF ⊥CF ,⊥⊥DFC =90°,⊥⊥OFD =⊥BFC ,⊥⊥BCF ⊥⊥ODF (ASA ),⊥FC =FD ;(2)解:⊥当0<t <4时,连接OF ,由题意得:OC =t ,BC =4-t ,由(1)得:⊥BCF ⊥⊥ODF ,⊥BC =OD =4-t ,⊥CD 2=OD 2+OC 2=(4-t )2+t 2=2t 2-8t +16,⊥FC =FD ,⊥DFC =90°,⊥⊥F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 2=12CD 2,⊥S =12FC 2 =12×12CD 2 =21242t t -+;⊥当t ≥4时,连接OF ,由题意得:OC =t ,BC =t -4,由(1)得:⊥BCF ⊥⊥ODF ,⊥BC =OD =t -4,⊥CD 2=OD 2+OC 2=(t -4)2+t 2=2t 2-8t +16,⊥S =21242t t -+;综上所述,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21242t t -+;(3)解:11OC OG +为定值12;理由如下:⊥当0<t <4时,当设直线CF 的解析式为:y =mx +t ,⊥A (-4,0),B (0,4),F 为线段AB 的中点,⊥F (-2,2),把点F (-2,2)代入y =mx +t 得:-2m +t =2,解得:m =12(t -2),⊥直线CF的解析式为:y=12(t-2)x+t,当y=0时,x=22tt-,即G(22tt-,0),⊥OG=22tt-,⊥11OC OG+=122tt t-+=12;⊥当t≥4时,同⊥得:11OC OG+=122tt t-+=12;综上所述,11OC OG+为定值12.题型三、复杂实际问题例1. 【2019·泉州市晋江区期中】某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喜洋洋”代表队设计了一个遥控车沿直线轨道A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处出发,沿轨道到达C处,B在AC上,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设t(分)后甲、乙两遥控车与B处的距离分别为d1,d2,则d1,d2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试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乙的速度v2=米/分;(2)写出d1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甲、乙两遥控车的距离超过10米时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试探求什么时间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答案】(1)40;(2)(3)见解析.【解析】解:(1)乙的速度v2=120÷3=40(米/分),故答案为:40;(2)v1=1.5v2=1.5×40=60(米/分),60÷60=1(分钟),a=1,d1=()() 606001 606013t tt t-+≤<⎧⎨-≤≤⎩;(3)d2=40t,⊥当0≤t<1时,d2+d1>10,即:﹣60t+60+40t>10,解得:0≤t<2.5,⊥当0≤t<1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当1≤t≤3时,d2﹣d1>10,即40t﹣(60t﹣60)>10,当1≤t<52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综上所述:当0≤t<2.5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刻意练习】1. 【2019·乐亭县期末】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D,⊥B=90°,AC=AD.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A-D-C方向以1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CP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D等于()A.5B.√34C.8D.2√3【答案】B.【解析】解:当t=3时,点P到达A处,即AB=3;过点A 作AE ⊥CD 交CD 于点E ,则四边形ABCE 为矩形, ⊥AC =AD ,⊥DE =CE =12CD , 当S =15时,点P 到达点D 处,则15=12CD •BC , 15=12(2AB )•BC 3×BC =15,则BC =5,由勾股定理得AD =AC =√34,故答案为:B .2. 【2019·卢龙县期末】如图,直线y 1=2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直线y 2=-2x +6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两者相交于点C .(1)方程组{2x −y =2,2x +y =6的解是______; (2)当y 1>0与y 2>0同时成立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y 1=2x -2的图象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C 与⊥ABP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1){x =2y =2 ;(2)1<x <3;(3)(4)见解析.【解析】解:(1)如图所示:方程组{2x −y =2,2x +y =6的解为:{x =2y =2;故答案为:{x =2y =2;(2)如图所示:当y 1>0与y 2>0同时成立时, x 取何值范围是:1<x <3; 故答案为:1<x <3;(3)令x =0,则y 1=-2,y 2=6, ⊥A (0,-2),B (0,6). ⊥AB =8. ⊥S ⊥ABC =12×8×2=8; (4)令P (x 0,2x 0-2),则S ⊥ABP =12×8×|x 0|=8, ⊥x 0=±2. ⊥点P 异于点C , ⊥x 0=-2,2x 0-2=-6. ⊥P (-2,-6).3. 【2019·莆田市期末】某土特产公司组织20辆汽车装运甲、乙、丙三种土特产共120吨去外地销售.按计划20辆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土特产,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设装运甲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x,装运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装运每种土特产的车辆都不少于3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2)中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8x+6y+5(20-x-y)=120,⊥y=20-3x,⊥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0-3x.(2)由x≥3,y=20-3x≥3,即20-3x≥3,可得3≤x≤253,⊥x为正整数,⊥x=3,4,5.故车辆的安排有三种方案,即:方案一:甲种3辆乙种11辆丙种6辆;方案二:甲种4辆乙种8辆丙种8辆;方案三:甲种5辆乙种5辆丙种10辆.(3)设此次销售利润为W百元,W=8x×12+6(20-3x)×16+5[20-x-(20-3x)] ×10=-92x+1920,⊥W随x的增大而减小,x=3,4,5,当x=3时,W最大=1644 百元.4. 【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一定值1,当该矩形的一组邻边分别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数学模型】设该矩形的一边长为x,周长为L,则L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探索研究】小彬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1x的图象性质.(1)结合问题情境,函数y=x+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x (1)41312123m…y (1)443132122212313144…⊥直接写出m的值;⊥画出该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得出当x=时,y有最小值,y的最小值为;【解决问题】(2)直接写出“问题情境”中问题的结论.【答案】见解析.【解析】解:【数学模型】L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L=2(x+1x );【探索研究】(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当y=144时,x=4,⊥m的值为4;⊥当0<x<1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y=x+1x(x>0)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L=2(x+1x);x>0;1,2;(2)当邻边分别为1和1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4.5. 【2018·辽阳市期末】为了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某校成立了足球社团,计划购买10个足球和若干件(不少于10件)对抗训练背心.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足球和对抗训练背心,足球每个定价120元,对抗训练背心每件15元,现两家商店搞促销活动,甲店:每买一个足球赠送一件对抗训练背心;乙店:按定价的九折优惠.(1)设购买对抗训练背心x件,在甲商店付款为y甲元,在乙商店付款为y乙元,分别写出y甲,y乙与x的关系式;(2)就对抗训练背心的件数讨论去哪家商店买合算?【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y甲=120×10+15(x﹣10)=1050+15x(x≥10);y乙=120×0.9×10+15×0.9x=13.5x+1080(x≥10);(2)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解得x=20,即当x=20时,到两店一样合算;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解得x>20,即当x>20时,到乙店合算;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x≥4,解得10≤x<20,即当10≤x<20时,到甲店合算.6. 【2019·乐亭县期末】小明骑电动车从甲地去乙地,而小刚骑自行车从乙地去甲地,两人同时出发走相同的路线;设小刚行驶的时间为x(h),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0).根据图象进行探究:点B的坐标为(13(1)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3)求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多少km?(4)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实际距离是9千米,故答案为:9;(2)点B表示两人相遇.(3)两人的速度和为:9÷13=27 千米/小时=0.45千米/分钟,小刚的速度为:9÷1=9千米/小时=0.15千米/分钟,小明的速度=0.45-0.15=0.3千米/分钟;(4)两人相遇时用时:9÷(9+18)=13,即B(13,0)BC段用时为:9÷18-13=16,此时两人相距:(9+18)×16=4.5,所以C(12,4.5).故答案为:(12,4.5).7. 【2019·宜城市期末】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当1≤x ≤10时,设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把A (1,300),B (10,120)代入得: {k +b =30010k +b =120, 解得:{k =−20b =320,即:y =-20x +320(1≤x ≤10),当10<x ≤30时,同理可得:y =14x -20, 综上所述,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032011014201030x x y x x -+≤≤⎧=⎨-<≤⎩ (2)当1≤x ≤10时,w =(10-6)(-20x +320)=-80x +1280, -80x +1280≤1040,解得:x ≥3, 即3≤x ≤1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一共8天; 当10<x ≤30时,w =(10-6)(14x -20)=56x -80, 56x -80≤1040, 即10<x ≤2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10天;综上所述,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由(2)知,当5≤x ≤10时,w =-80x +1280,当x =5时,w 取最大值,-80×5+1280=880, 当10<x ≤17时,w =56x -80,当x =17时,w 取最大值,56×17-80=872, ⊥880>872,⊥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8. 【2019·成都月考】一手机经销商计划购进某品牌的A 型、B 型、C 型三款手机共60部,每款手机至少要购进8部,且恰好用完购机款61000元.设购进A 型手机x 部,B 型手机y 部.三款手机的进价和预售价如下表:(1)用含x ,y 的式子表示购进C 型手机的部数; (2)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假设所购进手机全部售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手机经销商在购销这批手机过程中需另外支出各种费用共1500元.⊥求出预估利润P (元)与x (部)的函数关系式;(注:预估利润P =预售总额-购机款-各种费用) ⊥求出预估利润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购进三款手机各多少部.