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知识点》期末考试考点整理

1作业场所气象是指作业场所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方式有对流、辐射、蒸发三种。

2粉尘爆炸的条件:①粉尘本身有爆炸性②粉尘悬浮在一定氧含量的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③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即点火源。爆炸过程:

1粉尘粒子表面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从点火源获得点火,能使粉尘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2)粒子表面的分子,加速热分解或干馏,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3)气体与空气混合,生成爆炸型混合气体,发生火焰面而燃烧。(4)粉尘粒子本身从表面一直到内部相继发生熔融和气化,迸发出微小的火花成为周围未燃烧粉尘的点火源,使粉尘着火,扩大爆炸范围(5)燃烧产生的热量,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不断放出可燃性气体,使火焰传播。

3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因素①粉尘的化学组分及性质②粒度及分散度③氧含量④灰分及水分⑤可燃气含量⑥点火能量⑦粉尘粒子形状和表面状态

4工业通风方法:按通风动力分为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按通风作用范围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5当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将会受到通风阻力的作用,消耗其能量;为保证空气连续不断地流动,(就必需有通风动力对空气作功,使得通风阻力和通风动力相平衡)

6通风阻力:当空气沿风道运动时,由于风流的黏滞性和惯性以及风道壁面等对风流的阻滞、扰动作用而形成的,它是造成风流能量损失的原因。

某一风道的通风阻力等于风流在该风道的能量损失

通风阻力:

(1)摩擦阻力(沿程阻力):摩擦阻力是由于空气本身的黏滞性及其和风道壁之间的摩擦而

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

(2)局部阻力:局部阻力是空气在流经风道时由于流速的大小或方向变化及随之产生的涡

流造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

7 自然通风就是由有限空间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大气运动、大气压力差)等自然因素引起

的有限空间内外空气能量差促使有限空间的气体流动并与大气交换的现象。

几个例子:

1.**烟囱效应:烟囱内外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通风。当烟囱内有高温气体时,烟囱内部

温度大于烟囱外部的温度,内部的空气的密度要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这样在烟囱的底部的水平面上,就会使得烟囱外部的气压大于内部的气压,产生内外气压差即自然风压,这种气压差会推动空气由烟囱的底部进入烟囱,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沿着烟囱由烟囱的上端排出,这样自然通风就产生了,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

2.**大气运动形成的自然通风:室外大气运动气流与建筑物相遇时,其气流由于受阻

而绕流通过,经过一定距离之后,气流才恢复绕流前的流动情况。在气流绕流建筑物时,建筑物四周的室外气流压力分布将发生变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升高,形成正压;侧面和背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形成负压。

3.工业厂房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通风:厂房内有一定温度的热源,在外墙的不同高度上

设有窗孔,设底处窗孔为a,高处窗孔为b,它们的高差为h,窗孔外的静压分别为pa和pb,窗孔内的静压分别为p′a和p′b,厂房内外的空气密度和温度分别为ρn、tn和ρw、tw,由于tn>tw,所以ρn<ρw。这时,作用在底处窗孔a-a平面的厂房外h高度的单位面积空气柱质量大于厂房内h高度的单位面积空气柱质量,即a-a平面的厂房外的静压大于厂房内的静压,其压力差使得房外的低温大气从窗孔a源源不断流入厂房内并与厂房内热源进行热交换产生气体膨胀。这样,在空气浮力作用下,低温气体产生热膨胀向上运动,并从窗孔b流出,

产生了自然通风

4.矿井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通风:这是一个简化的矿井通风系统,2—3为水平巷道,0

—5为通过系统最高点的水平线。如果把地表大气视为断面无限大、风阻为零的假想风路,则通风系统可视为一个闭合的回路。在冬季,由于空气柱0—1—2比5—4—3的平均温度较低,平均空气密度较大,导致两空气柱作用在2—3水平面上的重力不等。其重力之差就是该系统的自然风压。它使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在夏季时,若空气柱5—4—3比0—1—2温度低,平均密度大,则系统产生的自然风压方向与冬季相反。地面空气从井口5流入,从井口1流出,即由密度差产生了自然通风。

