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曲江旅游开发模式
曲江新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63页)

企业融资: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行中 期票据、企业债、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融资
协助文化产业融资:2008年5月23日,由西安 曲江新区管委会独资组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 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和多家金融机构签订《 贷款担保协议》,取得授信额度近30亿元。为 新区多家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履约担保 。
43、花圃用地
本报告严格保密
18
选“温故之新”历史回游路线
西门 紫云楼 九重天 唐市 诗歌文化 佛教文化 桃园 女性传说 仕女馆 竹里馆 陆羽茶社
西门
满足人们对古老传说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本报告严格保密
19
大唐芙蓉园景点
西大门:大唐芙蓉园的正门、形象门,它是皇家园林的“形象
外衣”、“第一印象”。它既体现着园林的整体风格,又代表着园林 的整体形象,在这里将再现百帝游曲江的恢弘气象及大唐迎宾礼 仪的泱泱气魄。
时间:2009年至今 启动项目:大唐不夜城、秦二世遗址公园等 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链日趋完善 文化产业进一步丰富,产业涵盖会展、影视
、演艺、动漫、出版、传媒、网络、美术、 创意设计和广告等20多个门类。 文化产业区域聚集和集团化发展齐头并进, 构筑起曲江庞大的产业矩阵。 曲江区域发展形成模式输出 2010年,曲江新区和西安市临潼区联手,将 共同投资930亿元打造的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 曲江新区联手周至县投资30亿元,将西安楼 观打造成为具有“寻道启智”功能的泛旅游 产业集群,兼备“道源仙都”气质的世界级 《道德经》朝圣之地。 曲江新区介入延安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基地项 目。 曲江参与陕西的10个地级城市建设市民文化 广场。
文化为魂,景区先行,地产开发紧跟其后,曲江新区城市价值实现从2003年20万/亩, 到2011年最高地价达到1072万元/亩的巨大增值。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作者:石柳清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5年第07期【摘要】文章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概述了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概括出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导向;构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曲江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一、相关概念《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业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旅游产业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综合型产业,是指为游客直接或者间接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1、内在动力(1)两大产业本质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属于绿色无烟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在以生产服务产品为主的经济时代,文化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两大产业的融合互补发展能提升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又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2、外在动力(1)政治推动力。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等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各个地方政府也十分支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利的政策措施。
(2)经济推动力。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强大的国家实力可以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加深,旅游产业必须引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曲江区大塘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曲江区大塘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6•【字号】韶府复〔2024〕31号•【施行日期】2024.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曲江区大塘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曲江区人民政府,韶关市自然资源局:《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审批〈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韶曲府请〔2024〕1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曲江区大塘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大塘镇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大塘镇打造成为韶关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宜居宜游宜贸宜养的魅力城镇。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大塘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3.33平方公里(3.5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0.05平方公里(3.01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0.4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48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
划定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明确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等保护要素空间范围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要素整体布局,构建“一核两心两带三片区”的镇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提升镇区综合服务核心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能力,强化南北两个节点的农文旅服务功能,依托国道G106和县道X312的发展带引导发展要素向中心和节点集聚,强化片区的交通联系,镇域范围内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片区、农业旅游生态研学片区和温泉康养休闲度假片区差异化发展。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作者:肖峰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8期摘要:对“曲江模式”的研究从曲江新区诞生、曲江模式提出、曲江模式内涵及评析和最后未来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
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曲江模式的形成。
2、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曲江模式框架体系。
3、曲江模式实际运作效果的评析(争议)。
4、曲江模式的运作拓展及未来发展。
全文整体上阐明曲江模式内涵,及其以文化遗产为内容,进行文化旅游等项目开发,走“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道路。
一、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曲江模式的形成(一)曲江新区发展历程上个世纪初,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曲江考察后说道:曲江实为帝都第一胜景。
