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逻辑

合集下载

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是每个写作者的追求和目标。

一个好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能够使文章表达清晰、有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本文将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议论文的开端,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文章的观点。

在这一部分,可以使用故事、引用、数据或问题等方式引入话题。

同时,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论证的主要创意。

二、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论点。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描述问题的历史、现状或背景,并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案例或调查结果等。

三、论证论据论证论据部分是整个议论文的核心,用于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提供一个论点,并且为每个论点提供足够的论据和例证。

此外,要注意论证的逻辑严密性,避免逻辑漏洞和无关的信息。

四、反驳观点在写好的议论文中,充分考虑和反驳不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其他观点,并逐一进行分析和反驳。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论证和反驳,可以加强自己的立场,并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五、总结总结部分是议论文的结束,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论点和观点,并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在这一部分,要简明扼要地总结自己的立场,并对未来的发展或解决方案提出一些建议。

六、修饰语言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修饰语言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力。

可以使用转折词、因果关系词、比较词等来巩固论点之间的联系,并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层次感。

七、遣词造句议论文的语句要求通顺、连贯、表达清晰。

写作者在选择词汇和句型时,要遵循语法规则,注意句子的平衡和流畅性。

同时,还要避免使用歧义性的词语和复杂的长句,以保证读者理解和阅读的顺畅。

结论:以上是关于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通过恰当的引言、清晰的论点论证、细致入微的论证、恰当反驳和简明扼要的总结,我们可以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议论文。

议论文逻辑十论

议论文逻辑十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论文逻辑的要点 第七条是:虚实结合,入木三分。写议论文,既 要能提高,又要能落实。一篇议论文,如果只有 泛泛而谈的一般道理,却没有扣紧当前实际情况 和针对当前实际思想的具体道理,就不可能一针 见血,入木三分。但是,如果只有具体的道理, 不能恰当地提高到原则上来,讲不出它的理论根 据,也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的本质。
议论文逻辑的要点 第五条是:过渡转换,搭桥接榫。一般的连贯和 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 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 另一个角度和侧面。议论文中的搭桥接榫,决不 是硬造一种形式上的联系,而是要把论点之间真 实存在的内部联系,找寻出来,并且在文字上适 当地加以反映。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在它们之 间搭桥接榫,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 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 能简单地抽去其中论证的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 塞给读者。
唐太宗: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
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 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 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 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 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 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 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 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 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 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 事(事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 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 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 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议论文写作应遵守的逻辑规则

议论文写作应遵守的逻辑规则

议论文写作应遵守的逻辑规则黄平科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

说理的实质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它主要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从逻辑角度看,证明是引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任何一个具体的逻辑证明,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要使证明能正确进行,就必须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则。

一、论点(论题)的逻辑规则1.论点应当是清楚而明确的判断。

所谓判断,就是对某一对象(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即对于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

如“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这个判断,就肯定了“中国人民”具有“勤劳勇敢”的性质。

任何一个判断,总有真假之分。

具体而言,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判断,是真判断;反之,就是假的判断。

如“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就是假判断。

议论文的论证首先要用明确的判断标明论点(或叫论题),如果表达论点的判断不清楚,就会犯“论旨不清”或“论题模糊”的逻辑错误。

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开篇即提出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运用判断句,明确清晰地提出论点,毫不含糊。

对议论文论点的要求是正确、鲜明。

这就要求作者对所论证的观点有深入的了解,把握其本质属性。

从判断的逻辑要求看,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①概念要明确,这是判断恰当的前提。

只有把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

否则,会使人琢磨不定,影响判断的正确。

例如“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盐、虾、碱等各种水产”这个判断,对“碱”这个概念不明确,因为“碱”不属于水产。

又如“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该反对”这句话,把“经验主义”和“经验”混为一谈,以“经验主义”代替“经验”,偷换了概念,因此,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②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时,要保持思想的同一性,防止思想不确定,自相矛盾或杂乱无章。

如,“魏魏长城,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这里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天然屏障”两种矛盾的属性同时运用于“长城”这一对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形成了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造成文章前后矛盾,违反了矛盾律。

