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分析探究

合集下载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摘要】山茶属植物是一类具有丰富经济意义的植物,其在药用、美容、观赏、食用和木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药用方面,山茶属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材中,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伤等功效。

在美容领域,山茶属植物被用于制作护肤品和化妆品,具有保湿、抗衰老等功效。

观赏价值方面,山茶属植物的花朵美丽、色彩丰富,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

食用价值方面,山茶属植物的果实富含营养,可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健品生产。

山茶属植物的木材坚硬耐用,适用于家具制作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山茶属植物的多元化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山茶属植物, 经济意义, 药用, 美容, 观赏, 食用, 木材利用, 现代社会, 多元化价值1. 引言1.1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山茶属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植物,其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山茶属植物在药用、美容、观赏、食用和木材利用等方面的经济意义,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多元化的价值。

山茶属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其种子、叶片、花朵等部位都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皮肤问题等。

山茶属植物也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妆品和保健品,具有很好的美容价值。

山茶属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其花朵多姿多彩,花期长,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山茶属植物的树形美丽,叶片翠绿,也成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植物。

山茶属植物的果实和花朵也可以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果实可以直接食用或用来制作果酱、果汁等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山茶属植物的木材利用价值也不可忽视。

其木质细腻坚硬,适合用来制作家具、工艺品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 正文2.1 山茶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山茶属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茶饮品中。

其叶子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降脂减肥、抗氧化等功效。

茶树经济林种植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茶树经济林种植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户外活动的物质载体。本文引入 POE 评价的方法,通过对淮阴 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美南休闲绿地进行实地调研,对场地中活动行为人群特征、活动行为类型、活动行为时间分布以及使用者对 场地满意度的评价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提升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提供参考。
8
552
9
645
6.4693 2.1972
9
630
10
650
6.4770 2.3026 10
667
11
640
6.4615 2.3979
11
665
12
630
6.4457 2.4849
12
630
13
510
6.2344 2.5649
13
573
14
495
6.2046 2.6391
14
502
15
475
6.1633 2.7081
100~200 年,经济年龄一般 40~50 年。目前,茶已成为
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从国际
需求来看,我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广
阔。而经济林经营和管理是林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
重要途径,因此经济林经营是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林种
类繁多[2],产品利用方式多样,培育技术相对简单,但成
=
(3)
两边取对数,再转换为二元线性方程:
= 0+ 2 1+ 2 2
(4)
代入相关数据得: b0 = -1.6215,b1=6.0458,b2 =
-0.5796,R2=0.9880,p<0.01
产量预测模型为: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山茶属植物是常绿乔木,生长在暖温带和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南美洲。

此类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和营养丰富的果实而备受人们喜爱。

除此之外,山茶属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探讨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茶油茶油是一种由山茶树种子所制成的油。

由于山茶属植物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因此制成的茶油也被认为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油,具有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中国是茶油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之一。

茶油主要用于烹饪、炸食和沙拉制作等领域。

茶油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因此山茶属植物的种植和茶油的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茶除了茶油,山茶属植物还提供了其他重要的茶叶品种,其中绿茶就是其中之一。

绿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之一,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常见的茶叶品种之一。

研究显示,绿茶富含多种有益的营养物质,如儿茶素、茶多酚、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

绿茶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茶叶品种较高,这也是一些人选择种植绿茶的原因。

中国是绿茶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绿茶的产量和质量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花卉山茶属植物的花卉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花卉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是属于山茶属植物的茶花,也称为山茶花。

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被广泛用于园艺和景观设计中。

茶花不仅是观赏植物,同时也因其高药用价值而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茶花的叶子可以制成茶叶,茶花的花瓣和种子也可以用于药物配制。