8 置换通风以较低的温度从地板附近把空气送入室内,风速的平均值及紊流度均比较小,

由于送风层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故会沿着整个地板面蔓延开来。房间内的热源(人、电器设备等)在挤压流中会产生浮升气流(热烟羽),浮升气流会不断卷吸室内的空气向上运动,并且,浮升气流中的热量不再会扩散到下部的送风层内,因此,在室内某一位置高度会出现浮升气流量与送风量相等的情况,这就是热分离层。在热分离层下部区域为单向流动区,在上部为混合区。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和有害物浓度分布在这两个区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下部单向流动区存在明显的垂直温度梯度和有害物浓度梯度,而上部紊流区温度场和有害物浓度场则比较均匀,接近排风的温度和浓度。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保证热分离层高度位于人员工作区以上,就能保证人员处于相对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中,大大改善人员工作区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只需满足人员工作区的温湿度即可,而人员工作区上方的冷负荷可以不予考虑,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具有节能的潜力(空间高度越大,节能效果越显著)。

9 根据总除尘效率的不同,除尘器可分:①低效除尘器:除尘效率为50~80%,

如重力沉降式、惯性除尘器等,一般只用于多级除尘系统中的初级除尘

②中效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95%,如低能湿式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等;

③高效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以上,如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文丘里除尘器等。

10 (参考课本102页)

1112

13

分别为某一粒径范围内除尘器进口和被除尘器c1,c2—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出口气体的含尘浓度,14

———某一粒径范围内粉尘的分级效率

15

5.2.4 穿透率

除尘效率是从除尘器所捕集的粉尘的角度来评

穿透率反映了排入大气中粉尘量的概念,根据穿透率可以直接计算出排入大气的总尘量。

17

=

p r

5.2.5 多级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

?

如果两台或两台以上除尘器串联运行时,假定第一级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为η1,第二级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为η2,其它依次类推,第n 级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为ηn ,则n 台除尘器串联运行时,其总除尘效率η为:

?

η=η1+η2(1-η1)+η3(1-η2)+….= 1-(1-η1)(1-η2)……(1-ηn )

18

?

例题1:现场对某除尘器进行测定,测得除尘器进口和出口气体中含尘浓度分别为4×103g/m3和500g/m3,除尘器不漏风,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粉尘的粒径分布如表:

19

粉尘的粒径/μm0-5

5-10

10-20

20-40

>40

质量分数/%

除尘器进口2010152035

除尘器出口

78147.40.60

20

11 重力沉降室:利用尘粒与气体的密度不同,通过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

尘装置 (2)原理

当含尘气流从管道进入比管道横截面积大得多的沉降室时,由于横截面积的扩大,气体

的流速大大降低,在流速降低的一段时间内,较大的尘粒在沉降室内有足够的时间因重力作用而沉降下来,进入灰斗中净化气体从沉降室的另一端排出。

12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离心力从含尘气体中将尘粒分离的设备。

含尘气体由除尘器进气管的入口高速进入旋风除尘器,气流由直线运动变成沿筒壁向下作螺旋形旋转运动,通常称此气流为外旋流。外旋流向下到达锥体部分时,因圆锥形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靠近。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断提高。外旋流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并以同样旋转方向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排气管排出。这股向上旋转的气流称为内旋流。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力的推动下向外壁移动,尘粒一旦到达外壁与之接触,便失去惯性力,并在向下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集尘室(灰斗)

13 袋式除尘器是将纤维编织物作为滤料制成滤袋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的除尘装置

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清洁气流穿过滤袋之后排出,沉积在滤袋上的粉尘通过机械振动,从滤料表面脱落至灰斗中。

含尘气体通过洁净的滤袋时,粗尘粒首先被阻留,由于滤料本身的网孔较大,一般为20~50μm,表面起绒的滤料为5~10μm,因此,新用滤袋的除尘效率较低,大部分微细粉尘会随着气流从滤袋的网孔中通过,而粗大的尘粒却因惯性碰撞、截留、布朗扩散、静电和重力沉降等作用被阻留,并在网孔中产生“架桥”现象

