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苏教版必修四《离骚》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公开课 离骚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公开课 离骚课件

屈原与楚辞
屈原,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
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
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 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 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 新时代。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 雷、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战国时代,连年混战。屈原为楚 国左徒,忧心百姓苦难。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 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 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 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
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
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 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窘:使…困窘,使动
那尧帝舜帝光明正大,遵循正道就找到正确的治国之道;夏桀殷纣多么猖 狂放肆,只走邪路,以致举步维艰。
9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夫:那,那些 党人:结党的小人
偷:悄悄地享受
幽昧:黑暗 惮:害怕 殃:灾祸 皇舆:帝王的战车,此人苟且偷安,贪图享乐,以致国家前途
《离骚》的艺术成就
1、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 色非常引人注目。 3、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
4、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离骚(苏教版)完整PPT课件

离骚(苏教版)完整PPT课件
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我是古代皇帝高阳氏的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啊
❖太阳和月亮迅速而去不会久留啊
❖春去秋来永远是这样的依次更替 ❖我想到现在草数已经飘零陨落了啊 ❖我只怕我心中的美人年迈色衰
.
诗句分析(第六节)
▪ 不抚壮而弃秽兮
➢ 不:何不。
抚:持有,把握 壮:壮年
➢ 弃:抛弃。 秽:污秽之行。
➢ 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 何不改乎此度?
➢ 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在”
.
诗句分析(第五节)
▪ 日月忽其不淹兮
➢ 忽:迅速的样子。
淹:久留。
▪ 春与秋其代序
➢ 其:它们。
代序:替代、更换时序
▪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惟:想到(第一节中的“惟”是句首语气词)
➢ 之:结构助词“的”
▪ 恐美人之迟暮
➢ 恐:担心,恐怕。
➢ 美人:比喻有才能的人。
➢ 迟暮:年岁衰老
.
第五节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就是在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于世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的父亲观察我初生的时节啊 ❖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给我取的美名叫正则即平啊 ❖给我取的美字是灵均. 即原
诗句分析(第三节)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纷:繁多的样子。 既:已经。 ➢ 此:指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

《离骚》ppt课件苏教版

《离骚》ppt课件苏教版
离 骚(节选)
(战国·楚国)屈原
学习目标 :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 养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一、关于屈原
• 前340-前278,战国末楚国政治家,中国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中国古代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标志性诗人,1953年入选为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
再读诗歌,探讨:
1、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太 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恋什么?用 《离骚》中的事实来说话。
2、屈原的志向是什么?文中怎么说?
3、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2、屈原的志向:
•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
1、屈原心中自己的形象:
高贵血统 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 高尚品德 坚持修养提升自己
屈原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
• 明确:运用比喻句,即“移情法”,不直接说 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 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 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 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 如: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 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 比喻修身养性,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 修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文意疏通:
◇开头介绍屈原的出身,他是高阳帝后裔。
• 详介出生年月(摄提、孟陬)与时辰(庚寅)。 名字的由来。
• 阐明作者既有内在的品德,又有美好的才能。
• 以香草比喻自己博采众家之所长,来表达自己 具有高尚的品德。
• 作者的忧患意识得到展现。作者间接向我们展 现了自己的美好志向。作者感慨自己有才无处 施展,理想尚未实现。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离骚课文教学课件《离骚》展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这种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他殷切希望楚国能实行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的“美政”。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3。

【教学方式】诵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与之在文学史上有风骚并称之誉的《离骚》。

二、解题1、简介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

王甚任之。

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

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

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离骚》课件 (共40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离骚》课件 (共40张)
▪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强调自 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
3、我们可以从《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 ,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一、朗读
▪ 读,一字一字的读。 ▪ 反复读诗句。
高阳苗裔,皇考伯庸。 摄提孟陬,庚寅吾降。 皇览余度,锡余嘉名。 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请问这改动有 什么特点?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 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 又取了字叫灵均。
祝愿同学们 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明天见!
▪ 后十六句写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使命感 ,用芷草、秋兰等香草,来突出、映村诗人高尚 的情怀、不俗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 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 前八句是自传,介绍自己出身高贵,生辰吉祥美 好,先人赐予了尊贵非凡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 自尊自爱。
▪ 后十六句写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使命感 ,用芷草、秋兰等香草,来突出、映村诗人高尚 的情怀、不俗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 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三专题《离骚》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三专题《离骚》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楚辞”:诗体名,又称“楚词”、“骚体”, 是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 种诗歌样式。
《楚辞》:诗集名。西汉刘向所辑,主要收 录屈原的作品,其他还有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 东方朔等作品。《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 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读《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说“骚体”
帝帝高高阳阳之之苗苗裔裔兮兮,,朕朕皇皇考考曰曰伯伯庸庸。。 摄摄提提贞贞于于孟孟陬陬兮兮,,惟惟庚庚寅寅吾吾以以降降。。 皇皇览览揆揆余余初初度度兮兮,,肇肇锡锡余余以以嘉嘉名名。。
高一语文
离骚
必修四
笔落惊风雨














