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8-泌尿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得概念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 根据机体结构得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 A、整体与环境水平得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得反应与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得整合机制。(捕食行 为、逃离行为) B、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与控 制它们得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得作用与意义。 C、细胞与分子水平得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得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 3、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得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得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得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得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 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 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得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得手术与方法;整体条 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就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得在体活 动情况. 4、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就是机 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得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与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得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得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得调节。 特点:适应范围与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1、细胞膜得结构特点 液态相嵌模型 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 2、镶嵌蛋白质: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得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跨膜转运得方式。 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得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得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得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与出胞:入胞:细菌、异物得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得吸收。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得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得概念 兴奋:就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得刺激后所产生得生理功能加强得反应。 抑制:物质得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得现象。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与机体发生反应得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得刺激引起得相应得活动。 兴奋性:就是指活细胞,主要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外正内负得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可扩布得电 位变化过程。 极化:细胞就是不良导体,膜内得细胞内液与膜外得

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讲义 动物生理学 讲义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 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30/1.5 课程类型:限选 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家畜生理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参考书目:《家畜生理学》第二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神经内分泌学》张殿明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代谢》韩正康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生理》刘敏雄主编 《动物生理生化学》向涛主编 《家畜生理学原理》向涛主编 《Duke’s生理学》 《家畜生理学实验指导》朱祖康王艳玲主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机体机能活动机制的内涵。 2、熟悉《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的建立。 3、了解《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重点]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三个研究层次的范畴。 [难点] 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的内涵的理解,建立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课堂组织] 讲述、生活实例和胶片教具结合。 [学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1、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健康动物正常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动物生理学不仅要描述一个生命活动的现象,而且还要探讨该生命活动是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如何终结的。 生理学可分为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二.生理学研究内容 生理学是机能学,与形态学有区别: 例:消化系统解剖:胃肠肝等器官组成的位置形态. 组织: 胃肠肝等器官有不同细胞组成形态 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功能的调节 细胞及内部的分子结构→→→各器官及系统→→个体 所以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生理学、 器官和系统生理学 整体和环境生理学 三、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在器官、系统水平下实验方法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一)、急性实验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八章神经系统

DACBA ABABC BA 第八章神经系统 一、选择题 1.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所致 B.横断脊髓时大量失血 C.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了高级中枢的调节 2.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导致突触前膜释放() A.乙酰胆硷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环磷酸腺苷 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反映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E.调节的敏感性差 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氨基丁酸 D.5—羟色胺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6.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 A.Na + B.K + C.Ca2+ D.Cl - 7.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 A.Na + B.K + C.Ca2+ D.Cl - 8.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链锁式联系 D.环状式联系 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间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单向传递 B、不衰减 C、时间延搁 D、电化学反应 10. 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单向传递 B 中枢延搁 C 兴奋节律不变 D 易疲劳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反极化; D. 复极化 1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反极化; D. 复极化 二、填空 1、胆碱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2、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量。