木材山茶属植物也提供了高质量的木材,被广泛用于建筑、制造家具和木制工艺品等领域。

山茶属植物的木材具有坚硬、致密、颜色美丽和耐水等特点,被誉为“山中之王”。

由于其美观,稳定性和耐腐性较高,因此经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

总结山茶属植物由于其出众的美学价值和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

无论是茶油、绿茶、花卉还是木材,都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油茶是指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栽培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的总称;包括油茶和茶叶两大类;根据其经济性状的不同,我们常说的油茶则是指采收油茶籽的茶子树;油茶,别名茶子树,又名木子树;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6000万亩,常年茶籽产量56万吨,产茶油15万吨,其产量占全国木本油料作物的80%以上;一、茶油的主要成分与用途1、茶油的主要成分茶油是用油茶籽经加工后所获得的油脂;我国自古就有“一猪二茶”之说;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讲求膳食比例均衡的今天,茶油更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由于茶油中90%以上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明显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油脂;与菜籽油相比,茶油中不含芥酸;与橄榄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茶油中不皂化物和生物酚的含量很少;与花生油和豆油相比,茶油不含黄曲霉素;因此,茶油是一种高级优质食用植物油;2、茶油的用途和综合利用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常食茶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具有抑制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等患者的理想保健油脂;茶油还是重要医药原料,在民间用于调制各种药膏治疗烫伤、烧伤及体癣等皮肤病;茶油通过氢化可以得到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的硬化油;茶油还能乌黑头发和润泽肌肤,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UVB;茶枯可以提取皂素;从茶壳中可以水解糠醛;皂素和糠醛都是重要的医药和化工原料;茶壳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等,可用于提取木糖醇,制作活性炭等;茶枯去除皂甙后也是很好的植物饲料;二、油茶的生物学特性1、油茶树的形态特征油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多分枝,冠幅大,树龄50—80年,甚至长达百年以上;是以采收果实为主的木本油料树种;每年10月开花,次年结果,果实球形,直径2—厘米;单果重—克,每果内含油茶籽1—8粒,籽粒多少视品种而定;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2、油茶的生长习性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后 3—4年后即可开花,一生为“抱子怀胎”,即每年10月份开花至翌年10月份收获;收获标准以80%以上的茶果变红为佳;或有10%的茶果开裂时采摘最为适宜;采摘后7—10天即开花;1油茶喜旱怕水油茶在红壤、黄壤和石灰岩发育的泡红粘土上均适宜种植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一般在海拔50—1100米的山地均可栽培;油茶为直根系植物,适宜于旱坡地和低山林地种植;2油茶喜光怕阴油茶幼苗喜荫,有利生长成活,成林后则喜阳;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保证营养生长,使其树冠迅速扩展,根深叶茂;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生殖生长,使果实充分积累营养,增加含油量,若缺乏光照,则会生长不良,少花、少果,甚至绝收;油茶树为常绿灌木或乔木,一年栽植,百年受益;油茶树适合我区经济林开发;特别是我区现有5万亩低山丘陵岗地适宜种植,是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良好树种之一;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理想选择;3油茶的经济性状油茶籽的果大、产量高等特点是其他油料作物所不及;油茶籽平均千粒重716克,最小多粒果的籽粒千粒重有351克,最大单果品种籽粒平均千粒重1670 