浅谈议论文的内在逻辑

浅谈议论文的内在逻辑

浅谈议论文的内在逻辑浅谈议论文的内在逻辑议论文的写作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而所谓逻辑推进就是作者对问题展开论证的思辨过程。

议论文从审题立论到谋篇布局到文章结尾,逻辑论证贯穿始终。

许多考生在高考中,对论点和论据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在文章的开头就能够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然后罗列出一个乃至几个与论点相关的材料。

但是,怎样利用材料对提出的观点进行深层次地、多角度地论证,都做得不好或者是没做。

他们在提出观点后,基本上就在平面上打转,没有逻辑推进,没有层次递进,因而也就没有层次结构。

议论文的层次结构是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为了便于逻辑推进而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是作者对问题展开论述的思维进程路径。

它不是简单的段落组合,也不是作者强加给文章的外在形式,它是便于作者思想观点表达、推动逻辑进程、最终形成自己观点的利器。

一篇文章的结构常常是考生思维素质的反映,而要把自己所思考的问题、表达的观点、分析的理路、论证的逻辑过程全部包容其中,更显示出考生写作思维的发达程度与写作水平的高低。

所以,高考中,那些结构严谨完整、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更能获得高分。

议论论文的层次结构是逻辑分析层层推进的需要,它为逻辑推进服务,合理的层次结构有利于逻辑推进的进行,散乱的层次结构就会影响到逻辑论证的推进。

因而,选择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极为重要。

议论文总体上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写作中,最常见的基本结构有下面几种:1、总分式结构。

这种结构可简化为:“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三部分,它要求“引论”与“结论”都要紧扣主题并前后呼应。

本论部分的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2、递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纵向延伸、步步推进的。

它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也可以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类型,旨在通过辩证的思考和论证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议论文时,立论方式和论证逻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议论文的立论方式和论证逻辑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一、立论方式立论方式是议论文的基础,它决定了作者在文中所持观点的表达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立论方式:1. 陈述立论陈述立论是最常见的立论方式之一。

它通过直接陈述观点来引出后续的论证。

例如:“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种立论方式简洁直接,适合于对观点的表达和分析。

2. 对比立论对比立论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观点,来突出作者所持观点的优势。

例如:“尽管有人认为手机的普及给社交带来了便利,但我认为它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这种立论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观点的独特之处。

3. 举例立论举例立论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

例如:“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减少患病的风险。

”这种立论方式通过具体的事实和案例,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

4. 引用权威立论引用权威立论是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持作者的立论。

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吸烟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这种立论方式通过引用权威的观点,提升了作者观点的可信度。

二、论证逻辑论证逻辑是议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作者在文章中如何进行论证和推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论证逻辑:1. 归纳论证归纳论证通过列举具体的事实、数据或案例,来推断出普遍的结论。

例如:“过去的几次调查都显示,大多数人对环境保护持支持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这种论证逻辑通过具体的实例,推断出普遍的结论。

2. 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提和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乳腺,狗是哺乳动物,所以狗也有乳腺。

”这种论证逻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3.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似的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是相似的。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议论文的逻辑与说服教学要点总结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议论文的逻辑与说服教学要点总结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议论文的逻辑与说服教学要点总结在高中语文备课教案中,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

议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和论述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说服性的阐述。

本文将从逻辑性和说服性两个方面总结高中语文备课教案中议论文的要点。

一、逻辑性的要点1. 清晰的结构安排:一篇议论文应当有清晰的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开头部分应引入议论的主题,中间段落应分析问题,并进行论证,结尾部分应总结归纳,提出观点或建议。

2. 逻辑严密的论证:论证是议论文中最关键的部分。

在进行论证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恰当的理由和事实来支持观点,并对反方观点进行批驳或反驳。

论证时应注意论据的准确性、充分性和有说服力。

3. 合理的过渡和连接词语:过渡和连接词语在论述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例如,但是、然而、另一方面等词语可以帮助文章在表达不同观点时,进行合理的过渡。

