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高大上院长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大数据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 (3)2.1培养理念 (3)2.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培养模式 (4)第三章课程体系 (4)3.1“2+2”培养体系 (5)3.2卓越计划 (10)第四章主要课程简介 (12)4.1专业必修课程 (12)4.2专业选修课程 (19)第五章未来发展 (25)5.1 未来深造 (25)5.2 就业前景 (27)第一章前言大数据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应运而生, 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行业企业等数据的大量汇聚使得数据演化为重要的生产力,逐渐成为经济的新资源、发展的新引擎、信息的新矿山、科研的新依据、决策的新源泉。

大数据的存取、交换、分析、应用对相关学科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数学的内涵与外延:从硬件到软件、从存储到超算、从数据库到数据安全、从网络传输到并行计算、从数据分析到统计建模、从科学计算到优化方法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15年批准新增设立的本科专业。

数据科学植根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但是在研究对象、方法论、学科体系等方面又与这些学科有显著不同。

数据科学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来源多样、结构各异、规模巨大、传输高速、应用广泛的大数据为研究对象,解决大数据在获取、处理、分析、展示与应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计算等领域;第二个层次则是以大数据为研究手段的数据交叉科学,如生物信息、精准医疗、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也在解决这些学科计算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近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学科的范畴,而是通过将统计分析、系统计算、交叉科学等有机整合,形成一套面向大数据分析全流程、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的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

导师队伍顾春华雷景生李海明王勇田秀霞温蜜

导师队伍顾春华雷景生李海明王勇田秀霞温蜜

导师队伍:顾春华、雷景生、李海明、王勇、田秀霞、温蜜、魏为民、李红娇、李婧、毕忠勤、曹渝昆、成贵学、徐菲菲、杜海舟、杨珺、姚刚、刘大明、朱林导师简介顾春华,男,1970年4月出生,江苏常熟人,博士。

2013年7月至今,任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副书记。

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计算机基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IBM特聘讲师。

多年从事云计算、物联网、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于2002年到美国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2006年到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访问,合作开展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和参加了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邮箱:chgu@。

雷景生,男,1966年7月生,陕西韩城人,博士后,现任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技术学院教授,院长。

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

近三年在IEEE Trans. Parallel Distrib. Syst., IEEE Trans. Wirel Commun., IEEE Trans. Smart Grid,IEEE Trans. Emerging Topics Comput. ,IEEE T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 Pattern Recognition, World Wide Web 和软件学报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环境经济研究》编委简介——吴力波

《环境经济研究》编委简介——吴力波

3/2019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环境经济研究》编委简介——吴力波吴力)皮吴力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数据学院教授、博导,现任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复旦 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能源经济 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电力大数据与 智慧能源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碳排放与环境 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 要作者(lead author ) o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 济专业委员会、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可 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碳项目(GCP)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能源气候经济建模、政策仿真与能源、环境、经济大数据分析研究,长期 关注能源市场改革和碳市场制度设计问题。

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 Nature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Applied Energ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Climate Policy, Journal of Policy Modelling ,《中国社会科 学》《经济研究》及其他国内外期刊。

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 的宏观经济现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863”项目“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 技术”“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内减排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与应用”、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以及 上海市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等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 题。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上海 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国家发改委理论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发展改革优秀成果一 等奖等。

尊敬的:——精选推荐

尊敬的:——精选推荐

尊敬的:您好!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合作的时代。

医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科学,在医院之外,如何更加开放,融合科技、信息、生物等领域的智慧,为临床所用;在医院之内,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联合,造福患者?让医院掌舵者赖以“长袖善舞”的,我们以为,是创新思维!“创新”位列十八大“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已然成为2016年最热词。

创新同样是引领医学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家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临床服务能力的提升,唯有创新与合作是根本。

在通过持续的专科建设,不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的同时,如何在众多引进或培养的医务人员中慧眼识出最具创新精神的人才,将其打造成学科名片;如何在众多专科中遴选出有创新潜质的学科,将其打造成优势专科;如何探索有效释放专科活力的创新机制;如何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如何兼顾各方合作共赢?健康界传媒致力于传播和推动更好的医疗服务,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

为提升论坛品质,保证论坛内容前瞻丰富,健康界传媒联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办本次论坛的同时,力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六家医院联合主办。