改革春风使古都西安焕发青春,80年代初成立了曲江风景区管理处,1993年批准成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996年,曲江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但是曲江并没有按照理想的计划中发展,除了资金匮乏,更缺少一个将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文化概念和城市建设相联系的发展思路。
2002年7月,“半年一小变、一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的曲江宣言响彻曲江。
2003年7月,曲江旅游度假区变更为“曲江新区”,同年8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
对于曲江乃至陕西及周边的丰富人文资源,曲江新区认为自身有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们,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记住曲江及陕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曲江新区还承载着西安市建设人文之都的责任,必须将曲江的文化发展与城市价值的兑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曲江新区一直追寻的文化发展大道。
(二)曲江模式的形成及内涵一位伟人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一个皇家园林的遗址,如何发展这片热土、传承好文化,探索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之路,再次呈现盛唐时期辉煌的大都市。
那么文化传承发展就是曲江模式诞生的重要目的,城市再现文化辉煌就是曲江模式的现实载体和方向。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一、曲江模式的发展历程曲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一部分,也是西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曲江就以其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于世。
1990年代初,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原有的曲江景区逐渐失去了吸引力,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西安市政府开始探索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逐步打造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南郊,总规划面积约为42.6平方公里,涵盖了曲江遗址公园、曲江文化商务区、曲江科技产业园等多个功能区。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曲江新区从无到有,建设成了一个集文化旅游、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科技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区。
曲江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投资,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引领和催生。
二、曲江模式的发展特点1. 文化产业为主导曲江模式的核心就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发展。
在整个区域的规划和建设中,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文化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曲江新区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依托曲江遗址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积极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园区和主题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2. 产业融合发展曲江模式注重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通过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商务会展中心、科技产业园等多种功能区域,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曲江文化商务区不仅是一个商务服务中心,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曲江科技产业园不仅是一个科技创新基地,还是文化科技产业的交流平台。
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使得曲江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复合化。
3. 创新驱动发展曲江模式强调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大力引进和孵化文化创意企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科技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
还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开发韶关休闲文化资源 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开发韶关休闲文化资源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拥有丰富的休闲文化资源。
韶关自然景观秀丽多样,有著名的丹霞地貌、飞瀑流泉、绿水青山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众多的休闲和旅游活动。
韶关还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如深圳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韶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通过开发和推广韶关的休闲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开发和利用韶关的自然景观资源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韶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山川壮丽,水质优良。
可以开发建设多个旅游景点,如丹霞地貌公园、飞瀑流泉景区、绿水青山旅游区等。
在这些景区中,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如温泉、酒店、度假村等,吸引更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可以开展多种户外和室内休闲活动,如登山、漂流、钓鱼、游泳、瑜伽、SPA等。
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休闲活动,可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增加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
开发和保护韶关的人文景观资源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韶关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仙人洞、南华寺、大院古建筑群等。
这些人文景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旅游价值。
可以通过修缮和恢复这些古迹,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和学习。
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古装游行、古道徒步、古书法展览等,让游客感受到韶关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通过开发和保护人文景观资源,可以增加旅游项目和旅游收入。
韶关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当地特色的休闲文化活动。
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如中国韶关孔子文化节、南华寺文化节等,吸引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
可以组织文化展览和演出,如摄影展、音乐会、戏曲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到韶关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韶关还可以推广当地特产和美食,如韶关丹霞柚、仙人洞竹筒饭等,提供给游客品尝和购买。