4. 恰当的引用和注释:在议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数据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引用时需要注明引用来源,并进行适当的注释和解读,以确保观点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二、说服性的要点1. 针对目标受众:在写议论文时,需要明确目标受众,并根据受众的需求和背景进行观点的选择和表达。

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论证的方式,使得目标受众易于接受和理解。

2. 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说服力是议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进行论证时,应尽可能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证据和权威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

此外,通过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增加说服力。

3. 关注反方观点和批驳: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反方观点,并进行合理、客观的批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4. 语言精炼准确:在写议论文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使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可以增加议论文的说服力,但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主观偏颇的描述。

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_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_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_议论文写作指导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

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

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

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议论文的论证逻辑如何完善

议论文的论证逻辑如何完善

议论文的论证逻辑如何完善议论文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可太常见啦,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得跟它打交道。

那要把议论文写好,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完善论证逻辑。

咱先来说说啥是论证逻辑。

简单来讲,就是你在议论文里提出观点后,怎么通过一系列的理由和证据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是对的。

这就好比你要给朋友推荐一家好吃的餐厅,不能光说“这家餐厅超棒”,得跟人家讲讲为啥棒,是菜好吃,环境好,还是服务周到,这就是论证。

比如说,你写一篇议论文说“读书是有益的”,那不能光喊这个口号,得给出具体的例子和理由啊。

你可以讲讲历史上那些通过读书成就一番事业的名人,像匡衡凿壁偷光,最后成为了大学问家;也可以说说读书能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就像你读了一本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书,仿佛自己也去游览了一番。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写一篇议论文,主题是“努力才能成功”。

有个同学开头就写“努力才能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真理”,然后呢,后面举的例子是自己参加跑步比赛,努力训练最后拿了奖。

这看起来没啥问题,是吧?但仔细一琢磨,他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自己训练的过程,比如每天早起跑步,加大训练量等等,可却没有说清楚这些努力到底是怎么让他成功的,中间缺了关键的逻辑链条。

这就好比建房子,砖头有了,可水泥没抹好,房子不结实啊!那怎么完善论证逻辑呢?首先,你的观点得明确清晰,不能模棱两可。

比如说“挫折对人有好处也有坏处”,这就太含糊了,到底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你得有个明确的态度,像“挫折能让人成长,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这就清晰多了。

然后,论据得充分且有针对性。

还拿“读书有益”来说,你不能光举古代的例子,也得说说现代社会读书的好处;不能光说名人读书成功,普通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例子也得有。

而且,论据得和你的观点紧密相关,别扯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

再有,论证过程得有条理。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等。

你可以多种方法结合着用,让你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如说,你在论述“诚信是做人之本”的时候,可以先举个正面的例子,说某某人因为诚信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再举个反面的例子,某某人因为不诚信失去了朋友和生意,通过对比,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诚信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易错点缺乏逻辑无所谓层次结构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

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

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

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置,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恶俗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

可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实例分析主体论述没有拓展和演进
1.无层次(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
请看《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北京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中间主体部分: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论点三个例子,三个事例除了有时间先后之分,内在并无逻辑的先后,此文实际并没有有效地论证。

2.伪层次(看似有几个层次,但没有拓展和演进)
请看湖南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中间主体部分: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地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
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

这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

真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并列式的分层论证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高考满分作文尚且如此,普通考生作文犯此类毛病就可想而知。

备考点津讲理要一步一层抽丝剥茧
怎样的议论文才算得上有逻辑思维?怎样的论证才是有效论证?
余岱宗教授认为:“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

论点是靠论证‘辩’出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论证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

第一论点为第二论点服务,以此类推。

论证就是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为弹跳点,跃入下一个层次。


讲究议论文的思辨性,就是使论证分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而不沦为文字游戏,堕为诡辩。

因为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

没有层次感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论证,是不以理服人的观点强加。

这里,给考生推荐几种能体现论证思维逻辑的有层次感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立论。

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入据。

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结承。

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

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迭据。

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

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

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3.层进式结构: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4.对照式结构: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

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问题(话题)进行剖析。

剖析就是把思辨的过程和思辨的要点符合逻辑顺序表达出来。

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理逻辑性强,层次感彰显议论文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