【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1)60-x -y ;(2)由题意,得:900x +1200y+1100(60-x -y )=61000, 即,y =2x -50. (3)⊥由题意,得:P =1200x +1600y +1300(60-x -y )-61000-1500, 即,P =500x +500.⊥购进C 型手机部数为:60-x -y =110-3x ,根据题意,得:8250811038x x x ≥⎧⎪-≥⎨⎪-≥⎩,解得:29≤x≤34,⊥x为整数,k=500>0,⊥P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4时,P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7500元,此时购进A型手机34部,B型手机18部,C型手机8部.9. 【2018·北师大附中期中】已知:如图,⊥MON=90°,在⊥ABC中,⊥C=90°,AC=3cm,BC=4cm,将⊥ABC 的两个顶点A、B放在射线OM和ON上移动,作CD⊥ON于点D,记OA=x(当点O与A重合时,x的值为0),CD=y,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计算、测量等方法,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补全表格)(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2019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难度较前两年有所变化试卷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分值较前两年有所变化,比如:对于圆的考查以往一般以选择或填空呈现,今年将圆与三角形结合起来,以10分的解答题出现,综合性较以往有所提高;统计问题前几年一直作为解答题,占据10或12分的分值,今年把统计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考查,把概率作为12分的问题进行考查,且不仅考查了学生联系实际的想象能力,而且题目摒弃常规的解答和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另外,往年一直把对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综合考查作为压轴问题,今年将它们与正多边形结合起来,以14分的问题分步考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试卷考查重点分析1、试题注重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全卷考查学生数学实际应用的有六道试题(第5 、11 、12 、18 、20、21题),约占总分的1/3 。

这些题目涉及工农业、信息产业、交通、环境保护、正确决策等方面,具有时代气息。

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试题具有一定创新性与操作性,全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试卷第8、14、18、21、22、23题等都具有探究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推理”等思维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其中第22题是一个“新概念题”,题目定义了一个“同簇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以这个概念展开两个问题,题目很新颖,其中第(2)问学生感觉有些难度,需要较好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解题经验。

第23题(压轴题)要求学生能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进行研究,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图形变换,正确添加辅助线,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示:1、关注学生思考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今年试卷第9、10、14、21、23题都对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平常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思考方法,切忌缺乏思考只追求答案的题海练习。

2019年中考数学《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E=EB ,线段MN 的两端点分别在CB 、CD 上滑动,且MN=1,当CM 为何值时△AED 与以M 、N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E NM CB DA2、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AE 于F.(1)ΔABE 与ΔADF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若AB=6,AD=12,BE=8,求DF 的长。

3、如图,△ABC 中,AB=6 cm ,AC=12 cm ,动点D 从点A 出发到点B 止.动点E 从点C出发到点A 止.点D 运动的速度为1 cm /s ,点E 运动的速度为2 cm /s .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以点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多少?4、如图,△ABC 中,∠C=90°,AC=3cm,BC=4cm,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C 移动,动点Q 从C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A 移动,如果动点P 、Q 同时出发,要使△CPQ 与△CBA 相似,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5、已知:Rt△OAB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P(3,4)为OB 的中点,点C 为折线OAB 上的动点,线段PC 把Rt△O AB 分割成两部分.问:点C 在什么位置时,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Rt△OAB 相似?(注:在图上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线段PC ,并求出相应的点C 的坐标).6、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s ,当点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解答下列问题:(1)当t =2时,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BPQ 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作QR//BA 交AC 于点R ,连结PR ,当t 为何值时,△APR∽△PRQ?7、如图,直线n x y +-=2(n >0)与轴轴、y x 分别交于点B A 、,16=∆OAB S ,抛物线)0(2≠+=a bx ax y 经过点A ,顶点M 在直线n x y +-=2上.(1)求n 的值;(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N ,那么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OPN ∆和AMN ∆相似,求点P 的坐标.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22m x x x -=--时出现增根,那么m 的值为 A .-2B .2C .4D .-4 2.13的倒数是( ) A.13B.3C.3-D.13- 3.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5,0),对称轴为直线x =﹣2,给出四个结论:①abc >0;②4a+b =0;③若点B(﹣3,y 1)、C(﹣4,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2<y 1;④a+b+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C.3D.4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 =∠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F=12DFB .S △AFD =2S △EFB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AEB =∠ADC6.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AB 边为直径作半圆O ,过点C 作直线切半圆于点E ,交AD 边于点F ,则sin ∠FCD =( )A .34 B .35 C .45 D .7.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BD、OD、OC,若∠ABD =15°,且AD∥OC,则∠BOC的度数为( )A.120°B.105°C.100°D.110°8.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1﹣b)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与y轴交于点B1,以OB1为一边在OB1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1OB1,过点A1作A1B2平行于y轴,交直线l于点B2,以A1B2为一边在A1B2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2A1B2,过点A2作A2B3平行于y轴,交直线l于点B3,以A2B3为一边在A2B3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3A2B3,……则点A2019的纵坐标是()A. B. C. D.10.从长度分别为2,4,6,8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作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A.12B.13C.14D.1511.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学习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A.83分B.86分C.87分D.92.4分12.如果方程x2﹣8x+15=0的两个根分别是Rt△ABC的两条边,△ABC最小的角为A,那么tanA的值为()A.34B.35C.45D.34或35二、填空题1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x轴、y轴上,∠ADO=30°,OA=2,反比例函y=kx经过CD的中点M,那么k=_____.1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1寸,锯道长1尺,问经几何?“其意思为:“如图,今有一圆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子去锯这个木材,锯口深1寸(即DE =1寸),锯道长1尺(即弦AB =1尺),问这块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该问题的答案是_____(注:1尺=10寸)15.已知不等式组1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3x+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_____.17.把代数式3244a a a -+分解因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阅读理解:已知两点1122,,()(),M x y N x y ,则线段MN 的中点(),K x y 的坐标公式为:122x x x +=,122y y y +=.如图,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30A -,,O e 经过点A ,点B 为弦PA 的中点.若点(),P a b ,则有,a b 满足等式:229a b +=.设(),B m n ,则,m n 满足的等式是( )A .229m n +=B .223922m n -⎛⎫⎛⎫+= ⎪ ⎪⎝⎭⎝⎭ C .()()222323m n ++= D .()222349m n ++= 2.如图的五个半圆,邻近的两半圆相切,两只小虫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从A 点到B 点,甲虫沿大半圆弧ACB 路线爬行,乙虫沿小半圆弧ADA 1、A 1EA 2、A 2FA 3、A 3GB 路线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先到B 点 B .乙先到B 点C .甲、乙同时到B 点D .无法确定3.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A .只有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B .15C .12或15D .185.如图,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木块上有一只小虫从顶点A出发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10B .5C .22D.36.我们将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均为整数的圆称为“整圆”.