2016年09月08~10日,以“优势专科是怎样炼成的·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将在浙江杭州盛大启幕。

届时论坛将邀请医界专科大咖,带领大家共话创新与合作,同时论坛还将涉及学科品牌、医务管理、院办专项培训等内容。

敬邀您在以下环节进行指导:9月9日08:50~12:00出席主论坛:优势专科是怎样炼成的·创新与合作,并担任对话嘉宾;9月9日14:00~17:30出席分论坛1:优势专科与病种结构优化,并担任演讲嘉宾。

再次感谢您对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的大力支持,静待您拔冗出席,莅临指导!第五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组委会二〇一六年七月一日组织机构学术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健康界传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名誉主席:王发强(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会长)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王伟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执行主席:赵红(健康界传媒总裁、创始人)裘云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大会共同主席(以下按拼音排序):丁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刘希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任秘书长)乔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孙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王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秘书长:赵红(健康界传媒总裁、创始人)副秘书长:赵彩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质量部主任)卢晓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王娜(健康界传媒副总裁)吴凤清(健康界传媒副总编辑、项目中心主任)会议特色:高端:术业有专攻的三甲综合医院与业内具有权威影响力的专业媒体强强联合发起;前沿:探讨国际前沿优势专科打造的理念与模式,解决专科建设工作的困惑与难点;热点:聚焦专科创新机制、品牌经营、多学科协作、临床数据库建设以及院内外跨界合作等领域;开放:广邀国内外独具特色的医院共襄盛会,主论坛、分论坛、讲座、研讨等多环节精彩观点呈现;互动:为了更充分地交流与讨论,每场论坛主题发言之后均设计“互动”环节,现场解疑答惑;论坛规模:1500人日程安排--第五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2016马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王伟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2:00~14:00自助午餐14:00~17:30分论坛1优势专科与病种结构优化—医院战略与病种结构优化—适宜病种的筛选原则—病种结构调整与绩效—重大疾病患者联合救治机制论坛主席:魏永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演讲嘉宾: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李卫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史兆荣(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温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秦环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王惠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分论坛2:共建个体化医疗时代的MDT模式—基于MDT的医院流程规划—MDT与绩效管理—MDT与人力资源管理—MDT的标准化建设—MDT经验分享论坛主席:张从昕(上海长海医院院长)演讲嘉宾:乔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樊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沈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裘云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分论坛3:互联网+时代的专科服务模式—医疗大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基于临床大数据的科学研究—纵向的专科转诊模式—医院/专科的APP平台搭建案例分享主持嘉宾:许国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演讲嘉宾: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沈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于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杜立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王东进(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倪沪平(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医疗保险处处长)赵彩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质量管理部主任)分论坛9:院内外跨界合作助力专科创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作研究机制—3D打印联合开发机制—医工信合作案例分享—基于临床需求的儿科设备研发主持嘉宾:吕毅(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演讲嘉宾: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钟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刘忠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吴本清(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吕毅(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12:00~14:00自助午餐(注:论坛内容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

新模式新业态下的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新模式新业态下的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Frontiers in Technology2022年4月22日,由紫金山实验室、中国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联盟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险研究所、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网络安全保险发展论坛,采用线上研讨、多地互动的形式顺利召开,18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产业的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观点,1600余位嘉宾线上参会。

本次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以“网络安全新范式新生态”为主题,邀请了50余位两院院士及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和智库的影响力人士。

网络安全保险发展论坛是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网络安全保险是响应国家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作用,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外部支撑的具体举措。

一、网络安全保险是金融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关于网络安全保险和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的关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周延礼教授指出,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网络安全保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阻尼器”。

国外设立网络安全保险相关险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保障需求。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博弈的竞技场。

我国在5G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形势严峻,数字经济对于网络安全保险的诉求与日俱增,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网络安全保险保驾护航。

