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色泽,同时还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
事实上,许多食品添加剂都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因此,食品添加剂并非一味的有害物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对食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食品添加剂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氧化等因素的影响,使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变质和损坏。
其次,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色泽,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美观度,提高消费者的食欲。
最后,食品添加剂还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此外,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也经过了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在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指导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种类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要一味地抵触和排斥,而是应该根据科学的依据和证据来评价它的作用和影响。
反方辩手观点: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不能轻易忽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致癌、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许多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合成的物质,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选择天然、健康的食品。
首先,许多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对过敏体质的人群造成健康风险。
其次,一些食品添加剂被怀疑具有致癌性。
例如,亚硝酸盐和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最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选择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多吃天然、健康的食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应该废除。
首先,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作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例如,研究发现,长期摄入防腐剂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对过敏体质的人群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废除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
名人名句,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废除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守护人类的健康,这是非常值得的。
经典案例,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这是基于对人体健康的保护。
例如,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规定,限制了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
这些措施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也是对食品添加剂潜在危害的一种回应。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的保鲜、色泽、口感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废除食品添加剂,将会导致食品的质量下降,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将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的,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使用,因此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废除食品添加剂将会给食品加工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整个产业链将会带来负面影响。
名人名句,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没有改变,就没有生存的机会。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废除食品添加剂将会对整个产业链带来重大的影响。
经典案例,许多食品添加剂经过了多年的使用和检验,被证明是安全的。
例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对人体并没有明显的危害。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对人体健康有害,废除食品添加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辩论辩题?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益。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了防腐、增香、色泽等作用,能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一定是负面的,相反,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益的。
首先,食品添加剂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通过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降低食品变质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食品中毒的风险。
其次,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口感,使食品更加美味,促进食欲,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经过严格监管和审批的。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只有经过严格检验和审批的食品添加剂才能够使用,因此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得到保障的。
综上所述,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益的,它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反方,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
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化学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首先,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亚硝酸盐会引发过敏性鼻炎,苯甲酸钠会引发过敏性皮炎等。
其次,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最后,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作用。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在体内积累,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应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在这个辩题中,我站在正方的角度,认为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益的。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受到严格监管和审批的,因此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得到保障的。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东西。
如何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如何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专题一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国情————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1 认识食品添加剂如果在十几年前提到食品添加剂,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现如今,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种知名的“食品添加剂”名称,例如“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
一方面,部分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产品在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大前提下,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报道大做文章,甚至将食品添加剂直接和致癌物画上等号,为吸引眼球不惜夸大其词;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厂家和个人混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直接怪罪到食品添加剂头上,使得普通人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
被多方因素妖魔化的食品添加剂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形成人人喊打之势。
但食品添加剂真的这么可怕吗?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们之所以害怕食品添加剂,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概念上的混淆,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统称为“添加剂”。
其实这二者完全不同。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其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中国对其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的或者天然物质。
现在很多人误把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当成了食品添加剂,其实这些都是我国明令禁止不准添加到食品中的违法添加物,违法添加物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
