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2)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指生长在植物体内并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真菌。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对植物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抗病抗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进展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理学、药效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通过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离培养,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内生真菌,如Talaromyces属、Aspergillus属、Penicillium属等。

还可以通过对多个地理分布区域的内生真菌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分布规律和异质性。

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内生真菌能够在共生过程中通过与植物交换物质来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并且这些产物往往具有药用活性。

研究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于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生化分析、层析分离等技术手段,可以鉴定和提取出内生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并进行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共生机制。

共生关系是内生真菌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内生真菌与植物共生的机制,有助于揭示植物对于真菌共生的策略和调控机制。

通过分析内生真菌的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等信息,可以深入了解内生真菌在共生过程中的遗传调控和代谢途径调控等机制。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对于揭示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发现新的药用活性物质、深入了解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机制以及推动药物研发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并取得更多的理论和应用突破。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指的是一种共生于药用植物体内的真菌。

它们与药用植物形成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互惠共生方式提供保护、营养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这些研究进展。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特征等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分类和演化关系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提取和纯化真菌代谢物,并进行药理活性评价,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关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菌丝结构和分泌物的研究,揭示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改善宿主植物养分吸收、抗逆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还对真菌和宿主植物的共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调控机制。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研究进展对于发现新的药用活性物质和促进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化学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将会得到更大的突破。

食药用菌多糖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食药用菌多糖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食药用菌多糖抑菌作用研究进展蔡小雨,李雪晗,于美翠,巫小慧,王玉青,李梦瑶(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河北沧州 061100)摘 要:食药用菌多糖由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等多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功能,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于食药用菌多糖抗菌功能进行整理概述,分别阐述了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与抑菌原理,灵芝、香菇、黑木耳、杏鲍菇、竹荪与孔菌6大类具体的食药用菌多糖的抑菌能力与其多糖提取优化工艺,为应用食药用菌多糖抑菌功能到农业、医药业与食品工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食药用菌;多糖;抑菌活性;提取工艺“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

”描写的就是食药用菌。

食药用菌从广义上可以认为是可以食用的真菌,狭义上认为是可食药用的大型真菌。

总的来说可食药用菌属于真菌的一类分支,属于微生物的范畴。

如今食药用菌的菌体培养多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食药用真菌在液体中进行发酵,在此过程发酵液中会产生丰富的多糖。

由于真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外对于食药用菌多糖提取方法与功能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综述食药用菌多糖抑菌作用相关研究进展,为抑菌功能更好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菌体多糖名称见表1。

表1 菌体多糖名称名称位置胞内多糖位于原生质层或组成原生质层的组分胞壁多糖(荚膜多糖)位于细胞壁层,依附于荚膜上胞外多糖菌体分泌与介质中1 食药用菌多糖抑菌作用机理有关食药用菌多糖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是以一种菌为研究对象进行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将不同种菌的抑菌机理进行汇总,大致可以分为3种,即阻止有害菌进入细胞,破坏有害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与影响有害菌的基因表达。

1.1 阻止有害菌进入细胞当有害菌还未接近宿主细胞时,一些多糖会与有害菌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铁进行结合,进而影响了有害菌的活性,铁与多糖结合能力越强,有害菌体得到的铁越少,对于菌体的抑制能力越强[1],到达宿主细胞的有害菌就越少。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药用真菌是一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真菌,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医学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研究逐渐增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渴望,药用真菌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药用真菌的概述1. 药用真菌的定义和特点:药用真菌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包括蕈属、麦角菌属、青霉属等。

药用真菌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拥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新药开发的热点。

2. 药用真菌的分类和种类:药用真菌可分为毒蕈和无毒蕈两大类。

常见的药用真菌有灵芝、牛肝菌、蝈蝈菇等。

二、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1. 药用真菌的历史应用:药用真菌在中医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如灵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神草”,被誉为“长寿菌”;牛肝菌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2. 药用真菌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

目前,药用真菌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许多药用真菌被发现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医学应用价值。

三、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1. 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用真菌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多肽等。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和纯化这些化学成分,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学研究:对药用真菌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营养需求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为其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3. 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上。

通过药理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用真菌的作用途径,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药用真菌的未来趋势1. 药用真菌的新品种开发:随着药用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需求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将继续发掘新的药用真菌品种,并重点研究其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药理学疗效。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合成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药用真菌中有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并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药用真菌制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指生长在药用植物内部的真菌,与药用植物相互作用并相互补充,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包括内生真菌的物种、分离与鉴定方法以及与药用植物的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

已经证实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主要有以下几个物种:细菌属(Burkholderia)、丝状菌属(Streptomyces)、放线菌属(Actinomycetes)、拟青霉属(Aspergillus)、黄曲霉属(Penicillium)等。

这些菌株可以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有着一定的生物活性。

例如,Burkholderia物种可以产生一些有机酸、激素等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而Streptomyces物种则是天然产生的许多新药物的来源。

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是研究该领域的重要方面。

目前,常用的内生真菌分离方法有以下几种:表面消毒法、体内钻孔法、均质法、泥土拍板法等。

其中,表面消毒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植物表面进行消毒,去除外部微生物的干扰,然后将植物分段切割并移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分离。

鉴定方法则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其中,形态学是最为直观的一种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内生真菌的形态、菌落、孢子等特征进行判断。