如图,直线l:y=kx+4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 、B,∠OAB=30°,点P在x轴上,⊙P与l相切,当P 在线段OA上运动时,使得⊙P成为整圆的点P个数是()A.6B.8C.10D.12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5,BC=2,则sin∠ACD的值为()A.5B.25C.5D.238.不等式组213312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9.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10.如图,两根竹竿AB和AD斜靠在墙CE上,量得∠ABC=α,∠ADC=β,则竹竿AB与AD的长度之比为()A.tan tanαβB.sinsinβαC.sinsinαβD.coscosβα11.如图,正比例函数1y=k x与反比例函数2ky=x的图象相交于点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坐标是()A.(1,2)B.(-2,1)C.(-1,-2)D.(-2,-1)12.如图,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结BF交AC于点M,连结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①FB垂直平分OC;②△EOB≌△CMB;③DE=EF;④S△AOE:S△BCM=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3.一列数123,,,a a a……na,其中1231211111,,,,111nna a a aa a a-=-===---L L,则1232014a a a a++++=L L__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中,AB=3,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垂直平分OB于点E,则AD的长为____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面积为12,点B 在y 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16.半径为2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弧长为_____.17.如图,在Rt △AOB 中,OA=OB=32,⊙O 的半径为1,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切线PQ 的最小值为 .18.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19.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cm 2.20.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a 2﹣|b|,则2☆(﹣3)=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E BC ∥,BE 交AD 于点F ,F 是AD 的中点,连接EC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BCE 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面积是13S 的三角形.22.先化简,再求值: 233212-),322x x x x x x (其中+-+÷=++ 23.直线AB 交⊙O 于C 、D 两点,CE 是⊙O 的直径,CF 平分∠ACE 交⊙O 于点F ,连接EF ,过点F 作FG∥ED 交AB 于点G .(1)求证:直线FG 是⊙O 的切线;(2)若FG =4,⊙O 的半径为5,求四边形FGDE 的面积.24.解方程:3x x +﹣1x =1. 25.计算:(1)2(m ﹣1)2﹣(2m+1)(m ﹣1)(2)(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B 的坐标,然后代入,a b 满足的等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点()30A -,,点(),P a b ,点(),B m n 为弦PA 的中点, ∴32a m -+=,02b n +=, ∴23,2a m b n =+=, 又,a b 满足等式:229a b +=,∴()222349m 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点坐标公式. 2.C解析:C【解析】1 2π(AA1+A1A2+A2A3+A3B)=12π×AB,因此甲虫走的四段半圆的弧长正好和乙虫走的大半圆的弧长相等,因此两个同时到B点。

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有标准答案)

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有标准答案)

中考数学提分训练: 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Rt△PMN中,∠P=90°,PM=PN,MN=6cm,矩形ABCD中AB=2cm,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图象是()A. B.C. D.2.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E从A出发,沿方向运动,当点E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过点E做,交CD于F点,设点E运动路程为x, ,如图2所表示的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当点E在BC上运动时,FC的最大长度是,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 B.C.6 D. 5 3.如图甲,A,B是半径为1的⊙O上两点,且OA⊥OB.点P从A出发,在⊙O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弦BP的长度为y,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A. ①B. ④C. ①或③ D. ②或④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cm,BC=2cm,∠ABC=45°,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BC→CD→DA运动,到达点A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s),△ABP的面积为S(cm2),则S与t的大致图象是()A. B.C. D.5.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为A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M点的运动( )A. 变短B. 变长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在Rt△ABC中,AB=1,∠A=60°,∠ABC=90°,如图所示将Rt△ABC沿直线l无滑动地滚动至Rt△DEF,则点B所经过的路径与直线l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点B为圆心、2 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________.8.如图,在△ABC中,BC=AC=5,AB=8,CD为AB边的高,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若A从原点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则点B随之沿y轴下滑,并带动△ABC在平面内滑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1)连接OC,线段OC的长随t的变化而变化,当OC最大时,t=________;(2)当△ABC的边与坐标轴平行时,t=________。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注:请使用office word软件打开,wps word会导致公式错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3的绝对值是()A. 3B.C.D.2.下列四个图形中,可以由图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3.小强同学从-1,0,1,2,3,4这六个数中任选一个数,满足不等式x+1<2的概率是()A. B. C. D.4.-a一定是()A. 正数B. 负数C. 0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5.如图,直线a∥b,点B在a上,且AB⊥BC.若∠1=35°,那么∠2等于()A. B. C. D.6.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7.《九章算术》第七卷“盈不足”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为:“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人数、物价分别是()A. 1,11B. 7,53C. 7,61D. 6,508.把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9.如图,在边长为的菱形ABCD中,∠B=30°,过点A作AE⊥BC于点E,现将△ABE沿直线AE翻折至△AFE的位置,AF与CD交于点G.则CG等于()A. B. 1 C. D.10.如图,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A、B两点,P是以点C(0,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Q是线段PA的中点,连结OQ.则线段OQ的最大值是()A. 3B.C.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的相反数是______.12.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2℃,到中午升高了6℃,晚上又降低了7℃.那么晚上的温度是______℃.13.若3m=9n=2.则3m+2n=______.14.如图,在△ABC中,∠B=30°,AC=2,cos C=.则AB边的长为______.15.如图,点P是双曲线C:y=(x>0)上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y=x-2于点Q,连结OP,OQ.当点P在曲线C上运动,且点P在Q的上方时,△POQ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16.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B=30°,直线l⊥AB.当直线l沿射线BC方向,从点B开始向右平移时,直线l与四边形ABCD的边分别相交于点E、F.设直线l向右平移的距离为x,线段EF的长为y,且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2.0分)17.计算:()-1-(2019-π)0+2sin30°.18.如图,点A、B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2,,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的值.19.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求证:∠B=∠C.20.化简:÷.21.如图,已知过点B(1,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4相交于点P(-1,a).(1)求直线l1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PAOC的面积.22.某校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测试结束后,张老师从七年级720名学生中随机地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试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共有______名男生,______名女生;(2)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女生成绩的众数是______;(3)若将不低于27分的成绩定为优秀,请估计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4)x+4k=0.(1)求证:无论k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满足+=,求k的值;(3)若Rt△ABC的斜边为5,另外两条边的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x1、x2,求Rt△ABC 的内切圆半径.24.如图,直线l与⊙O相离,OA⊥l于点A,与⊙O相交于点P,OA=5.C是直线l上一点,连结CP并延长交⊙O于另一点B,且AB=AC.(1)求证:AB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3,求线段BP的长.25.在△ABC中,已知D是BC边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过G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E、F.(1)如图1,当EF∥BC时,求证:+=1;(2)如图2,当EF和BC不平行,且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或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tan∠CAB=.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对称轴交x轴于点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Q(n,0)为x轴上一点,且PQ⊥PC.