话屈原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 改革政治。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 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氓》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 子体诗形式特点

离骚ppt140 苏教版

离骚ppt140 苏教版

屈原(约前340—约前27 7)名平,字原,自名正则, 字灵均, 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 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 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 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 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史记》本传), 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
据推算,他当时仅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后 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 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屈原被免 去左徒之职,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 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屈原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 的爱国情感。 3、疏通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 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 重读。
第一次先学后教
• 自学指导: 1、根据课下注释及大屏幕上所
给的资料,迅速查找作家作品, 4分钟后看谁记得准确。 2、流畅的朗诵课文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
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 为代表,后人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 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 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典型形式比较自由, 句式有六字 与五字两种,句中为三三,三二 节奏, 又有规律地用” 兮”,,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 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 阻,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 扣不得返回,三年后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 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 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 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 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 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 襄王十三年前后。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 《离骚》课件 (共64张)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 《离骚》课件 (共64张)

•自疏(自己疏远)濯(浊)淖污泥之中, 蝉蜕(像蝉蜕壳那样摆脱)于浊秽,以浮 游(超脱)尘埃之外(世俗之外),不获 (沾染)世之滋垢(污垢),皭然(洁白 干净)泥而不滓(出污泥而不染)者也。 推(推论、评论)此志(不同流合污的精 神)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 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 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 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 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 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 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 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 高张,贤士无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 足,智有所不明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屈原与《离骚》
屈 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 家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转变 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世界和平
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天文学家哥 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 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 )受
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 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世界
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作为
当年纪念对象的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 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 )受到 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光辉的一篇,也是我 国诗史上最波澜壮阔、震古烁今的长篇政治 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 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 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 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诗在体裁上有 什么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 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 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 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 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 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 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 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 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 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 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 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 “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忧虑,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

楚国前途。

第六章:介绍自己追求“美政”的愿望, 愿
表明自己愿做改革弊政的先行者。

屈原有哪些“内在美质”?
血统高贵: 高阳苗裔 出生吉宜:寅年寅月寅日(特殊文化内涵) 器宇不凡:初度 皇赐嘉名:名正则,字灵均
屈原纪念馆
家世美 生时美 名字美
这是他存君兴国、 变法图强、热爱国 家的思想感情的原 动力,也是他的悲 剧的根源。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 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 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 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 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 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 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 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 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 之中。
二、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香草 美人”?
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也可 理解为作者的自喻。
用香花香草、美人来装饰 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光辉俊洁 的人格,美好的精神世界,使 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屈原的名句: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饮露餐英, 只爱高洁)
屈原是如何“修能”的?选文中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追求美好事物:扈、佩、搴、揽 积极进取:年岁不与、美人迟暮、日月不淹 革新强国先驱:乘骐骥,道先路
这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 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 折作了铺垫。
一、诗人在开头部分为何不惜 笔墨,从各个方面描述自我 的美好和崇高的人格?
结合注解自学 课文,小组互助解 决难点。
第一章:介绍自己的世系和出生时间,
诗:写自己从小就有非凡的气度 和美好的名字。
自 述 身
第三章:介绍自己的德行才能,注重

自我修养,追求美好品德。

第四章:表达自己为国尽心,为君尽

忠的紧迫感。

第五章:紧承第四章,袒露了自己的
、 自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 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 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 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 祖国)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定信念,奋 斗不息)
屈原是一棵月光下的大树, 永远让我们感到伸手可触,却又遥不可及。
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 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 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 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 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 方色彩。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 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 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 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 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 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 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