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第一章 概述

机电一体化——第一章 概述
机电一体化——第一章 概述

1 .概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正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其目标是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信息技术有三大支柱,即测量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特别是新兴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引入传统的机械技术之中,已使传统的机械类产品在功能上、性能上以及制造技术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创造出许多不曾有过的新产品与新设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或产品,改变机械产品与机械工业的面貌,满足社会和生活的物质需要,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历史使命。本章将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要素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任务。

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

1.1.1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这个名词,使用非常广泛。在不同的词典、手册和专著中系统的定义都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集合性”,系统是许多元素的集合。

“关联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制约的。

“目的性”,系统总是具有特定的功能,特别是人所创造或改选的系统,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系统总是存在并活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环境。

对于系统工程还很难给出一个人们所公认的定义,这里列举一个较典型的解释。

“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理等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技术”(1967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由于系统是研究系统共性的跨学科的方法性技术,那么它研究和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也就是说要把系统当作一个整体,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就准确地反映了整体性原则的本质。“整体大于它的部分的总和”不是一种量与量之间的换算,而是一种变质,各部分组成系统后,形成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这是一种新的质。

综合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性原则就是要把这些属性。综合性原则就是要把这些属性、因素综合起来加以研究,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科学性原则:在处理问题时应按照科学的顺序和步骤进行,环环相扣,并不断通过信息反馈加以检查改进,且尽量使用定量方法。建立模型和进行优化是按科学性原则处理系统问题的主要工作方法。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我们总可以把我们所设计的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设备或产品看成一个系统,因而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设计出的产品和设备,其突出的特点是,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机、电、液、磁和光,并且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组织与结合以实现该系统功能的整体最佳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体部分,主要是机械部分与电子部分,可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更为先进的产品。按照系统分析的观点,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是将机械部分与电子部分融合在一起进行通盘考虑的,哪些应采用机械部分,哪些应采用电子部分或其他更恰当的部分,例如液、磁、光等部分,然后通过分信息与处理技术将这些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学在机械电子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机电一体系统正是这种应用的效果。

1.1.2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地应用到机械工业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计算机控制的机械、食品和军械装备,随着出现了具有柔性功能的自动生产线、车间或工厂。这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适应了市场对产品的多样化的要求,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使传统地机械工业的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人类梦想的“机械文明的新时代”,即机电一体化的时代,促进了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国际上以柔性自动化(单机生产系统)为主要特征的机电一体化事业发展迅速,其水平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生产部门如不拥有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和生产手段,就不具备国际、国内竞争的基础。因此,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机械电子工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也是振兴我国机械电子工业的惟一途径。

从1971年开始,日本人就敏感地提出“Mechatronics”这个英语合成名词,我国通常译为机械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其中,词首“Mechanics(机械学)”,词尾“tron-ics”表示“Electronic (电子学)。”

机电一体化虽然在各国尚无统一的严格定义,但对于单机柔性自动化或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来说,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提出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系统的总称”。这就体现了机电一体化生产及其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换句话说,机电一体化是机械与电子技术重新组合后形成的智能化的工作系统。这里所讲的“重新组合”,具有“革新”、“衍变”等意义,而不是直接地拼合。但是,怎样用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设计这样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深入控讨,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根本任务。

1.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不论机械产品体积大小,功能多少,结构简易、复杂,都应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这对于掌握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有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机械本体部分、动力部分、传感部分、驱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等。很显然并非所有机电一体化产品都由这些部分组成,具有智能功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机电一体化生产及功能组成要素仿佛像一个人的组成要素那样完整。

(1)机械部分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部分原则上是原来的机械结构部分,或者是做了改进的机械结构部分。机械产品经过引进电子技术后,使得产品技术性能、水平和功能升级,因此,对机械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满足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节能、小型轻量等要求。同时,还有些研制开发或新发明制造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机械结构部分是崭新的、前所未有的,代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

为了发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长,机械本体的设计必须提高其适应性,即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

一般传统机械产品是经钢铁为原材料制造的。为了减轻质量,除了进行结构改进外,主要应考虑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减轻了机械主体的质量,才可能实现驱动系统小型化,改善系统的快速响应特性,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但在减轻质量的情况下,一定要注

意不能降低系统的刚性,并应设法提高刚性。

从模块化单元结构设计入手,进行性能分析,力争实现较高水平的组件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2)传感与信息采集部分

传感部分就像人的五官一样,其功能就是将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各种参数及状况检测出来,变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传递到信息处理部分,经过处理后根据需要使执行部分做出“反应”。传感部分的功能一般由仪器表来完成,有些是由专门的传感器来完成。

传感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检测自身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检测工作对象的外部信息传感器,由检测、转换、指示、信息处理、记录等部分组成。传感信息方式有光、电、流体、机械等,综合评价指标为功能范围、灵敏度和精度等方面。更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功能元件化和智能化。