随着含尘气体不断通过滤袋的纤维间隙,纤维间粉尘“架桥”现象不断加强,一段时间后,滤袋表面积聚一层粉尘,称为粉尘初层。

在以后的除尘过程中,粉尘初层便成了与气流粉尘进行惯性碰撞、截留、布朗扩散、静电和重力沉降等作用的主要过滤层,而滤布只不过起着支撑骨架的作用,随着粉尘在滤布上的积累,除尘效率和阻力(即压力损失)都相应增加。

14 湿式除尘器的原理

通过喷雾、气流冲击等方式将液体形成液滴、液膜、气泡等形式的液体捕集体,而后尘粒与液体捕集体接触,使得液体捕集体和粉尘之间产生惯性碰撞、截留、扩散和凝集等作用,从而将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

15影响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粉尘与液体捕集体的相对速度;液滴粒径;粉尘的湿润性;耗水量;液体粘度及粉尘密度

16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电晕放电:电除尘器内设有高压电场,电极间的空气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形成电流。开始时,空气中的自由离子少,电流较小。当电压升高到一定数值后,电晕极附近离子获得了较高的能量和速度,它们撞击空气中性分子时,中性分子会电离成正、负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空气电离。

(2)粉尘荷电:以负电晕为例,在放电电极附近的电晕区内,正离子立即被电晕极表面吸引而失去电荷;自由电子和负离子则因受电场力的驱使和扩散作用,向集尘电极移动,于是在两极之间的绝大部分空间内部都存在着自由电子和负离子,含尘气流通过这部分空间时,粉尘与自由电子、负离子碰撞而结合在一起,实现粉尘荷电

(3)粉尘沉积:电晕区的范围一般很小,电晕区以外的空间称为电晕外区。以负电晕为例,

电晕区内的空气电离之后,正离子很快向负极(电晕极)移动,只有负离子才会进入电晕外区,向阳极(集尘极)移动。含尘气流通过电除尘器时,只有少量的尘粒在电晕区通过,获得正电荷,沉积在电晕极上。大多数尘粒在电晕外区通过,获得负电荷,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向集尘极运动,到达极板失去电荷后最后沉积在集尘极上。

(4)清灰:当集尘极表面的灰尘沉积到一定厚度后,会导致火花,电压降低,电晕电流减小;而电晕极上附有少量的粉尘,也会影响电晕电流的大小和均匀性。为了防止粉尘重新进入气流,保持集尘极和电晕极表面的清洁,隔一段时间应及时清灰。

17 除尘器本体和供电装置两大部分组成。除尘器本体包括电晕电极、集尘极,清灰装置、

气流分布装置,灰斗,(外壳,供电装置)

18

广;压力损失低,能耗低,运行费用少

投资大、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对操作、运行、维护管理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对粉尘的比电阻也有要求。目前,电除尘器主要用于处理气量大,对排放浓度要求较严格,又有一定维护管理水平的大企业109

19 P147工业通风需要风量的计算

一 厂房全面通风风量计算(重点) 20 测尘点的选择:

①在生产作业地点较固定时,应在工人经常操作和停留的地点,采集工人呼吸带水平的粉尘,距地面的高度应随工人生产时的具体位置而定。

②在生产作业不固定时,应在接触粉尘浓度较高的地点、粉尘接触时间较长的地点和工人集中的地点分别采样。

③在有风流影响的作业场所,应在产尘点的下风向或回风侧粉尘扩散较均匀的呼吸带进行粉尘浓度的测定

21 粉尘浓度的计算237滤膜法

环境法期末考试整理

2、环境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 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也叫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的功能 ?生命支持功能(提供物质资源) ?废物消纳功能 ?生态审美功能 4、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比较 ?定义: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都称为自然资源。 ?比较: ?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属于环境要素中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 物质和能量。 ?二者的相近:如果把自然资源作为环境因子,自然资源则纳入环境的外延; 也可以把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把环境纳入资源的范畴。 ?二者的区别:自然资源的认识侧重点是其经济效用、经济价值,而环境则 侧重于系统平衡的生态性概念作为人类共同保护的客体,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可以界定产权。而环境则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很难通过界定产权来保护。 ?二者的融合:环境资源化(即赋予环境以价值);资源生态化(作为整体 系统的资源生态功能) 5、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它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法的科学基础-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研究环 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一,研究人类生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