1.2 食品添加剂的用途1.防止变质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5.有利食品加工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比如饮料中添加的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等,雪糕中添加的乳化剂、食用香精和增稠剂等1.3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和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最大的食品安全标准。
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和认识

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和认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方面,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解和担忧,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这也给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合理。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择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并在使用时遵循适量原则。
最后,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
总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加强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首先,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许多食品添加剂在长期食用后可能导致各种疾病,比如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甚至致癌。
例如,曾经有研究发现,某些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有关。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其次,食品添加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食品添加剂被使用,随着废弃物的排放,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废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废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能够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过度依赖食品添加剂可能掩盖了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食品行业的不健康竞争。
废除食品添加剂将迫使食品生产商更加注重食品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选择。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首先,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保鲜、增色、增香等作用,有助于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相。
如果废除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食品的保质期缩短,口感变差,影响消费者的食品体验。
其次,许多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废除食品添加剂可能会使食品生产商不得不寻找替代品,而这些替代品的安全性和影响尚不明确。
因此,废除食品添加剂可能会给食品行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最后,废除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在没有了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食品生产商可能需要采用更加昂贵的方式来保鲜和改善食品口感,这将直接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尽管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废除食品添加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其安全使用,而不是一味地废除。
正如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所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战胜食物中毒的历史。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解决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废除它们。
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

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毫不夸张地说,食品添加剂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花样翻新越来越快,生产工艺也日渐烦琐,以满足人们对风味、色泽和口感的要求。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工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合理改善,产量、保质期大为增加和延长。
这一切,都离不开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灵魂”的食品添加剂。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具体来讲,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如在饼干、面包和糕点中加入膨松剂可使这些食品变得酥脆柔软,从而达到改善其感官特性的目的。
三是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由于赖氨酸在谷物中含量比较低,因此就出现了赖氨酸面包。
四是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和保质期等特性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然而,食品添加剂存在着诸多危害,因此应该废除。
首先,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许多食品添加剂被证实对人体有害,例如苯甲酸钠、防腐剂等,长期摄入会导致肝肾损害、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食品添加剂是导致过敏反应和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食品添加剂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许多食品添加剂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对水质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食品添加剂也存在滥用和超标的问题。
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这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品质。
因此,不应该轻易废除食品添加剂。
首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和变质,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保质期将大大缩短,这对食品供应链和消费者的生活都会造成不便。
其次,许多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符合国家标准。
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反,它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丰富人们的饮食选择。
最后,废除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食品行业的混乱和不稳定。
食品生产商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成本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可能会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市场供应的不稳定。
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轻易废除食品添加剂,而是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正如著名的营养学家凯尔·波特尔所说,“食品添加剂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摘要: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料,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从食品添加剂定义、种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食品添加剂的未来作了展望。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展望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毒大米、瘦肉精到吊白干腐竹;从日本毒饺子、三聚氰胺毒奶粉到近期的雪碧饮料汞中毒等,几乎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人们都会把罪魁祸首盯在添加在食物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上,而使食品添加剂蒙受不白之冤。
再加上一些不恰当的宣传,使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感到很迷茫、困惑,甚至片面追崇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因此理性的看待食品添加剂,消除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和不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添加剂及其种类1.1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世界各国不尽相同。
在日本,食品添加剂被食品卫生法规定义为“通过添加、混合、渗透或别的手段用于食品或食品加工、保藏和保存目的的物质”。
在美国:食品添加剂是“由于生产、加工、贮存或包装而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不是基本的食品成分。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1.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的基础原料或原辅材料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互依共存,一方面食品添加剂对现代食品工业化生产作用重大,另一方面食品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
近30年来食品添加剂已成为一门新兴独立的产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也在不断扩增。