①当点P在线段MN(含端点)上运动时,求n的变化范围;②当n取最大值时,求点P到线段CQ的距离;③当n取最大值时,将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使得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求t的取值范围.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3|=-(-3)=3.故选:A.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考查绝对值的概念和求法.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答案】D【解析】解:∵只有D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D.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熟知图形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在-1,0,1,2,3,4这六个数中,满足不等式x+1<2的有-1、0这两个,所以满足不等式x+1<2的概率是=,故选:C.找到满足不等式x+1<2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答案】D【解析】解:-a中a的符号无法确定,故-a的符号无法确定.故选:D.利用正数与负数定义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正确理解正负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答案】C【解析】解:∵a∥b,∠1=35°,∴∠BAC=∠1=35°.∵AB⊥BC,∴∠2=∠BCA=90°-∠BAC=55°.故选:C.先根据∠1=35°,a∥b求出∠BAC的度数,再由AB⊥BC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垂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解①得:x>-6,解②得:x≤13,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x≤13,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分别解不等式进而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解不等式是解题关键.7.【答案】B【解析】解:设有x人,物价为y,可得:,解得:,故选:B.设有x人,物价为y,根据该物品价格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如图,设BC=x,则CE=1-x易证△ABC∽△FEC∴===解得x=∴阴影部分面积为:S△ABC=××1=故选:A.如图,易证△ABC∽△FEC,可设BC=x,只需求出BC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相似,本题要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利用比例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即可解答9.【答案】A【解析】解:在Rt△ABE中,∠B=30°,AB=,∴BE=.根据折叠性质可得BF=2BE=3.∴CF=3-.∵AD∥CF,∴△ADG∽△FCG.∴.设CG=x,则,解得x=-1.故选:A.先利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再根据折叠性质求得BF,从而得到CF长,最后根据△ADG∽△FCG得出与CG有关的比例式,即可求解CG长.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与CG相关的三角形,利用相似知识求解.10.【答案】C【解析】解:连接BP,如图,当y=0时,x2-4=0,解得x1=4,x2=-4,则A(-4,0),B(4,0),∵Q是线段PA的中点,∴OQ为△ABP的中位线,∴OQ=BP,当BP最大时,OQ最大,而BP过圆心C时,PB最大,如图,点P运动到P′位置时,BP最大,∵BC==5,∴BP′=5+2=7,∴线段OQ的最大值是.故选:C.连接BP,如图,先解方程x2-4=0得A(-4,0),B(4,0),再判断OQ为△ABP的中位线得到OQ=BP,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BP过圆心C时,PB最大,如图,点P运动到P′位置时,BP最大,然后计算出BP′即可得到线段OQ的最大值.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11.【答案】【解析】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12.【答案】-3【解析】解:-2+6-7=-3,故答案为:-3由题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正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4【解析】解:∵3m=32n=2,∴3m+2n=3m•32n=2×2=4,故答案为:4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进行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关键是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14.【答案】【解析】解:如图,作AH⊥BC于H.在Rt△ACH中,∵∠AHC=90°,AC=2,COSC=,∴=,∴CH=,∴AH===,在Rt△ABH中,∵∠AHB=90°,∠B=30°,∴AB=2AH=,故答案为.如图,作AH⊥BC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H,再根据AB=2AH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答案】3【解析】解:∵PQ⊥x轴,∴设P(x,),则Q(x,x-2),∴PQ=-x+2,∴S△POQ=(-+2)•x=-(x-2)2+3,∵-<0,∴△POQ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故答案为3.设P(x,),则Q(x,x-2),得到PQ=-x+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POQ=-(x-2)2+3,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最大值.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16.【答案】【解析】解:∵∠B=30°,直线l⊥AB,∴BE=2EF,由图可得,AB=4cos30°=4×=2,BC=5,AD=7-4=3,当EF平移到点F与点D重合时,如右图所示,∵∠EFB=60°,∴∠DEC=60°,∵DE=CE=2,∴△DEC为等边三角形,∴CD=2.∴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AB+BC+AD+CD=2+5+3+2=10+2,故答案为:10+2.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AB、BC、AD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图形中的数据可以得到CD的长,从而可以求得四边形ABCD的周长.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答案】解:原式=,=2-1+1,=2.【解析】根据实数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实数的运算,关键是根据实数的混合计算解答.18.【答案】解: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x=2(x+1),去括号,得x=2x+2,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解析】根据题意得出分式方程解答即可.此题考查解分式方程,关键是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求出整式方程的解;③检验;④得出结论解答.19.【答案】证明:在△AEB和△DEC中,∵∴△AEB≌△DEC,∴∠B=∠C.【解析】根据AE=DE,∠AEB=∠DEC,BE=CE,证出△AEB≌△DEC,即可得出∠B=∠C.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20.【答案】解:原式=÷,=×,=.【解析】首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进而约分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1)∵点P(-1,a)在直线l2:y=2x+4上,∴2×(-1)+4=a,即a=2,则P的坐标为(-1,2),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k≠0),那么,解得:.∴l1的解析式为:y=-x+1.(2)∵直线l1与y轴相交于点C,∴C的坐标为(0,1),又∵直线l2与x轴相交于点A,∴A点的坐标为(-2,0),则AB=3,而S四边形PAOC=S△PAB-S△BOC,∴S四边形PAOC=.【解析】(1)由点P(-1,a)在直线l2上,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a值,再利用点P的坐标和点B的坐标可求直线l1的解析式;(2)根据面积差可得结论.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22.【答案】40 40 27【解析】解:(1)男生:1+2+2+4+9+14+5+2+1=40(人)女生:1+1+2+3+11++13+7+1+1=40(人)故答案为40,40;(2)女生成绩27的人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7,故答案为27;(3)(人),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396人.(1)男生:1+2+2+4+9+14+5+2+1=40(人)女生:1+1+2+3+11++13+7+1+1=40(人);(2)女生成绩27的人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7;(3)(人).此题同时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考查了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认真研究统计图,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准确地解决问题.23.【答案】(1)证明:∵△=(k+4)2-16k=k2-8k+16=(k-4)2≥0,∴无论k为任何实数时,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由题意得:x1+x2=k+4,x1•x2=4k,∵,∴,即,解得:k=2;(3)解:解方程x2-(k+4)x+4k=0得:x1=4,x2=k,根据题意得:42+k2=52,即k=3,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如图,由切线长定理可得:(3-r)+(4-r)=5,∴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r=.【解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k+4)2-16k=k2-8k+16=(k-4)2≥0,即可得到结论;(2)由题意得到x1+x2=k+4,x1•x2=4k,代入,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解方程x2-(k+4)x+4k=0得到x1=4,x2=k,根据题意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得到k=3,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根据切线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切线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1)证明:如图,连结OB,则OP=OB,∴∠OBP=∠OPB=∠CPA,AB=AC,∴∠ACB=∠ABC,而OA⊥l,即∠OAC=90°,∴∠ACB+∠CPA=90°,即∠ABP+∠OBP=90°,∴∠ABO=90°,OB⊥AB,故AB是⊙O的切线;(2)解:由(1)知:∠ABO=90°,而OA=5,OB=OP=3,由勾股定理,得:AB=4,过O作OD⊥PB于D,则PD=DB,∵∠OPD=∠CPA,∠ODP=∠CAP=90°,∴△ODP∽△CAP,∴,又∵AC=AB=4,AP=OA-OP=2,∴,∴,∴.【解析】(1)连接OB,由AB=AC得∠ABC=∠ACB,由OP=OB得∠OPB=∠OBP,由OA⊥l得∠OAC=90°,则∠ACB+∠APC=90°,而∠APC=∠OPB=∠OBP,所以∠OBP+∠ABC=90°,即∠OBA=90°,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直线AB是⊙O的切线;(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4,PC=2,过O作OD⊥PB于D,则PD=DB,通过证得△ODP∽△CAP,得到,求得PD,即可求得PB.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研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1)证明:∵G是△ABC重心,∴,又∵EF∥BC,∴,,则;(2)解:(1)中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A作AN∥BC交EF的延长线于点N,FE、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则△BME∽△ANE,△CMF∽△ANF,,,∴,又∵BM+CM=BM+CD+DM,而D是BC的中点,即BD=CD,∴BM+CM=BM+BD+DM=DM+DM=2DM,∴,又∵,∴,故结论成立;(3)解:(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如下:当F点与C点重合时,E为AB中点,BE=A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AE,∴,则,同理: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不成立.