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况34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四、第三文 化层(距今7000-6000年)出土。
21
建筑技术
◇远古时候,人们“构木为巢”,或利用天然的洞穴 作为居所。
◇新石器时代已普遍建造住房。在地势高亢地区出现 了半地穴式和原始地面建筑,在湿热的沼泽地带则 出现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文化保存有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当时使用石 制工具的情况下,加工如此规整的榫卯构件,确是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45
主要成果
▪纸 ▪ 农业和冶铁技术 ▪ 数学 ▪ 地质学 ▪ 医学
46

▪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 纸 —用麻做的纸
▪ 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 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蔡侯纸”)。造纸术的 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 一次伟大革命。
47
农业和冶铁技术
▪ 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 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 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一千 多年。
范冲开,便将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 留有浇灌孔和通气孔。浇灌孔不止一个,多 孔浇灌可防止铜液很快冷隔。待溶液凝固, 打碎内外范和泥土,将器物取出; 2)打磨修整加工:器物脱范后,表面粗糙, 花纹不清晰,需要打磨修理加工
34
各种青铜器具
35
影响
▪ 青铜器的重要作用 1)经济:生产青铜器的能力意味着生存与发展的能
9
砍砸器
▪ 旧石器时代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出土 长13厘米、12厘米 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 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 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 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 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 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 等工作。
10
骨哨
▪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
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
2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
1、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标志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机 器大工业出现,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第一个突飞猛进时期。
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电磁学的发展引 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在第二次产业 革命时期,人类开发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生产三 大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三大产 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又一次飞跃,科学技术和生产 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 发展模式仍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出现了“科学—— 技术——生产”的发展趋势。
3、从20世纪中叶至今,以六大科技群体, 即微电子等信息科技、核能等新能源科技、超导 等新材料科技、人造卫星等空间科技、基因工程 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崛起为标志,科学技 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综合创新的阶段,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科 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质的突变,它 逐步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⑸大力培养人才
4、文革前的科技成就
⑴表现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国防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科技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医学: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袁隆平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1973)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
4、影响:使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深入。
5、“863计划”和 “火炬计划”等科 技规划的作用
⑴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⑵高新技术研究队伍逐步建立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PPT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PPT
专题五复习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与文化
一、“双百”方针及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 训
1、
针双 百 ” 方

提出 贯彻 意义
活力初现 遭遇挫折 重现春天
1956年
反右斗争扩大 化和文革时期
1978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
探讨:“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
国内背景: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 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 级的一部分。
经验教训:只有坚持“双百”方针,才能促进文化 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 发展。
二、现代中国教育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1、扫盲教育: 概况: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识字教育
为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 (2)扫盲写入1982年宪法;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20世纪末
科技体制改革
提出: 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反映了时代特点
意义 概括了科技作用
成为理论基础
4、走向世界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原因 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科技规划的实施
成就
核技术 空间技术 运载火箭研究
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一)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发射成功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 年11月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 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钱学森(1911.12.11-)。 应 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 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 籍浙江省杭州市。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 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 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称他 “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 上5个师”。是中国航天 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 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 父”和“火箭之王”。1 999年,中共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 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 2006年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7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7

⑵空间技术: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 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市场。
⑶运载火箭: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⑷信息技术: ⑸生物工程:推动国际性基因组研究,建立自己的基因组 大规模测序的全套技术及科研队伍。 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
知识窗
863计划的领域与主题
(一)生物技术领域
3)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 划》确定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
4、主要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1)表现:
国防科学技术领域: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二)航天技术领域
(三)信息技术领域
(四)激光技术领域(三个主题) (五)自动化技术领域 (六)能源技术领域 (七)新材料领域 (八)海洋技术领域
钱学森:(1911~ )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 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 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 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 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 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 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 职务。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 导弹之父”。
医学: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 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课件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课件

产业技术创新
总结词
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 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3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体系概述
01
介绍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政策体
《中国科学技术发 展》ppt课件
目 录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 中国科技人才培养 • 中国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国科技未来展望
0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科技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源远 流长,如四大发明等,为 世界科技史做出了重要贡 献。
详细描述
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果,包括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全球 科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高新技术研究
总结词
高新技术研究是推动国家科技实 力提升的关键,对于提升国家综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 得突破,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5G通信等领域,已达到世界领 先水平。

感谢观看
THANKS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自由探 索,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活 力,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扩大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 科技创新的养计划,如“千人计 划”、“万人计划”等,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 军人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18课件下载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18课件下载
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 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3、文革前的科技成就: (1)表现: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年)
国防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科技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年)
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号卫星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 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 父”。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 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 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 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神州6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标志中国的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 界先进行列
材料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 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 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 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国第一头克 隆猪(黑色)
中国培育出的 克隆牛
时间
1958年 1964年 1965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80年 1983年 1984年 2001— 2002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概述.ppt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概述.ppt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
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
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
代 展 与 成 就精品2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Consider:
起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 出。
1、提出的原因;
1)文革中科技事业严重受挫——教训;
2)“文革”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
识, 尊重人才”。
②全国科学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我国能够 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 因是(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有良好,精品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9长征一号
中华第一核电厂
广东大亚湾 核库 交水稻之父 13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发、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生”.
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4、这一时期的20年中,前三 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 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 人民做点事。”
2、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 央批准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 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 面、规范、长期的系统计划,有力协 一项发展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 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 (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不能生产 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 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 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 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 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两弹元勋”。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 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①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诞 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 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②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5)生物工程: ①2001年至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②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课堂巩固:
1、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2、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2.主要成果
(1)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①国防: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②和平利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科研。如秦山、大亚 湾核电站。
③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 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①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的国家之一。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 发展; 2、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 重视科技人才。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