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可以更加准确地鉴定内生真菌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三、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药用植物的相互作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与药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领域的重点。

这种相互作用是一种共生关系,内生真菌通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免疫力、产生各种有益物质等方式来帮助植物生长,而植物则为内生真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以增加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抗病毒性能力等。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随着生物多样性的逐步发现和了解,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内生真菌是一类生活在植物体内或外周的真菌。

在药用植物内,内生真菌不仅与植物共生、互利共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产生种类繁多的次生代谢产物,有些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多糖等)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因此,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引人关注。

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及其药用价值目前已经发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种类繁多,包括拟青霉菌、链霉菌、放线菌、灰色链格孢菌等。

这些真菌可以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有些次生代谢产物被用于药物研发。

以拟南芥为例,拟南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欧洲、北非、亚洲等地区,其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

其中一种内生真菌Epicoccum nigrum产生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

另外,拟青霉菌、放线菌等内生真菌还合成了大量酮酸、生物碱、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

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生态和代谢机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对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形成复杂的代谢网络,这种代谢网络不能简单地用“毒药/抗生素”形容,它更像是一种相互斗智斗勇的生态竞争过程。

内生真菌通过与植物形成真菌-植物共生体,可以生产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

植物的生长发育状态是影响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数量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植物自身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则可以影响内生真菌的生长,因此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代谢相互作用非常活跃且复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目前,拟青霉菌已经被开发为几类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比如氟达拉滨等。

此外,基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者可以开发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的天然产物药。

食药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过量产生会导致氧化
应激,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8]
,可能导致很多病理损
害,导致代谢损伤,如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19] 。
冬虫夏草、猴头菇、羊肚菌中都富含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
性。 因此,食用菌的抗氧化研究成为热点。 研究表明,冬虫
肽通过抑制小肠中 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血液中葡萄
取物显示 出 抗 高 脂 血 症 的 活 性, 并 且 改 善 了 自 由 基 清
除酶 [29] 。
平菇和双孢蘑菇混合饲料被证明有降血糖的作用,双孢
蘑菇与平菇混合粉食对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
用。 它们含有很高的钾钠比,成为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immune regulation and anticancer we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bacteria was prospected,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bacteria.
1 食药用菌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省、河北省及福建省位列全国前五
[1]
。 食药用菌种类有很
1. 1 多糖 多糖包括蛋白结合的多糖或多糖肽复合物,具
多,目前我国发现的菌物大约有 1. 6 万种,其中食用菌近
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多糖是食药用菌的重要成分[8] ,冬虫夏
100 种
虫夏草多糖( cordyceps polysaccharides,CSP) 主要由葡萄糖、

食药用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梁雪;倪秀珍;汉丽萍
【期刊名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7)005
【摘要】多糖是食药用真菌中主要的活性成分.现已发现食药用真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其效果好、毒性低、来源广泛等特点,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及化学修饰与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进展关系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梁雪;倪秀珍;汉丽萍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1
【相关文献】
1.食药用真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生物活性研究 [J], 张峰源;张松
2.食药用真菌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J], 苗元振;张红燕;薛宏伟;贾乐
3.食药用真菌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J], 胡顺珍;贾乐
4.食药用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梁雪;倪秀珍;汉丽萍;
5.食药用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悦尚; 郑新新; 李富宽; 杨燕; 王慧; 吕慎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
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
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
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
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
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
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
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
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
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
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
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
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一、真菌的概述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

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

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真菌自成一门,和植物、动物和细菌相区别。

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又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不同。

二、真菌的构造
(一)植物细胞
真菌营养成分成长期的构造称之为营养体。

真菌的大部分营养体是发枝丝,称之为菌丝。

很多菌丝一起被称作菌丝体。

菌丝生长发育在栽培基质上的方式称之为菌体。

显微镜下观查,菌丝体呈管形,植物细胞和细胞核,没有颜色或有色板块。

菌丝体能够无限生长,但其直徑比较有限,一般为2-30μm,较大达到100μm。

沒有隔膜的劣等真菌的菌丝称之为无隔膜菌丝,而高真菌的菌丝有很多隔膜,称之为隔膜菌丝。

除此之外,一些真菌的营养体并不是细条。

它是一种沒有植物细胞、样子可变性的疟原虫,或是是一种有植物细胞的椭圆型单细胞。

内寄生在绿色植物上的真菌一般从菌丝体散播到靶细胞或根据体细胞。

(二)真菌繁育体
当营养成分性命不断到一定阶段,真菌刚开始进到生殖系统环节,产生各种各样繁育体,即子实体。

真菌的营养体包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三、药用价值
(一)对心血管系统软件的危害
1.降低血脂,防止心肌梗塞
据报道,灵芝多糖能调整高血脂大鼠的脂质代谢,提高抗脂质过氧化功效,但灵芝多糖调整脂质代谢的体制尚不清楚。

王奕心等[91]觉得黑牛肝菌对大鼠具备显著的降低血脂和抗氧化性功效。

王惠明等[101也报导香菇多糖能明显减少血压高大鼠血细胞总胆固醇,这将会与int能明显提升LCAT、IPL酶促反应和HDL-C水准相关。

除此之外,吴峰和郭素粉报导灵芝多糖和木耳含糖量具备防止大鼠心肌梗塞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