【解析】(1)根据三角形重心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答即可;(2)过点A作AN∥BC交EF的延长线于点N,FE、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得出△BME∽△ANE,△CMF∽△ANF,得出比例式解答即可;(3)分两种情况:当F点与C点重合时,E为AB中点,BE=A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AE,得出,则,同理: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即可得出结论.此题是相似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重心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A(-2,0),B(6,0),在Rt△AOC中,∵,且OA=2,得CO=3,∴C(0,3),将C点坐标代入y=a (x+2)(x-6)得:,抛物线解析式为:;整理得:y=-故抛物线解析式为:得:y=-;(2)①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M(2,4),设P点坐标为(2,m)(其中0≤m≤4),则PC2=22+(m-3)2,PQ2=m2+(n-2)2,CQ2=32+n2,∵PQ⊥PC,∴在Rt△PCQ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Q2=CQ2,即22+(m-3)2+m2+(n-2)2=32+n2,整理得:=(0≤m≤4),∴当时,n取得最小值为;当m=4时,n取得最大值为4,所以,;②由①知:当n取最大值4时,m=4,∴P(2,4),Q(4,0),则,,CQ=5,设点P到线段CQ距离为h,由,得:,故点P到线段CQ距离为2;③由②可知:当n取最大值4时,Q(4,0),∴线段CQ的解析式为:,设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当线段CQ向上平移,使点Q恰好在抛物线上时,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此时对应的点Q'的纵坐标为:,将Q'(4,3)代入得:t=3,当线段CQ继续向上平移,线段CQ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联解得:,化简得:x2-7x+4t=0,由△=49-16t=0,得,∴当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时,.【解析】(1)由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出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6,0),在Rt△OAC中由tan∠CAB=,可以求出点C的坐标为(0,3),进而可以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M(2,4),在Rt△PCQ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Q2=CQ2,把三角形三边长用点P,Q的坐标表达出来,整理得:,利用0≤m≤4,求出n的取值范围;②由,得:,求出点P到线段CQ距离为2;③设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联立抛物线方程,可求出x2-7x+4t=0,由△=49-16t=0,得,∴当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时,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 考点突破训练(有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    考点突破训练(有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考点突破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16,面积为83,E 为AB 的中点,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AP 的最小值为( )A .2 3B .2 5C . 3D . 52. 如图,直线y =2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点C ,D 分别为线段AB ,OB的中点,点P 为OA 上一动点,当PC +PD 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6,0)C.(-32,0) D .(-52,0)3.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6 cm ,BC =2 cm ,点P 在边AC 上,从点A 向点C 移动,点Q 在边CB 上,从点C 向点B 移动.若点P ,Q 均以1 cm/s 的速度同时出发,且当一点移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 ,则线段PQ 的最小值是( ) A .20 cm B .18 cm C .2 5 cm D .3 2 cm4. 已知抛物线y =14x 2+1具有如下性质: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F(0,2)的距离与到x轴的距离始终相等,如图,点M 的坐标为(3,3),P 是抛物线y =14x 2+1上一个动点,则△PMF 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5 D .65.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 ) A.403 B.154 C.245D .66. 如图,点A(a ,3),B(b ,1)都在双曲线y =3x 上,点C ,D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动点,则四边形ABCD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5 2 B .6 2 C .210+2 2 D .8 27. 如图,在△ABC 中,∠C =90°,AB =10cm ,BC =8cm ,点P 从点A 沿AC 向点C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沿CB 向点B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点Q 运动到点B 停止),求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ABQ 的面积最小值为( )A .19 cm 2B .16 cm 2C .15 cm 2D .12 cm 2二、填空题8.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2.若P 为△ABC 内一动点,且满足∠PAB =∠ACP ,则线段PB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9. 如图,在△AOB 中,∠O =90°,AO =8 cm ,BO =6 cm ,点C 从A 点出发,在边AO 上以2 cm/s 的速度向O 点运动,与此同时,点D 从点B 出发,在边BO 上以1.5 cm/s 的速度向O 点运动,过OC 的中点E 作CD 的垂线EF ,则当点C 运动了__________s 时,以C 点为圆心,1.5 cm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EF 相切.10. 如图,在Rt △ABC 中,BC =2,∠BAC =30°,斜边AB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相互垂直的射线OM ,ON 上滑动,下列结论:①若C ,O 两点关于AB 对称,则OA =23; ②C ,O 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 ③若AB 平分CO ,则AB ⊥CO ; ④斜边AB 的中点D 运动路径的长为π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0,23),C是AB的中点,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动点P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P,EC.当BP所在直线与EC所在直线第一次垂直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12. 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 =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如图,将直线y=-x沿y轴向下平移后的直线恰好经过点A(2,-4),且与y轴交于点B,在x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14. 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 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三、解答题15. 在△ABC中,若O为BC边的中点,则必有:AB2+AC2=2AO2+2BO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中,已知DE=4,EF=3,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求PF2+PG2的最小值。

2019年、2020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分类数学(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含答案)

2019年、2020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分类数学(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含答案)

2019年、2020年山东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一.点的坐标(共1小题)1.(2020•滨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则点M的坐标为()A.(﹣4,5)B.(﹣5,4)C.(4,﹣5)D.(5,﹣4)二.规律型:点的坐标(共1小题)2.(2019•菏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1,第二次移动到点A2……第n次移动到点A n,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10,0)B.(1010,1)C.(1009,0)D.(1009,1)三.坐标确定位置(共1小题)3.(2020•威海)如图①,某广场地面是用A,B,C三种类型地砖平铺而成的.三种类型地砖上表面图案如图②所示.现用有序数对表示每一块地砖的位置:第一行的第一块(A 型)地砖记作(1,1),第二块(B型)地砖记作(2,1)…若(m,n)位置恰好为A 型地砖,则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件是.四.坐标与图形性质(共1小题)4.(2020•临沂)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因此,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连接曲线外一点与曲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曲线的距离.依此定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为.五.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共1小题)5.(2020•菏泽)函数y=√x−2x−5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5B.x>2且x≠5C.x≥2D.x≥2且x≠5六.函数值(共1小题)6.(2020•烟台)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的x值为﹣3,则输出y的结果为.七.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7.(2020•潍坊)若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a≥2b)a+b−6(a<2b),例如:3⊗1=3﹣1=2;5⊗4=5+4﹣6=3.则函数y=(x+2)⊗(x﹣1)的图象大致是()A.B.C.D.八.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共2小题)8.(2020•东营)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A出发,沿A→B→C匀速运动到点C,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C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点Q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边AB的长度为()A.12B.8C.10D.13 9.(2020•淄博)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A.12B.24C.36D.48九.函数的表示方法(共1小题)10.(2020•威海)下表中y与x的数据满足我们初中学过的某种函数关系.其函数表达式为.x…﹣1013…y…0340…一十.一次函数的性质(共1小题)11.(2019•临沂)下列关于一次函数y=kx+b(k<0,b>0)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与y轴交于点(0,b)D.