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秦观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香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香子

行香子秦观(宋)树绕村庄。

水满坡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1、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

(3分)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3.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行乡子》一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3分)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分)4.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动静结合。

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

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示例二: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示例三:寓情于景。

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5.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上阕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行香子秦观

行香子秦观

诗词鉴赏欣赏:
诗词鉴赏要诀:明特色 定角度 亮观点 引文本 作分析 层次清 语言妙
示例: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用极简的文字,有静有动,有色有声 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写出了春的活力,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词人一反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 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观文知人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 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 去。
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 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 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 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 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看图入诗: 春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看图写诗
莺啼燕 舞蝶儿 忙。
小园几 许尽春 光,
偶然乘 兴东冈 过,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赏析【部编版九上】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赏析【部编版九上】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赏析【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词】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作者】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北宋词人。

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主旨】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赏析】画图随着词人游春的足迹次第展开。

上片以“小园”为中心,写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

开头两句,先从整个村庄着笔。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形象。

它使人联想起孟浩然笔下的那个“绿树村边合”的农庄,平凡而优美。

“倚东风,豪兴徜徉。

”接下来的两句是说,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这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词人自己。

“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

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体现。

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这是说,小园虽小,却收尽春光。

行香子秦观原文及翻译 行香子秦观翻译

行香子秦观原文及翻译 行香子秦观翻译

行香子秦观原文及翻译行香子秦观翻译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词句注释】1.行香子:词牌名。

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此词《全宋词》疑为张綖作。

2.陂(bēi)塘:池塘。

3.徜(cháng)徉(yáng):安闲自在的步行。

4.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5.乘兴:趁着一时高兴。

6.东冈:东面的山冈。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因此创作了此词。

【作品赏析】《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片完全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上片以“小园”为中心,写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开头两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先从整个村庄着笔:层层绿树,环绕着村庄;一泓绿水,涨满了陂塘。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

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

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1】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倚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弄堂。

飏②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飏(yáng):飞扬,飘扬。

7.对这首词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绕村庄”两句,从整个村庄写起,所写之景,显然是春到农村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B.“倚东风”两句,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达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C.“小园”两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春光一览无余。

D.这首词语言典雅生动,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画面。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篇写景,寓情于景,描绘了“小园”一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自然流露词人愉快的心境,全词意兴盎然。

B.上片“有桃花红”三句,属白描写法,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春天绚丽的色彩,旺盛的'生命力。

C.全词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动态景物,下片侧重描绘静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互相映衬。

D.这首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7、D8、C【2】行香子秦观翻译行香子秦观翻译是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的作品,行香子是比较常见的词牌名之一,秦观的这首行香子全名是《行香子·树绕村庄》,这首词描绘了一副春光明媚、万物争发的田园风光图。

(一)原文: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二)行香子翻译: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行香子》(秦观)

《行香子》(秦观)

《行香子》(秦观)行香子,是南宋文学家秦观的一篇名篇。

该文以行走的香袋子为比喻,描绘了它在人生道路中的历险与坎坷,道出了秦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和个人看法。

《行香子》这篇文章运用了鲜明的比喻手法,以一个行走的香袋子来描述人生的旅程,将人的一生与香袋子的时光逝去进行了巧妙的对比。

文章开篇就以“香袋子行人世路”,把行走的香袋子比作一个行人,通过对香袋子的描述,展现了它在岁月中历经沧桑的形象。

这一形象与人的一生不离不弃,始终相伴的情感相呼应,使文章的主题显得更加深入人心。

文章在描写香袋子的过程中,通过对跌宕起伏的山川河流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香袋子在奔波中所经历的诸多阻碍和困境。

这些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人生旅程中的艰辛和坎坷,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文章中还通过对香袋子的形象的描写,阐述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秦观以“岁如水流”、“万世更迭”等语言,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通过香袋子的逐渐消磨,作者意在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不忘初心,充实自己的精神追求。

整个文章贯穿着秦观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在他看来,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坎坷和困惑,但只要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就能获得内心的慰藉和宁静。

在写作中,秦观通过寓言的手法,以行走的香袋子为主线,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和向往。

他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行香子》是一篇以寓言为主线,以行走的香袋子为比喻的作品,通过对香袋子旅程的描写,让读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前行,追求真理和正义,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我满足和宁静。

这也是秦观在这篇作品中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和哲理。

通过对《行香子》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秦观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鼓舞。

【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落花,燕儿歌舞,蝶儿忙碌。

相关内容鉴赏作者:佚名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

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

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

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

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

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词的下片(下阙)“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为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暗藏出来茅草小堂。

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升起着一面青色酒旗,似乎存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

这几句极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红珊,青旗长鞘存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二句,写下词人忽然萌生了酒意,大赏春也须酒佐启,然后乘着一时的胃口,再步行着翻越东边的小山岗。

词的歇拍“正莺儿落花”三句,总貌两句意脉,即为翻越大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Seiches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碌。

它们最能够代表春天,较之小园去,就是别一种春光。

相关内容秦观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原文】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豪兴徜徉②。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③、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赏析】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

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

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

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

"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

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

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题农庐舍起句看似平易,实具巧思。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以平易质朴,明白如话的诗句,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

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

特别是一个"绿"字,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见出作者驾轻就熟的"炼字"功夫。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概就是受此启发。

紧接下来的四句是写农家春忙。

"湖上青既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地写。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是具体地写。

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

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

这是一对联语,对仗工整。

结尾两句是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

饭牛就是喂牛。

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

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

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

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

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

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