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惨案简介

合集下载

五卅运动 读后感

五卅运动 读后感

五卅运动读后感
五卅运动,又称五卅惨案,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

当时,上海学生为声援北京学生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然而,游行过程中,英国巡捕竟然向无辜群众开枪射击,导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这就是五卅惨案。

这场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各地纷纷举行罢工、罢课、示威游行,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深远。

首先,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其次,五卅运动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觉醒,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此外,五卅运动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五卅运动,我们不禁为那些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先烈们感到自豪。

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尊严的历史篇章。

然而,时至今日,五卅运动的精神仍具有现实意义。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五卅运动中的爱国精神,勇于担当民族大义;要发扬五卅运动中的团结精神,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卅运动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尊严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我们当代青年要时刻保持民族意识,不忘初心,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同时,我们还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五卅运动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为
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中文名
五卅运动
发生时间
1925年5月30日
发生地点
上海,并席卷全国
导火索
五卅惨案
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
性????质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参与者
工人、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
运动形式
罢工、罢市、罢课。

思想汇报:五卅运动

思想汇报:五卅运动

思想汇报:五卅运动引言概述:五卅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发生在193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罢工抗议日本侵略的事件。

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的民主运动和抗日战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五卅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一、背景:1.1 上海租界的特殊地位:上海租界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受到多国势力的控制,外国资本家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工人处于剥削和压迫之下。

1.2 经济危机的加剧:1930年代是中国经济危机的时期,国内外形势动荡不安,工人生活水平下降,劳动条件恶化。

1.3 日本侵略的加剧: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日益加剧,上海成为日本侵略的重要目标,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二、经过:2.1 工人罢工爆发:193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在国际情势的影响下,发动大规模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抗议日本侵略。

2.2 示威游行和冲突:工人们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和保护国家主权,与日本侵略者爆发冲突。

2.3 运动失败和牺牲:五卅运动虽然激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许多工人被捕、杀害,运动领导者被捕或流亡。

三、影响:3.1 民众觉醒和团结:五卅运动唤起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意识和民主觉醒,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组织。

3.2 国际舆论的关注:五卅运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

3.3 抗日意识的提高:五卅运动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仇恨和抵抗意识,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四、启示:4.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五卅运动表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外敌的侵略。

4.2 民主自由的追求:五卅运动呼唤民主自由的追求,强调人民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和国家主权的保卫。

4.3 历史教训的警示:五卅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痛苦经历,提醒我们珍惜和平,警惕外部势力的侵略。

五、结语:五卅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爱国精神和民主意识却深深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进程。

五卅运动简介

五卅运动简介

五卅运动简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五卅运动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

党的四大以后,由于党的工作的全面开展,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发展。

1925年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唐山、沈阳等城市和重要矿山的工人为反抗日、英等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血腥屠杀,相继进行了罢工斗争。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怒。

5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学生和工人在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援助纱厂工人的街头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向密集的群众射击,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把反帝斗争扩大到各阶层当中去,领导各界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6月1日,上海20万工人举行罢工,5万多学生举行罢课,大部分商人举行罢市。

为加强工会的组织力量,上海总工会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除李立三等人外,刘少奇、邓中夏、瞿秋白、项英等也参加了总工会的领导。

6月11日,上海工商学各界20万人集会,向帝国主义提出惩办凶手、赔款、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队等17项交涉条件。

全国各大城市人民纷纷响应支持,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帝国主义出动大批军队,调集军舰20余艘,进入黄浦江进行恫吓,并勾结买办资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施加压力。

在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资产阶级于6月24日单独停止罢市,破坏了“三罢”斗争。

五卅运动简介

五卅运动简介

五卅运动简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五卅运动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

党的四大以后,由于党的工作的全面开展,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发展。

1925年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唐山、沈阳等城市和重要矿山的工人为反抗日、英等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血腥屠杀,相继进行了罢工斗争。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怒。

5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学生和工人在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援助纱厂工人的街头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向密集的群众射击,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把反帝斗争扩大到各阶层当中去,领导各界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6月1日,上海20万工人举行罢工,5万多学生举行罢课,大部分商人举行罢市。

为加强工会的组织力量,上海总工会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除李立三等人外,刘少奇、邓中夏、瞿秋白、项英等也参加了总工会的领导。

