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扫描及入侵实验
系统入侵基本操作

网络安全实验:系统入侵基本操作-------IPC$漏洞及远程控制实验名称:系统入侵基本操作-------IPC$漏洞及远程控制实验目的:了解一般性系统入侵的基本步骤,理解IPC$漏洞原理,掌握常见扫描工具使用,掌握net命令使用,掌握一般系统防范基本方法。
技术原理:一般入侵步骤:主机扫描----漏洞扫描-----利用漏洞入侵-----操作----留后门----痕迹清除IPC$(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命名管道,通过提供可信任的用户名和口令,连接双方可以建立安全的通道并以此通道进行加密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访问。
NT/2000在提供了ipc$功能的同时,在初次安装系统时还打开了默认共享,即所有的逻辑共享(c$,d$,e$……)和系统目录winnt或windows (admin$)共享。
空会话是在没有信任的情况下与服务器建立的会话(即未提供用户名与密码),但根据WIN2000的访问控制模型,空会话的建立同样需要提供一个令牌,可是空会话在建立过程中并没有经过用户信息的认证,所以这个令牌中不包含用户信息对于NT,在默认设置下,借助空连接可以列举目标主机上的用户和共享,访问everyone权限的共享网络命令:参见幻灯片网络命令.ppt远程控制软件:木马属于远程控制软件,被控制端安装服务端程序,控制端安装客户端程序。
常见木马有BO2000,冰河,广外女生,灰鸽子等等。
扫描软件:分为主机扫描,服务扫描,漏洞扫描等。
常用扫描软件:x-scan,supper scan,流光等。
实验环境:网络机房,基本win2000环境,木马软件,扫描软件。
实验步骤:1.安装流光,准备木马(有些木马工具需要生成服务端,但是注意不要执行服务端,否则就安装到自己的机器上了)。
2.对选定网段进行扫描。
确定主机。
(选定网段范围不要过大)3.对存在IPC$漏洞的主机进行连接。
入侵智能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监控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阻止非法入侵行为,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入侵智能检测系统,验证其有效性,并分析其性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过程。
3. 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包括检测准确率、误报率和漏报率。
4. 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KDD CUP 99入侵检测数据集。
2. 实验工具:Python编程语言、Scikit-learn库、Matplotlib库。
四、实验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KDD CUP 99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归一化等操作。
2. 模型构建: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模型,如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进行训练和测试。
3. 性能评估:通过混淆矩阵、精确率、召回率等指标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4.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步骤1. 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删除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2)特征选择:根据相关性和重要性选择特征,如攻击类型、服务类型、协议类型等。
(3)归一化:将数据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在相同的量级上。
2. 模型构建(1)选择模型:本实验选择SVM和Random Forest两种模型进行对比实验。
(2)模型训练: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所选模型进行训练。
(3)模型测试: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
3. 性能评估(1)混淆矩阵:绘制混淆矩阵,分析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误报率和漏报率。
(2)精确率、召回率:计算模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评估其性能。
4. 实验结果分析(1)对比SVM和Random Forest两种模型的性能,分析其优缺点。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入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提高对网络安全防护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1)硬件环境: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用于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2)软件环境:安装Snort入侵检测系统、WinPCAP抓包工具、Wireshark网络分析工具等。
2. 实验步骤(1)安装WinPCAP:按照向导提示完成安装,使网卡处于混杂模式,能够抓取数据包。
(2)安装Snort:采用默认安装方式,完成安装。
(3)配置Snort:编辑Snort配置文件,设置规则、端口、网络接口等信息。
(4)启动Snort:运行Snort服务,使其处于监听状态。
(5)抓取数据包:使用Wireshark抓取网络数据包,观察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效果。
(6)分析数据包: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验证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报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Snort入侵检测系统成功启动,并进入监听状态。
(2)通过Wireshark抓取到的数据包,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出攻击行为,并发出报警。
(3)分析数据包,发现入侵检测系统对多种攻击类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2. 实验分析(1)Snort入侵检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良好,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网络攻击行为。
