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订稿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订稿

X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方案一、概述该施工方案根据《XXXX水电站交通工程【1#公路】Ⅲ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XXX隧道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

超前预报主要是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工作,是在开挖之前,除根据开挖时揭露出来的实际地质情况,校正补充地勘时未能查到的资料外,还要根据这些成果资料,分析推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前期勘察时没有查到的不良地质体,以便预先采取措施。

二、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XXX隧道全长XXXm,穿越呷拉山,其中本标隧道段为出口段,长XXXm (KXXX~KXXX),隧洞洞身段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进出口及洞身局部段存在部分Ⅳ、Ⅴ级围岩。

2、水文气象条件该隧道地处雅砻江中游。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

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5.2mm,雨季(5~10月)降水量为661.1mm,约占全年的93.7%;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128.6天,雨季雨日约为108.4天,约占全年的84.3% ;多年平均气温为10.9℃,极端最高气温达35.9℃,极端最低气温仅-15.9℃;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912.5mm;相对湿度小,多年平均值为54%,最小仅0%。

3、隧道工程地质情况XXX隧道沿线山体岩层主要为砂岩、板岩。

XXX组第三段绢云板岩夹薄~中厚层石英粉砂岩,XXX隧道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岩性为细粒石英砂岩,岩石较坚硬,岩体较完整,无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层,隧道埋深较大,可能会发生岩爆和过高地温,其稳定性较好。

洞身围岩为XXX组弱风化变细粒石英砂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进洞口段强风化层厚3m,为较软岩,属Ⅳ级围岩,自稳性能较差,一般无地下水储集;表层为坡残积粉质粘土,自稳能力较差,在与细粒石英砂岩接触处一般无地下水储集;出口段风化卸荷强烈,表层为崩坡碎石土。

在施工过程中揭露出隧道地质复杂多变,地下水储集比较分散,隧道开挖可能出现节理切割不利块体坍塌。

某隧道轨道交通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某隧道轨道交通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1 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目的及任务..............................8 3.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及职责..............................94、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95、工作量预计..............................................356、超前地质预报时间安排....................................387、地质预报主要设备........................................388、超前地质预报成果........................................389、其它....................................................391、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及说明某隧道是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双碑北站~赖家桥站区间的一部分,两侧与高架桥线路连接,隧道右线起点里程为K23+808.000,隧道右线终点里程为K28+137.000,全长约4.329km,是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拟建的最长山岭隧道,属长大山岭隧道。

某隧道进洞口位于沙坪坝区中冶十八局预置构件厂背后某的东麓山坡,线路标高232.060m,出洞口位于陈家湾镇香蕉园村常五间社某西麓的山坡上,线路标高302.080m,隧道横穿某山脉。

线路走向基本垂直于某山脊构造线。

某隧道进口端为曲线,其余段为直线。

K23+808.000(进洞口)~K23+998.863为505m半径的曲线,线间距由5.05m渐变为4.6m,K23+998.863~K28+137.000(出洞口)为直线,线间距为4.6m。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户外建设、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中,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是一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超前地质预报,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地质灾害发生前一段时间,通过对地质体的变化和预警信号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范围和规模。

超前地质预报旨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从而使相关部门和个人能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重要性超前地质预报具有以下重要性:3.1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可以提前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及时疏散人员,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特别是在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超前地质预报可以为人员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3.2 避免财产损失超前地质预报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从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财产安全。

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在农田管理中,超前地质预报能够提供预警信息,使公众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3.3 优化规划和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可以确定合适的建设区域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地震预报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高度的破坏性和突发性。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地表变形和地下应力等指标,提供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警信息,为公众和相关部门提供时间和机会采取应对措施。

4.2 滑坡预报滑坡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由于地质体失稳引起。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地质体的运动和形变,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前预警滑坡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次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程旨在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测与预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涉及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描述地质情况],可能存在[潜在地质风险]。

因此,本次预报的主要目标是准确识别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异常,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二、预报方法与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具体预报方法,如:地震波法、电磁波法等]进行地质预报。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探测地层结构、岩石性质以及潜在的不良地质体。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钻探、物探等],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设备与材料准备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设备与材料:[列举所需设备与材料,如:地震波探测仪、电磁波探测仪、钻探设备等]。

所有设备将提前进行检修与校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四、工作流程与步骤现场勘查与布置: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查,确定预报点和测线布置。

设备安装调试:将所需设备运输至现场,并进行安装调试。

数据采集与处理: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预报结果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地质预报报告。

结果反馈与应用:将预报结果反馈给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五、安全保障措施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列举安全措施,如:设置警戒线、配备安全设备等]。

同时,所有施工人员将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六、质量控制要求为保证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校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同时,还将建立严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确保预报结果的可靠性。

七、人员培训与分工为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我们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分工。

培训内容包括[具体培训内容,如:地质知识、设备操作等]。

分工方面,将根据项目需求和人员特点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和复杂化,地质环境对于施工项目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前进行地质预报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探讨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地质调查与分析2.1 初步调查在确定施工区域前,进行初步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地质地貌、岩土特征、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初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为后续的详细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2.2 详细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调查。