当x>−bk时,y>0一十一.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共1小题)12.(2020•东营)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1)、B(﹣1,3)两点,则k0(填“>”或“<”).一十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3小题)13.(2019•枣庄)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点P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8,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A.y=﹣x+4B.y=x+4C.y=x+8D.y=﹣x+814.(2020•临沂)点(−12,m)和点(2,n)在直线y=2x+b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15.(2019•泰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y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OA1B1C1,正方形C1A2B2C2,正方形C2A3B3C3,正方形C3A4B4C4,……,点A1,A2,A3,A4,……在直线l上,点C1,C2,C3,C4,……在x轴正半轴上,则前n 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一十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共1小题)16.(2020•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 =ax+b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A.x=20B.x=5C.x=25D.x=15一十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共2小题)17.(2019•烟台)如图,直线y=x+2与直线y=ax+c相交于点P(m,3),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c的解为.18.(2019•滨州)如图,直线y=kx+b(k<0)经过点A(3,1),当kx+b<13x时,x的取值范围为.一十五.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共2小题)19.(2019•东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33x和y=−√3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l1上的点A1(1,√33)作x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y轴的垂线交l1于点A3,过点A3作x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横坐标为.20.(2020•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1与直线y=﹣2x+2相交于点P,并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A、B.(1)求交点P的坐标;(2)求△P AB的面积;(3)请把图象中直线y=﹣2x+2在直线y=−12x﹣1上方的部分描黑加粗,并写出此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一十六.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1小题)21.(2019•东营)甲、乙两队参加了“端午情,龙舟韵”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队率先到达终点B.甲队比乙队多走了126米C.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D.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乙队的速度慢22.(2019•聊城)某快递公司每天上午9:00﹣10:00为集中揽件和派件时段,甲仓库用来揽收快件,乙仓库用来派发快件,该时段内甲、乙两仓库的快件数量y(件)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当两仓库快递件数相同时,此刻的时间为()A.9:15B.9:20C.9:25D.9:30 23.(2019•济南)某市为提倡居民节约用水,自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图中l1、l2分别表示去年、今年水费y(元)与用水量x(m3)之间的关系.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3,若今年用水量与去年相同,水费将比去年多元.24.(2020•东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市场上防疫口罩热销,某医药公司每月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共20万只,且所有口罩当月全部售出,其中成本、售价如下表:型号价格(元/只)项目甲乙成本 12 4 售价186(1)若该公司三月份的销售收入为300万元,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多少万只?(2)如果公司四月份投入成本不超过216万元,应怎样安排甲、乙两种型号防疫口罩的产量,可使该月公司所获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5.(2020•烟台)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了人们出行必备的防护工具.某药店三月份共销售A ,B 两种型号的口罩9000只,共获利润5000元,其中A ,B 两种型号口罩所获利润之比为2:3.已知每只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是A 型口罩的1.2倍. (1)求每只A 型口罩和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2)该药店四月份计划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口罩共10000只,其中B 型口罩的进货量不超过A 型口罩的1.5倍,设购进A 型口罩m 只,这10000只口罩的销售总利润为W 元.该药店如何进货,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26.(2020•青岛)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少年宫新建一个游泳池,其容积为480m 3,该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时每个进水口各自的注水速度保持不变.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游泳池的蓄水量y (m 3)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游泳池的蓄水量y (m 3)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2)现将游泳池的水全部排空,对池内消毒后再重新注水.已知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求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多少小时?27.(2020•聊城)今年植树节期间,某景观园林公司购进一批成捆的A ,B 两种树苗,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每捆A种树苗和每捆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630元和600元,而每棵A种树苗和每棵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价格的0.9倍和1.2倍.(1)求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的这批树苗共5500棵,A种树苗至多购进3500棵,为了使购进的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应购进A种树苗和B种树苗各多少棵?并求出最低费用.28.(2020•德州)小刚去超市购买画笔,第一次花60元买了若干支A型画笔,第二次超市推荐了B型画笔,但B型画笔比A型画笔的单价贵2元,他又花100元买了相同支数的B型画笔.(1)超市B型画笔单价多少元?(2)小刚使用两种画笔后,决定以后使用B型画笔,但感觉其价格稍贵,和超市沟通后,超市给出以下优惠方案:一次购买不超过20支,则每支B型画笔打九折;若一次购买超过20支,则前20支打九折,超过的部分打八折.设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x支,购买费用为y元,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优惠方案下,若小刚计划用270元购买B型画笔,则能购买多少支B型画笔?29.(2019•临沂)汛期到来,山洪暴发.下表记录了某水库20h内水位的变化情况,其中x 表示时间(单位:h),y表示水位高度(单位:m),当x=8(h)时,达到警戒水位,开始开闸放水.x/h02468101214161820 y/m141516171814.41210.3987.2(1)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相应的点.(2)请分别求出开闸放水前和放水后最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3)据估计,开闸放水后,水位的这种变化规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预测何时水位达到6m.30.(2019•济宁)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图中的折线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y(km)与小王的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根据图象进行探究:(1)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1.(2019•德州)下表中给出A,B,C三种手机通话的收费方式.收费方式月通话费/元包时通话时间/h超时费/(元/min)A30250.1B50500.1C100不限时(1)设月通话时间为x小时,则方案A,B,C的收费金额y1,y2,y3都是x的函数,请分别求出这三个函数解析式.(2)填空:若选择方式A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若选择方式B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若选择方式C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3)小王、小张今年5月份通话费均为80元,但小王比小张通话时间长,求小王该月的通话时间.2019年、2020年山东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点的坐标(共1小题)1.【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点M的纵坐标为:﹣4,横坐标为:5,即点M的坐标为:(5,﹣4).故选:D.二.规律型:点的坐标(共1小题)2.【解答】解:A1(0,1),A2(1,1),A3(1,0),A4(2,0),A5(2,1),A6(3,1),…,2019÷4=504…3,所以A2019的坐标为(504×2+1,0),则A2019的坐标是(1009,0).故选:C.三.坐标确定位置(共1小题)3.【解答】解:观察图形,A型地砖在列数为奇数,行数也为奇数的位置上或列数为偶数,行数也为偶数的位置上,若(m,n)位置恰好为A型地砖,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件为m、n同为奇数或m、n 同为偶数.故答案为m、n同为奇数或m、n同为偶数.四.坐标与图形性质(共1小题)4.【解答】解:连接AO交⊙O于B,则线段AB的长度即为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点A(2,1),∴OA=√22+12=√5,∵OB=1,∴AB=√5−1,即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为√5−1,故答案为:√5−1.五.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共1小题)5.【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5≠0,解得x≥2且x≠5.故选:D.六.函数值(共1小题)6.【解答】解:∵﹣3<﹣1,把x=﹣3代入y=2x2,得y=2×9=18,故答案为:18.七.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7.【解答】解:∵当x+2≥2(x﹣1)时,x≤4,∴当x≤4时,(x+2)⊗(x﹣1)=(x+2)﹣(x﹣1)=x+2﹣x+1=3,即:y=3,当x>4时,(x+2)⊗(x﹣1)=(x+2)+(x﹣1)﹣6=x+2+x﹣1﹣6=2x﹣5,即:y=2x﹣5,∴k=2>0,∴当x>4时,y=2x﹣5,函数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八.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共2小题)8.【解答】解:根据图2中的曲线可知:当点P在△ABC的顶点A处,运动到点B处时,图1中的AC=BC=13,当点P运动到AB中点时,此时CP ⊥AB ,根据图2点Q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得CP =12,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此时AP =√132−122=5.