6月11日,上海工商学各界20万人集会,向帝国主义提出惩办凶手、赔款、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队等17项交涉条件。

全国各大城市人民纷纷响应支持,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帝国主义出动大批军队,调集军舰20余艘,进入黄浦江进行恫吓,并勾结买办资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施加压力。

在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资产阶级于6月24日单独停止罢市,破坏了“三罢”斗争。

人民广场--五卅运动纪念碑

人民广场--五卅运动纪念碑
--------------------------------------
卅 sa 代表30
五卅事件背景: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青年工人顾正红,引起中国工人和人民群众无比愤怒。5月30日,学生、工人上街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是中国工人阶级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抗剥削与压迫的记录动纪念碑坐落于南京西路、西藏中路西南侧(新世界商城对面)的一片绿地中。纪念碑主体是一座高15.6米,宽21米,重50吨。由“五卅”两字组成的不锈钢雕塑,呈放射性,象征着振奋、腾飞向上的精神。纪念碑的碑体、基座等都是采用泰山一麓的花岗岩,代表着烈士的牺牲重于泰山。由陈云同志题写碑名,陆定一题写碑文。
为了纪念五卅运动,1927年曾在闸北五卅殉难烈士墓前建立纪念碑。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沪战争,原碑被日本侵略者毁坏。在纪念五卅运动60周年之时,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总工会在市中心人民公园旁重建五卅运动纪念碑,以激励后人,继承烈士遗志。
1985年5月奠基,1990年5月落成。五卅纪念碑时时刻刻提醒着前来参观的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
而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具体内容

五卅运动具体内容

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2]2运动过程编辑背景资料1925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20多万人在广州东校场集会声援上海工人罢工导。

四大以后,革命群众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反帝斗争迅猛发展。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

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领导这次罢工的委员会。

[1]?直接导火线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

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

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第32号通告,紧急要求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

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第33号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

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

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决定由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

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参加上海总工会的指挥工作。

?[1-2]五卅惨案1925年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

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

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

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五卅运动:海上兴波涌九州

五卅运动:海上兴波涌九州

FIGURE 物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自上海爆发,迅速席卷全国。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评价:“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如今,定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五卅运动”记录着那段壮怀激烈的革命篇章。

画面上,工人、学生、市民举着小旗,英勇地前进着、前进着。

在人群后面隐约可见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这组浮雕是由我国现代雕塑事业的拓荒者王临乙所作。

出生于上海的他亲历了1925年5月30日的工人游行与集会,对于国人的反帝精神深有感触。

他以整体统一的造型讲述着那场连续的运动浪潮,浓缩了我国近百年来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一笔。

旧中国暗流汹涌中渐现方向随着中英江宁议定条约(1842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等的签订,以及美、法、俄等国的侵入,古老的中国渐渐千疮百孔。

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百姓处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生存艰难。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所设的外国人居留地即外国租界,又分为公共租界(合英、美租界而成)和法租界。

在这里,行政、司法、军警、经济甚至立法等权力均掌控于外国人之手,国民备受压迫。

有这样几处细节:一些公园“均不许中国人民入内”,甚至挂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些岸堤上的长椅也标明“European Only”(只给欧洲人坐)。

而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苦力比如拉黄包车的车夫,“更是任意欺侮”。

蒋梦麟有这样的文字:“有时我碰到一些野兽似的外国人,简直拿黄包车夫当狗一样的踢骂。

”至1915年,日本人在上海的人数飞速增长,已超过英国人居于第一,日资纺织业在上海占据重要地位。

当时,上海共有58个纺纱厂,其中日本厂达32个,英国的4个,中国的22个。

那时日本工厂的工人福利待遇差,劳动强度高、薪资微薄,他们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日本工厂的制度严苛而残酷,比如搜查全身的“抄身制”,收养男女幼童进行“奴隶般教育,以备长大替换现役成年工人”(养成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卅惨案简介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学生二千余人为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在租界内开展宣传,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军警逮捕一百多人。

随后,群众近万人集中在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前,要求释放被捕群众,英国巡捕竟开枪杀害群众十余人,伤无数,造成“五卅惨案”。