(3)信息处理与控制部分

该部分如同人的大脑指挥和控制全身运动并能记忆、思考和判断问题那样,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集中、储存并进行处理,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各种指令去指挥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的硬件一般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磁盘、CRT显示器、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装置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信息处理部分提高信息处理速度,提高A/D、D/A转换及分时处理时I/O(输入/;输出)的可靠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有如何使部件小型轻量化及标准化;在信息处理部分加上自诊断功能;在人机接口设备上利用声音或图像识别等来实现信息处理部分智能化等问题。

控制单元一般包括计算机主体或可编程序控制器及与其配套的输入输出设备,存在着处理速度、可靠性、抗干扰以及标准化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质量,必须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一方面要研制小型、大容量、高速处理的计算机,另一方面需要开发高速、小功率的运算部件。

(4)动力部分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力部分,就像人体内脏产生能量去维持生命运动一样,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去驱动执行机构,使系统正常运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力部分可以沿用原来机械的动力部分或做某些(或做较大的)改进,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去获得尽可能大的输出,这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动力源有三类:电源、液压源、气压源。目前电源是动力源中

应用最多的动力源,已有许多成功的专有电源,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更新换代和抗干扰技术的成熟,电源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液压源、气压源同液动、气动系统一样,存在着提高可靠性、标准化和减轻质量的问题。

(5)驱动部分

像人体的肌、筋、腱接受大脑指挥去驱动四肢运动一样,驱动部分在控制部的指挥下,去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沿用原来机械产品的驱动机构,有些需要做某些改进。机电一体化产品对驱动机构的要求不仅仅只满足对于水、油、温度、尘埃等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上,而且还需要考虑改进其维修性和实行标准化。当今,人们正研制一种内装编码器的电动机或由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动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按不同的动力源,驱动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液压、气动、电动。前两种驱动单元比产复杂,一般含有阀、缸体、管路等,存在着可靠性、标准化、减轻质量等问题。

电动机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待于研制控制专用组件一传感器一电动机三位一体的服驱动单元。

(6)执行部分

如同人的四肢由大脑指挥去完成每项任务和工作一样,当接到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后,执行部分便去执行指令所要求的动作或功能。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液等机构,因此它像机械本体那样需要改善性能,如果提高刚性,减轻重量,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等。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部分得了最大限度的简化,但是实现机械运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根本目标。对执行单元的基本要求是根据驱动系统的匹配特性需求,在提高刚度、减轻质量、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等方面开发各种新型执行单元。

(7)接口

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联接起来的元件就是接口。接口应采有向一标准规格,这不仅给信息传送和维修带来方便,而且可以简化设计。采用标准接口可使成本降低。最基本的要求是输入、输出接口要标准,与计算机等控制设备联接的接口必须使所传送的数据模式标准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许多综合功能要求。例如,机械零部件与电子元器件相比,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零件标准化、互换性、兼容性的问题等。因此,在系统

功能要求上要重点研究和提出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协调均稀的问题。

1.1.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由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兴技术,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又不同于普通的电子技术,而是在这些技术基础上相互结合、渗透并产生飞跃的崭新技术。它与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及产品比较,主要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和系统性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结合而成的综合性高技术,为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模拟量与数字量交换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它们相互要求、取长补短,不断向理想化技术发展。综合的结果使原来各种技术扬长避短。

(2)多层次、涵盖面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指导思想,它不仅体现在一些机电一体化的单机产品之中,而且贯穿于工程系统设计之中。从简单的单台机电的一体化产品,到现代工业中的柔性加工系统;从简单的单参数显示,到复杂的多参数、多级控制;从机械零部件连续自动处理生产线,到各种现代高速重型机械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有不同层次、覆盖面很广的应用领域。对于工程系统,需成套地进行开发和制造;对于机电一体化单机产品(设备),应采用简繁并举、高低级并存的多层次发展途径。可发展功能附加型的低级产品,这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只需附加某些电子装置,增添某些新的功能而不需改动传统机械产品的结构。也可发燕尾服功能替代传统机械产品的某些零部件或控制装置的功能,使机械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应积极发展机电融合型的高级产品,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会彻义冲破传统机械产品(装置)的结构设计思想,成为前所未有的新一代产品。

可以这么说,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到了无处不有、无孔不入的地步。同样,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有着无边无际的的领域和空间,这种结合的程度取决于人们探索和发现的程度。确立这样一个观点和思想方法,对于我们去不断认识、设计和开发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装置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3)机械结构简化、操作简单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使过去靠机械传动链连接的各个相关动作部分,改用几台电机分别驱动,或用电力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控装置进行相关动作控制来实现。因而,使机械结构大大简化,甚至使有些机械结构“脱胎换骨”,产生质的变化。如在一台缝纫机内利用一块

单片集成控制针脚花样可以代替老式缝纫机内约350个机械部件。机械结构的简化使装置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显然,小型轻量化可节材省料。