通过这些休闲文化活动的开发和推广,可以增加旅游项目和旅游收入。
通过开发和推广韶关的休闲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韶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同时还有特色的休闲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和旅游选择。
韶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韶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韶关是广东省内著名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韶关的旅游业也逐渐壮大。
但是,韶关的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将对韶关旅游业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韶关旅游业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韶关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仙女湖、崇义岩、嵩少山、泮溪温泉等一系列景区,各具特色,每个景区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到独特的风情和文化。
2.旅游配套设施还需完善韶关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较晚,旅游配套设施也稍显不足,一些基础设施比较陈旧。
更需要改善的是交通条件。
韶关距离珠三角城市群较远,到达韶关的交通方式还不够便利。
3.旅游人数增长快随着当地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韶关旅游。
据统计,2018年,韶关共接待游客1683万人次,同比增长9.9%,旅游收入达130亿元,同比增长12.6%。
4.文化类旅游特色鲜明韶关是广东省内较为古老的文化城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文化类旅游景点特别多,这也是游客喜欢选择韶关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个原因。
二、韶关旅游业发展对策1.加快交通建设当前,韶关的交通条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应当加速推进韶关的高速公路建设,增加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提升城市的交通流通性。
同时,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数量与运行频次,方便游客和居民的出行。
2.完善旅游设施提高韶关的旅游设施水平,增加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公厕、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
应当按照游客需求,着重完善文化类景点,扩建以及改进传统建筑配套设施,提升韶关旅游服务的质量。
3.发扬特色文化韶关因历史文化、特色景色等被誉为地方文化宝库,将地方文化生态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很有前途。
可以举行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活动,比如“韶关民族文化走进全国展览”,“广府闲谈文化体验营”和“韶关厚德儒学文化游”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广韶关的文化优势,增加游客的关注度。
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再造西安形象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距市中心最近距离5公里。
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
曲江新区不仅是陕西省振兴旅游的重大工程,也是未来3至5年西安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曲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她兴起于秦,繁盛于隋唐,历时近130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艺术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曲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有秦二世陵、汉宣帝杜陵、唐城墙遗址、大慈恩寺、曲江寒窑等文物古迹。
目前,曲江还拥有西安曲江水厂、西安南郊水厂等西北稀缺的水资源优势;拥有科教文化、商贸会展等众多城市资源和设施。
按照发展规划和新区总体规划,曲江新区将建设成为以盛唐文化为特色,集旅游、居住、休闲、会展、商贸、科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区,中国西部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中心。
为了使这颗闪耀着盛唐文化的璀璨明珠重现昔日的辉煌,曲江人正在以现代化城市经营者的姿态,以保护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以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市场化为目标,努力将曲江建设成为一个社会风貌最佳、生态环境优美、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完美结合的城市新区,再现“大唐盛景”。
城市运营,曲江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一期规划面积为15.88平方公里,2003年3月27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曲江新区在一期规划面积的基础上扩大到47平方公里,东起马鸣路,西至翠华南路、纬一街、长安南路南段,北起小寨东路、西影路,南至雁塔区南界址,成为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曲江新区旅游发展局局长卢强介绍,新区自1996年启动至2002年底,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新区大部分市政配套。
2002年7月,原西安高科集团总经理、西北第一地产品牌“紫薇地产”的创建者段先念全面主持曲江开发建设后,以土地经营为突破口,寻找制约曲江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把城市运营商引入曲江开发,取得了初步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寻诗径(唐诗林) 33、玫瑰园
12、诗魂(雕塑) 34、桃花坞
13、茱萸台
35、芳林园
14、马球场用地
36、芳林桥
15、芙蓉桥
37、花鱼港
16、小儿馆
38、观澜台
17、儿童智乐(雕塑) 39、焰火岛
18、石舫
40、双亭
19、陆羽茶社
41、大喷泉
20、曲江亭
(水幕电影)
21、杏园
42、停车场
22、南北码头
园林景观设计:日本景观大师、日本TAM地域环境研究所 设计师:秋山宽先生
本报告严格保密
15
大唐芙蓉园概况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 建筑占地 水面占地 绿地占地 园路及铺装
62.5(937.5亩) 3.87(58.1亩) 19.77(296.5亩) 30.55(458.3亩) 8.31(124.7亩)
技术经济指标: 1、总建筑面积:54983平方米 (地上47323平方米,地下7660平方米) 2、容积率:0.088 3、绿地率:0.80(含水面) 4、建筑密度:6.19% 5、护岸长度:7782米 6、围墙长度:2699米 7、桥梁:10座 8、总体车位:440辆 (地上190辆,地下250辆)
大唐芙蓉园是中国唯一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 文化主题公园,5A级旅游景点,对曲江宣扬盛唐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大唐芙蓉园概况 规模:约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 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 开园日期:2004年三月三日
建筑规划设计单位: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夏设计所
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
本报告严格保密
1
游开发模式探讨
思维导图
曲江整体概况 曲江整体功能布局 曲江开发模式 曲江发展进程 曲江文化品牌演绎 曲江旅游景点打造 曲江城市运营举措 曲江盈利模式
本报告严格保密
2
曲江概况
曲江新区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部文化资源整合中心、 西安旅游生态度假区和绿色文化新城
区域与面积:
区位:曲江新城位于西安老城区东南部,
……
本报告严格保密
13
曲江旅游景点打造 规划先行,BT模式建设景区,政府统一经营管理
BT模式建设景区,由中海、金地等内一批 知名开发商出资建设曲江景区,由政府成立的 曲江文化公司统一管理、经营曲江所有景点.
