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莫利格列美脲新一代的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美脲说明书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格列美脲英文通用名称:Glimepiride其他名称:阿茉立、安多美、安尼平、迪北、佳和洛、科德平、力贻苹、普唐苹、瑞平、圣平、圣糖平、唐弗、唐苏、万苏平、亚莫利、伊瑞、佑苏、Amarel、Amaryl。
【临床应用】用于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减轻体重均不能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
【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第三代口服磺酰脲(SU)类降血糖药。
作用机制与格列本脲相似,但本药是与SU受体上的65kDa亚基相结合,而不是与140kDa亚基相结合。
另外,本药有改善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且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这一特点可能与其结合及离解SU受体的速度都较格列本脲快有关。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00%在胃肠道吸收),进食对药物吸收影响不明显。
服药后2-3小时达峰浓度,口服4mg后平均峰浓度约为300ng/ml。
半衰期为5-8小时。
本药在肝脏内通过细胞色素P450氧化,并全部代谢为环己羟甲基及羧基两类衍生物(分别为M1及M2),M1可进一步代谢为M2,两者皆无降低血糖作用。
口服以14C标记的本药后7日内,约60%出现于尿中,其中M1和M2(占主要)占80%-90%;约40%出现于粪便中,其中M1和M2(占主要)约占70%,尿液及粪便中均未发现药物原形。
3.遗传与生殖毒性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证实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
【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其他磺酰脲类或磺胺类药过敏者。
(2)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
(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4)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曾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史者。
(5)白细胞减少者。
(6)孕产妇。
(7)哺乳妇女。
2.慎用(1)体质虚弱者。
(2)老年患者。
(3)肝、肾功能不全者。
(4)恶心、呕吐患者。
(5)肾上腺皮质功能或腺垂体功能减退,尤其是未经激素替代治疗者。
(6)高热患者。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糖尿病至今有一定的历史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的时候应该要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副作用等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相应的药物。
那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
一、口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
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非。
亚莫利 (格列美脲片) 说明书

亚莫利(格列美脲片)说明书【亚莫利药品名称】通用名:格列美脲片(亚莫利)英文名:Glimepiride Tablets汉语拼音:GeliemeiniaoPian【亚莫利成分】亚莫利主要成份为:格列美脲。
其化学名称为:1-[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3-(反式-4-甲基环己基)-脲。
【亚莫利性状】亚莫利为白色片。
【亚莫利药理毒理】亚莫利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部分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亚莫利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较格列本脲为快,较少引起较重低血糖。
【亚莫利药代动力学】亚莫利口服后迅速而完全吸收,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对亚莫利的吸收无明显影响,服后2~3小时达血药峰值,口服4mg平均峰值约为300ng/ml,t1/2约5~8小时,亚莫利在肝脏内经P450氧化物代谢成无降糖活性的代谢物,60%经尿排泄,40%经粪便排泄。
【亚莫利适应症】适用于食物、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亚莫利用法用量】遵医嘱口服用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常起始剂量: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一次,早餐时或次主餐时给药。
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1mg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
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的剂量关系。
格列美脲初始剂量不超过2mg。
通常维持剂量:通常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一次,推荐的维持量是6mg每天一次。
剂量达到2mg后,剂量的增加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1~2周剂量上调不超过2mg。
【亚莫利不良反应】依据对格列美脲片及其它磺脲类药物的经验,应考虑下列不良反应:免疫系统:个别病例轻微的过敏反应可发展成导致威胁生命的严重情况,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有时发展为休克。
阿茉立(格列美脲片)使用说明

阿茉立(格列美脲片)【用法用量】遵医嘱口服用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常起始剂量: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一次,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给药。
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1mg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
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剂量关系。
格列美脲最大初始剂量不超过2mg。
通常维持剂量:通常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一次,推荐的最大维持量是6mg每天一次。
剂量达到2mg后,剂量的增加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1~2周剂量上调不超过2mg。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综合征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透析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治疗最初几周内。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
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不良反应】1.免疫系统:个别病例轻微的过敏反应可发展成导致威胁生命的严重情况,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有时发展为休克。
极个别病例可出现过敏性血管炎。
同其它磺脲类、磺胺类或相关物质可能有交叉过敏性。
2.血液和淋巴系统:在格列美脲片治疗的过程中血液学变化罕见,中、重度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曾有报道。
通常停药后即可恢复。
3.代谢系统:在极少数病例已观察到服用格列美脲片后出现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通常立即发生,可能非常严重,有时难以矫正。
与其它降血糖疗法一样,低血糖反应基于个体因素,如饮食习惯和用药剂量。
4.眼:尤其是在治疗开始阶段,由于血糖的改变,可能对视力产生暂时性影响。
亚莫利治疗2型糖尿病78例临床观察

