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化学96学时)一、任务和要求1.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熟悉物质物理化学性质与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学会需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结构化学部分的实验,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和总结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训学生的一种新的思维体制,以便进入化学领域的更高层次。

2.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由实验和讲座两个教学环节组成。

实验方面,要求完成20个基础实验,分为16个物理化学实验和4个结构化学实验。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必要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实验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

实验讲座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训练基础上能对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有较系统的概括了解。

2.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结构化学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全面的训练。

3.实验讲座包括物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主要实验方法技术(包括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真空技术、电化学测量技术、光化学测量技术、测压技术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内容),尽可能反映近代科学研究和实验仪的新成就。

另外要介绍实验的安全防护、误差问题、数据表达方法、文献数据查阅和实验设计思想等。

二、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三、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和学时安排实验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物理化学实验为77学时(1-16),结构化学实验为19学时(17-20),分两学期进行。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恒温水浴的组装及性能测试目的要求(1)了解恒温槽的组成,掌握其控温原理(2)学会评价恒温槽的恒温效能。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中考物理化学实验包括多个不同的实验,以下是12个常见中考物理化学实验:
1. 物质密度的测量
2. 测量物体的温度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4. 欧姆定律的实验
5. 测量功率和电能
6. 物质燃烧实验
7. 物质溶解实验
8.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9. 物质氧化还原实验
10. 物质电解实验
11. 物质表面张力实验
12. 物质光的折射实验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具体考试中涉及的实验会根据地区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中考大纲或咨询相关人员,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1 燃烧热的测定1. 实验目的1.1掌握氧弹量热计的使用;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1.2掌握氧气钢瓶的使用。

2. 实验原理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氧弹内,并在氧弹内充入1.5 ~ 2.0MPa的氧气,然后通电点火燃烧。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和量热器,由水温的升高(△T)即可求出试样燃烧放出的热量:Q=K·△T式中K为整个量热体系(水和量热器)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称为量热计的水当量。

其值由已知燃烧热的苯甲酸(标样)确定。

K =Q /△T式中△T应为体系完全绝热时的温升值,因而实测的△T须进行校正。

采用雷诺作图法校正温度变化值将实验测量的体系温度与时间数据作图,得曲线CAMBD,见图1,取A、B两点之间垂直于横坐标的距离的中点O作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曲线于M点,通过M点作垂线ab,然后将CA线和DB线外延长交ab线于E和F两点。

F点与E点的温差.即为校正后的温度升高值△T。

有时量热计绝热情况良好,燃烧后最高点不出现如图2所示,这时仍可按相同原理校正。

图 1 绝热较差时的雷诺图图2 绝热良好时的雷诺图3. 仪器与试剂3.1试剂:分析纯苯甲酸(QV=26480 J·g-1);待测样;引火丝(Ni-Cr丝,QV=8.4 J·cm -1)3.2仪器:HR-15A数显型氧弹量热计一台;压片机(苯甲酸和萘各用一台);精密贝克曼温差温度计(精确至0.01 ℃,记录数据时应记录至0.002 ℃);台秤一台;分析天平一台。

4. 实验步骤4.1水当量的测定(1)打开控制箱预热。

(2)量取10 cm引火丝并准确称重。

(3)在台秤上粗称试样1 g ~ 1.2 g;用压片机压片,同时将燃烧丝压入。

准确称重,减去引火丝重量后即得试样重量。

注意压片前后应将压片机擦干净;苯甲酸和待测试样不能混用一台压片机。

(4)将氧弹盖放在专用架上,将点火丝两端固定在氧弹电极上点火丝切勿接触坩锅,以防短路。

(5)取少量(~2 mL)水放入氧弹中(吸收空气中的N2燃烧而成的HNO3),盖好并拧紧弹盖,接上充气导管,慢慢旋紧减压阀螺杆,缓慢进气至表上指针为1.5 ~ 2.0 MPa。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化学实验(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代码:08S3119B、08S3120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专业课程学时:总学时30(春季学期15学时秋季学期15学时)课程学分:总学分1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等选用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1.《化工辞典》(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2.《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巩固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归纳实验现象和表达实验结果。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能力】(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三、课程学习内容物理化学实验主要设置两种类型的实验:(1)基本操作训练,(2)研究设计性实验。

实验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讨论等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1)基本操作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具体到各个部分,教学内容如下:①.热力学和相图部分四个实验:液体摩尔汽化热、燃烧热的测定、二组份简单共熔体系相图、双液系相图。