机电一体化技术显著改变了操作人员以往对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拍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性能,并能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机电一体化装置或系统各个相关传动机构的动作及协调关系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实现。如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系统(FMS)、电机出厂自动检测流水线等。有些机电一体化装置可实现操作全自动化。比如示范动作后即可自动按示教内容自动重复实现全部动作;或者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根据任何时刻外界各种参数的变化情况,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动作程序、快慢以及协调关系,以实现最优化工作及最佳操作,如微机控制的热轧钢板测厚自动控系统、电梯群控系统、智能机器人等。

(4)高精度、多功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传动部件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动作误差大大减小,同时由于采用了电子技术,控制水平得到提高,并能进行高速处理,可通守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精确地按预设量相应机构动作。因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可通过自控系统自诊断、校正、补偿予以修正,达到单靠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检测及工作的精度、灵敏度、范围都有很大的提高,如电子化圆度仪的测量精度可由原来的 0.025μm提高到0.01μm;大型镗床装上感应同步器后数显装置加工精度从0.06mm/1000mm提高到0.02mm/1000mm。

具有多种复合功能,是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因而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领域宽,适用面广,易于满足各种需要。电子技术的引入,使产品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自动记录、显示打印结果;通过改变和变化趋于“软件化”和“智能化”。如国外采用微机的电器综合保护装置,功能可达十余种,实现各种自动检测和保护并加以显示,可实现系统的失压、过载、欠压、短路、断相、不平衡、联锁等多种保护和控制,被广泛用于电站、车船、煤矿等工矿企业和场所。电子中文打字机,具有显示、编辑、存储、字体横竖放大缩小、制表、复印、中西文兼用以及备有常用词江词典等多种功能,为传统的中文打字机所不及。美国一座配有五轴机器人和电脑数控装置及工件控制系统的大型激光加工中心,能完成自动焊接、画线、切割、热处理等操作,可任意加工金属、塑料、陶瓷、木材、橡胶等材料。这种多功能和高效性是传统机械加工系统所不能相比的。

(5)可靠性高,寿命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由于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所发的声响(噪声),也显然会影响装置的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会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随之大为减少,甚至像集成化接近开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些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做不到不需维修或者具有自诊断、自修复的功能,比如国内研制成功的DZL18-20集成化漏电保护断路器,在0.1s内可靠动作,开关寿命为104次,比电磁式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寿命大为提高;如采用微电子技术的滚刀测量仪工作稳定度由原来的3mm提高到1.5mm。机电一体化产品可提高产品耐冲击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热与耐腐蚀性能以及抗各种恶劣环境干扰的性能。

这里有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就是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发生故障的模式是不同的,而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寿命与工作可靠性、稳定性则是这两者的综合,这就有一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如何同产品中各组成部分适当匹配的问题,使两者取得平衡。比如机械本体、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本身可靠性问题、精度问题及响应速度问题都应事先合理解决。电子装置虽然无可动部件和磨损,但它是由许多电子元件组合而成,它们的寿命往往与工作温度、温度、电场、磁场、环境的气体、粉尘以及电源的波动等有关,会产生某些难以估计的偶然故障,因此对于电子元器件有个老化筛选和参数选择的问题,在产品设计中应该认真审查和考虑。

(6)开发上的知识密集和使用上的简易性

机械、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知。比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结构提出了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设计这类产品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技术更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和开发它。对于需要发挥多种功能的先进设备,必然要赋予它多种知识的智慧。

然而,对于消费者和用户来说,需要的是产品功能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用户对各种新产品一般无须精通其原理,不一定有丰富的知识,通过简便的操作就能得到复杂的输出功能、理想的使用效果。如一座高度复杂的现代化大型熔炉作业的控制系统,其控制内容包括最优配料、多台电炉的功率控制、控制球化和孕育处理、记忆球铁浇注情况、铁水成分、计划熔化和造型之间的协调平衡等,从整个系统的启动到熔炉全部作业完毕,只需操作同筱按钮就能完成。

设计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所追求的先进性和与此相应涉及的知识密集性却同使用者

要求的简易性背道而驰。也就是说,不论产品多么高级、先进和复杂,使用它的人们希望操作它的越简单越好,这就引来了设计开发机电一体化产货品的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方便用户、简化操作。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

1.2.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控制”这个词,可以从词典中找到若干种含义,如命令、指挥、管理和调节等。控制系统则可认为是一组物理部件,能用来指挥输入某个机器或某个过程中的能量流,实现预期的操作。

“自动化”这个词的意思是自己运动或者自动动作,因此自动控制系统就是自已动作

的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不论是自动化的还是其

他形式的,都存在着一个重要区别,即

究竟是开环操纵的还是闭环操纵的。下

面用一个简单例子就可以说明自动控制

的这两种区别。

图1.1烘箱温度的开环控制

假如图1.1中的烘箱被电热器加热,用一个转换开关能给加热元件提供几档电流来控制加热器。开关的设定位置代表输入量,因为它触发该系统产生输出。烘箱的温度是输出量或被控制量,因为流入加热器的电流是改变的被操纵的量。