1 4 疗 效 判 定 理 想 控 制 : B . F G 4 4~6 1mmo/ 。 . l I P (<4 4~7 8mmo/ ; 般 控 制 : B B; . l 一 I F G≤ 7 8 FFO/ II 1 II
L, B P G≤ 1 0 mmo/ ; 差 控 制 : B > 7 8 nto/ l 较 l FG . 1 l o L,
P G>1 ]I 1 。达 到理 想 及 一 般 控 制 指 标 者 即视 B 0[FO/ II L
为 有 效
2 结 果 见 表 1 ,
表 l 亚莫利治疗 l 2周 后 F BA、 BG、 P GHb c A
变化 ( 7 = s 8. 】
未 发 现 严 重 不 良反 应 。
3 讨 论
1 1 一 般 资 料 7 . 8例 资 料 完 整 的 病 例 中 . 性 4 男 1 例, 女性 3 7例 ; 龄 3 年 6~7 0岁 . 均 ( 6 5±8 9 岁 。 平 4 . .)
其 中新发 病者 4 6人 , 程 最 长 者 1 病 2年 , 均 病 程 ( 平 3±
自2 0 0 1年 4月 ~2U 年 1 (1 ) 2月 , 我科 采用 亚莫 利 ( 格 列美脲 ) 治疗 2型糖尿 病 7 8例 , 效果显著 , 现报道如 下。
l 资 料 与重 指 数 ( MI 无 明 显 差 异 ( > .1 ; B ) P 00 ) .5 。全组 病 人 只有 2例 发 生低 血糖 反 应 , 生率 为 发 26 , . % 经给 予 减量 后 未 出现 任 何不 良反应 。其它 患 者
良反应 等 ; 共观 察 1 2周 。 治 疗 期 间停 用 磺 脲 类 , 岛 胰
素 。 服 用 二 甲 双 胍 者 , 8例 仍 继 续 服 用 , 次 0 2 有 每 .5
格列美脲解读

分子量:490.6
【药理作用】
本品活性成分为格列美脲,属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作用。
如其他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这一作用主要基于增加胰岛b细胞对生理浓度葡萄糖的反应性。此外,格列美脲也有明显的胰腺以外的作用,这一作用也存在于其他的磺脲类药物。
起始剂量为每日1 mg格列美脲片。如果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应以该剂量维持治疗。
如果不能满意控制代谢状况,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增加剂量。每隔1-2个星期,逐步增加剂量至每日2 mg、3 mg甚至4 mg。
只有个别情况每日口服格列美脲超过4 mg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6 mg。
在使用最大每日剂量的格列美脲片仍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的病人,必要的话可开始联合给予胰岛素治疗。当格列美脲片剂量维持不变时,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代谢控制水平。联合用药必须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
胰岛素释放:
磺脲类药物通过关闭胰岛b细胞膜ATP依赖性钾通道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关闭钾通道诱发b细胞膜去极,同时开放钙通道导致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入增加,通过胞吐作用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格列美脲以高交换速率同ATP依赖性钾通道相关的b细胞膜蛋白结合,其结合部位不同于传统的磺脲类药物结合部位。
胰腺外活性:
胰腺外效应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摄取。
外周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通过位于细胞膜的特异性转运蛋白,葡萄糖在这些组织中的转移限制了葡萄糖的利用速率。格列美脲快速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胞浆膜活性葡萄糖转移分子的数量,从而刺激葡萄糖的摄取。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 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使K+外流, 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起效快, 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排泄较快, 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 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 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 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 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 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 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 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 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 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 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 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 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 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药品名】格列美脲