至2011年为止,曲江投资景点建设的资金高 达230亿元。
本报告严格保密
14
大唐芙蓉园景点
本报告严格保密
10
曲江文化品牌演绎
大唐盛世再现,无处不在、深入骨髓的盛唐文化
浓郁盛唐文化的城市氛围: 唐风街头景观小品 写满诗词的路灯 唐代装饰符号的路灯杆 公交站台 路牌 垃圾桶 脸谱斑马线 ……
本报告严格保密
11
曲江文化品牌演绎
古朴大方、形态俊美、气势雄浑的大唐建筑
曲江公园、会议中心、美术 馆等所有建筑均采用新唐代 建筑风格:
曲江新区规划(一、二两期)
里,将继续投资120亿元,建
设曲江欢乐世界、古玩基地
以及当代艺术村落。2015年 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游 客1000万人次,增加旅游收 入3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收 入30亿元
曲江远期还将继续建设发 展动漫游戏产业区、出版传 媒产业区、影视娱乐产业区 、文化娱乐产业等九大产业 区,力争成为中国文化产业 的巨无霸,成为中国文化走
区域发展:
景点评级: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大雁塔 文化休闲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文化产业成群:先后成立西安曲江影视投资公 司、西安曲江国际会展公司,形成了以旅游、 会展、影视、文化为特色的区域产业群。
承办主办大型文化活动:举办《人文奥运·盛典 西安》、《梦回大唐》巡演,进一步提高知名 度,扩大影响力。
时间:2009年至今 启动项目:大唐不夜城、秦二世遗址公园等 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链日趋完善 文化产业进一步丰富,产业涵盖会展、影视
、演艺、动漫、出版、传媒、网络、美术、 创意设计和广告等20多个门类。 文化产业区域聚集和集团化发展齐头并进, 构筑起曲江庞大的产业矩阵。 曲江区域发展形成模式输出 2010年,曲江新区和西安市临潼区联手,将 共同投资930亿元打造的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 曲江新区联手周至县投资30亿元,将西安楼 观打造成为具有“寻道启智”功能的泛旅游 产业集群,兼备“道源仙都”气质的世界级 《道德经》朝圣之地。 曲江新区介入延安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基地项 目。 曲江参与陕西的10个地级城市建设市民文化 广场。
三轴:雁塔南路旅游商业 发展轴线、芙蓉东路生态 休闲发展轴线和曲江大道 景观轴线;
四个功能板块:唐风商业 板块、旅游休闲板块、科 教文化板块和会展商务板 块。
住宅主要分布在曲江大道沿线、会展商务区以及雁南二、三 路沿线(如图黄色区块),以大规模高端项目为主,成片开 发
本报告严格保密
4
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特色商业、商务配套和办 曲江功能布局 公、低密度居住形成以唐文化为核心的新城市中心
本报告严格保密
16
大唐芙蓉园文化布 局
盛唐文化的集大成者,十二个主题文化区
十二种文化,十五分区 A区,儿童游乐区 B区,外交文化区 C区,茶文化区 D区,科举文化区 E区,女性文化区 F区,道教文化区 G区,餐饮文化区 H区,歌舞文化区 I区,帝王文化区 J区,诗歌文化区 K区,迎客交流区 L区,佛教文化区 M区,民间文化区 N区,水秀区
小高层产品为主的低
密度社区,产品类型
丰富
大唐不夜城
特色商业
3
以唐风为主体,打造大
唐不夜城、大唐商业文
化广场等涵盖历史文化
、民俗内涵的综合性商
业,成为特色鲜明的商
业文化区
高尚居住
本报告严格保密
5
曲江发展前景
曲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动融入城市,并逐渐扩大,将成为全 国文化产业积聚地
曲江核心区域40.97平方公
丰富房地产发展:发展旅游住宅、旅游商务、 旅游度假以及旅游景点多类型房地产,实现曲 江平均楼价高达11000元/㎡。
2007年8月13日,曲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成为继深圳华侨城之后全国仅有
的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本报告严格保密
9
曲江模式发展进程 第三阶段:文化创意产业链进一步拓宽,曲江模式输出
距离火车站9公里,距离机场28公里,距离市 中心车程半小时以内
