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客一危智能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两客一危解决方案及分析报告

2014年3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发布了80号文件,要求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概述
两客一危的必要性:
201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造成65225人死亡、 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其中,两客一危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死 亡人数占总数的40.2%。由于两客一危车辆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 失,急需治理。
两 客 一
危 解 决
方 案
城市公交车辆无线监控调度系统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城市公交车辆无线监控调 系统能够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视频监控,为交通事故和违法事 件取证提供有效依据,能够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该系统中的智能调度功能以及与卡系统的结合, 大大提高了公交公司的排班调度和管理效率,在降低运营成本 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城市公交的运力水平。
一
危
解
决
方
案
两客一危案例介绍
辽宁公交车载监控调度项目
项目背景: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就大力大力发展城 市智能交通,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专 项投入研究新型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和 公共交通信息采集监测与服务、运营监 管和应急保障等关键技术;“十三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 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公 共交通发展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 攻坚期。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和交通运输企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中,特别是采用先 进技术加强对交通运输车辆监管与有效 调度等系列措施,使得城市交通事故与 犯罪率得到显著降低。
两 客 一
危 解 决
两客一危解决方案及分析报告

两客一危案例介绍
辽宁公交车载监控调度项目
项目实施: 公交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近年来逐渐出现运力不足;司机违规驾驶;车 辆运营效率低;调度手段落后;无法及时获取车辆运行数据;政府部门对公交实时 监控能力不强,无法做到事前预警和事后取证等问题。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 公交智能化的号召,辽宁公交公司与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宏电)联合对辽宁省多条线路公交车辆实施了车载视频监控与调度管理系统的全面 升级。
总结
平台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进 行调整,消除了政策变动对企业 的影响。上海世博会期间,平台 率先接入交通部统一管理平台, 避免了没有及时接入导致被停运 。
以往发生交通事故后,无法及时判定 责任,导致事故纠纷不断,事故责任 人得不到处理,事故赔偿不能及时到 位。平台提供行驶记录作为依据,能 够对事故责任进行及时判定,大幅减 少了事故纠纷。
两 城市公交车辆无线监控调度系统网络拓扑图 客 一
危 解 决
方 案
两
城市公交车辆无线监控调度系统典型应用 功能图
客
一
危
解
决
方
案
两 客 一
危 解 决
方 案
长途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
近年来,由于驾驶人员违规驾驶、运营单位管理不力等人为因 素和天气、道路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屡屡发生,客运 车辆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交管部门抽查结 果显示,车辆超速、人员超载、疲劳驾驶、违法停车上下客、 凌晨2点至5点间违规运营等几项成为长途客运车管理中最普遍 存在的问题。因缺乏有效监管手段,许多地区还存在跨区拉客 、私吞票款等违法经营行为,同时,长途客运车上的抢劫、偷 盗、斗殴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确保城际交通大 巴的安全可靠行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客运 企业和交管部门的一大难题。
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平台的探析

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平台的探析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道路运输快速发展,各种运输车辆的数量增长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
其中“两客一危”车辆安全性要求高,一旦发生事故,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两客一危”车辆监管水平,遏制“两客一危”车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文中以湖南省“两客一危”车辆为例,分析了“两客一危”车辆监管现状,对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平台进行探析。
关键词: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客一危;主动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引言“两客一危”车辆,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两客一危”车辆监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监管工作能否做好,至关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多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教训深刻。
如何遏制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解决道路客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道路运输安全基础,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成为摆在行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两客一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两客一危”风险指的是安全生产风险,即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具有客观(不可消除)、可识别、可控和不确定性。
在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首先确定其作业分类,分析各作业单元,确定此作业分类可能导致的典型事故类型,然后采用典型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对作业单元引起典型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
以危货运输过程中,出车检查单元—检查车辆作业过程中引起车辆伤害为例,其作业单元包括检查车辆制动、转向、灯光、轮胎、刮水器、喇叭等;检查防抱死系统、安全带、保险杠、座椅安全头枕,根据此过程的典型事故树即可确定待评估指标。
2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2.1主动安全防范系统主动安全防范系统通过主动安全防范智能终端,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北斗定位、高清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抗恶劣环境存储技术、4G无线通讯技术等手段,结合湖南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高级辅助驾驶的实时监测。
两客一危平台解决方案

车辆行驶时,视频数据 即会自动收集并存储在 车载终端上。
01
Internet
01 01 01
本地循环录像
监控座席 3G网络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什么? 对车载终端回传的车辆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系统可提供里程油耗统计,保养统计,维修统计,报警统计等报 表 统计报表有何作用? 企业的车辆众多,少则几十辆多则上百辆,通过报表可一目了然了解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并可对有问题车 辆进行重价值 SI推荐
两客一危简介
什么是“两客一危”?