包括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断裂带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潜在的地质风险,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三、地质风险评估3.1 风险识别基于地质调查结果,对施工区域的地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包括地质灾害、地陷、滑坡等可能出现的风险,确定潜在的施工隐患。

3.2 风险评估通过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对地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施工的潜在影响。

对不同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为制定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四、施工方案制定4.1 技术方案根据地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2 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施工实施与监控5.1 施工实施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5.2 监控措施实施施工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监控措施。

通过地质监测、传感器监控等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地质风险。

六、总结与展望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细致的地质调查、风险评估和施工方案制定,可以有效减少地质风险,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地质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前地质预报将在工程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隧洞地质超前预报专项方案

隧洞地质超前预报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目的 0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工期打算 (2)五、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2)超前钻孔探测 (2)地质雷达 (3)TSP203地质预报 (3)地质调查 (5)红外线探测 (6)加深炮孔探测 (6)水文地质分析 (7)六、超前地质预报的要紧内容 (8)断层预报 (8)涌水突泥预报 (9)七、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 (10)八、相关仪器配置 (11)九、数据记录与分析 (11)十、平安与环保方法 (14)隧洞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进一步查清隧洞开挖工作眼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随时把握隧洞前方地质转变情形,确保隧洞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依照本工程地质特点,特编制此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一、《工程测量标准》(GBJ50026-2007)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L303-2004)3、《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标准》(DL/T 5099-202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平安标准》(GB 50194-1993)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六、《爆破平安规程》(GB6722 -202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20)八、《质量治理条例》(2021)三、工程概况浆水泉水库~孟家水库段:本段工程为新建隧洞,断面形式选用城门洞断面,洞高为3m,洞宽为。

浆水泉水库上游设浆水泉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54m;洪山溪设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32m。

隧洞长约,其中Ⅱ类围岩915米,Ⅲ类围岩1058米,Ⅵ级围岩444米,洞身最大埋深约103米。

隧址区属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相对高差103m左右,隧洞为长期稳固地块,所受地质构造应力阻碍较弱,褶皱、断层不发育,岩层产状近水平,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

隧洞洞身处未发觉地下水,但洞身存在少量的基岩裂隙水,雨季时水量会增大。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艺隧道施工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施工中坚持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项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与管理,当施工进度与超前地质预报发生矛盾时,施工必须为超前地质预报让路,以避免盲目施工,确保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实施,并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目标(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①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②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

③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④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2)超前地质预报的目标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及富水情况,重点预报突水突泥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的具体位置、规模及影响程度。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艺流程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如图x-x所示。

图x-x 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1)地质调查法①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煤层、石膏、膨胀岩、天然气、含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岩土地层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与隧道的空间关系;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的方法:根据建立的标准地层剖面,结合沉积规律,确定各岩组的地层层序、厚度、标志层位置。

对地质构造进行追踪调查后,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地质描绘,详尽地核对细化勘察设计资料,为地质预报做好基础工作。

②隧道内地质素描隧道内地质素描是对已开挖工作面和洞身的地质状况作如实的调查、记录并绘制成图表,具体包括:工程地质: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特殊地层、人为坑洞、地应力、塌方和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等情况。

水文地质:包括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水质分析、对围岩的影响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实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地质勘探:根据隧道所经过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地
质勘探。

这包括地质剖面和岩体测试,以了解隧道穿越的
地层类型、岩体强度、断层和裂隙的分布等重要地质参数。

2. 地质分析: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地质分析,确定隧
道施工中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如岩体不稳定、地下
水涌出、地震活动等。

3. 大量监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监测点和使用现代地质监
测设备,对隧道区域的地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这包括地
表位移、地下水位、震动等参数的监测。

4. 数据解读: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发现地质
变化的迹象,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5. 建立预警系统:根据地质监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
时向监测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6. 采取预警措施: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
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例如,加固地下水封堵、加固和
注浆处理不稳定的岩体区域等。

7. 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地质监测和调
整预警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施工。