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测定特定温度范围内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及正常沸点;掌握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固体燃烧热的原理;理解热分析法绘制合金体系相图的原理,并对低共熔而组分合金的相机进行分析。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不少朋友都会做实验但是不知道如何写实验报告,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目的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下同)二、实验原理原理简明扼要(必须的计算公式和原理图不能少)三、实验仪器、试剂仪器:试剂:四、实验步骤步骤简明扼要(包括操作关键)五、实验记录与处理实验记录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六、结果与讨论物理化学实验报告范文一:目的要求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二:仪器试剂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

由相图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

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

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

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

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

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

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物理化学实验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物理化学实验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是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那么,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又有哪些教学要求呢?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聊聊。

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仪器的使用:比如量筒、烧杯、试管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工具。

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基本实验操作:比如滴定、萃取、蒸馏等。

这些实验操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才能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这样既能巩固我们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实验结果,还能锻炼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安全第一:实验室里的危险物品很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严谨认真: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严谨认真,不允许有任何的马虎。

因为一丝不苟的态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团队协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4. 勤于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敢于提问,勇于质疑。

通过思考和质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5. 善于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要认真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电子版.(DOC)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电子版.(DOC)

目录绪论 (1)第一节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第二节误差分析 (2)第三节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表达方法 (9)热力学部分实验一硫酸铜溶解热的测定 (15)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静态法 (21)实验三完全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最低恒沸点的测定 (26)电化学部分实验四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33)实验五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对消法 (40)动力学部分实验六蔗糖水解转化的动力学研究 (46)表面化学部分实验七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气泡法 (52)实验八液体粘度测定及恒温槽的性能测定 (58)绪论第一节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通过正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运用物理化学基本理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保证课程质量,对学生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所用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在预习的基础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步骤中的注意事项(往往对测量结果和仪器产生重要影响)。

预习报告写在实验记录本上,实验时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严格地按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能随意更改,实验数据尽可能以表格形式整齐地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在实验过程中要勤于思考,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发现并设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完成实验后,将测量数据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三、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本课程的基本训练,它将使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作图、误差分析、问题归纳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为今后写科学研究论文打下基础。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tF = ± (波峰平均值-波谷平均值)/2
根据不同的实验温度-时间曲线图,可计算出 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2 、掌握温差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3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相对分子 质量。

二、实验原理
对组成一定的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体系来 说,可以根据其步冷曲线,判断有固体析出时 的温度和最低共熔点的温度。作一系列组成不 同的体系的步冷曲线,找出各转折点,即可画 出二组分体系最简单的相图(温度-组成图)。
不同组成溶液的步冷曲线与对应
相图的关系可从下图看出。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的临界胶束浓度

一、实验预习(10 %)
实验前预习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基本保证,通过预 习,要求对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仪器使用、 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 地边看讲义边操作。 具体的预习内容如下: 要求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等, 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要领以及实验数据 处理方法等。避免实验时的盲目性。
步冷曲线
通常的做法是先将体系 全部熔化,然后让其、时间(t)为横坐标 作图,得步冷曲线。上图是二组分金属体系的一种 常见类型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均匀冷却时,如果体 系不发生相变,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将是均匀的, 冷却也较快(如图中的ab段)。






要求在预习本中预先画出规范的数据记录格式, 包括实验项目,测试内容、测量次数等。 要求对预习时所遇到的难点、疑点和设想等提 出讨论,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预习须在实验前按实验安排进行,没有预 习者需当场预习、通过提问后才能参加实验。 预习内容记录在专门的预习本上,并保留至本 实验课程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目录绪论 2实验一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5实验二蔗糖的转化一准一级反应 10实验三丙酮碘化一复杂反应 15实验四中和热的测定一恒压量热法 19 实验五异丙醇一环己烷体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22实验六苯——醋酸——水三元相图26绪论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它综合了化学领域各分支所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它与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课程紧密配合,但又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验证并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使用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实验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了初步的基础。

进行物理化学实验,一般要经过预习、实验操作、写实验报告三个环节。

具体要求是:一、预习物理化学实验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

要仔细阅读实验教材以及每个实验的预习要求中所指定的资料。

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原理,明确需要进行哪些测量,记录哪些数据,明确实验中每一步如何进行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必要时,需到实验室对照仪器预习,了解实验仪器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扼要写明实验目的、操作方案、注意事项、记录方案或表格等项目。