克,单粒重达克;与目前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相比,一粒油茶籽相当于100—545粒油菜籽,一株盛产期的油茶树每年可摘油茶果1000—3000个,最高可达1万个以上,幼林期平均每株收油茶果5-15公斤,大龄茶树单株采摘油茶果最高可达100公斤以上;一般可收油茶果8325—30000公斤//hm2,按油茶出籽率40%计,折合收油茶籽约3330—12000公斤/hm2;丰产的油茶林每年收获的油茶籽产量是同面积的高产油菜籽产量的2—8倍,油茶种仁含油率达51%左右,种籽出油率一般在29—32%之间,与油菜籽的出油率接近;因此,油茶是一种经济产量较高的油料作物;三、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1、不与粮油作物争面积油茶适应性广,耐寒耐瘠,适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与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油茶不与粮食和油料作物争面积;每年可为我区节约油料用地约20万亩,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2、高产、稳产性好油茶一经播种移栽,第三年即可开花,第四年挂果;挂果第一年单株茶果很少,一般3—5粒,从挂果的第二年开始,挂果量成倍递增,15年以后可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时期;油茶籽产量是油菜籽产量的2—8倍,每公顷每年可产油茶籽3330—12000公斤,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十分可观;3、收益时间长油茶除了在幼林期前三年无经济效益外,从第四年挂果开始,以后逐年成几何级的产量递增,这一递增速度可以持续30—50年,因此,种植油茶是一代人栽种,几代人受益;4、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40元/公斤,是菜籽油的3—5倍,出口贸易价格不菲;在日本,茶油是菜籽油的倍,在美国市场达到12美元/ kg,价格高于橄榄油;茶油经过精加工制成高级凉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等多种用途的油脂食品,倍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5、节省投资油茶一般每公顷种植1665—3000株,种苗、肥料和人工总投入元,平均单株成本仅元,以后的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及肥水管理等投入,成本也不高;虽然在前期的3年内无收益,但是一旦进入丰产期,基本上就不用再投入,可谓“一劳永逸”;而且幼林期还可套种其它农作物,以耕代抚,增加收入;四、油茶的生态效益分析发展油茶除了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解放农村生产力外,由于其高大的植株、厚厚的冠盖和深深的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在用地养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自然环境以及提高土肥供养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保土保肥能力增强油茶林地在成林后,一方面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覆盖,另一方面因减少了耕作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保水、保土和保肥作用;使林地的蓄水保土能力大为增强;按土壤蚀模数t/ km2·a即每平方公里面积每年流失土壤量计算,相当于每年保住2cm厚的土层;每平方公里林地每年可以减少土壤流失量达2万m3,也相应减少了有机肥的流失,这表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油茶林的保土价值如果按拦阻流失土壤量10元/m3计算,则油茶林每平方公里年保土价值达20万元;2、释放氧气多油茶树冠盖厚、叶片多,表面积较针叶树大,其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氧气也多;据专家测定:阔叶林制氧量为70 kg / hm2/日,油茶林叶片制纯氧达40 kg / hm2/日,由此推算,每公倾油茶林制氧量可供600人吸用,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3、调节生态气候,降低环境温度油茶为常绿树种,其茂盛的枝叶覆盖着土地,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了大量的太阳热能;据测定,夏日正午油茶林地的气温一般比荒地环境的气温低1—3 o c;4、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蜂产品效益油茶每年秋后开花,其花郁香,是蜜蜂喜食的花蜜;平均每平方公里油茶林可供蜜蜂采蜜10-20天,每箱可产蜜10-15公斤。