商法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第一编商法总论 第一章商法是什么 一、商法的概念 商法,也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阿 二、商法的调整对象 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 商事关系的特点: 1、商事关系是平等的商事主体间的社会关系。 2、商事关系是商事主体基于营利的动机而建立的。 3、商事关系仅发生于持续的营业之中。 三、商法的渊源和体系 我国商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1、法律 2、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4、立法与司法解释 5、商事自治规则 第二章商法的特征和原则 一、商法的特征 1、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 2、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3、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 4、商法的公法性 5、商法的国际性 二、商法的原则 1、商主体法定原则——商主体类型法定、内容法定、商主体公示法定 2、公平交易原则 3、交易简便、迅捷原则 4、鼓励交易原则 5、交易明确、安全原则 商法与、的区别 (1)从历史条件来看,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民法产生于古代简单商品经济,商法产生于近代自由竟争经济,而经济法则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 (2)从调整对象来看,民法既调整财产关系也调整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而商法调整的则是商事主体在商事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商事关系。 (3)从法律性质来看,民法具有私法性质,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而商法则具有私法公法化性质。 (4)从规范着眼点来看,民法规范偏重于伦理性,经济法规范偏重于管理性,而商法规范则偏重于技术性。 (5)从价值取向来看,民法以公民个人利益为本位,经济法以国家利益为本位,而商法则以商事组织为本位。 (6)调节机制上,民法以意思自治为调节机制,经济法以宏观间接管理为调节机制,商法采用营利性调节机制; (7)从立法原则来看,民法以任意性为主,经济法以强制性为主,而商法则实行强制性和任意性相结合的原则。 (8)从形成过程来看,民法在某些情况下有习惯法和成文法之分,经济法的形成完全与习惯法无关,而商事习惯法在商法的演变过程中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9)从稳定性来看,民法规范相对来说要稳定得多,经济法规范的修订最为频繁,而商法规范的修订则比较频繁。 (10)从适用范围来看,民法的区域性、民族性较强,经济法的目标性较强,而商法的国际性则较强。 第三章商事主体 一、商主体的概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试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 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 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 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 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 将贷 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 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 进行结构性重组, 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 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 正确 2、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 正确 3、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正确 4、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正确 5、银行从事股票投资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错误 , 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仅限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并不从事股票投资业务。 + 三、简述题 1、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德望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最全SQL数据库试题-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很高 D.数据独立性高 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SQL2000实用程序的是( D )。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媒体播放器 3.SQL Server安装程序创建4个系统数据库,下列哪个不是(C )系统数据库。 A.master B.model C.pub D.msdb 4.(A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MS B.DB C.DBS D.DBA 5. 在SQL中,建立表用的命令是( B )。 A.CREATE SCHEMA B.CREATE TABLE C.CREATE VIEW D.CREATE INDEX 6.SQL语言中,条件年龄BETWEEN 15 AND 35表示年龄在15至35之间,且( A )。 A.包括15岁和35岁 B.不包括15岁和35岁 C.包括15岁但不包括35岁 D.包括35岁但不包括15岁 7.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提法是( C )。 A.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 B.SQL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操纵和控制功能 C.SQL语言可以自动实现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D.SQL语言称为结构查询语言

8.在MS SQL Server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D )。 A. sp_dbhelp B. sp_db C. sp_help D. sp_helpdb 9.SQL语言中,删除表中数据的命令是( A )。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10.SQL的视图是从( C )中导出的。 A. 基本表 B. 视图 C. 基本表或视图 D. 数据库 11. 下列哪个不是sql 数据库文件的后缀。C A..mdf B..ldf C..tif D..ndf 12. 数据定义语言的缩写词为( A )。 A.DDL B.DCL C.DML D.DBL