“ 两客一危”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 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 炸物品的道路专 用车辆。两客是指单次运营里程超过800公里的客运车 辆和高速公路客运车辆。一危是指危险品运输车辆。
3 核心网络负责 数据双向传输
4 集约型统一监 控管理平台
核心网络
两客一危车辆监控系统
5 多终端支持各 业务角色便捷 使用
两客一危车辆
调度屏
电脑
两客一危产品接入方式
两客一危产品经过严格测试,按照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终端满足JT/T 808-2011标准要求,平台满足能 JT/T 809-2011标准要求,能够对 接政府监管平台,解决新出厂的旅 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 物品的车辆正常运营问题。
政府监管平台 两客一危平台
3G无线网络
车载GPS终端
目标客户
国家两客一危规定范围内车辆。
旅游包车
三线班车
危化品运输车
爆
易爆品
毒
有毒品
易燃品
产品概述 产品功能 产品价值 SI推荐
功能列表
车辆监管
两客一危智慧交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1.概述 (4)1.1.必要性分析 (5)1.2.建设思路与原则 (7)1.3.建设目标 (9)2.需求分析 (12)2.1.总体需求 (12)2.1.1.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的需求 (12)2.1.2.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需求 (12)2.1.3.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的需求 (12)2.1.4.加强运维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求 (12)2.2.功能需求 (13)2.2.1.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需求 (13)2.2.2.出行者信息服务需求 (14)2.2.3.车辆运营管理需求 (14)2.2.4.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需求 (15)2.2.5.行政执法及稽查管理需求 (16)2.2.6.智能化应急指挥的需求 (16)3.总体规划与设计 (18)4.**县“大交通”数据中心 (19)5.业务平台 (21)5.1.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平台 (21)5.1.1.公路运行监测管理 (21)5.1.2.公路治超管理 (22)5.1.3.公交运行监测管理 (23)5.1.4.城市停车运行监测管理 (23)5.1.5.区域交通监测管理 (24)5.1.6.中心路网运行监测管理 (25)5.1.7.“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运行监测管理 (25)5.2.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平台 (27)5.2.1.应急处置 (27)5.2.2.应急预防与准备 (29)5.2.3.重大赛事交通组织保障 (31)5.3.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1)5.3.1.交通仿真分析 (32)5.3.2.综合交通动态数据分析系统 (32)5.3.3.交通运行监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 (33)5.4.综合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35)5.4.1.信息发布管理 (35)5.4.2.基础信息服务 (35)5.4.3.动态信息服务 (35)1.概述**县位于**市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万,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素有**夏都之美誉。
两客一危智能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两客一危视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阅读提示目录背景及需求 (1)应用背景 (1)业务现状 (2)需求分析 (2)总体目标 (3)发展趋势 (3)系统总体思路 (5)设计原则 (5)设计依据 (5)设计思路 (7)系统总体设计 (8)总体架构 (8)业务流程图 (8)系统架构图 (9)系统组成 (9)车载终端子系统 (9)网络传输子系统 (10)可视化监管平台 (10)系统功能 (10)支持多模定位 (10)高清车载视频监控 (10)司机人脸考勤 (10)驾驶行为分析预警(DBA) (11)高级驾驶辅助功能(ADAS) (12)右侧盲区监测(BSD) (14)360°全景环视功能 (15)报警与状态提醒 (15)信息采集与发布 (15)交互功能 (16)支持多种通信方式 (16)系统特点 (16)部标规范 (16)AI深度智能 (17)高度集成 (17)深耕业务 (17)前端系统设计 (18)设计思路 (18)系统结构 (18)结构说明 (18)车载视频监控 (18)主动安全预警 (19)360°全景环视 (19)系统部署 (19)车载视频监控 (19)主动安全预警 (20)360°全景环视 (20)主要设备选型 (21)两客一危部标终端 (21)车载摄像机 (30)主动安全预警(包含DBA+ADAS功能) (37)主动安全预警(包含DBA+乘客人脸抓拍功能) (40)360°全景环视 (46)辅助设备 (48)无线网络设计 (51)网络性能分析 (51)网络带宽计算 (51)无线通信流量计算 (52)可视化监管平台 (55)平台总体架构 (55)平台标准与接口 (55)平台开发相关标准 (55)平台相关接口 (56)平台模块 (56)中心管理服务(WEB) (56)数据库服务(DB) (57)设备注册服务(PPVS) (57)流媒体服务(RSM) (57)报警服务(ALARM) (57)存储管理服务(VRM) (58)中心级存储服务(CVR) (58)云存储服务服务组件(HCS) (58)电视墙服务(TVMS) (58)报警录像备份服务(VBS) (59)平台功能 (59)安全监测中心 (59)监控中心 (66)数据中心 (74)运维中心 (78)配置中心 (86)功能总表 (88)平台特色 (94)符合行业标准 (94)技术先进性 (94)平台开放性 (95)平台智能化 (95)平台运行环境 (95)平台性能指标 (96)指挥中心控制系统 (97)系统结构 (97)系统效果 (98)系统功能 (98)产品参数 (104)成功案例 (108)青岛两客一危项目 (108)拉萨两客一危驾驶人行为分析项目 (108)郑州宇通车载监控项目 (109)表格目录表1 两客一危部标终端参数表 (21)表2 DS-7500-K2技术参数表 (23)表3 DS-MP5505-K2设备参数表 (26)表4 DS-MP7505-K2(A)设备参数表 (28)表5 车前方摄像机技术参数 (31)表6 车厢模拟摄像机参数表 (32)表7 侧视模拟摄像机参数表 (34)表8 后视模拟摄像机参数表 (36)表9 智能驾驶辅助终端参数表 (37)表10 DBA车载摄像机参数表 (38)表11 ADAS车载摄像机参数表 (39)表12 车载智能分析仪参数表 (40)表13 车载DBA(配合车载智能分析仪)参数表 (42)表14 车载乘客人脸抓拍摄像机参数表 (44)表15 环视主机参数表 (46)表16 环视摄像机参数表 (47)表17 泊车辅助控制单元参数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两客一危”车辆智能预警及动态管控系统

“两 客一 危” 智能 预警 和 动态管 控 系统 的基 本工 作原 理 : 关键 营运 车辆 经 主 管机 关 批 准_上路后 ,北斗 车辆 终 端处 于 工 作状 态 。 当 车 辆 进 入 高 速 公 路 时 , “关 键 运 营 车 辆 动 态 数 据 交 换 平 台 ” 实 时 监控 目标 车 辆 , 并 将 目标 车 辆 信 息 实 时 传 递 给 高 速 公 路 网 络 监 控 中心 ;监 控 管 理 人 员 获 得 车 辆 运 行 基 本 信 息 、方 向 、速度 、车辆属性等信息资源后 ,对存在的潜在危险及时进 行 应 急预 案 ; 同 时 ,监控 中心 利 用 路 段 监 控 蛇 队 视 频 监 控 ,跟 踪相 关 车辆 ,提 示 或警 告 驾驶 员 。例 如 :遇 到 特 殊 路 段 、天 气 等 情 况 时 ,系 统 予 以 提 示 并 通 过情 报板 和 服 务 区 查询 终端 进 行 发 布 。 关 键营 运 “两 客 一 危 ”车辆 发 生交 通 事故 后 ,nipⅡ< ̄  ̄ 1 r-h1心 报警 系 统 会 自动 响应 ,并协 调 有关 部 门迅 速组 织 应急 救援 队和 救援 物 资赶 赴事 发现 场 ,开展 远程 协 调指 挥 应 急处 置 ,同时监 测 外场 设 备发 出 警示 信息 ,及 时通 知路 段 其他 道路 车 辆安 全 驾驶 和 改道 , 避免二 次事 故发 生 。
二 、系统架构
“两 客 一 危 ” 智 能 预 警 和 动 态 管 控 系 统 由 w eb应 用 服 务 器 、数 据 库 服 务 器 、防 火墙 、路 由器 等组 成 ,形 成 星 型 局 域 网 结 构 。系 统 与 道 路 监控 中心 的交 换 机 级联 .实 现 数 据 交 换 。业 务服务器通过公 网专线与 “关键运营车辆动态数据 交换 平台” 完成 数据 传 输 。
常德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常德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各区县市交通运输局,西湖、西洞庭管理区交通运输部门,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现将《常德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常德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8月5日常德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交安监〔2019〕133号)精神,为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在全市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旅游包车上安装主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全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以下三项目标(一)利用省级“两客”车辆智能监管综合平台,根据车辆历史违法及事故数据,对企业及车辆实施风险管理,对道路运输企业和监管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利用研判成果及风险评估结论,为监管单位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