所以AB =2AP =10.故选:C .9.【解答】解:由图2知,AB =BC =10,当BP ⊥AC 时,y 的值最小,即△ABC 中,AC 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 =8),当y =8时,PC =√BC 2−BP 2=√102−82=6,△ABC 的面积=12×AC ×BP =12×8×12=48, 故选:D .九.函数的表示方法(共1小题)10.【解答】解:根据表中y 与x 的数据设函数关系式为:y =ax 2+bx +c ,将表中(1,4)、(﹣1,0)、(0,3)代入函数关系式,得∴{a +b +c =4a −b +c =0c =3,解得{a =−1b =2c =3,∴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当x =3时,代入y =﹣x 2+2x +3=0,∴(3,0)也适合所求得的函数关系式.故答案为:y =﹣x 2+2x +3.一十.一次函数的性质(共1小题)11.【解答】解:∵y =kx +b (k <0,b >0),∴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A 正确;∵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B正确;令x=0时,y=b,∴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b),∴C正确;令y=0时,x=−b k,当x>−bk时,y<0;D不正确;故选:D.一十一.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共1小题)12.【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把A(1,﹣1),B(﹣1,3)代入y=kx+b得,{−1=k+b3=−k+b,解得:k=﹣2,b=1,∴k<0,解法二:由A(1,﹣1)、B(﹣1,3)可知,随着x的减小,y反而增大,所以有k<0.故答案为:<.一十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3小题)13.【解答】解:如图,过P点分别作PD⊥x轴,PC⊥y轴,垂足分别为D、C,设P点坐标为(x,y),∵P点在第一象限,∴PD=y,PC=x,∵矩形PDOC的周长为8,∴2(x+y)=8,∴x+y=4,即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y=﹣x+4,故选:A.14.【解答】解:∵直线y=2x+b中,k=2>0,∴此函数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12<2,∴m<n.故答案为m<n.15.【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点A1的坐标为(0,1),点A2的坐标为(1,2),点A3的坐标为(3,4),点A4的坐标为(7,8),……,∴OA1=1,C1A2=2,C2A3=4,C3A4=8,……,∴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2(OA1+C1A2+C2A3+C3A4+…+C n﹣1A n)=√2(1+2+4+8+…+2n﹣1),设S=1+2+4+8+…+2n﹣1,则2S=2+4+8+…+2n﹣1+2n,则2S﹣S=2n﹣1,∴S=2n﹣1,∴1+2+4+8+…+2n﹣1=2n﹣1,∴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2×(2n﹣1),故答案为:√2(2n﹣1),一十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共1小题)16.【解答】解:∵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方程x+5=ax+b的解为x=20.故选:A.一十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共2小题)17.【解答】解:点P(m,3)代入y=x+2,∴m=1,∴P(1,3),结合图象可知x +2≤ax +c 的解为x ≤1;故答案为x ≤1;18.【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 =13x 也经过点A ,∴kx +b <13x 的解集为x >3,故答案为:x >3.一十五.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共2小题)19.【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 1(1,√33),A 2(1,−√3),A 3(﹣3,−√3),A 4(﹣3,3√3),A 5(9,3√3),A 6(9,﹣9√3),…,可得A 2n +1的横坐标为(﹣3)n∵2019=2×1009+1,∴点A 2019的横坐标为:(﹣3)1009=﹣31009,故答案为:﹣31009.20.【解答】解:(1)由{y =−12x −1y =−2x +2解得{x =2y =−2, ∴P (2,﹣2);(2)直线y =−12x ﹣1与直线y =﹣2x +2中,令y =0,则−12x ﹣1=0与﹣2x +2=0, 解得x =﹣2与x =1,∴A (﹣2,0),B (1,0),∴AB =3,∴S △P AB =12AB ⋅|y P |=12×3×2=3; (3)如图所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一十六.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1小题)21.【解答】解:A 、由函数图象可知,甲走完全程需要82.3秒,乙走完全程需要90.2秒,甲队率先到达终点,本选项错误;B 、由函数图象可知,甲、乙两队都走了300米,路程相同,本选项错误;C 、由函数图象可知,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均为174米,本选项正确;D 、由函数图象可知,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甲队的速度慢,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2.【解答】解:设甲仓库的快件数量y (件)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k 1x +40,根据题意得60k 1+40=400,解得k 1=6,∴y 1=6x +40;设乙仓库的快件数量y (件)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k 2x +240,根据题意得60k 2+240=0,解得k 2=﹣4,∴y 2=﹣4x +240,联立{y =6x +40y =−4x +240,解得{x =20y =160, ∴此刻的时间为9:20.故选:B .23.【解答】解:设当x >120时,l 2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120k +b =480160k +b =720,得{k =6b =−240, 即当x >120时,l 2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x ﹣240,当x =150时,y =6×150﹣240=660,由图象可知,去年的水价是480÷160=3(元/m 3),故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 3,需要缴费:150×3=450(元),660﹣450=210(元),即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 3,若今年用水量与去年相同,水费将比去年多210元, 故答案为:210.24.【解答】解:(1)设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x 万只和y 万只,由题意可得:{18x +6y =300x +y =20, 解得:{x =15y =5,答: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15万只和5万只;(2)设四月份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a 万只和(20﹣a )万只,利润为w 万元,由题意可得:12a +4(20﹣a )≤216,∴a ≤17,∵w =(18﹣12)a +(6﹣4)(20﹣a )=4a +40是一次函数,w 随a 的增大而增大, ∴a =17时,w 有最大利润=108(万元),答:安排生产甲种型号的防疫口罩17万只,乙种型号的防疫口罩3万只,最大利润为108万元.25.【解答】解:设销售A 型口罩x 只,销售B 型口罩y 只,根据题意得:{x +y =90002000x ×1.2=3000y,解得{x =4000y =5000, 经检验,x =4000,y =5000是原方程组的解,∴每只A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为:20004000=0.5(元),每只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为:0.5×1.2=0.6(元).答:每只A 型口罩和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分别为0.5元,0.6元.(2)根据题意得,W =0.5m +0.6(10000﹣m )=﹣0.1m +6000,10000﹣m ≤1.5m ,解得m ≥4000,∵﹣0.1<0,∴W 随m 的增大而减小,∵m 为正整数,∴当m =4000时,W 取最大值,则﹣0.1×4000+6000=5600,即药店购进A 型口罩4000只、B 型口罩6000只,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600元.26.【解答】解:(1)设y 与t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t +b ,{b =1002k +b =380, 解得,{k =140b =100, 即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y =140t +100,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是:(380﹣100)÷2=140(m 3/h );(2)∵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 ∴甲进水口进水的速度是乙进水口进水速度的34, ∵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是140m 3/h ,∴甲进水口的进水速度为:140÷(34+1)×34=60(m 3/h ), 480÷60=8(h ),即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8h .27.【解答】解:(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 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6300.9x −6001.2x =10,解这个方程,得x =20,经检验,x =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并符合题意,答: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由(1)可知A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20×0.9=18(元),B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20×1.2=24(元),设购进A 种树苗t 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 元,则:w =18t +24(5500﹣t )=﹣6t +132000,∵w 是t 的一次函数,k =﹣6<0,∴w 随t 的增大而减小,又∵t ≤3500,∴当t =3500棵时,w 最小,此时,B 种树苗有:5500﹣3500=2000(棵),w =﹣6×3500+132000=111000,答:购进A 种树苗3500棵,B 种树苗2000棵时,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111000元.28.【解答】解:(1)设超市B 型画笔单价为a 元,则A 型画笔单价为(a ﹣2)元. 根据题意得,60a−2=100a ,解得a =5.经检验,a=5是原方程的解.答:超市B型画笔单价为5元;(2)由题意知,当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支数x≤20时,费用为y=0.9×5x=4.5x,当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支数x>20时,费用为y=0.9×5×20+0.8×5(x﹣20)=4x+10.所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5x(1≤x≤20)4x+10(x>20)(其中x是正整数);(3)当4.5x=270时,解得x=60,∵60>20,∴x=60不合题意,舍去;当4x+10=270时,解得x=65,符合题意.答:若小刚计划用270元购买B型画笔,则能购买65支B型画笔.29.【解答】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2)观察图象当0<x<8时,y与x可能是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把(0,14),(8,18)代入得{b=148k+b=18解得:k=12,b=14,y与x的关系式为:y=12x+14,经验证(2,15),(4,16),(6,17)都满足y=12x+14因此放水前y与x的关系式为:y=12x+14 (0<x<8)观察图象当x>8时,y与x就不是一次函数关系:通过观察数据发现:8×18=10×14.4=12×12=16×9=18×8=144.因此放水后y与x的关系最符合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144x.(x>8)所以开闸放水前和放水后最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14 (0<x<8)和y=144x.(x>8)(3)当y=6时,6=144x,解得:x=24,因此预计24h水位达到6m.30.