2018年商法期末重点必考复习资料汇总

2018年商法期末重点必考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商法总论 名词解释1、商事关系:就是一定社会中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商人、就是以自己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三个条件;1、实施商行为2、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3、以事实商行为为常业3、商行为:就是使用商事法律规范的营利性行为4、形式商法:形式商法,最典型的就是独立与民法典之外的商法典。这种立法体例称为民商分立制。5、实质商法;英美法系没有民法与商法的严格区分,因而不存在民商分立于民商合一的问题,此外法院的判例和民间的自治规章也是重要的商法渊源,总第来说,英美商法的概念属于实质商法的范畴。6、公示原则:在涉及公众或多数当事人的场合,商法实行公示原则,要求将有关事实公诸于世。7、外观法则;对于商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各国商法都采用客观主义的认定方法,即有关行为的内容及含义的解释,以表示行为的客观表象为准,即使这种解释表意人也不得推翻。商法:又称为商事法,是指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简述题1、简述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民法和商法的共同之处,即他们都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民法是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内的一般社会生活的普遍性规则,而商法则是市场经济领域的特定财产关系的特殊规定。民法对商法来说,具有统领和指导的意义,而商法对民法来说,具有补充、变更或限制的作用。2、商

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二者的联系,商法和经济法相对于民法而言,都是特别法,在适用上有优先的效力。其次,从功能上讲,经济法体现了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对商事关系的干预,因而相对于商法来说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再次,从形式上讲,除了商法在少数国家部分试行法典化外,商法和经济法都是针对特定领域、特定问题单行法,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技术性和灵活性。最后,从内容上讲,商法与经济法存在相互包容的现象,即商法的规定吸收经济政策或经济法规范,经济法的规定中运用商法制度或商法手段。经济法有如下特征;1、国家意志的政府职能的介入。 2、多种法律部门的综合调整。 3、国家政策的指导作用。商法是关于商事组织和商事交易的法律群。传统商法受契约自由的原则支配。。8商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强化企业组织原则1、提高企业素质2、完善企业结构产权的保护二、提高经济效率原则1、产权的保护2、信用的维护3、交易的便捷三、维护交易公平原则1、平等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四、保障交易安全原则1、强行主义2、公示原则3、外观法则 4、严格责任 5、对善意买受人的保护5维护交易公平的意义何在?商法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答:意义,首先, 是设立公平交易的行为准则,从而建立市场竞争的 正常条件。其次,就是依据这些行为准则以及时一

商业银行期末考试试卷

闭卷 A 卷 xx 大学试题、试卷纸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银行资本充足率 2、存款保险制度 3、回购协议 4、表外业务 5、现金资产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及其功能 3、简述商业银行存款的特点和作用 4、简述商业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的区别 5、简述西方商业银行“5C”评级法的主要内容。 6、试述表外业务的概念及其特点,并简述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表外业务?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现代商业银行从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方式、业务结构、收 入来源、甚至机构设置等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2、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论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货款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的处理实践情况。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信贷主管人员对某一公司客户以12%的年利率发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借款人使用贷款的资 金成本率为10%,贷款管理成本为2000元,以使用的资金净额占分配贷款资金的8%,假定借款人使用的贷款资金净额等于未归还的贷款余额(即100万元),试计算该笔贷款的税前预期收益率是多少?并确定该笔贷款是否需重新定价? 2、设某银行吸收到一笔100万元的活期存款,除按6%的规定比例上存准备金外,银行还多上存了9% 的准备金。此外,在这笔存款中,最终会被存款人取走10万元的现金用以发放工资。试计算这笔存款最多能派生出多少派生存款。

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2、存款保险制度: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3、回购协议: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4、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5、现金资产: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包 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以及在途资金。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安全性 (2)流动性 (3)盈利性 这些目标有是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决定的,但目标的实现又实现存在一定的矛盾,应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争取利润最大化,而解决安全性与盈利性矛盾的最好选择是提高经营的流动性。 2、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及其功能 1)巴塞尔协议中奖商业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并且要求核心资本不能低于总资本的50%,其中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资本盈余、留存盈余、永久非累积优先股,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 2)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3、、简述商业银行存款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被动性、派生性、客观性、波动性 2)作用:(1)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2)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手段。(3)集中社会闲散资金。(4)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5)是联系社会各界的主要渠道。 4、简述商业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的区别 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 再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 两者区别:利息收取方式不同、贷款收回方式不同、贷款的安全程度不同 5、简述西方商业银行“5C”评级法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指银行在贷款中对客户的信用分析集中在5个方面: (1)借款人品格(Character) (2)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 (3)企业的资本(Capital) (4)贷款的担保(Collateral) (5)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Condition) 6、试述表外业务的概念及其特点,并简述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表外业务?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黑大商法总论期末考试范围

