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环境1

合集下载

环境-基础护理学

环境-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基础护理学的原则
基础护理学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注重个体化护理,强调预防保健和 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学的方法
基础护理学采用多种方法来实施护理 ,包括观察、评估、诊断、计划、实 施和评价等步骤。
基础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基础护理学的历史
基础护理学起源于古代的医疗实践,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 对健康需求的提高,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如何应对未来基础护理学的挑战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础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以满足未来的护理需求。
推进技术创新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利用新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同时拓展护 理服务领域。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基础护 理学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促进环境友好型护理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环境友好型护理的发展,推动基础护理学与环境保护的深度融 合。
05
未来展望
基础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智能化护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护理学将 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
实现智能化护理,提高护理效率 和精度。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理念的变化,基础护理学 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基础护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减少资源消耗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等方式,减少基础护理学在实践中的资源消耗 ,如水、电、药品等。
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推广环保理念、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等方式,降低基础护理学在实践中的环 境污染,如废弃物、废气等。
基础护理学在环境改善中的实践和应用
推广绿色护理技术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环境(原创)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环境(原创)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二、组成 内环境+ 内环境+外环境 生理环境+心理环境 生理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 内环境 外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
环境
环境与健康︱
环境︱ 环境
的环境︱ 的环境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音响
人体对噪音的适应范围应在: 分贝以下 分贝以下, 分 人体对噪音的适应范围应在:50分贝以下,50分 贝以上即产生干扰。 贝以上即产生干扰。 医院: 医院:35--40分贝 分贝 做到四轻:说话、 操作、关门。 做到四轻:说话、走、操作、关门。 宣传病人及其家属共同保持病室安静。 宣传病人及其家属共同保持病室安静。 采取减噪措施:病室门及椅角钉橡胶垫, 采取减噪措施:病室门及椅角钉橡胶垫,推车轮 轴经常滴油, 轴经常滴油,降低噪音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休息空间:病床之间距离不得少于 米 休息空间:病床之间距离不得少于1米. 提供病人活动、 提供病人活动、社交空间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医院环境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一、总体要求 安全性 舒适性 整洁性 安静性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舒适性,管理统一性,文化特殊性二、医院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划分: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服务环境,医院管理环境按环境地点划分:门诊环境,急诊环境病区环境。

三、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或单床,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温度:普通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老年病室、产房和手术室以22~24℃为宜。

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为百分之50~60%通风:一般通风的时间为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噪声:白天理想的噪声强度是35~40dB(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光线: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内部分合成维生素D,对辅助治疗颇有意义装饰:防滑等级通常分为三级,一级是指不安全,防滑系数小于0.50,二级是指安全防滑系数为0.50到0.79,三级是指非常安全防滑系数不小于0.80。

(二)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包括人际关系和医院的规章制度1.医院门诊环境的调控门诊的设置和布局,门诊环境的管理医院急诊环境的调控急诊设置和布局急诊环境的管理:预检分诊的护士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

抢救工作中的抢救物品,准备所有抢救物品,必须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医院病情环境的调控病区的设置和布局,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病床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m,每个病区最好设30~40张病床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一)按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病人在医院内遭受到自身固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基础护理学-环境

基础护理学-环境

安全意识和措施
1 摆放物品
合理安排病房内的家具和设施,确保通道畅通,减少跌倒和意外事件的风险。
2 预防跌倒
提供防滑地板、扶手等辅助设施,采取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受伤。
3 火灾风险
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制定火灾逃生计划,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营养和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
提供均衡的饮食,考虑患者的 特殊需求和饮食限制,帮助促 进康复和营养摄入。
新鲜食材
选择新鲜和优质的食材,保证 患者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提 高免疫力和康复效果。
个性化餐盘
根据患者的喜好和饮食习惯, 提供个性化的餐盘,提高患者 的食欲和吸收能力。
睡眠和休息管理
1 舒适的床铺
提供舒适的床铺和辅助 设备,帮助患者获得良 好的睡眠质量。
2 噪音掌控
控制病房噪音,提供安 静的环境,促进患者的 休息和康复。
光线管理
提供适宜的光线,保持室内明亮,营造舒适 的氛围,促进患者的情绪和养生。
病房清洁卫生的实践
1
垃圾处理
2
合理收集和处理垃圾,定期更换垃圾
袋,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
3
定期消毒
制定清洁计划,定期消毒病房的表面、 床铺和设 家属和医护人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情感关怀
提供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中风病人调整心 态,积极面对康复挑战。
基础护理学-环境
通过为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环境护理在基础护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了解环境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是每位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
环境护理的重要性
1 促进康复
优质的环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创造积极的治疗氛围。
2 预防感染
有效的环境控制可以减少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基础护理学》环境 ppt课件