(2)通过实验,加深了对入侵检测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掌握了Snort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中,发现入侵检测系统对某些攻击类型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如针对加密通信的攻击。
这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1.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对入侵检测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我们进行了一次网络攻击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以及掌握相应的防御措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手段。
2. 掌握网络攻击实验的基本流程。
3. 熟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3. 实验软件:Wireshark、Nmap、Metasploit等四、实验内容1. 漏洞扫描(1)使用Nmap扫描目标主机,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2)分析扫描结果,了解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服务信息。
2. 拒绝服务攻击(DoS)(1)使用Metasploit生成大量的伪造请求,对目标主机进行DoS攻击。
(2)观察目标主机响应时间,分析攻击效果。
3. 口令破解(1)使用Hydra工具尝试破解目标主机的登录口令。
(2)观察破解过程,了解口令破解的原理。
4. 恶意代码传播(1)利用网络共享传播恶意代码,感染目标主机。
(2)分析恶意代码的传播过程,了解恶意代码的特点。
5. 数据窃取(1)使用网络监听工具,窃取目标主机传输的数据。
(2)分析窃取到的数据,了解数据窃取的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漏洞扫描通过Nmap扫描,我们成功发现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服务信息,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
这为我们进行后续的攻击实验提供了依据。
2. 拒绝服务攻击(DoS)我们使用Metasploit生成了大量的伪造请求,对目标主机进行了DoS攻击。
观察目标主机的响应时间,发现攻击效果明显,目标主机无法正常响应服务。
3. 口令破解我们尝试破解目标主机的登录口令,使用Hydra工具进行暴力破解。
经过一段时间,成功破解了目标主机的口令。
4. 恶意代码传播我们利用网络共享传播恶意代码,成功感染了目标主机。
综合扫描器流光Fluxay5的使用

院 3.初次使用流光 Fluxay5 软件
要从头开始一个扫描,其操作路线是: “文件”——“高级扫描向导”,出现图 1-3 所示选项卡,填写扫描主机地址范围,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信 图 1-2 流光 Fluxay5 系统主界面 息 学 院
图 1-3 高级扫描向导 2
网络安全实验1_综合扫描器流光Fluxay5的使用
广 东 海 洋 图 1-4 系统开始扫描选项卡
从图 1-5 可以看出,FTP 服务器可以通过匿名帐号进行连接,这只需要选择成功破
大 解的帐号,左键弹出屏幕菜单后,选择“连接”即可。 学
6
大
学 139(SMB)
FTP 扫描 FTP 版本信息: Microsoft FTP Service
允许匿名登录 IPC 扫描
信
息 获得共享列表
HPColorL.2 (HP Color LaserJet 2605 PCL 6 (副本 1))(Anonymous Logon) HPColorL (HP Color LaserJet 2605 PCL 6)(Anonymous Logon)
本地主机要关闭病毒防火墙,以免本地主机主上的防毒软件将流光 Fluxay5 的某些组
信 件当作病毒而拒之门外、甚至删除。 2. 流光 Fluxay5 的界面 从网络上下载 Fluxay5 软件后,直接安装,
一律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安装成功后,系统 桌面出现的图标如图 1-1 所示。
息
学 图 1-1 Fluxay5 图标
海再填写目标主机 IP 地址,确定后,本区域 IPC 主机项目下出现该 IP 地址的主 机,再选择此主机,右键,“探测”——“探测 IPC$用户列表”,此时,管理 员帐号出现在主机下面,双击则出现查看密码选项卡。
主机入侵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搭建过程。
3. 学习如何使用主机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入侵检测。
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OSSEC3. 实验网络拓扑:单主机局域网三、实验步骤1. 系统环境准备(1)安装操作系统:在实验主机上安装Windows 10操作系统。
(2)安装OSSEC:从OSSEC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OSSEC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完成安装。
2. 配置OSSEC(1)配置OSSEC服务器:- 编辑`/etc/ossec.conf`文件,设置OSSEC服务器的基本参数,如服务器地址、日志路径等。
- 配置OSSEC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方式,如SSH、SSL等。
- 配置OSSEC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日志数据。
(2)配置OSSEC客户端:- 在客户端主机上安装OSSEC客户端。
- 编辑`/etc/ossec.conf`文件,设置客户端的基本参数,如服务器地址、日志路径等。
- 配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