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不仅先后出现了保障网络金融账户安全、虚拟财产安全、移动支付安全、云服务安全等产品,而且发展态势良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认为,网络安全保险和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是一对孪生关系,保险为技术创新提需求,为达到“安全门槛”的新技术“贴标签”“加杠杆”、担风险;创新技术为保险业发展增动力,拓展数字产品市场领域,发挥金融产业助推器作用。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难度深度分析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难度深度分析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难度考研分析目录1、复旦大学介绍 (2)2、复旦招收金融硕士的5个学院介绍 (2)(1)经济学院 (2)(2)管理学院 (2)(3)数学科学学院 (2)(4)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3)(5)大数据学院 (3)3、复旦大学2019年各学院招生人数 (4)4、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4)(一)历年分数线 (4)(二)近三年报录比 (5)5、初试考试科目 (5)6、初试参考书目 (5)7、专业课复习 (6)8、学费 (6)9、复试情况 (6)(一)复试流程 (7)(二)复试特点 (7)10、复旦金融硕士毕业就业去向 (7)11、复旦金融硕士辅导班哪个好? (7)本文重点讲解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参考书、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分数线、复旦大学金融硕士招生学院、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学科特点、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试科目、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就业、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复试、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资料、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辅导班等内容,下面由老师给您详细介绍。

1、复旦大学介绍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2、复旦招收金融硕士的5个学院介绍(1)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

经济学院拥有强大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其整体实力在国内经济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法学会
•【公布日期】2014.12.16
•【文号】
•【施行日期】2014.12.16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12月4日—14日,我会在中国法学会网、中国法学创新网对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期内,收到有效异议。

经审核,有一项自选课题在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思路、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组成、研究基础等方面均与司法部2013年度已立项专项任务课题高度近似。

该申报课题主持人所做解释未能排除合理怀疑。

根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该课题立项资格。

现将最终正式立项名单(共192项课题,其中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7项,一般课题53项,青年项目11项,自选课题120项,)予以发布(名单详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中国法学会
2014年12月16日附件: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FudanUniversity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FudanUniversity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大数据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 (3)2.1培养理念 (3)2.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培养模式 (4)第三章课程体系 (4)3.1“2+2”培养体系 (5)3.2卓越计划 (10)第四章主要课程简介 (12)4.1专业必修课程 (12)4.2专业选修课程 (19)第五章未来发展 (25)5.1 未来深造 (25)5.2 就业前景 (27)第一章前言大数据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应运而生, 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行业企业等数据的大量汇聚使得数据演化为重要的生产力,逐渐成为经济的新资源、发展的新引擎、信息的新矿山、科研的新依据、决策的新源泉。

大数据的存取、交换、分析、应用对相关学科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数学的内涵与外延:从硬件到软件、从存储到超算、从数据库到数据安全、从网络传输到并行计算、从数据分析到统计建模、从科学计算到优化方法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15年批准新增设立的本科专业。

数据科学植根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但是在研究对象、方法论、学科体系等方面又与这些学科有显著不同。

数据科学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来源多样、结构各异、规模巨大、传输高速、应用广泛的大数据为研究对象,解决大数据在获取、处理、分析、展示与应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计算等领域;第二个层次则是以大数据为研究手段的数据交叉科学,如生物信息、精准医疗、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也在解决这些学科计算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近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学科的范畴,而是通过将统计分析、系统计算、交叉科学等有机整合,形成一套面向大数据分析全流程、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的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高大上院长
1重要学术职务工作2012-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计量经济》的主编Co-Editor2004--2006 《Annals of Statistics 统计年鉴》主编Co-Editor,创刊70 多年来第一位亚裔主编2008 当选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主席,是该会创会以来70 多位主席中第一位中国人2重要报告
2006 世界数学家大会45 分钟报告2008 世界概率统计大会Laplace 报告2004 华人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2011 国际数理统计学会的Medallion 报告3专著
Fan, J. and Yao, Q. (2015).The Elements of Financial Econometrics(383pp).Science Press, BeijingFan, J. and Yao, Q. (2003).Nonlinear Time Series: Nonparametric andParametric Methods (576pp). Springer, New YorkFan, J. and Gijbels, I. (1996).Local Polynomial Modelling and itsApplications (341pp).Chapman and Hall, London.
4SCI论文
范教授2006年以来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共被引用1万余次,其中统计学文章占84%。

其中,7篇文章被引用300次以上Variable selection via nonconcave penalizedlikelihood and its oracle properties. 被引用1349次
Design-adaptive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被引用534次Local linear-regression smoothers and theirminimax efficiencies.被引用378次
On the optimal rates of convergence fornonparametric deconvolution problems.被引用346次
Generalized partially linear single-indexmodels.被引用340次
Sure independence screening for ultrahigh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被引用332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