《基础护理学》环境 ppt课件
急诊患者实施科学和正
确的诊疗护理为目的的
卫生事业机构
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性环境。
安全舒适的心理社会环境 质量合格的物理环境 控制感染的生物环境
医院环境的特点
1、服务的专业性 2、安全舒适性 3、管理的统一性 以患者为中心 4、文化特殊性
服务专业性
在医院环境中工作的对象是患者
护士应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 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地 照护患者的生活,提供专业的生活护 理、精神护理、营养指导等服务,并 在新技术、新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
致突变作用
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
噪声污染
• 噪声: –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可 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 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 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 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 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之源
工业噪声
造成职业性 耳聋的主 要原因
安全舒适性
治疗性安全: —物理环境调控适宜 —安全设施齐备完好
生物环境安全: —院内感染监控系统及制度健全
医患关系和谐:
管理统一性
• 医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院规,统一管理 • 病区护理单元中应做到:
–病室的整齐,规格统一,物品摆放以根据需求及 使用方便为原则
–患者的皮肤、头发、口腔等要保持清洁 –工作人员应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大方,尽量减少
:发动机运转声,电锯、 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 等等。
建筑噪声
工厂噪音
噪声之源
城市主要的 噪声源
交通噪声
汽车、摩托车的鸣叫声,车 轮与路面的摩擦声,火车、 飞机等巨大响声。
飞机噪音
交通噪声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环境(原创)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环境(原创)
湿度
•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的 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 百分比。
2020/6/11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湿度
•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50--60% • 调节方法:
– 室内设有湿度计。 – 湿度过高:去湿器,通风换气;或开门(窗)
通风等。
2020/6/11
基础护理教研室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 一、环境的定义
• 狭义-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 人类生活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 素的总和。
• 广义-不仅是影响机体生命和发展的全 部外界条件总和,且包括影响机体内部因 素。
2020/6/11
安静性
制度建立 工作制度
作息制度 探视制度
管理
2020/6/11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二、组成
• 物理环境
• 社会环境
2020/6/11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三、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
2020/6/11
温度
光线
湿度
音响
通风
装饰
空间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烦 • •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
轻者:头晕、头痛、耳鸣、失眠、 心 意乱、不愉快 重者:各系统疾病、听力丧失、听力下降

2020/6/11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
• 社会制度 • 经济状况 • 文化背景 • 劳动条件 • 群体气氛

环境--基础护理学

环境--基础护理学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环境是影响生命和有机体发展的 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能够缓解或加重疾病和死亡的过 程。美国护理学家韩德森认为:环境是影响机体生命与发展的所 有外在因素的总和。
可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所有内部因素 和外界条件的总和。环境可以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作 用,人也可以影响环境,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3、湿度:病房以50%-60%为宜。 4、通风: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
施,它能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从而降低 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一般通风半小时为宜。 5、噪声:白天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dB。5060dB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工作人员在说 话、行动与工作时尽可能做到“四轻”:说 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6、光线:包括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7、装饰:病室布置简单、整洁美观,优美悦 目。还应注意防滑,通常医院防滑等级不低 于1级。
环境
妇产二科 候 琴
基础护理学第二章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院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护理学中,环境是护理学的四大基础概念之一。
1975年,国际护士会在其政策声明中,概述了护 理专业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成为人类 为生存和健康而奋斗的一个主要目标。 (二)、保护人类健康,满足人们需要
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已成为护士的迫切 任务。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 并运用自身拥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开展健康教育,努 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自然气候的影响: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吸烟污染(6)温度过高或过低、(7)辐射、(8)废料、(9)室内空气污染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5月21日世界无烟日(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医院环境的分类(※)(1)物理环境(2)社会环境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

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气候的影响
2、地形地质的影响
3、环境污染的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吸烟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辐射、废料、室内空气污染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社会经济因素2、社会阶层不同3、文化因素
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课堂总结
思考题
简述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主讲教师___霍云革_____________
职称职务___助教教师_____________
使用教材___《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_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制
第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周第节
课时安排
2(理论)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环境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环境的概念;医院的物理环境布置;病人床单位
三、环境与护理的关系(简要介绍)
讨论、思考、作业:
1、简述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2、简述医院物理环境的布置。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_5__分钟,授新课_75_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指导
教学资源:多媒体实物 音像 其他
备课笔记第1页
导入:复习上次课程内容,以环境图示和讨论形式引入本次课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environment)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时刻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环境是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各护理学家所赋予的深刻含义。
熟悉: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了解:医院的社会环境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重点:医院物理环境的布置
难点: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含义。
(二)环境的分类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举例)
(一)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二)环境的分类
环境指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人类的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
1、内环境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举例说明生理和心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外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简要介绍)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举例)
(一)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自然环境发生某些改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常见的影响有:
教案
2010—2011学年第学期
二级学院(部)___医学院____________
教研室___护理教研室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及代码___基础护理学_____________
课程类别___专业基础课_____________
学分及总学时___8分144学时____________
授课专业班级___护理专业2009级1、2班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