事情经过:
五卅惨案发生于民国14年5月30日,肇因于上海工人反抗日本工厂厂主,学生支持工人,在上海英租界被枪杀,演成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流血斗争史上轰轰烈烈的一页。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经济剥削为主,中日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和约,准许日本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工进行经济侵略。

其他列强随之跟进,纷纷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

日本人仅在上海一地
就设有23家纱厂,占全上海纱厂三分之二。

日本厂主对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工资每日仅一角五分,还要扣存百分之五储蓄厂中,需至工作满十年方始归还,半途辞工者储蓄金即被没收。

民国14年2月,日商内外棉纱厂第八厂推纱间发现一名童工尸首,胸部受重伤十余处,系被纱厂日籍管理员用铁棍殴打死亡,工人们目睹惨状,群情大愤,全体罢工。

后经上海总商会出面调停,日厂主答允不打骂工人,同时每两周发放工资一次,工人即恢复工作。

5月间日本各纱厂以男工屡起风潮,竟将男工尽行开除,换为女工,这一来引起22家工厂的大罢工。

由上海各团体调停,以改良工人待遇,发还储金为条件恢复工作,不料内外棉纱厂第八厂又开除工人数十名,工人不服,推举代表顾正红等八人向厂主交涉,在交涉中发生争执,日人突开枪击毙顾正红,其余七人受伤,受伤工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请求援助,工部局不仅不予以公平处理,反而控以扰乱治安罪名,这一来群情更为愤激。

5月22日上海各团体开会追悼顾正红,上海各大学学生均往参加,路经公共租界时有四人被捕。

于是上海学生会
开会,决议组织演讲队,出发租界宣传。

5月30日学生联合会分派多队在租界内游行讲演,当天下午,一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共千余人,徒手随至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英捕头爱伏生竟下令开枪向群众射击,当场死学生四人,重伤30人,租界当局更调集军队,宣布戒严,任意枪击,上海的大学校竟遭封闭,这就是“五卅惨案”。

惨案发生后,全国震动,北京学生第二天即响应,全国各大都市学生也先后罢课,风起云涌,进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民意沸腾。

6月1日北京外交部向驻京公使团领袖意国公使提出
抗议:
“为照会事,据报告本年五月三十日上海各大学生因为学生被捕及工人受伤两事,在公共租界捕房门首游行演说,以示抗议。

而捕房竟以武力干涉,捕去学生四十余人,登时击毙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已死二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已死三名等情。

本总长得悉之余,至深骇异,似此不幸之事,应请贵公使特别注意。

查该学生等,均系青年子弟,热心爱国,并不携带武器,无论其行为之性质如何,断不能
以暴徒待之。

乃捕房未曾采取适当方法,和平劝阻,遽用最激手段,实为人道及公理所不容,自应由租界官吏完全负责。

为此本总长不得不向贵公使提出最正式之抗议,并声明保留俟查明详情后,再提出相当之要求,并请贵公使将前项情形转达驻京有关系各公使查照,迅饬上海领事团速将被捕之人全行释放,并就地与特派江苏交涉员妥商办理,免再发生此类情事,是所至盼,须至照会者。

中华民国外交总长沈瑞麟。

中华民国十四年六月一日。


6月4日公使团复函竟婉拒中国之抗议,认为上海租界当局已很宽大,于是北京外交部于4日再提第二次抗议:
“为照会事,上海公共租界枪击华人一案,业经本总长于本月一日向贵公使提出抗议,并请迅饬上海领事团速将被捕之人全行释放,并就地与特派江苏交涉员妥商办理,免再发生此类情事在案。

乃续据上海报告,租界捕房于本月一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其以前被捕之人,仍未完全释放。

又据报告所有伤毙之人,枪弹多从背入,巡捕无一死伤,显系任意轰击,毫无理由各等情。

查公共租界官吏出此激烈行为,迫动公愤,致发生商工各界多数罢市罢工之不良效果,
似此蔑视人道,自应由租界官吏完全负责。

为此本总长不得不再向贵公使提出严重抗议,并请转达驻京有关系各国公使,迅电上海领事团立饬停止枪击,以免再肇惨祸,是为至要,须至照会者。


6月6日公使团答复仍不着边际,北京外交部再于6月11日提第三次之抗议:
“为照会事,接准本月四日及六日来照,内开贵公使及有关系各国公使,深愿对于此次上海不幸之事故,与中国政府具同一和平之观念,并准贵公使声明,关于禁用武器一节,业经重行训令上海公共租界捕房,以后必采恪守各等因,本总长业经阅悉。