山茶花作用

山茶花作用

山茶花作用山茶花,学名油茶,又称花茶,是中国特有的喜好酸性土壤和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

山茶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利用历史,并且有着丰富的作用。

首先,山茶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山茶花的果实富含植物油,可以榨取油茶油。

油茶油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油茶油不仅可以用于食用,还可以用于工业制品的制造和化妆品的生产。

因此,山茶花种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山茶花还有药用作用。

山茶花的叶子和花蕾可用于制作中药。

山茶花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黄酮类物质等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抗菌、降血脂、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山茶花叶还可以制作茶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

因此,山茶花既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草药,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品来使用。

此外,山茶花还有美容功效。

山茶花的花瓣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山茶花花瓣可以制作成面膜、沐浴液等美容产品,可以保湿滋润皮肤,淡化细纹和斑点,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此外,山茶花还可以用于制作精油,具有舒缓放松的作用。

因此,山茶花成为了许多美容品牌的重要原料之一。

最后,山茶花还有艺术欣赏价值。

山茶花的花朵形状美丽,色彩鲜艳,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和绘画艺术家的常见题材。

山茶花还可以作为园林植物,种植在公园、庭院中,营造出美丽的景观。

山茶花的学名“油茶”也被用来表示中国油画艺术中纯静的精神境界。

因此,山茶花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和艺术欣赏的价值。

综上所述,山茶花具有经济、药用、美容以及艺术欣赏等多种作用。

山茶花既可以用于食用和工业制品制造,也可以用于制作药物和美容产品。

山茶花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健康福祉,还能够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艺术享受。

因此,山茶花在中国的种植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山茶属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

山茶属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

萄糖上往往同时连有没食子酰基、六羟基联苯二甲
酰基和橡宛酰基(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以醚键与没
食子酰基相连)。从山茶的鲜叶和果实中分离鉴定
的山茶素 A、B




质[15
,16

H
即是这类结构。
其中山茶素 B 分子中2 个橡宛酰基和3 个没食子
酰基与二分子葡萄糖形成了近30 个原子组成的大
环结构,是二分子可水解鞣质的二聚体。葡萄糖的
L - EGCG 和 L - ECG 均能抑制反相转录酶 和D A 多 聚 酶 活 性。二 类 化 合 物 都 能 使 双 链 D A 裂解,但裂解方式不同,且黄酮类化合物具抗 蛋白激酶 C 作用(蛋白激酶 C 与 ATP 竞争作用), 被用作生物抗诱变剂[20 ]。陈永培等人采用 TA98 和 TA100 标准试验菌株试验,结果显示:油茶总皂 甙具有较强的抗突变作用,其抗突变力与3 种民间 常用抗突变中药紫草根、夏枯草和凤尾草相当[21 ]。
种有龙井、毛尖 、铁观音等,现在开发的有红茶、绿 衍生物;糖部分由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半
茶、冰茶、乌龙茶等很多品种,茶叶含有丰富的内含 乳糖 等 组 成;有 机 酸 部 分 为 当 归 酸、肉 桂 酸 等。
物质,这些物质的营养、保健、抗癌防癌等多种功能 已越来越为全世界茶学界和医药学界所关注[5 ]。
湖北林业科技
47
!!!!!!!!!!!!!!!!!!!!!!!!!!!!!!!!!!!!!!!!!!!!!!!!!!!!!!!!!!!!!
的衍生物。可水解鞣质中既有结构较简单的化合 物,具有止血、消炎、抗过敏、抗突变、抗癌、抗衰老
物,也有混合型的可水解鞣质,在它们的结构中,葡 等生理功效[22 ]。它们可升高因致癌物质引起的细

园林绿化山茶属植物应用探讨

园林绿化山茶属植物应用探讨
2 0 1 3 年第 8 期
现代 园艺
园林绿化山茶属植物应用探讨
阮 洋
( 上海 锦展 园林设 计工 程有 限公 司 , 上 海 2 0 1 1 0 0 )

要: 山茶属植株是 目前长三 角地 区景观设计 中运用较 多的植物类型, 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观赏特性 , 本 文对
长三 角地 区山茶应 用情 况进行 了分析 , 以期对今 后山茶的应用提供 参考。 关键 词 : 园林绿4 E; 山茶属 ; 应用 ; 探讨

由于公 园或 者风 景 区这些 区域 是 人们 经 常 出没 的地 带 , 对这些公共场合的绿化工作必须要非常认真 , 一般都会选用 形 状 比较 突 出 、 开 花 时 间较 长 的 山茶 树 种 , 比如具 有 优 雅 冠 幅和 花 朵艳 丽 的红 露珍 、 天鹅 湖 等 山茶 树 种 , 且通 过 孤 植 将 这些 树 种 的优 点 渲 染 出来 , 突 出 其形 态 美 , 开 花 时节 不 仅 绚 丽夺 目 , 而 且还 能 营造 出温 馨 浪漫 的氛 围 。对 于一些 山茶 树 种 也 可 以选 择丛 植 的方 法 , 结合 其 他 品种 的花 树 , 相 互衬 托 , 以展 现给 公众 一 副美 丽 画卷 。根据 公 园 背景环 境 , 可 以分 别 将 山茶树种植到空旷的道路旁边 、 建筑或者假山之上 , 以满 足各种 景 区或者 公 园的不 同需 求 。
面积 的 山茶 种植 ,在 不违 背 园林 规划 前 提下 进行 山茶林 植 , 这样 便会形 成 一个 观赏性 非 常高 的风 景林 。 或者 可 以与其 他 观赏 树 种进 行 混 植 , 还 可 以搭 配 不 同 品种 的 开 花 时期 , 同 时 开花 或者 顺 序开 花 , 以形成 一种 有 秩序 且 整体 性较 强 的景 观 欣赏单元 , 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和经济价值 , 同时还对 生态 环境 有一定 促 进作 用 。