(二)依据省级“两客”车辆智能监管运管平台,在市、县运管理部门部署客户端。
实现对车辆危险驾驶行为预警,对道路运输企业日常管理行为的监督评估。
(三)依据省级“两客”车辆智能监管运管平台,在全市道路运输企业部署客户端。
实现对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的实时预警与处置,为道路运输企业强化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二、工作任务(一)动员部署。
8月初,依据省厅及省运管局对“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相关规定,由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全市所有“两客”运输企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明确责任。
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是全市“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要做好设备安装和合同签订的协调工作,市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监管平台建设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督促。
(三)合同签订。
主动安全防范系统运营服务合同由广州航天海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拟订,于11月30日前与各县市区(管理区)“两客”车辆运输企业签订,各县市区(管理区)道路运管机构作为见证方参与合同签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背景及需求 (1)应用背景 (1)业务现状 (2)发展趋势 (2)需求分析 (3)总体目标 (3)系统总体思路 (5)设计原则 (5)设计思路 (5)设计依据 (6)系统总体设计 (8)总体架构 (8)业务流程图 (8)系统架构图 (9)系统组成 (9)车载终端子系统 (9)网络传输子系统 (10)可视化监管平台 (10)系统功能 (10)支持多模定位 (10)高清车载视频监控 (10)司机人脸考勤 (10)驾驶行为分析预警(DBA) (11)高级驾驶辅助功能(ADAS) (12)右侧盲区监测(BSD) (14)360°全景环视功能 (15)报警与状态提醒 (15)信息采集与发布 (15)交互功能 (16)支持多种通信方式 (16)系统特点 (16)部标规范 (16)AI深度智能 (17)高度集成 (17)深耕业务 (17)前端系统设计 (18)设计思路 (18)系统结构 (18)结构说明 (18)车载视频监控 (18)主动安全预警 (19)360°全景环视 (19)系统部署 (19)车载视频监控 (19)主动安全预警 (20)360°全景环视 (20)无线网络设计 (22)网络性能分析 (22)网络带宽计算 (22)无线通信流量计算 (23)可视化监管平台 (26)平台总体架构 (26)平台标准与接口 (26)平台开发相关标准 (26)平台相关接口 (27)平台模块 (27)中心管理服务(WEB) (27)数据库服务(DB) (28)设备注册服务(PPVS) (28)流媒体服务(RSM) (28)报警服务(ALARM) (28)存储管理服务(VRM) (29)中心级存储服务(CVR) (29)云存储服务服务组件(HCS) (29)电视墙服务(TVMS) (29)报警录像备份服务(VBS) (30)指挥中心控制系统 (30)系统结构 (30)系统效果 (31)系统功能 (31)产品参数 (37)表1 视频图像流量计算表 (23)表2 GPS流量计算表 (24)表3 心跳发文计算表 (25)表4 二次开发与对接方式 (27)表5 46寸LCD显示屏技术参数 (37)表6 49寸LCD显示屏技术参数 (38)表7 55寸LCD显示屏技术参数 (39)发展趋势图 (3)业务流程图 (8)系统架构图 (9)司机人脸考勤逻辑图 (11)驾驶行为分析效果 (12)车道偏离预警(LDW) (13)前向碰撞预警(FCW) (14)右侧盲区监测(BSD) (14)360°全景环视效果 (15)前端系统组成图 (18)车载视频常规部署方式 (20)主动安全预警部署方式 (20)360°环视部署方式 (21)平台技术架构 (26)指挥中心控制系统架构 (30)指挥中心控制系效果图 (31)单屏显示示意图 (32)整屏显示示意图 (33)单屏任意分割显示示意图 (33)图像叠加示意图 (34)全屏任意分割显示示意图 (34)任意组合显示示意图 (35)图像半透明显示示意图 (35)图像漫游显示示意图 (36)图像拉伸显示示意图 (36)OSD显示示意图 (37)网络抓屏显示示意图 (37)背景及需求应用背景首先明确“两客一危”所指的车辆范围:两客一危,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其中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包括一类、二类和三类客车,一类客运班线:指地区所在地与地区所在地之间的客运班线或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公里以上的客运班线。