惟查当初租界官吏所采取对于学生和平行动之取缔办法,系属失当,毫无疑义。

又如五月三十日及六月一日等捕房之举动,实可谓为激成事变之肇端。

因老闸捕房,既未预先鸣号,警告群众,又非如来照所称,该捕房处于危在俄顷,不得不用武器之境遇,竟贸然出此激烈之举动。

故欲以上星期惨事之责任,诿诸一般和平行动并不携带武器之人,而不由租界官吏负之,本总长绝对不能承认,仍当继续抗议。

中国政府鉴于此次案情之严重,民情之悲愤,佥以为
租界官吏,至少须自动的先行取消当地戒严令,撤退海军陆战队,并解除商团及巡捕之武装,释放被捕之人及恢复被封与占据各学校之原状,庶上海地方,得于最短时间内,自然停止非常之状态。

而来照所称同具和平之观念,亦足以资证明,以便进行交涉。

为此照会贵公使查照,希即转达有关系各国公使,饬知驻沪领事团,遵照办理。

是所至盼,须至照会者。


最后将此案做为地方事件处理,即在上海谈判,北京政府乃派专使蔡廷干、郑谦、曾宗鉴南下,英日等国亦派委员六人至上海。

6月16日开会,中国代表提出解决办法十三条:
1、撤销非常戒备。

2、所有因此案被捕华人,一律释放,并恢复公共租界被封及占据之各学校原状。

3、惩凶,先行停职,听候严办。

4、赔偿,赔偿伤亡及工商学因此案所受之损失。

5、道歉。

6、收回会审公廨。

7、洋务职工及海员工厂工人等,因悲愤罢工者,将来仍还原职,并不扣罢工期内薪资。

8、优待工人,工人工作与否,随其自愿,不得因此处罚。

9、工部局投票权案,(甲)工部局董事会及纳税人代表会,由华人共同组织之。

纳税人代表额数,以纳税多寡比
例为定额,其纳税人会出席投票权与各关系之西人一律平等(乙)关于投票权,须查明其产业为己有的或代理的,己有的方有投票权,代理的,其投票权应归产业所有人有之。

10、制止越界筑路,工部局不得越租界范围外建筑马路,其已筑成者,由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管理。

11、撤销印刷附律,加征码头捐,交易所领照案。

12、华人在租界有言论集会出版之自由。

13、撤换工部局总书记鲁和。

双方在上海一共开了三次会议,六国委员最后竟拒绝继续谈判,于是谈判中断,交涉移北京进行。

最后上海公共租界仅将总巡麦高云、捕头爱伏生免职,中国收回了上海会审公廨。

顾正红案由上海交涉员与上海日本领事谈判,至8月12日始行解决,由日本纱厂与工人订立条件六款,附件三款,包括赔偿工人损失费1万元,补助罢工损失费10万元,日人入厂不准携带武器,不得无故开除工人,提高工资等。

自五卅惨案发生后,举国同愤。

但英国仍继续援用武力压迫政策。

6月11日有汉口惨案之发生,6月13日有九江之冲突,6月23日有沙基惨案之发生,7月2日有重庆惨案之发生,7月31日有南京惨案之发生。

其中最严重之冲突,为广州发生之沙基惨案。

自五卅惨案、汉口惨案相继发生后,6月21日香港与广州沙面之华工同时总罢工,香港重要事业多呈停顿状态。

香港及沙面之英人且作军事之准备,以图压制。

6月23日广州各界7万余人,在广州政府领导下为沪、汉死难烈士开追悼会,当场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为解决惨案之根本办法。

会后举行大游行,工商各界在先,学生及黄埔军校学生随后,于下午3时行抵沙基对岸,当时英兵方严阵以待,遽向群众
射击,同时停泊白鹅滩之英兵舰,亦发炮助威,当场死伤军民二百余人,惨祸之烈,过于沪汉。

这是上海五卅惨案的余波。

从这些惨案中,国人体会到孙中山一再坚决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实在是中国人正确而迫切的奋斗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