二、实验操作动手操作(包括观察、思维和记录),是物理化学实验的中心环节.实验过程中应认真、细致,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记录数据要完全、准确、整齐、清楚,所有数据必须记在记录本上。

实验结束,应将数据交教师审阅,若不合格要重做或补做。

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清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

保护仪器,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洗仪器,将所有电器开关复原。

三、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一方面是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分析,从而体现实验者的劳动成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写作能力,正确分析、归纳、总结和表达实验结果,还可以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思想的理解,实现认识的新飞跃。

因此,做完每一个实验必须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般包括目的、简单原理、实验数据、数据处理以及讨论等。

数据处理,应弄清其原理、方法和步骤、计算公式及应用的单位,仔细进行计算,正确作图,正确表达结果。

实验报告必须各人独立完成,各有自己的风格,要用简炼的语言,完整地表达所要说明的问题.实验报告,既要有一定的格式,又要避免—般化。

对于实验目的和原理,要用自己的语言作扼要的叙述.一般的操作可以简略叙述,而写上关键性的操作。

对于较复杂或较重要的实验则应写详细些,并作较深入的讨论。

实验一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一. 目的1. 测定聚乙二醇的粘均分子量2. 掌握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测定粘度的方法 二. 原理1.分子量是高聚物基础数据,在了解聚合作用的进程,反应机理以及叙述聚合物成品的规范时,都需要测定分子量。

高聚物的分子量一般地说其大小在103-107之间,高聚物通常是许多聚合度不同的分子的混合物,因此高聚物分子量只有统计意义,按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有各种含意不同的分子量,如重量平均分子量,粘度平均分子量等等。

对线型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其实用的分子量(M )的范围如下: 端基分析 M <3×104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温蒸馏 M <3×104 渗透压 M=104-106光散射 M=104-107超离心沉降及扩散 M=104-107上述方法除端基分析外,都需要较复杂的仪器和操作技术。

另外还有一种粘度法,此法最为简单快速,且有相当好的准确度,适用分子量的范围为M=104-107,只有这种方法是间接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它利用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和分子量间的经验方程来计算分子量,而这种特性粘度和经验方程式中的常数是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的,高聚物不同,溶剂不同,分子量范围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一般比纯溶剂的粘度0大得多,粘度增加的分数叫增比粘度sp。

10-=-=r sp ηηηηη (1) 式中r=/0称为相对粘度,以表示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是溶液整体的粘度行为,包括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和溶剂间的内摩擦。

而sp则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这部分粘度行为。

故sp随溶液中高聚物粘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便于比较,Staudinger 建议用单位浓度下的增比粘度即c sp η来做高聚物分子量的量度(c 为浓度)。

cspη称作比浓粘度,其数值随浓度c 的表示方法而异,也随溶液的浓度而改变,当溶液无限稀释时,各个高聚物分子彼此相距极远,相互干扰可忽略不计,此时溶液所呈现的粘度主要是反应了高聚物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实验表明当浓度c 趋近零时,比浓粘度趋近一固定的极限值[],[]称为特性粘度,即][limηη=→cspc (2)[]值可利用cspη-c 图由外推法求得。

当c 趋近零时,crηln 的极限值也是[]。

这是因为当浓度c 不大时:)31211()1ln(ln 2sp sp sp sp r c c c ηηηηη+-=+= 可以忽略高次项,即得][lim ln lim00ηηη==→→c csp c rc (3)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根据实验c sp η或crηln 和c 之间存在经验关系式:c k csp2]['][ηηη+= (4)c cr2][][ln ηβηη+= (5) 这是两条直线方程,以c sp η或crηln 对c (见图1)得两条直线,外推至c =0时,两条直线交纵坐标轴于一点,即可求得[]数值。

[]的单位是浓度单位的倒数,随溶液浓度的表示法不同而不相同,文献中常用100毫升溶液内所含高聚物的克数浓度单位,我们用克/毫升为浓度单位。

[]和高聚物的分子量的关系,用下面的经验方程表示:αηηM k =][ (6)ηM 就是粘均分子量,对于确定的高聚物一溶剂体系,在一定的温度下,K 为一比例常数,是与溶液中高分子形态有关的经验参数,K 和的数值都要由其它实验方法定出,由于确定常数的方法不同,各方法的准确度和 图1 外推法求[η] 平均分子量不同,因而K 和的数值有时也略有出入,下表为常用的几个数值:高聚物 溶剂 温度 K 聚苯乙烯 苯 20℃ 1.23×10-20.72甲苯 25℃ 3.70×10-2 0.62 聚乙烯醇 水 25℃ 2.0×10-2 0.76 聚乙二醇 水25℃1.56×10-20.52.溶液的粘度。