二类客运班线:指地区所在地与县之间的客运班线。
三类客运班线:指非毗邻县之间的客运班线。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道路交通一直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每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特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其中由于客运车辆超载、超速、违章操作等等引起的事故占了很大比重,为此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进行治理。
道路客运安全生产事关运输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人民群众家庭幸福和和谐稳定,是运输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是运输企业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客一危车辆导致的特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2017年7月6日13时03分,揭阳市一辆从广州驶往揭阳的大客车因超速驾驶在广河高速惠州龙门永汉河口发生碰撞护栏侧翻事故,造成造成19人死亡、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152.17万元。
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隧道南口处一辆大客车因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原因撞上隧道洞口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33余万元。
2018年6月29日20时41分,河南省驻马店汽车运输公司一辆大型客车,由南往北行驶至京港澳高速衡东段1602KM处时,穿越中央隔离带与对向行驶的一辆半挂车相撞,造成18人死亡,14人受伤。
每一起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都是大量生命的消逝,交通安全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
特别是客运车辆,发生事故危害更大、后果更加严重。
据统计,客车事故占据了群死群伤特大事故的主要部分,接近70%,尤其是大型客车事故居多。
行业相关数据表明,80%的道路安全事故直接或间接有驾驶员的危险驾驶导致。
故车辆驾驶员及行车的管理更多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除此以外,作为运输企业尤其是长途运输企业,在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科学合理的安排车辆及人员,准确掌握客运量的变化趋势等都成为迫切的需求。
业务现状两客一危车辆的运营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运营效率较低,形成了车上路无法监控的局面,虽说随着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5号令在全国的实施,要求“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全部纳入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平台,很大一部分道路运输车辆已经安装了GPS定位设备,建立了监控体系,但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解决客运企业车辆管理方面的位置监管、超速监管、实时信息查询等功能,特别是在类似于“三超”超速、超载、超时疲劳驾驶等问题上无法提供强有力的监管监控手段。
发展趋势两客一危车辆的监控监管,通过GPS/北斗监控平台实现的了对车辆位置信息的实时掌握,但并不能掌握在行驶途中车内的状况,通过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扩充,实现了车内可视化的监控,对于车厢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中途的上下车行为做到实时的可视化监管,有效的监督驾驶员的行为,不仅保障了运营的安全问题,同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
在可视化的基础上,面对更复杂的车内环境和安全要求,监管监控的方式需要从被动向主动的、智能的监管方式转变,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成为更加有效的管理辅助手段,比如机危险驾驶行为分析、高级驾驶辅助、驾驶员身份核验等。
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整体的应急预案系统。
整体的发展趋势如图:发展趋势图需求分析1) 通过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掌握在行驶途中车内的状况,实现了车内可视化的监控。
对于车厢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中途的上下车行为做到实时的可视化监管,有效的监督驾驶员的行为。