目前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有25000多种,其中80 %为香料,常用的添加剂品种有5000多种,直接使用的品类大约有3000~4000种,而比较常见的有600~1000种。
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屡经修改后,目前允许使用的只有2171种。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分类方法有:按来源不同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与合成两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和化合物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制成。
在现阶段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较少,价格较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低,使用量较小,但其毒副作用后者大于前者,特别是合成食品添加剂质量不纯混有有害杂质时,或用量过大时容易造成对机体的危害,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定要适量和适当。
按用途不同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调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拮抗剂、增味剂、保鲜剂、酶制剂、被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及其它等类。
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2.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理学评价基础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2003)规定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并规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可有选择地进行某些阶段或全部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
由于食品添加剂有数千种之多,有的沿用已久,有的已由FAO/WH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做过大量同类的毒理学评价试验,并已得出结论。
因此我国规定,除我国创制的新化学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全部试验外,对其他食品添加剂可视国际上的评价结果等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试验。
如香料部分,规定“凡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建议批准使用或已制定日许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s, ADI)者,以及香料生产者协会(FEMA)、欧洲理事会(COE)和国际香料工业组织(IOFI)等四个国际组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允许使用的,参照国外资料或规定进行评价。
2.2 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规定使用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经过正式审批的食品添加剂在适量使用的前提下是安全可靠的,不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如: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ADI 0~5 mg/kg,即相当于60 kg成人300 mg/d,终身摄入是安全的。
而GB2760规定,碳酸饮料最大使用量0.2 g/kg,即每升饮料200 mg苯甲酸钠,一天喝1 L饮料摄入苯甲酸钠仅200 mg,低于国际规定ADI值,而ADI值是对小动物(小白鼠等)近乎一生的长期毒性试验所求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MNL),再取其1/100~1/500作为人的安全率,制定ADI值,已经有很大安全保证。
又例如,糖精钠对小鼠的MNL值为500 mg/kg,其安全率为1/100,所以FAO/WHO(1994)ADI值为0~5 mg/kg,如成人体重为70 kg,则该成人终身摄入350 mg/d是无问题的,而我国GB-2760-96规定用于面包、饼干的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50 mg/kg,如果某人每天吃一斤饼干,则每天摄人量仅75 mg,为ADI值的21.4%,因此安全性完全可以保证。
当然用的苯甲酸钠和糖精钠必须符合其产品质量标准。
3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并不对立,要正确认识、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客观、全面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3.1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1.1食品防腐保鲜需要食品添加剂中国有个统计,每年因食品腐败变质而损失10 %~20 %,而食源性中毒大部分是熟肉制品、生鲜食品变质引起的,这些食品本身往往无问题,但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易滋生微生物而腐败变质,最后引起中毒事件,例如酱牛肉,即使放冰箱3~5 d也会变质,至于饮料、酱油、面包、快速面等中含有较高水份、糖、蛋白质,不加防腐剂很快变质,吃了中毒。
从这个意义讲,“食品添加剂还是食品安全的卫士之一”。
3.1.2 改善食品色香味和口感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例如,猪肉香肠制作时适量加入猪肉香精、乳化剂、红曲粉(着色)亚硝酸钠(护色)后变得又香又嫩,色泽红润,口感好。
3.1.3 改善营养结构、成份等需要食品添加剂当代消费者对饮食的期望值各不相同,年青人讲保健、老人讲长寿、女人要漂亮,婴幼儿要发育、健康……,要满足如此之多功能,需要食品添加剂,如:钙、铁、维生素、蛋白肽等。
通过食品添加剂还可以制造出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食品,如:婴幼儿食品、老年食品、糖尿病人食品等。
3.1.4 食品工业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向规模化、提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离不开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剂、乳化剂、凝固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帮助。
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大规模使用食品添加剂:美国超市上9 000多种加工食品几乎都使用了添加剂;日本人每天摄入添加剂达2 030种之多,全球食品添加剂销售额约200亿美元,工业化国家占3/4。
由此可见,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也就没有琳琅满目、花样众多的现代食品。
3.2 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添加剂会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目前也有少数不法生产者利欲熏心,在食品的生产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非食品添加剂。
3.2.1 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谓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某种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范围。
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加入糖精钠和甜蜜素等甜味剂,但职能部门在质量抽查时发现不少膨化食品中添加了甜蜜素和糖精钠。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山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香精、甜味剂、色素,但一些企业将勾兑的“三精水”冠以山葡萄酒名称销售,从而牟取暴利。
超剂量使用现象表现在:一些小商小贩、小型企业生产的小食品、饮料、果冻等随意超量加入糖精、防腐剂、人工色素。
浙江建德五加皮酒,柠檬黄超标6.5倍;焦亚硫酸钠超量用于黄花菜加工,最多超量达10倍(湖南),还有二氧化硫熏出的毒银耳,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等。
3.2.2 使用伪劣添加剂本身质量指标未达标(劣质或过期)的食品添加剂含有少量的汞、铅、砷等有毒有害物质,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955年日本万余婴儿食用添加混有As 的磷酸盐奶粉,中毒死亡130个婴儿;用含As的浓HCl水解豆制造氨基酸,并将其添加到酱油中,造成中毒事件;用HCl水解植物蛋白制造调味液,添加到酱油中造成氯乙酸(MCP)污染等。
3.2.3 非法使用添加物作为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
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
如2003年浙江金华市查获三家用剧毒农药敌敌畏加工的火腿,用化工燃料“碱性品绿”染色的毒海带;2005年查出的在辣椒制品中含有的苏丹红;2008年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等等。
另外,不法商贩为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非法使用工业原料。
如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其保存时间。
劣质肉干肉脯中加入合成色素和崇山梨酸苯甲酸掩盖其腐败等。
3.2.4 使用食品添加剂制假售假使用食品添加剂制假售假事件屡见不鲜。
色素、香精加水生产各种茶饮料、黄酒;加油和芝麻香精生产假劣芝麻油(市场上40%以上芝麻油中芝麻酸不达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增稠剂混入高果糖玉米糖浆冒充纯天然蜂蜜(大连秦皇岛、福州、南台抽查蜂蜜产品合格率仅50%,假蜂蜜酶值达不到指标);用各种添加剂(自来水、滑石粉、牛尿、牛奶香精、人造蛋白等配料)制造假奶粉等。
上述情况是少数企业、经营商在利益的驱动下的一种不道德行为,是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它不等同于正式审批并按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4 结论与展望食品添加剂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食品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食品生产不可缺少的有益辅助原料。
但滥用食品添加剂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甚至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所以正确认识、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非常有必要。
相信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随着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不断规范、随着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违规使用添加剂的现象一定会得到遏制,食品添加剂以及与之相关的食品将会更安全,人们的饮食健康将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