相对于控制开关的某一设定位置,烘箱温度也要达到一个值,该值与加热器电流以及通过烘箱壁的热损失有关。如果温度不能令人满意,但实际情况又没有办法来改变烘箱控制的输入量,即输出量对输入量没有影响,这样的控制系统就被认为是开环控制系统。如果烘箱周围的环境温度改变,烘箱温度也就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开环控制系统不能校正由于干扰了被控量而发生的变化。

人可以加入该系统来把烘箱温度维持在预期值。如图1.2所示,通过观察烘箱中的温度计,人可以改变控制开关的位置使其更接近于需要的温度。这里重要的原因是操作人员能使输入反馈回来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加热元件的实际控制取决于误差,或实际温度与

预期温度之差,因此控制开关位置的改变必须按

此误差的减小方向做出。如果温度低了,加热器

电流增大,可供给更多的热量。

输出影响输入的系统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可

更通俗地称反馈控制系统。图1.2系统的反馈性质

可以通过对闭环的探讨来弄清楚。很明显,实际

温度与预期值的比较功能是由操作者的头脑来实

现,并由他的肌肉反应来执行的。即使烘箱的闭

环控制是由操作者建立起来的,但其结果可能并图1.2 手动闭环式烘箱温度控制

不那么满意。随着操作者调节转换开关。温度将在预期值附近周期地波动,凭着操作者的经验而使偏着趋于减小。电源电压波动或者烘箱周围环境温度变化都将影响系统的输出,使操作者要“重新弄清楚”转换开关的位置。此外,监视温度计和操作转换开关将是一种呆板而费时的工作。这种方案可以叫做手动闭环控制系统。

为了进一步改善性能并获得更精密的控制,可以用机械、由气或者其他形式的比较部件和控制部件来代替人。图1.3是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即无人参与而执行闭环控制的烘箱

控制系统。现在是用一种热电偶装置来测

量温度,它能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电压。

这个电压被反馈回去与一个代表预期温度

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这两个电压之差经

电子放大并用来控制作用于加热元件的电

流。因为是从参考电压中减去反馈电压,图1.3自动闭环烘箱温度控制

故称为负反馈信号。

这个例子说明了用自动闭环控制来完成任务比人完成得更快而且更协调,并且可以把人从奴仆般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在闭环控制系统中使用负反馈是要使某个量或某个状态保持预期值,将测得的实际值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利用其差值作为初始作用去减小差值。负反馈的概念已成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1.2.2.连续控制与不连续控制

根据开环与闭环控制的差别可以将控制做进一步分类,即是用什么样的启动信号去控制由动力源负载的能量传递。这样就可能有两类控制方式,即不连续控制或数字控制和连

续控制或模拟控制。

不连续信号或数字信号按不连续方式变化,在其变化范围内呆以只取一定的不连续值。不连续控制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是开关控制。在这种控制中输入信号的功能是将动力接通或断开。除了接通和断开转换之外没有别的控制。因为只存在两个不连续状态,这种操作可看成是不连续的。图1.4所示的电灯线路是开关控制的一个例子。

图1.4控制示意图

不连续控制的另一中形式是分级控制,在这种控制中能够用几个可能梯级的任一级来传递能量。例如具有次级抽头和多位开关的变压器可与灯泡连接成如图1.4(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好几级电压灯泡供给不同数量的电能。此外图1.1和图1.2所示的烘箱温度控制也代表了一种分级控制系统。

在模拟系统中通过系统的信号是按连续方式变化的,在可供使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可以取得任意值。在图1.4(c)中将一个可变电阻与灯泡串联。改变电阻则传递到灯泡的能量也将随之做连续的变化。图1.3中的烘箱控制也是一个连续控制的例子。

1.2.3 数字控制

数字控制是根据零件编程或路径规划,由计算机生成数字形式的指令来控制机器的方法。简称为NC (Numberical Control)。当控制由计算机实现时,称为计算机数字控制,简称为CNC(Computerized Numberical Control)。该系统的优点是高度柔性,凡是采用CNC 的设备,都是可编程的。只要改变计算机的程序,即可达到不同的目标,这种方法可将执行的情况随时反馈给计算机控制系统,以达到精确的加工,使其误差减小到最小,即为一种动态控制。

1.2.4 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按照规定次序执行一组操作的控制。在该控制系统中,每一步操作都是一个简单的二进制动作,如操作开关的连通和断开,制造设备的专用控制器的启停等。

实现顺序控制可能有多种手段,如继电器逻辑、逻辑电路、通用微处理机等。顺序控

制是机器操作步骤的控制,也是一种加工过程控制。动态控制采用的是反馈模式,而顺序控制采用的是逻辑模式。

1.2.5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多变量的控制。在机械、冶金、化工、电力以及建材等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工业控制系统都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受控变量是生产过程的物理量,它们可以是离散型的、半连续型的,也可以是开环的、闭环的,但是,多数系统是闭环的。