2) 监管监控的方式需要从被动转向主动、更加智能。
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成为更加有效的管理辅助手段,比如司机危险驾驶行为分析、高级驾驶辅助、驾驶员身份核验等。
3) 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营运车辆安全运营的监控需求。
车载终端实时上传车辆位置数据、车辆运行数据等至企业监控平台,企业监控平台接入到政府监管平台,主要通过对车载设备的控制,实现对营运车辆安全运营的监控,并实时上报各项数据给政府平台。
4) 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科学合理的安排车辆及人员,准确掌握营运量的变化趋势等运营上的需求。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归结为两个主题:保障安全、提升效益,具体的目标有以下几点:保障安全:方案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车载定位、视频、智能驾驶辅助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车辆运营安全性。
前端可针对危险驾驶行为实时预警,后端平台统计分析,同时关联企业及驾驶人的考核与培训,实现了从前端预警到后端分析、考核的全方位监管。
提升效益:有效防止和监督在长途客运过程中出现的“三私”,即私自组客、私收票款和私拉乱运,此类行为对客运公司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形象上的损害,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客运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
系统总体思路设计原则1)先进性系统建设遵循先进的设计理念,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从系统性能、功能、产品稳定性、经济性能等方面考虑系统的先进性。
完全采用目前业界主流技术和系统产品,保证前期所选型的系统与今后系统性能提升在技术先进性方面的可延续性。
2)开放性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设备终端和网络系统,并支持二次开发。
3)可扩展性对系统的终期容量和网络发展设想进行方案设计,实现平滑扩容。
采用智能接口和容器技术,能够满足将来系统终端设备功能扩展和中心管理功能的扩展。
同时设计考虑兼容以后网络、存储等技术更新。
4)系统安全性在互联网中,防止非法用户享受服务,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在系统的运维管理中,实现对网络的实时监控,在车辆终端接入中采用设备和用户接入的双重认证,保证接入用户的合法性。
5)经济性在技术方案中,在设备和技术选型时,在性价比最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最低成本。
在考虑机器设备价格的同时,还考虑系统通讯费用和系统运营的费用。
设计思路建设车载终端系统及可视化监管平台。
车载终端通过运营商网络将前端采集的数据、监控视频等实时上传至企业监控平台。
通过对车载设备的控制,实现对营运车辆安全运营的监控,并实时上报各项数据给政府平台,提供对三超等问题上的强力监管手段。
同时辅助企业实现对车辆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分析等,提高企业营运能力及效率。
设计依据《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平台技术要求》JT/T 1077-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JT/T 1078-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JT/T 1094-2016《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2012《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JT/T 883-2014《智能运输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GB/T 26773-2011《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JT/T697—2016《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2006《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199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交通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198-94《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系统总体设计总体架构业务流程图2014年交通运输部5号令颁布,政策明确要求两客一危运营车辆需安装车载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