3. 启动OSSEC服务(1)在服务器端,启动OSSEC守护进程:```bashsudo ossec-control start```(2)在客户端,启动OSSEC守护进程:```bashsudo ossec-control start```4. 模拟入侵行为(1)在客户端主机上,执行以下命令模拟入侵行为:```bashecho "test" >> /etc/passwd```(2)在客户端主机上,修改系统配置文件:```bashecho "test" >> /etc/hosts```5. 检查OSSEC日志(1)在服务器端,查看OSSEC日志文件:```bashcat /var/log/ossec/logs/alerts.log```(2)分析日志文件,查找与入侵行为相关的报警信息。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a839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第一篇: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实验环境】1、硬件 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1、端口扫描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2、漏洞扫描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实验背景知识】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2、NMAP使用方法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
象Windows 2K/XP 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
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half open), ftp proxy(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mas Tree, SYN sweep,1 和Null扫描。
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
Nmap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入侵检测系统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系统实验报告入侵检测系统实验报告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威胁不断涌现,给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应运而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入侵检测系统,探索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学习使用Snort等开源工具搭建IDS;- 分析和评估IDS的性能和效果。
3. 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能够监测和识别网络中的恶意活动的安全工具。
它通过收集网络流量数据和系统日志,利用事先定义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分析,以识别和报告潜在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异常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
4. 实验步骤4.1 环境搭建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实验环境。
选择一台Linux服务器作为IDS主机,安装并配置Snort等开源工具。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模拟的攻击流量和恶意代码,用于测试IDS的检测能力。
4.2 规则定义IDS的核心是规则引擎,它定义了需要监测的恶意行为的特征。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Snort的规则语言来定义一些常见的攻击行为,如端口扫描、SQL 注入等。
通过编写规则,我们可以灵活地定义和更新IDS的检测能力。
4.3 流量监测和分析一旦IDS搭建完成并启动,它将开始监测网络流量。
IDS会对每个数据包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
通过与规则库进行匹配,IDS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意行为,并生成相应的警报。
4.4 警报处理当IDS检测到潜在的入侵行为时,它会生成警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警报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发送给系统管理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同时,IDS还可以将警报信息记录到日志文件中,以供后续分析和调查。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模拟攻击流量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IDS的性能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机扫描及入侵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
一、目的
1、学会端口扫描工具的使用和功能
2、简单了解主机入侵过程
二、课时/场所
2/网络实训室/互联网计算机(两个人一组)
三、内容
1、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与ping扫描相似,不同的是端口扫描不仅可以返回IP地址,还可以发现目标系统上活动的UDP和TCP端口。
端口扫描器是黑客最常使用的工具。
一些单独使用的端口扫描工具象Port
Scanner1.1,X-Scan扫描器,定义好IP地址范围和端口后便可开始实施扫描。
还有许多单独使用的端口扫描器,如UltraScan等。
像Ping扫描器,许多工具也集成了端口扫描器。
NetScan、Ping Pro和其它一些程序包集成了尽可能多的相关程序。
你将发现许多企业级的网络产品也将ping和端口扫描集成起来。
X-SCAN是由安全焦点开发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扫描工具。
采用多线程方式对指定IP地址段(或单机)进行安全漏洞检测,支持插件功能,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两种操作方式,扫描内容包括:远程服务类型、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各种弱口令漏洞、后门、应用服务漏洞、网络设备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等二十几个大类。
X-Scan功能按钮包括:“扫描模块”、“扫描参数”、“开始扫描”、“暂停扫描”、“终止扫描”、“检测报告”、“使用说明”、“在线升级”、“退出”。
扫描参数设置:
我们从“扫描参数”开始,打开设置菜单,在“基本设置”中的“指定IP范围”输入
要检测的目标主机的域名或IP,也可以对多个IP进行检测。
比如输入
“192.168.0.1-192.168.0.255”,这样或对这个网段的主机进行检测。
在高级设置中,我们可以选择线程和并发主机数量。