浅析发展大果红山茶种植的经济前景

浅析发展大果红山茶种植的经济前景

浅析发展大果红山茶种植的经济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对身体的关注度也日益加强。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必需品,而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植物油更受大家的青睐。

山茶果便是既可加工成安全、营养、卫生的优质食用油,也可以精制成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油品,且果实生物产量高,大量的果壳及榨油后的麸饼还可用作提取茶皂素、糠醛、木糖醇等紧缺化工原料,提取后的废渣可加工成固体生物质能燃料,是潜在的高产能源植物,发展油茶种植前景远大。

文章对广西东北部地区发展大果红山茶种植的前景进行分析,希望对地方经济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果红山茶种植前景[作者简介]杨利,广西柳州市三江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林技术管理,广西柳州,537500一、山茶简介(一)植物油料种类草本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棉籽、亚麻等,木本油料植物有油茶、光皮树、麻风树、文冠果、黄连木、棕榈、椰子树、绿玉树等,水生油料植物主要指油藻。

(二)中国的山茶情况我国有山茶属(Camellia)植物238种,油茶即是其中的一种,是世界以及我国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为我国所特有。

在我国,油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

但目前的油茶栽培种果实产量及产油量较低,普通油茶每6667m2产油量仅约20kg,严重制约油茶产业的发展。

(三)大果红山茶介绍1.大果红山茶的来源。

大果红山茶Cammellia magnocarpa (Hu et Huang)H.T.Chang是在近年得到重视的油茶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天平镇有成片的原始茶林分布。

多年观察表明,与现有的主栽油茶品种相比,该油茶品种在果实产量、产油量等有十分突出的表现,有望成为该区重要的食用油资源,对广西农作物以及经济林的结构调整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大果红山茶的形态特征(1)大果红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嫩枝无毛。

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先端急长尖,基部略圆,侧脉每边6~7,边缘上半部有锯齿(有些品种无锯齿);叶柄长1.5~2.5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分析探究
一、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
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

到xx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

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

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

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
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

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
料。

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西藏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

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

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

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西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西藏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
国内外都在对降低咖啡因的含量进行研究,希望能培育出保健作用强、对人体刺激小的优质保健茶。

二、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另一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在中国南
方各省都有栽培,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在湖南、江西还是重要的食用油。

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茶C.oleifera,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

分布于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
X.chekiangoleosa;广东省的南山茶C.crapnelliana、云南省腾冲
的红花油茶C.reticulata等,茶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腾冲的红花油茶就是一种优质食用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会逐渐减少,而茶油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

油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还可以作为肥料、杀虫农药。

目前,对油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育种、栽培、改善茶油口感和营养成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还可将油茶的栽培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世界著名花卉-山茶花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
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
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

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

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

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

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

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2.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代发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目前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
3.培育矮化品种:茶花株型高大,特别是云南山茶本身就是乔木,枝条长,叶大而稀,不宜在居室内栽培。

可利用茶属中矮生的植株,杂交得到节间短,株形丰满的新品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和美化居室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这为茶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许多南方省市的居民都有栽植茶花的爱好,昆明、温州、重庆等城市还把茶花定为市花,并成立了中国茶花协会,进一步促进了茶花的普及推广。

可以预期,山茶花作为中国原产的著名花卉,是极有市场价值的优秀花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