总结起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分析、大量监测、数据解读、建立预警系统、采取预
警措施和监测调整等步骤,旨在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
灾害,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断层等的预测预报。
4.2预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我项目部预报方法分别为地质调查法、物探法及超前钻探法,具体如下:
4.2.1地质调查法
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及构造线地下与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其相应要求,采取不同的钻探措施,钻探类型及钻探孔位布置参照改建铁路至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执行。
(2)加深炮孔:既加深炮孔超前探测,利用在隧道开挖工作面上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在每一循环钻设炮孔时布设3~8个加深炮孔,较循环进尺加深3m以上作为探测孔。
TAl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梅江至段站前工程 施工合同段:GTYHZQ-Ⅲ标 编号:
致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渝怀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监理Ⅲ标监理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
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
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如出现加速收敛现象,则表明坍方已经临近。
(1)适用围: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
(2)容: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地质素描。
(3)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地质素描包括的主要容参照改建铁路至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
4.2.2物探法
(1)地震波反射法划分地层界限、查找地质构造、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围。软弱、破碎地层厚岩溶发育区,每次预报距离采用100~120m,前后两次搭接长度10m以上;岩体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预报距离采用120~150m,搭接长度不少于10m。
粗骨料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二级级配碎石。
矿物掺合料选用品质稳定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
外加剂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当引气、能明显改善和提高砼耐久性的产品。
施工中严把原材料选择和进场关,质量专职部门和试验部门密切配合,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拌合用水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等指标满足要求。
类别
单位
工程数量
隧道长度
m
99
地质调查法
m
86
物探法
地质雷达法
m
106
超前钻探法
加深炮孔
m
528
超前钻孔(不取芯)
m
106
表3新牛背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量汇总表
类别
单位
工程数量
隧道长度
m
173
地质调查法
m
173
超前钻探法
加深炮孔
m
630
超前钻孔(不取芯)
m
9
表4新印江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量汇总表
类别
审批:______________
中铁十五局集团
渝怀铁路增建二线Ⅲ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 编制依据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
《改建铁路中秋至线梅江至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
2 工程地质概况
本段新建隧道共6座,其中岩洞隧道、新矮坡隧道、新牛背脊隧道、新印江屯隧道、新巴干沟一号隧道、新巴干沟二号隧道进口位于松桃县孟溪镇,新巴干沟二号隧道出口位于松桃县寨英镇,均为铁路单线隧道。
根据不同的地质适用条件、隧道开挖工法、断面大小,所采用的加深炮孔孔数要求及孔位布置参照改建铁路至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执行。
4.3预报状况及预防措施
4.3.1预报状况
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2.2新半矮坡隧道
隧道位于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全长99米,起止里程ZDK460+678~ZDK460+773,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0.7万方,全隧为Ⅲ、Ⅳ级围岩,最大埋深34m。隧道处于溶蚀构造类型的丘陵区,位于既有线左侧85~118m,海拔435~493m,相对高差达58m,自然坡度15°~60°,洞身坡面植被不发育;进出口仅有人行小道到达,交通不便。隧道穿越灰岩白云岩。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弱胀土。
2.5新干巴沟一号隧道
隧道位于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全长257米,起止里程YDK474+248~YDK474+505,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2.0万方,全隧为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32m。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丘陵区,位于既有线路基右侧43~93m,地面标高460~640m,相对高差40~200m,洞身坡面植被发育;隧道洞身及进出口无公路通往,交通不便。隧道穿越人工填土、粉质粘土、角砾土、砂质页岩、页岩。不良地质主要为顺层,无特殊岩土。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
秀山至梅江至同田湾段站前工程Ⅲ标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
图1超前地质预报工序流程图
(3) 砼结构耐久性控制技术措施
本隧道设计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砼结构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设计。
施工中对下列项目进行严格控制:
① 原材料控制
水泥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
3 超前地质预报类别及数量
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Ⅲ标项目经理部共6座隧道,每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类别及数量见表1-表6。
表1岩洞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量汇总表
类别
单位
工程数量
隧道长度
m
75
地质调查法
m
67
物探法
地质雷达法
m
90
超前钻探法
加深炮孔
m
405
超前钻孔(不取芯)
m
72
表2新半矮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量汇总表
2.6新干巴沟二号隧道
隧道位于省市松桃县孟溪镇和寨英镇交界,全长1103米,起止里程YDK475+300~YDK476+403,进口单口掘进,开挖数量5.6万方,全隧为Ⅲ、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84m。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丘陵区,位于既有线右侧24~54m,地面标高460~640m,相对高差40~200m,洞身坡面植被发育;进口有公路通往,交通方便;出口仅有人行便道通往,交通不方便。隧道穿越人工填土、软土、粉质粘土、砂质页岩、页岩。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为软土。
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
掌子面节理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明显加大。
(2)超前地质预报
成立专业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小组,并将该项工作作为一个工序安排,运用超前钻探预报手段,提前推测前方地层岩性及异常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措施,优化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工序流程见图1。
序号
措施
具体说明
1
把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关
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由技术员在隐蔽验收记录中填写工程验收的基本情况,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由质量员邀请监理单位现场代表,重要或特殊部位还邀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派员参加,共同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参加检查人员按工程检查证的容进行检查验收后,提出检查意见,由质量检查员在工程检查证上填写工况,然后交参加检查人员签证。
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围岩、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施工期间,洞口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
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
2.1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隧道
隧道位于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全长75米,起止里程ZDK459+985~ZDK460+060,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0.11万方,全隧Ⅳ、Ⅴ级围岩。隧区地处构造剥蚀、溶蚀丘陵区,海拔438~503m,相对高差50~65m,自然坡度12°~55°,洞身坡面植被一般发育;进出口交通方便,隧道洞身仅有乡村人行路,交通不便。隧道穿越白云岩、粘土、泥质白云岩、灰岩、页岩等。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特殊岩土主要为弱膨胀土。
以上各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均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② 喷射砼配合比控制
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在耐久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
砼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结构砼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不低于P8。
(4)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见表6。
表6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m
1103
地质调查法
m
1089
超前钻探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