1单选、2多选 20分 3简答9个*5=45分 4判断分析(类似简答、概念演化)3个*5=15分 5案例分析2个*10=20分 Chapter 1 【简答①商法的特征】 1、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特征。 商主体身份之确立、商行为只界定、商活动之目的和立法和司法之原则,无不以营利有关。 2、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调整的对象仅适用于履行了商事登记而具有商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仅适用于商行为。 3、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 如票据法中关于票据之文义性、要式性、背书行为等的行使;保险法中关于保险费用、保险金额、保险标的、损害赔偿的评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机关、公司股份、公司债券、公司财务会计;海商法中关于共同海损、理算规则等等都涉及技术性问题。 如证券法中商事交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商法与一般法律相比,其修改更为频繁。 4、商法的公法性。 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但含有大量的公法性条款,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而干预商事交易活动的规范,如商事登记、商号等。 5、商法的国际性。 【简答②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 1、商主体类型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在组织形式上由法律予以明确设定,非经法律设定者不得享有商主体资格。 2、商主体内容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的财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3、商主体公示法定 是指商主体的成立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公示,以便交易第三人及时知晓。 【简答③交易简便、迅捷原则】 1、交易简便。 各国商法在商行为方面一般采取要式行为方式和文义行为方式,并通过强行法和推定法对其内容预先予以确定。 2、短期时效。 商法对于各类商事请求普遍采取不同于民法上时效期间的短期时效,如票据请求权、货物买卖中瑕疵责任等,短期时效制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迅速行使权利,以保证交易迅捷。 3、定型化交易规则。 如广泛采用票据、提单、保险单等,通过这些要式文件,使法律行为标准化、定型化,从而简化了权利转让和权利认定的程序。 【简答④鼓励交易原则充分体现在商法其他一系列原则和制度中的主要表现】

(完整word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模拟考试题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综合测试一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 分) ()1、银行业务营运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是: A.自有资本B.负债业务C.资产业务D.贷款业务 ()2、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诞生。 A.英格兰银行B.威尼斯银行C.圣乔治银行D.阿姆斯特丹银行 ()3、在下列几种通过外部融资扩充银行资本的方法中,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影响最小的是: A.发行普通股B.发行优先股C.发行资本性长期债券D.发行可转换债券 ()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金运用是: A.同业存款B.短期国库券C.贷款D.长期证券 ()5、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是: A.损失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关注类贷款 ()6、定活两便存款利率一般参照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________折计息。 A.4 B.5 C.6 D.7 ()7、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是: A.比例规模B.资产结构C.银行资本D.负债业务 ()8、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始于: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9、通常把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称为: A.可用头寸B.基础头寸C.可贷头寸D.超额头寸 ()10、一家银行的资产是100万元,资产收益率是1%,其杠杆比率是4,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A.1% B.4% C.5% D.10%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业务活动中引起银行现金流入增加的有: A.利息支付B.同业拆入资金C.兑付大额可转让存单D.发行债券 ()2、下列属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拆出资金B.再贷款C.再贴现D.发行债券 ()3、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成本最低原则B.安全性原则C.适时流量调节原则D.适时存量控制原则 ()4、下列________项目属于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 A.股本金B.税后留利C.呆帐准备金D.自有房产 ()5、下列属银行表外业务的有: A.担保B.证券承销C.备用信用证D.融资租赁 ()6、商业银行分行制的特点有: A.银行业务多集中于某一行业或地区,风险集中; B.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业务分散; C.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D.银行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下列哪几类之和: A.损失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关注类贷款 ()8、通过对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商业银行可以: A提高资产流动性B.降低资产流动性C.提高负债水平D.降低负债水平 三、判断改错(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每小题2 分,共20 分)