(完整word版)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7.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答:①.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计算机、动力源、传感件、机构、执行元件系统五大要素组成。 ②.对应的五大功能为:控制、动力、计测、构造、操作功能。 1-17.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 答: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 2、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所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用来构成事物的有用信息。 1-20.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 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反求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剖析、重构、再创造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概论复习资料

机电系统设计提纲 第1章概述 1 机电一体化概念 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2 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 (1)精密机械技术(2)信息处理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检测传感技术(5)伺服驱动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 3 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及目的 作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为改造传统设备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2)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加快机电工业赶超国际水平的步伐 (3)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加速改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 (4)机电一体化可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目的: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使产品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智能化、高可靠化、省材料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的结构向轻、薄、细、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要求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 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第三章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设计 1 精度(静刚度、动刚度、定位精度等)、误差概念 精度的概念 (1)准确度:用系统误差大小来表示,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2)精密度:用随机误差大小来表示,反映了测量值与真值的离散程度。(3)精确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反映。 (4)设计精度:指在设计时要求达到的精度。 (5)零件精度:包括零件制造的几何尺寸误差和形状位置误差。 (6)运动精度:指设备主要零部件在以工作速度运动时的精度,常用运动误差来表示。 (7)装配精度:指零部件装配后零部件或设备的尺寸和相对位置误差,包括

外形尺寸、作业位置尺寸。 (8)定位精度:指机床或仪器重要部件在运动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的精度,是一个评价综合性能的精度指标。 (9)重复定位精度:指运动部件沿某个坐标轴向规定位置移动,作多次双向或单向定位时,其实际位置和规定位置的偏差。 (10)几何精度:指机床、仪器在不运动或运动速度较低时的精度。综合反映零部件和组装后设备的几何形状误差和相对位置误差。 (11)传动精度:指机械传动链单向传动时,其输入端与输出端瞬时传动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通常是以传动误差和空程误差来衡量。 (12)测量精度:指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使用精度,是一个综合性的精度指标,常用测得值与被测值的偏差程度来衡量。 (13)重复精度:指在同一测量方法及测试条件下,在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测量同一个物理参数,所得数据的分散程度。 (14)复现精度:指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试条件下,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对同一物理参数作多次测量所得数据的接近程度。 (15)动态精度:指系统的动态参数误差。 误差的概念 (1)误差:对某个物理量进行测量时,所测得的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2)真值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 (3)绝对误差:测得值与被测值的真值之差。 (4)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5)随机误差:在多次测量中,大小和符号都不可预定的误差。 (6)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对的大小和方向在多次测量过程中是不变的,或者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 (7)粗大误差:在系列测得值中有个别数值明显过大,超出在正常条件下随机误差应有的范围的误差。 (8)静态参数误差:测定静态参数所得的误差。 (9)动态参数误差:测定动态参数所得的误差。 (10)原理误差:在设计过程中,因拟定系统工作原理而作的近似假定,或采用近似理论,以及为使结构简单而采用近似的简化机构和电路等,都会使实际的作用效果与理论上出现差异,所造成的误差。 (11)制造误差:包括零件制造误差、电子元器件误差和零部件、产品的装配调整误差等。 (12)运行误差: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误差。 (13)传动误差:指输入轴单向回转时,输出轴转角的实际值相对于理论值的变动量。 (14)空程误差:输入轴由正向回转变为反向回转时,输出轴在转角上的滞后量。 2 齿轮传动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作用:用来传递转矩和转速。

《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模拟试题

《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机电一体化”与英文单词( C )一致。 A. Mechanics B. Electronics C. Mechatronics D. Electric-Machine 2.下列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动特性( D ) A.临界速度 B.临界频率 C.稳定时间 D.分辨率 3.感应同步器定尺绕组中感应的总电动势是滑尺上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 C ) A.代数和 B.代数差 C.矢量和 D.矢量差 4.光栅莫尔条纹宽度的计算公式是(B 表示莫尔条纹的宽度,W 表示栅距,θ表示两光栅线纹夹角) ( A ) A.W B θ = B. cos W B θ = C. sin W B θ= D. tan W B θ = 5.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C )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 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 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 6.下列哪项不是齿轮传动的优点( D ) A.传动效率高 B.传动比准确 C.结构紧凑 D.制造成本低 7.右图称( B ) A.直流伺服电动机调节特性 B.直流伺服电动机机械特性 C.直流伺服电动机动态特性 D.直流伺服电动机调速特性 8. 不变)属于( C )调速 A.恒功率 B.变功率 C.恒转矩 D. 变转矩 9.步进电机一般用于( A )控制系统中。 A.开环 B.闭环 C.半闭环 D.前馈 10.计算步进电动机步距角的公式为( A ) A. 360KmZ ? B. 180cos sm T Km ? C. 60f KmZ D. 360180Km ? ?- 11.步进电动机三相六拍通电方式为( B ) A.A-B-C-A B.A-AB-B-BC-C-CA-A C.AB-BC-CA-AB D.AC-CB-BA-AC 12.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 的范围为( B ) A.1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