规划: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 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
三大优势资源:
水景资源:区内拥有大唐芙蓉园内的北湖和 曲江池遗址公园内的南湖共1200亩的水面, 为西安面积最大的城市湖景资源,绝无仅有;
旅游资源:曲江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 心,有秦二世陵、杜宣帝杜陵、大雁塔、曲江 寒窑等文物古迹;建成开放大雁塔北广场、大 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等旅游项目
商务办公
1
围绕会展产业发展的会
展商务写字楼、展览总
国际会议中心
部基地、科技产业园 4
休闲交流
包括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星级酒店、
餐饮娱乐等在内的商务交流设施
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西安广 休闲文化新区
电世纪园、丝路风情园、大唐爱情谷
等在内的休闲主题乐园
国商际务会空展间中心
高尚居住
2
以花园洋房、别墅、
企业融资: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行中 期票据、企业债、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融资
协助文化产业融资:2008年5月23日,由西安 曲江新区管委会独资组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 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和多家金融机构签订《 贷款担保协议》,取得授信额度近30亿元。为 新区多家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履约担保 。
森林资源:拥有杜陵10000亩的生态森林
本报告严格保密
3
整个片区已形成“一心、两带、三轴,四个板块”的机构形态,主 曲江功能布局 要发展唐风商业、旅游休闲、科教文化、会展商务四大功能板块
曲江新区在规划格局上形 成“一心、两带、三轴, 四个板块”的机构形态
一心:以大雁塔为整个曲 江的核心;
两带:唐城遗址保护绿带 和绕城高速两侧共100米 宽的绿化景观带;
本报告严格保密
8
曲江模式发展进程 第二阶段: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推动区域扩张
时间:2005年-2009年
启动项目: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会展中心等
依托产业: 文化、旅游、影视、会展
营销策略:举办大型活动、展会论坛,全面立体推 广
融资策略:
土地融资:吸引万科、中海、金地等一线开发 商投资曲江。
功能: 主要的出入口及唐文化的又一展示场所,同时也是大唐
芙蓉园中最大的停车场,具有较强的综合功能。从大门开始,景 观处处展现皇家特征。
建筑学中把唐式建筑作为 东方文化美学的标志,大唐 芙蓉园特聘梁思成弟子,唐 风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规划 与建筑设计。其设计的陕西 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 和法门寺博物馆等,是国内 外公认的唐风建筑精品。
大唐芙蓉园以盛唐曲江紫 云楼为蓝本,飞扬的云阙, 飞渡的云梯,高大宏伟的楼 体,金壁辉煌的壁画浮雕, 显现出傲视古今的历史风骨 与大气磅礴的大唐精神。
本报告严格保密
12
曲江文化品牌演绎
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文化节目宣扬大唐风彩
邀请奥运会副导演 编排大型歌舞剧《梦 回大唐》
邀请著名影星范冰 冰参演电视连续剧 《大唐芙蓉园》
举办国际唐人文化 周
以盛唐文化为主题, 以国际化、艺术化、 市场化为目标,以参 与性、娱乐性、传播 性为特色 的西安曲 江文化艺术周
2003年,曲 江政府投资5 亿元,大雁塔 北广场开放
2005年,中 海投资13亿 的大唐芙蓉园 对外开放
2008年,金地 投资14亿的曲 江池遗址公园、 唐城墙遗址公园 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