Oracle数据库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基础知识 表3.2 Oracle数据类型

表3.3 XSB的表结构

操作表 创建表 CREATE TABLE [schema.] table_name ( column_namedatatype [DEFAULT expression] [column_constraint][,…n] [,…n] ) [PCTFREE integer] [PCTUSED integer] [INITRANS integer] [MAXTRANS integer]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STORGE storage_clause] [CLUSTER cluster_name(cluster_column,…n)] [ENABLE | DISABLE ] [AS subquery] 【例】使用CRETE TABLE命令为XSCJ数据库建立表XSB,表结构参照表3.3。 打开SQL*Plus工具,以system方案连接数据库,输入以下语句: CREATE TABLE XSB ( XH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 XM char(8) NOT NULL, XB char(2) DEFAULT '1' NOT NULL, CSSJ date NOT NULL, ZY char(12) NULL, ZXF number(2) NULL, BZ varchar2(200) NULL ); 修改表 ALTER TABLE [schema.] table_name [ ADD(column_namedatatype [DEFAULT expression][column_constraint],…n) ] /*增加新列*/ [ MODIFY([ datatype ] [ DEFAULT expression ] [column_constraint],…n) ] /*修改已有列的属性*/ [ STORAGE storage_clause ] *修改存储特征*/ [ DROP drop_clause ] /*删除列或约束条件*/ 【例】使用ALTER TABLE语句修改XSCJ数据库中的表。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汇总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共计 20 分) 1. 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 此点称为麦氏 点。 3. 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 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黏膜光滑无 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 共计 20 分) 1. 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 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 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 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 周围附有喉肌, 内面衬以黏膜构成, 其中喉软 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 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 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 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 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 在 12 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 臂丛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 方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 3 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 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计 30分) 1. 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 A )。 A 、垂直轴 B 、矢状轴 C 、冠状轴 D 、额状轴 2. 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 C )。 A 、单层扁平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D 、单层立方上皮 6. 下列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的细胞是( A 、 I 型肺泡细胞 B 、 II 型肺泡细胞 C 、肺巨噬细胞 D 、尘细胞 C 、变异上皮 3. 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 C )。 A 、肋间内肌 B 4. 十2正确的描述是(B ) A 、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B 、右下颌第一磨牙 5. 识别空肠起始的标志是( B ) A 、十二肠大乳头 C 、十二指肠球部 肋间外肌 C 、膈肌 D 、腹肌 B 、左上颌侧切牙 D 、中切牙 B 、十二指肠悬肌 D 、十二指肠小乳头 B )

国际商法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商法》期末复习整理 写在前面: 个人主观整理,仅供参考。 虽然把课本内容差不多都打进去了,但复习还是最好结合课本几乎都是手打的,所以可能会出现错别字,不接受任何质询。 记号解释:Δ重要;*比较重要;Δ*及其重要;√看一下 可能存在疏漏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第一章国际商法总论 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及其特征Δ 1.国际商法是在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主体在其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这一概念涉及以下三项要素:①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国际商事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各类商事法律关系;②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包括个人、合伙、公司等商事组织形式;③国际商法有规范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国际条约、国际商事交易习惯法规则、主要国家的国内商事法律规范等构成。 3.国际商法的特征:①调整对象的特定性;②商事主体及商行为的盈利性; ③商法规范的技术性和同源性;④国际性和统一性。 二、国际商法的渊源Δ 商法的渊源是指商法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国际商法有两类渊源: ①与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相关的国际条约和习惯法规则; ②对国际商事交易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国内法规范,包括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学说。 1.国际条约或公约 国际条约或公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就商事交易等方面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是国际商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1)其特征是:①主体是国家或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国家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实体间就商事活动达成的协议不构成条约;②国际条约或公约是缔约主体双方或多方协商谈判的结果;③书面形式,仅对缔约国或参加国具有约束力,实践中可能得到非缔约国的承认和遵守。 2)包括国际商事公约和含有商事条款的一般国际公约,以前者为主,其数量众多、内容广泛且通常参加方较为普遍,包括国际商事实体法、国际商事程序法以及国际商事冲突法。 2.国际习惯法规则 国际习惯法规则又称国际商事习惯法规则,是在国际商事交往过程中,由长期、反复的国际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并为各国普遍承认和遵守的国际商事交易行为规范。 1)此类规范常以不成文形式出现,多为一些国际性商人组织、整理、编纂,并伴随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发展适时加以修改完善。 其基本要素是①内容确定,包含国际商事交易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则;②为各国当事人在长期实践中重复、一致适用;③为各国普遍接受,具有约束力。 2)影响较大的国际商事习惯法规则有: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1983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75年《联合国运输单证统一规则》等。 3)国际习惯法规则本身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际商事习惯法规则不当然具有法律约束力、不涉及主权等特征。 3.关于国际商事交易的国内法规范 教材p7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期末考试试题集