测定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在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特性粘度[]时,以毛细管法最为简便,当液体自垂直的毛细管中因重力作用而流出到达稳态时,促使其流动的力(重力)与阻止其流动的力(内摩擦)相等时,Poisenille 推导出下列公式:lVthdgr lVtpr 8844ππη==(7)式中p -当液体流动时在毛细管两端间的压力差(此处就是液体的密度d ,重力加速度g 和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h 这三者的乘积) r ――毛细管的半径; l ――毛细管的长度; v ――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t ――流出的时间用同一根粘度计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溶液和纯溶剂的粘度时,它们的相对粘度就等于密度与流出时间的乘积之比。

00000000r A t t pt dtA t t p t d t ηρηηρ==≈= (8) 如果溶液的粘度不大(c<1×10-2g/ml ),则溶液的密度d 与溶剂的密度d 0可近似地看作相等,故有:0t tr ==ηηη (9) 因此只要测定t 和t 0,就可以求出r。

三.仪器和药品恒温槽 1套 乌氏粘度计 1支 停表 1只 有塞锥形瓶(100ml ) 1只 容量瓶(25ml ) 1只 移液管5ml 2只 移液管 1只小滴管 1只洗耳球(或注射器) 1只乳胶管 2根重锤 1只万用夹三只弹簧夹 2只聚乙二醇洗液图2 乌氏粘度计四.实验步骤:1. 将恒温槽调节到25.0±0.1℃,在有塞锥形瓶中加入约80ml蒸馏水放入恒温槽备用。

2.配置高聚物溶液准确称取聚乙二醇约1g,放在25ml容量瓶中配成水溶液。

配溶液时,先加入溶剂至容量瓶的2/3,待其全部溶解后放入恒温槽,恒温10min,再加入同一恒温槽中已恒温的蒸馏水到刻度。

3.洗涤粘度计,先用热的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洗,蒸馏水冲洗干净。

4.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的流出时间t。

将粘度计垂直放入恒温槽中,用移液管将配置的聚乙二醇溶液10ml从A管注入粘度计,(注意不要加在A管壁上!)加紧C管上的乳胶管,用洗耳球从管上的乳胶管口抽取管内的液体,抽取时要使液体缓慢流出毛细管上升到G球的1/2处,然后打开C管,让空气进入可使连通器断路,即D管中的液体和毛细管液体断开,使毛细管流出的液体悬空,打开C管,稍停1~2min,再打开B管,当液面流经刻度a时,立刻按下停表开始记录时间,到液面降到b刻度时,再按停表,此即溶液的流出时间t,再测两次,时间误差不能超过0.3秒。

然后依次用移液管加入恒温的蒸馏水5ml、5ml、10ml、10ml于粘度计中,每加一次溶剂,用洗耳球从C管鼓气搅拌均匀,并将溶液抽上流下2~3次冲洗毛细管,然后静置2~3min,用同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每个浓度测三次。

5.测定溶剂流出时间t0取出粘度计,倒出溶液,用蒸馏水洗涤。

用移液管加入纯溶剂10ml,同上法测定其流经时间t0,也测三次。

实验完毕,粘度计应用洁净蒸馏水浸泡或倒置使其晾干。

在倒置干燥以前,粘度计内壁必须彻底洗净,以免所剩高聚物在毛细管壁内形成薄膜。

流出时间/(秒) r=t/t 0 lnrln r /c ’ spsp/c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1 溶液10ml 溶剂0ml 相对浓度c ’=12 溶液10ml 溶剂5ml 相对浓度c ’=2/33 溶液10ml 溶剂5ml 相对浓度c ’=1/24 溶液10ml 溶剂10ml 相对浓度c ’=1/35 溶液10ml 溶剂10ml 相对浓度c ’=1/4纯溶剂(10ml )五.数据处理1. 将所测数据列表如下:试样名称 溶剂名称 溶液起始浓度C 1 g/100ml 恒温槽温度2.作'ln c rη-c ’及'c sp η-c ’线性外推求出截距A ,以A 值除以c 1即得[]。

][ln limlim100ηηη===→→c Ac cr c spc而每次溶液的实际浓度c =c ’c 1,代入上式得:3.求聚乙二醇的粘均分子量,所得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