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梁杰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及学分48学时3学分 授课班级机械07 机电方向 使用教材姜培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3年9月第一版 系(院、部) 工程机械系教研室(实验室) 机械电子技术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 1 一、课题:1 绪论 1.1 概述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 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二、课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通过该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研究内容、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应用情况;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四、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本次课的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尽量多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的普及程度及掌握该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加深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六、参考资料: 1、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景凯、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七、作业:1-1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2、导入课题: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现代工程机械等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程度,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 课程说明,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1.1 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起源、研究内容,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意义。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60年代前为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2、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 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 家电、机械制造、机器人、汽车、工程机械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机械本体 2、动力源 3、检测传感装置 4、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 5、执行机构 6、驱动单元 7、接口 4、课堂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涉及到电子或计算机硬件部分较多,需要在时间上多投入和多查阅一些参考书;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 5、布置作业: 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微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可以说,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相互交叉、融合(有机结合)的产物。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及其相应的五大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价值,所以附加价值就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综合评价指标。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系统)。(2)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3)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准则主要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因素,而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设计最终可归结于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6、并行工程与串行工程的差异就在于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按并行、交互、协调的工作模式进行系统(产品)设计,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同时进行交互式的协调。 7、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的研究成果。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6、反求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剖析、重构、再创造的设计。 7、网络合作设计是现代设计最前沿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利用网络工具来汇集设计知识、资源以及知识获取的方法进行设计。 第二章 1、机械传动部件通常有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高速带传动、各种非线性传动

机电一体化介绍

机电一体化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高度“机电”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与“电”的知识与技能,在微电子的控制手段下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64学时,周学时4节。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践,强化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岗位技能。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到公司和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 3、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利用学校、公司和企业资源,为学生安排岗位培训和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近几届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效果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的产品范围,分类及发展趋势。 (2)掌握模块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掌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的应知、应能的知识和技能。 (4)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的联系和接口关系,了解产品开发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拆装、调试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体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学会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操作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三、内容标准与要求

机电一体化概述汇总

单元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1. 1. 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门技术学科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技术学科。 1. 1. 3机电一体化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包含了技术和产品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其次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 1. 1. 4机电一体化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多功能、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同时又具有轻、薄、细、小、巧的优点,其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和省时、省力、方便的需求。 1.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1. 2.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 传统的机械产品主要是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的问题,而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外,还要解决信息流的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功能包括变换(加工、处理)、传递(移动、输送)、储存(保持、积蓄、记录)三个目的功能。主功能也称为执行功能,是系统的主要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机电一体化系统还应具备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等其他功能。 加工机是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原料、毛坯等)、能量(电能、液能、气能等)和信息(操作及控制指令等),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的系统(或产品)。 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是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或物质)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或物质)的系统(或产品)。 信息机是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输出某种信息(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系统(或产品)。 1. 2.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机械本体、传感检测、执行机构、控制及信息处理、动力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械结构装置和机械传动装置。机械结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2.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去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3.传感检测部分 传感检测部分是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然后变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并且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4.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5.控制及信息单元 控制及信息单元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处理、运算和决策,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 1. 2. 3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构成,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必须能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些联系条件称为接口。接口设计的总任务是解决功能模块间的信号匹配问题,根据划分出的功能模块,在分析研究各功能模块输入/输出关系

机电一体化导论

第1章绪论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 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开始…… 控制技术发展:20世纪3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以军工技术为载体……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载体…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自从控制技术快速发展,就…… 20世纪70年代,60年代提出,70开始快速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各个学科综合结果,尤其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日本:机械制造领域:为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信息化控制; 美国:主动将自动化技术(正像乔布什说的“人们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你来告诉他们”)、信息化技术推广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 英国学者: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的自然渗透,涉及大量学科。 中国:国家9.5开始大力支持;各个高校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 1.2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图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2 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 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1.2.1 传感器技 传感器:能检测各种物理量,将测得的各种参量转换为电信号,并输送到信息处理部分的功能器件。 完成对各种信息的检测、收集,这些信息包括: 位移、位置、速度、加速度、力; 压力、流量、温度; 电压、电流 因此传感器首先需要有敏感元件部分。 输出量通常为 模拟电流、电压、数字量,因此传感器通常配有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 1.2.2 信息处理技术 完成对信息的输入、输出、计算、分析、存储。通常为专用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单片机、A/D、D/A 完成上位机的信息交换功能。 1.2.3 自动控制技术 各种控制单元,以自动化过程为控制目的的各种逻辑控制;以某些参数值为控制目的的各种参数控制;以某些综合指标为控制目标的最优化控制。等等。 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示教再现、检索等技术。 各种控制理论、特殊控制策略、专用算法 1.2.4 伺服传动技术 电机拖动技术 液压传动及伺服控制技术 气压传动技术 1.2.5 精密机械技术 为更好地与控制技术结合,精密机械技术较一般的同类机械精度要求更高,要有更好的可靠性及维护性,同时要有更新颖的结构。