还有“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和“无条件扫描”,如果我们设置了“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对方禁止了PING或防火墙设置使对方没有响应的话,X-SCAN会自动跳过,自动检测下一台主机。
如果用“无条件扫描”的话,X-SCAN会对目标进行详细检测,这样结果会比较详细也会更加准确。
但扫描时间会延长。
通常对单一目标会使用这个选项。
在“端口相关设置”中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些需要检测的端口。
检测方式“TCP”、“SYN”两种,TCP方式容易被对方发现,准确性要高一些,SYN则相反。
“SNMP设置”主要是针对SNMP信息的一些检测设置。
“NETBIOS相关设置”是针对WINDOWS系统的NETBIOS信息的检测设置,包括的项目有很多种,我们根据需求选择实用的就可以了。
“NASL相关设置”这个是3.1新推出的一个功能,有的检测脚本对对方主机是有破
坏性的,可能会造成对方主机死机、重启,服务出现异常等,这样很容易被对方发现。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默认的攻击脚本是“excellent.nsl”,我们可以在“选择脚本”,“漏洞类别”里边选择一些危害性比较高的的漏洞,或者点“全选”来全部选择。
如果我们需要同时检测很多主机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定脚本
“CGI相关设置”、“网络配置”和以前的版本区别不大,使用默认的就可以。
“字典文件设置”是X-SCAN自带的一些用于破解远程账号所用的字典文件,这些字典都是简单或系统默认的账号等。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字典或手工对默认字典进行修改。
默认字典存放在“DAT”文件夹中。
字典文件越大,探测时间越长。
扫描模块设置:
“扫描模块”是对于检测对方主机的一些服务和端口等情况。
我们可以全部选择或只检测部分服务。
开始扫描:
我们设置好以上两个模块以后,点击“开始扫描”就可以了。
X-SCAN会对对方主机进行详细的检测。
如果扫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话会在“错误信息”中看到。
结束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如果检测到了漏洞的话,我们可以在“漏洞信息”中察看。
扫描结束以后会自动弹出检测报告。
包括漏洞的风险级别和详细的信息,以便我们可以对对方主机进行详细的分析。
2、主机入侵过程
1)用命令的方式:
net use \\192.168.103.79\ipc$ "" /user:""
net view \\192.168.103.79
net time \\192.168.103.79
at \\192.168.103.79 10.00 telnet
2)利用专用软件方式建立连接
四、空连接防范
1、禁止空连接进行枚举 ( 此操作并不能阻止空连接的建立 )
运行 regedit ,找到如下主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把 RestrictAnonymous = DWORD 的键值改为: 1
如果设置为 "1" ,一个匿名用户仍然可以连接到 IPC$ 共享,但无法通过这种连接得到列举 SAM 帐号和共享信息的权限;在 Windows 2000 中增加了 "2" ,未取得匿名权的用
户将不能进行 ipc$ 空连接。
建议设置为 1 。
如果上面所说的主键不存在,就新建一个再改键值。
如果你觉得改注册表麻烦,可以在本地安全设置中设置此项:在本地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 ' 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 '
2 、禁止默认共享
1 )察看本地共享资源
运行 -cmd- 输入 net share
2 )删除共享(重起后默认共享仍然存在)
net share ipc$ /delete
net share admin$ /delete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 (如果有e,f, ……可以继续删除)
3 )停止 server 服务
net stop server /y (重新启动后 server 服务会重新开启)
4 )禁止自动打开默认共享(此操作并不能关闭 ipc$ 共享)
运行 -regedit
server 版 : 找到如下主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把 AutoShareServer ( DWORD )的键值改为 :00000000 。
pro 版 : 找到如下主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把 AutoShareWks ( DWORD )的键值改为 :00000000 。
这两个键值在默认情况下在主机上是不存在的,需要自己手动添加,修改后重起机器使设置生效。
3、关闭 ipc$ 和默认共享依赖的服务 :server 服务
如果你真的想关闭 ipc$ 共享,那就禁止 server 服务吧:
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服务 - 找到 server 服务(右击) - 属性 - 常规 - 启动类型 - 选已禁用,这时可能会有提示说: XXX 服务也会关闭是否继续,因为还有些次要的服务要依赖于 server 服务,不要管它。
4、屏蔽 139 , 445 端口
由于没有以上两个端口的支持,是无法建立 ipc$ 的,因此屏蔽 139 , 445 端口同样可以阻止 ipc$ 入侵。
1 ) 139 端口可以通过禁止 NBT 来屏蔽
本地连接- TCP/IT 属性-高级- WINS -选‘禁用 TCP/IT 上的 NETBIOS '一项
2 ) 445 端口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屏蔽
5、添加一个键值
Hive: HKEY_LOCAL_MACHINE
Key: System\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
Name: SMBDeviceEnabled
Type: REG_DWORD
value: 0
修改完后重启机器
注意:如果屏蔽掉了以上两个端口,你将无法用 ipc$ 入侵别人。
3 )安装防火墙进行端口过滤
6 、设置复杂密码,防止通过 ipc$ 穷举出密码,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增强安全
意识,比不停的打补丁要安全的多。
五、思考
1、利用X-scan扫描另外一台电脑,查看有那些端口开放
2、除了以上介绍的扫描工具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扫描工具(流光)下载使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参考资料)此题选作
六、实验报告
1、写出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