一、选择题 8、商业助学贷款的借款人要求提前还款的,应提前()个工作日向贷款银行提出申请。 A.5 B.10 C.15 D.30 D 9、下列关于个人住房贷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 B.自营性住房贷款也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C.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也称委托性住房公积金贷款 D.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追求营利,是一种政策性贷款 D 10、商业助学贷款的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执行,原则上()。 A.上浮不超过5% B.上浮不超过10%

C.上浮不超过20% D.不上浮 D 11、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指在贷款期内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其中归还的本金和利息的配给比例是逐月变化的,利息逐月(),本金逐月()。 A.递增,递减 B.递增,递增 C.递减,递增 D.递减,递减 C 12、以下()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带有较强的政策性。 A.自营个人住房贷款 B.个人质押贷款 C.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D.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D 13、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不需要提交()。

A.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B.自己的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C.担保人的资信证明 D.乡镇、民政相关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 C 14、个人汽车贷款在受理和调查环节中的风险点不包括()。 A.借款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不符合银行相关规定 B.借款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不真实、不合法 C.借款申请人的担保措施不足额或无效 D.审批人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查不严 D 15、以下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方式规定不正确的是()。 A.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采取的担保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 B.在未实现抵押登记前,普遍采取抵押加阶段性保证的方式 C.在一手房贷款中,在房屋办妥抵押登记前,一般由开发商承担阶段性保证责任D.在二手房贷款中,一般由中介结构或担保机构承担阶段性保证的责任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库(非常全面)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 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商法总论》练习题(有答案)

《商法总论》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 1.法国于1807年9月通过,并于1808年1月1日实施的___《法国商法典》___,是世界上第一部划时代的商法典,它首开__商成文法__之先河,标志着商法在人类法制史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1861年,德国以____为基础制定了____,该法典仿效法国立法例,采用客观主义原则。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开始修订法典,于1897年5月颁布了_《德国商法典》_。新法典则改采商人法模式。 3.商事主体的类型主要有_____商个人、商法人、商合伙____、_法定商人、注册商人、任意商人____、___形式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__三大类型。 4.采用民商分立的大陆法系国家又存在____商人法模式__、___商行为法模式_____、____折中商法模式_________三种具体立法模式。 5.采用单行商事法模式的典型代表是___英国___,采用示范性质的统一商法典模式的典型代表是___法国____。 6.商事法律关系由__商主体__、___商客体____、____商内容___三要素组成。 7.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商个人主要包括__个体工商户___、__个人独资企业_和__私营独资企业___。 8.商法人在国外通常被称为_______,在我国被称为_____。 9.__法定__商人是指以绝对商行为作为经营标的,不以在商事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为成立要件的商人,是___德国___商法典的一种分类。 10.不同国家,在商号选定上奉行不同的原则,主要包括___商号自由____原则和__商号真实____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商法。调整商事主体在商事行为中所形成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号。商主体在从事商行为的过程中使用的名称 2、商事法律关系:商人在从事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2、商行为:商主体所从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 2、商主体:两个能力+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权利和义务 3.绝对商行为。仅根据行为的形式或行为本身的性质即可确定为商行为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