【解答】解:(1)由图可得,小王的速度为:30÷3=10km /h ,小李的速度为:(30﹣10×1)÷1=20km /h ,答: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10km /h 、20km /h ;(2)小李从乙地到甲地用的时间为:30÷20=1.5h ,当小李到达甲地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0×1.5=15km ,∴点C 的坐标为(1.5,15),设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k +b =01.5k +b =15,得{k =30b =−30, 即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 =30x ﹣30(1≤x ≤1.5).31.【解答】解:(1)∵0.1元/min =6元/h ,∴由题意可得,y 1={30(0≤x ≤25)6x −120(x >25), y 2={50(0≤x ≤50)6x −250(x >50), y 3=100(x ≥0);(2)作出函数图象如图:结合图象可得:若选择方式A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0≤x <853, 若选择方式B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853<x <1753, 若选择方式C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x >1753. 故答案为:0≤x <853,853<x <1753,x >1753. (3)∵小王、小张今年5月份通话费均为80元,但小王比小张通话时间长, ∴结合图象可得:小张选择的是方式A ,小王选择的是方式B ,将y =80分别代入y 2={50(0≤x ≤50)6x −250(x >50),可得 6x ﹣250=80,解得:x =55,∴小王该月的通话时间为55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题型复习题型一几何问题中的函数图象针对演练1. (青海)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E→F→G→B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2. (资阳)如图,AD、BC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沿O→C→D→O的路线匀速运动,设∠APB=y(单位:度),那么y与P运动的时间x(单位:秒)的关系图是( )3. 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A(0,22),B(22,0),顶点C,D位于第一象限,直线l:x=t,(0≤t≤2)将正方形ABCD分成两部分,设位于直线l左侧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则函数S与t的图象大致是( )4. (泰安)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5. 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AB、BC、CD、DA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y,AE=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6.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 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A→B→C 的方向向点C移动,若△APQ的面积为S(cm2),则下列最能反映S(cm2)与移动时间t(s)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7. 如图,点C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点C 不与点A,B重合),AB=4.设弦AC的长为x,△AB C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8. (鄂州)如图,O是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 cm/s,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 )9. (莆田)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点E在边AD上,∠ABE =45°,BE=DE,连接BD,点P在线段DE上,过点P作PQ∥BD交BE于点Q,连接QD,设PD=x,△PQD的面积为y,则能表示y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10. (钦州)如图,△ABC中,AB=6,BC=8,tan∠B=43.点D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过点D作DE⊥AB,垂足为E,点F是AD的中点,连接EF.设△AEF的面积为y,点D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D与B的距离为x,则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11. 如图,两个等腰Rt△ABC、Rt△DEF的斜边都为4 2 cm,点D、M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点,DE与AC(或BC)交于点P,当点P 从点M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M→C运动至点C后又立即沿C→B运动至点B结束.若运动时间为t(单位:s),Rt△ABC和Rt△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单位:cm2),则y关于t的图象大致是( )12. 如图,在▱ABCD中,∠A=60°,AB=6 cm,BC=12 cm,点P、Q同时从顶点A出发,点P沿A→B→C→D方向以2 cm/s的速度前进,点Q沿A→D方向以1 cm/s的速度前进,当Q到达点D时,两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s,P、Q经过的路径与线段PQ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y(单位:cm2),则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13. (天水)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ABC和边长为1的等边△A′B′C′,它们的边B′C′,BC位于同一条直线l上,开始时,点C′与B重合,△ABC固定不动,然后把△A′B′C′自左向右沿直线l平移,移出△ABC外(点B′与C重合)停止,设△A′B′C′平移的距离为x,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 )【答案】1.B 【解析】当点P 在AD 上时,△ABP 的底边AB 不变,高增大,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在DE 上时,△ABP 的底边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S 不变;当点P 在EF 上时,△ABP 的底边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 在FG 上时,△ABP 的底边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S 不变;当点P 在GB 上时,△ABP 的底边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B.2.B 【解析】当点P 在点O 处时,∠APB =∠AOB =90°,当点P 沿OC 运动到点C 时,∠APB =12∠AOB =45°;当点P 在CD ︵上运动时,∠APB =12∠AOB =45°;当点P 沿DO 运动到点O 时,∠APB 从45°增大到90°.结合选项可知B 选项符合.3.C 【解析】根据图形知道,当直线l :x =t 在BD 的左侧时,S =t 2,当直线l :x =t 在BD 右侧时,S =-(t -2)2+1,结合选项,只有选项C 符合.4.C 【解析】∵∠APC 是△ABP 的外角,∴∠APC =∠PAB +∠B ,同理∠BDP =∠PAB +∠APD ,又∵∠B =∠APD ,∴∠APC =∠BDP ,∵∠B =∠C =60°,∴△BDP ∽△CPA ,∴BP AC =BD PC ,即x 4=y 4-x,整理得,y =-14x 2+x ,故选C. 5.C 【解析】依题意,得y =S 正方形ABCD -S △AEH -S △BEF -S △CFG -S △DGH=1-4×12(1-x )x =2x 2-2x +1,即y =2x 2-2x +1(0≤x ≤1),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2,故选C. 6.C 【解析】当0≤t ≤2时,S =12·t ·sin60°·t =34t 2,此函数抛物线开口向上,且函数图象为抛物线右侧的一部分;当2<t ≤4时,S =12×2·sin60°(4-t )=-32t +23,此函数图象是直线的一部分,且S 随t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只有C.7.B 【解析】∵AB =4,AC =x ,∴BC =AB 2-AC 2=16-x 2,∴S △ABC =12AC ·BC =12x 16-x 2,∵此函数不是二次函数,也不是一次函数,∴排除A 、C ,∵AB 为定值,当OC ⊥AB 时,△ABC 面积最大,此时AC =22,即当x =22时,y 最大,故排除D ,选B.8.A 【解析】根据题意,当0<t ≤4时,S =12×AP ×AD 2=12×t×42=t ,面积S 随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当4<t ≤6时,S =S 四边形ABMO -S ΔMOP =12×(2+4)×2-12×(6-t )×2=t ,因此S 始终是t 的正比例函数,故选A.9.C 【解析】∵∠ABE =45°,∠A =90°,∴△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AB =2,∴BE =2AB =22,∵BE =DE ,PD =x ,∴PE =DE -PD =22-x ,∵PQ ∥BD ,BE =DE ,∴QE =PE =22-x ,又∵△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Q 到AD 的距离为22(22-x )=2-22x ,∴y =12x (2-22x )=-24(x 2-22x +2)+22=-24(x -2)2+22,结合选项,只有C 选项符合. 10.B 【解析】∵BD =x ,DE ⊥AB ,tan ∠B =43,∴在Rt △BED 中,BE =35x ,DE =45x ,∵AB =6,∴AE =6-35x ,又∵点F 为AD 的中点,∴S △AEF =12S △ADE =12×12AE ·DE ,∴y =S △AEF =14×(6-35x )×45x ,化简得y =-325x 2+65x (0<x ≤8),∴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且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0<x ≤8,结合题中给出的选项,只有选项B 符合.11 C 【解析】如解图,连接DM ,过点D 作DH ⊥BC 于点H ,记DF 与BC 相交于点N ,∵点D 、M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DM =12BC =2 cm ,MC =12AC =2 cm ,∴DM =MC ,∴四边形DMCH 为正方形,∴DH =DM ,又∵∠NDH +∠HDP =90°,∠HDP +∠PDM =90°,∴∠NDH =∠PDM ,第11题解图∴△DNH ≌△DPM .①当点P 从点M 出发,沿M→C 运动时,即0≤t <2时,y =S △DNH +S 四边形DHCP =S △DPM +S 四边形DHCP =S 正方形DMCH =4 cm 2;②当点P 运动至点C 时,即t =2时,y =S △DBC =4 cm 2; ③当点P 从点C 出发沿C →B 运动至B 处时,即2<t ≤6时,y =S △DBP =12×BP ·DH =12(6-t )×2=6-t ,可知y 是t 的一次函数,故选C.12.A 【解析】当点P 在AB 上时,即0≤x ≤3时,P 、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PQ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12x ×3x =32x 2;当点P 在BC 上时,即3<x ≤9时,P 、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PQ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12×3×33+12(2x -6+x -3)×33=932x -93,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在CD 上时,即9<x ≤12时,P 、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PQ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12×33-12(12-x )(123-3x )=-32x2+123x-36 3.综上,选项A符合题意.13.B 【解析】由题意知:在△A′B′C′移动的过程中,阴影部分总为等边三角形.当0≤x≤1时,重合部分边长为x,此时y=1 2x×32x=34x2;当1<x≤2时,重合部分为△A′B′C′,此时y=12×1×32=34;当2<x≤3时,重合部分边长为3-x,此时y=12(3-x)×32(3-x)=34(3-x)2.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左边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中间为直线y=34的一部分,右边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且顶点为(3,0),最高点为(2,34),结合选项中的图象可知,选项B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