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围,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机器 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 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 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机电一体化1-5作业解答

第一章作业解答 1、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那些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的关键技术有:机械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趋势是:1)智能化。模拟人类智慧,具有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的能力。2)网络化。利用网络将各种独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联系起来。3)微型化。4)系统化、复合集成化。 2、试列举1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对其中一种分析其所构成的5大要素。 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有:数控机床,机器人,全自动洗衣机,傻瓜照相机,自动物料搬运机,自动取款机,自动售货机,智能水表,电子调速器,智能冰箱等。(一般的洗衣机、冰箱、电风扇、电子秤、电脑、空调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为它们不包含机电一体化系统所包括的6项关键技术及5个构成要素。) 第二章作业解答 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部分的要什么? 答: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除了应具备普通机械系统的要求外,还有如下要求:1)高精度;2)快速响应性,即,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执行指令任务的时间应短;3)稳定性要好。 2、齿轮传动为何要消除齿侧间隙?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部分的要必须具备高精度,以满足自动控制的需要。消除齿轮的齿侧间隙就是为了保证双向传动精度。 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对传动有何影响?采用什么办法消除它? 答: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影响反向传动精度。消除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采用双螺母结构调整两螺母轴向相对位置实现预紧消除间隙。具体措施有:垫片调隙,螺纹预紧调隙,齿差预紧调隙等方式。2)采用单螺母结构用增大钢球直径的方式实现预紧以消除间隙。

机电一体化概论4000字

机器人学的进步与应用是二十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的自动化,尤其在当今的工业制造中,机器人学已取得了最伟大的成功[1]。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愈来愈亲身地感受到机器人深入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坚实步伐。一方面随着各个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顾,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需求也更加紧迫,老龄化的家庭结构必然使更多的年青家庭压力增大,而且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的压力,也使得年轻人没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随之酝酿而生的将是广大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将更加广泛地代替人从事各种生产作业, 使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单调的、有害健康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中解放出来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不同国家对服务机器人的认识不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经过几年的搜集整理,给了服务机器人一个初步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3],即除了手术机器人、诊断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外,也包括各种家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体育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导游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排险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秘书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邮拾和送信机器人以及加油机器人等。随着开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服务机器人将广泛进入医院、家庭、工地、办公室和体育娱乐场馆,直接与人类共处,为人类排忧解难 中国机器人专家、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说:“只要10年时间,机器人将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预计将比现在的汽车市场还要大。”②韩国科学家预测:到2015年至2020年,每个韩国家庭将拥有一个机器人。③日本专家估计:到2020年日本将有2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护理型机器人将供不应求。④德国科学家预计: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家庭生活中将出现的最大变化就是机器人的普及,家庭服务机器人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机器人已从工厂的结构化环境进入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医院、办公室、家庭和其它杂乱及不可控环境,成为不仅能自主完成工作,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对会清洁地面、割草或充当导游、保姆和警卫等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日本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日本根据目前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机器人研究和推动机器人产业化的具体措施,日本机器人工业之所以领先世界,一方面和他们的机器人文化也有关,在日本,有一种“让机器人成为人”的氛围,在日本,由于人口不多,而且老龄化趋势严重,他们需要机器人来承担劳力的工作,因此培养起浓厚的机器人文化;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希望机器人研发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所以投入大量资金,为了攻克更关键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日本在2006 年至2010 年间,每年投入1000 万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 韩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10大“发动机”产业,他们已经把服务型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着重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通过不断地努力,韩国近几年来也逐渐跻身研究机器人的世界潮流。韩国信息通信部官员表示,虽然韩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比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者要晚,但是有望在未来5~10年内迎头赶上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尽管美国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例如:专治中风的机器人医生将在密歇根州圣约瑟夫默西奥克兰医院率先上岗,这种机器人头部是一个显示屏,能显示网络另一端医生的形象和声音,显示屏上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可以把医院现场的图像和声音传回给医生,有了这种机器人,医生在