【药品名】格列美脲【英文名】Gimepiride【别名】伊瑞;亚莫利;安尼平;Amaryl【剂型】片剂:含格列美脲1mg、2mg、3mg、4mg、6mg。
【药理作用】本品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释放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本品与胰腺β细胞受体结合,导致平滑肌ATP敏感的钾通道关闭,使β细胞去极化及钙通道开放,促使胰岛素分泌。
口服治疗剂量不会对血流产生影响,也不会引起血管收缩,一次给药后可控制24h的血糖浓度。
【药动学】空腹或进食服用均较易吸收,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h,口服为2~3h内最大的降糖效应。
血浆半衰期为9h,在肝脏代谢,部分在肝脏中完全氧化分解,其代谢产物的药物活性仅为母体药物的30%。
大部分从粪便或尿液中排出,24h后仍可在尿液中测出药物。
每天剂量分次服用,并不能提高疗效。
【适应症】用于治疗应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后均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也可与胰岛素合用于治疗,单用后者疗效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禁忌症】1.肝肾功能不全者、7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服推荐的低剂量。
2.儿童、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
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C肽呈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2.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3.因本品作用较强,轻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不佳、恶心、便秘、金属味、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见低血糖、皮肤过敏反应,对视力和肝脏功能的影响均少见。
【用法用量】口服,初始剂量每次1~2mg,每天1次,于早餐或第1次主餐中服用,持续1~2周后每天增加2mg,维持剂量为每天4mg,最大剂量每天8mg。
【药物相互作用】与二甲双胍合用则会产生低血糖现象,口服糖果或饮葡萄糖水可解除此现象。
【专家点评】国外报道,一项与格列本脲的双盲试验,49个医疗中心共10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1年其疗效两者相似,但是格列美脲用量比格列本脲小,格列美脲每天4mg能控制血糖24h,而且发生低血糖者比格列本脲少,特别适用于一般磺脲类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莫利® 的胰外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的作用研究设计
一组KK-Ay小鼠(遗传性糖尿病、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小鼠)分 别给予:
0.5 mg/kg/d 格列美脲(n=8) 1.25mg/kg/d 格列本脲(n=9) 20 mg/kg/d 格列齐特(n=9) 口服8周 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亚莫利® -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用于 胰岛素抵抗
作用于 胰岛素分泌
HbA1c 降低
亚莫利® 传统磺脲类药物 格列奈类 双胍类 格列酮类 -糖苷酶抑制剂
++ 0/+ 0 ++++ +++ 0
+++ ++++
++ 0 0 0
1% to 2% 1% to 2% 0.9 to 1.7% 1% to 2% 0.5% to 1.3% 0.5% to 1%
亚莫利®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与其他磺脲类药物不同, 亚莫利®与胰腺β细胞磺脲类受体 的 65 kDa 亚单位结合
ATP 结合位点 K+ATP
140 kDa (传统磺脲类)
65 kDa (格列美脲)
Ca++
去极化
Ca++
不同的与磺脲类受体的结合位点
亚莫利®对胰腺的作用
3H磺脲类与 β - 细胞(RINm5F-细胞)的结合动 力学
3
2.5 胰岛素分泌量* 2 (µU/islet/45min) 1.5 *分离的人胰岛
1
0.5
0 100
10
1
0
亚莫利 ® 血药浓度 (µmol/L)
Del Guerra et al., Acta Diabetol 2000;37:139
20
10
5 血糖浓度
2.5
(mmol/L)
Amaryl作用机制分析
双重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益处
亚莫利® 的胰外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亚莫利® 的胰外作用
各种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血糖作用的比较
给予非糖尿病狗:
90 1800 180 90
µg/kg 格列本脲 µg/kg 格列齐特 µg/kg 格列吡嗪 µg/kg 格列美脲
36小时内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8 (1995): S115-S137
亚莫利®(格列美脲) 新一亚代莫的利磺®(酰格脲列类美脲降)糖药 新一代的磺酰脲类降糖药
磺酰脲类药物的比较
第一代 SU 甲苯磺丁脲(D860)------促分泌
第二代 SU 格列苯脲(优降糖)----- 促分泌+胰外作用?
第三代SU
格列美脲(亚莫利®)--- 生理模式的促分泌机制 +更强的胰外作用
Medical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4th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1998:1-139 - Fonseca,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8;83:3169-3176 Data from Bell & Hadden. Endocrinol Metab Clin. 1997;26:523-537 - De Fronzo, et al. N Engl J Med. 1995;333:541-549 - Bailey & Turner. N Engl J Med. 1996;334:574-579
亚莫利® 的胰外作用
各种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血糖作用的比较
药物
格列美脲 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格列本脲
平均血浆胰岛素的增加 平均血糖下降
( uU/ml ) (PI)
( % ) ( BG )
0.55 ± 1.39
20.38 ± 1.46
1.10 ± 0.98
16.78 ± 1.16
1.39 ± 0.74
亚莫利®
格列本脲
亚莫利®与受体的结合速度比格列本脲快 2.5 - 3 倍
亚莫利®与结合受体的解离速度比格列本脲 快 8 - 9倍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994): 1191: 267-277
亚莫利®依赖于葡萄糖的浓度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 亚莫利®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依赖于血糖浓度水平
12.98 ± 2.21
3.02 ± 0.56
19.03 ± 0.96
PI/BG 比值 0.03 0.07 0.11 0.16
➢磺脲类药物也可通过胰外作用机制降低血糖; ➢测定胰岛素增加值和血糖降低值的比率ΔPI/ΔBG,来确定其胰外作用强度。 ➢比值越低表明降低血糖所需胰岛素越少,也说明其胰外作用最强。
3H磺脲类与 β - 细胞(RINm5F-细胞)的解离动 力学
结合的 3H磺脲类 (最大 % )
结合的 3H 磺脲类 (%)
100
100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分钟
亚莫利®
格列本脲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分钟
:血浆内结合有Amary的蛋白质 :以游离形式存在的Amary
与B细胞膜之SU受体 结合,刺激胰岛素
分泌,降低血糖 结合快,解离快
99%
游离Amary《1%
游离Amary》1% 1%
经肝脏代谢后,由 粪便(35%)和肾脏 (58%)双通道排泄
半衰期长
与周围组织的胰岛素 靶细胞结合,增强胰
岛素敏感性
亚莫利®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在2型糖尿病诊断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已同时存在
糖尿病进程
胰岛素抵抗偿期
DeFronzo R.A.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糖尿病
2型糖尿病:当今治疗的最新理念
亚莫利®(格列美脲)
双重作用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不足
Grimaldi A. et al., Diabete de type 2 : quelle stratégie thérapeutique ? Presse Med 2001; 30:288-97
Data from Henry. Endocrinol Metab Clin. 1997;26:553-573 - Gitlin,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8;129:36-38 - Neuschwander-Tetri,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8;12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