机电一体化——第一章 概述

1 .概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正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其目标是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信息技术有三大支柱,即测量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特别是新兴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引入传统的机械技术之中,已使传统的机械类产品在功能上、性能上以及制造技术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创造出许多不曾有过的新产品与新设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或产品,改变机械产品与机械工业的面貌,满足社会和生活的物质需要,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历史使命。本章将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要素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任务。 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 1.1.1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这个名词,使用非常广泛。在不同的词典、手册和专著中系统的定义都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集合性”,系统是许多元素的集合。 “关联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制约的。 “目的性”,系统总是具有特定的功能,特别是人所创造或改选的系统,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系统总是存在并活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环境。 对于系统工程还很难给出一个人们所公认的定义,这里列举一个较典型的解释。 “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理等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技术”(1967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由于系统是研究系统共性的跨学科的方法性技术,那么它研究和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概述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20130429 指导教师张进年 院系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年级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杨健 日期:2015年10月12 日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1 绪论 (1) 1.1 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 (1) 1.1.1现实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2 机电一体化概述 (2) 2.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 2.2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优越性 (3) 2.3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4)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5) 3.1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状况: (5) 3.1.1国外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5) 3.1.2国内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7) 3.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8) 3.2.1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8) 3.2.2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9) 3.2.3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9) 3.2.4在煤矿中的应用 (10) 3.3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12) 3.3.1缺乏核心技术是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出口的软肋 (12) 3.3.2技术壁垒是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出口的新拦路虎 (13) 3.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5)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机电一体化复习材料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 课程的有关内容主要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 1.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2.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1.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及其内容 第三节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2.掌握有关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其概念 3.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分类 第四节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简介 1.掌握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及其适用场合 2.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的类型 3.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 4.掌握系统设计的过程,现代设计方法的步骤 5.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工程路线 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第一节机械传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掌握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建模的步骤、方法 第二节机械结构因素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1.掌握阻尼、摩擦、结构弹性变形、惯量及间隙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机械传动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的要求 2.掌握总传动比的确定 3.掌握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4.掌握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的特点 第四节支承部件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支承部件的要求 2.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见的轴承及其特点 3.掌握常用导轨及其特点 4.掌握机身的特点及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章伺服传动技术 第一节概述 1.掌握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 2.了解伺服电动机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各种伺服电动机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3.了解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第二节直流伺服系统 1.了解直流伺服系统的各组成环节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交流伺服系统 1.掌握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场合 第四节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概况

《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总结 姓名 学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史颖刚王转卫刘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3年7月

目录 一.舵机车总结 (1) 1.实习目的、任务与要求 (1) 1.1实习目的 (1) 1.2实习任务 (1) 1.3实验要求 (1) 2.实习器材准备 (1) 3.实习过程 (2) 3.1舵机小车的组装及相关软件的安装 (2) 3.2伺服电机的控制 (2) 3.3舵机车组装及测试 (3) 3.4.舵机车的触觉导航 (3) 3.5.舵机小车的光敏电阻导航 (4) 3.6.舵机小车的红外线导航 (5) 二.直流电机小车总结 (7) 1.实习目的、任务与要求 (7) 1.1实习目的 (7) 1.2实习任务 (7) 1.3实习要求 (7) 2.实习器材准备 (8) 3.实习过程 (8) 3.1直流小车的组装和软件安装 (8) 3.2直流小车基本运动 (8) 3.3 直流小车红外寻迹 (8) 3.4 直流小车超声波避障 (9) 3.5直流小车的红外遥控控制 (9) 3.6直流小车的蓝牙控制 (10) 3.7直流小车各子功能的融合 (11) 三.步进电机小车总结 (11)

1.实习目的、任务与要求 (11) 1.1实习目的 (11) 1.2实习任务 (11) 1.3实习要求 (12) 2.实习器材准备 (12) 3.实习过程 (12) 3.1步进小车的组装和软件安装 (12) 3.2步进小车基本运动 (12) 3.3步进小车的步数可控行进 (12) 3.4步进小车寻迹 (16) 3.5步进小车红外避障 (14) 3.6步进小车的遥控控制 (14) 四.机电系统创新设计 (15) 五.个人体会与总结 (18)

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

机电一体化(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7.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答:①.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计算机、动力源、传感件、机构、执行元件系统五大要素组成。 ②.对应的五大功能为:控制、动力、计测、构造、操作功能。 1-17.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 答: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 2、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所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用来构成事物的有用信息。 1-20.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 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反求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

机电一体化论文概要

河南科技学院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分检模块 学生姓名:王洋洋 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所学专业:机电一体化 导师姓名:丛晓霞 完成时间:2014 年 6 月 13 日

摘要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在微处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控制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存储器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者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计数、运算等功能,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PLC把微型计算机技术和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融合在一起,兼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通用性好以及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维修方便的特点。目前,在先进工业国家中PLC已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石油、化工、机械、钢铁、交通、电力、采矿等各个领域,包括从单机自动化到工厂自动化,从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到工业控制网络。PLC日益活跃在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关键字:PLC,机电一体化,编程语言

目录 1引言 (4) 2总的设计方案 (4) 3机械系统的机械设计 (4) 4三维实体构件 (4) 5二维图设计 ............................................................................................................ - 11 -6控制系统设计 ........................................................................................................ - 11 -6.1总体设计思路 ................................................................................................ - 11 -6.2 气动控制原理图 ........................................................................................... - 12 -6.3 PLC I/O口分配 ........................................................................................ ..- 12 -6.4 PLC外围接线图 .......................................................................................... - 13 -6.5程序流程图 .................................................................................................. ..- 14 - 6.6 梯形图….. .................................................................................................. ..- 14 - 7.总结 ....................................................................................................................... - 15 - 8.心得体会 ............................................................................................................... - 15 - 9.参考文献 ............................................................................................................... -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