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作业)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是由,,,,和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和。 4反射活动包括和两大类。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对刺激的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 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的将 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 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对控制 部分的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 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是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使终板膜主要对的通透性增加。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的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4.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的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7.肌肉收缩是肌丝向肌丝滑行的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 9.钠离子泵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和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是通过直接激活各种,引起磷酸化反应,二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的促速G 蛋白(Gs),则Gs与GTP的复合物可以增强的活性,后者可使胞浆中的ATP 迅速转化为。 13.细胞内的cAMP 可以激活一种依赖于cAMP 的,后者进而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反应。 14.与cAMP 生成相关的G 蛋白有两种: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减弱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二、选择题: 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2.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性传递 E电传递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NE B. Ach C.5-HT D.多巴胺 E.血管活性肠肽4.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D镁离子E、Ach 5.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钙离子B钠离子C镁离子D钾离子ENE 6.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顺浓度梯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7.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 A同箭毒碱 B阿托品 C 四乙胺 D异搏定 E 河豚毒素8.常用的钾通道阻断剂是:() A河豚毒素 B 四乙胺 C 哇巴因 D 锰离子 E 异搏定 9.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题) 1. 下列各生理功能活动的研究中,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是(A)× A 条件反射 B 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 D 防御反射 E 基础代谢 【正确答案】 B 2.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E 组织液 【正确答案】 C 3. 内环境的稳态(D)√ A 是指细胞内部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B 是指细胞内外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C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D 是保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E 依靠体内少数器官的活动即能维持 【正确答案】 D 4. 大量发汗后快速大量饮用白开水,其最主要的危害是(E)√ A 迅速扩充循环血量 B 导致尿量明显增加 C 稀释胃肠道消化液 D 稀释血浆蛋白浓度 E 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正确答案】 E 5. 根据解剖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面(D)√ A 矢状面、水平面和横切面 B 矢状面、冠状面和额状面 C 水平面、横切面和冠状面 D 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正确答案】 D 6. 阻断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属于(E)×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局部体液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 【正确答案】 A 7. 大量饮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开始增多,这一调节属于(E)×

B 激素远距调节 C 旁分泌调节 D 自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B 8. 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C)√ A 迅速,短暂而准确 B 快速,高效而固定 C 缓慢持久而弥散 D 缓慢低效而广泛 E 灵敏短暂而局限 【正确答案】 C 9. 属于细胞水平的研究是(D)√ A 蛙心灌流 B 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C 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D 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研究 【正确答案】 D 10. 根据球管平衡现象,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约为肾小球滤过率的()× A 1/2 B 2/3 C 3/4 D 4/5 E 5/6 【正确答案】 B 1. 下列各生理功能活动的研究中,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是(B)√ A 条件反射 B 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 D 防御反射 E 基础代谢 【正确答案】 B 2.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E 组织液 【正确答案】 C 3. 阻断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属于(A)√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局部体液调节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2250 课程中文名称:动物生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 学分:2+0.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产生机制,理解动物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活动规律,理解水产动物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方法,掌握各种生理仪器使用技能,初步具备运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解决渔业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水产养殖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 1.概述: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动物生理学研究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动态及其进展。 2.生理机能的调节及其控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反馈控制系统;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基本要求 L.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及其研究的不同水平。 2.理解动物生理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3.掌握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反馈控制及稳态的概念。 重点、难点 1.生理功能的调节 2.生理功能调节的控制及稳态的概念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6学时) 主要内容 L.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特点。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兴奋的引起和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兴奋的传递。 3.骨骼肌细胞生理特性及收缩功能:肌细胞收缩机制。 基本要求 1.了解肌细胞收缩机制。 2.理解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机制。 3.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掌握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重点、难点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的机制。 2.肌细胞收缩原理。 第三章神经系统(6学时) 主要内容 1.突触与突触传递;神经递质,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与反射弧;反射中枢生理(中枢兴奋传播特征,中枢抑制)。 2.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条件反射。 基本要求 L.了解反射中枢生理(中枢兴奋传播特征,中枢抑制);了解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

动物生理学作业(1)

第一章绪论 1、 兴奋性 刺激 反馈 基础代谢 脊动物 2、 无论何种动物,生理功能及机制需从(整体与环境)、(器官与系统)、及(细胞与分子)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为什么说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生命特征? 生理学机能调节方式有几种?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 内环境 稳态 第二信使 G-蛋白 Ach 钠泵

阈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局部电位 局部反应 主动运输 2、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细胞受到刺激后,局部产生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从而引起动作电位。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三类。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及(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产机制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骨骼肌细胞收缩时,终未池中的Ca++释放到肌浆中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其构型发生变化,后者又使(原肌球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产生肌细胞收缩。 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神经)、(肌肉)和(腺体)统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Na+泵是一种(Na+-K+依赖式ATP)酶,它能分解(ATP )释放能量,将(3个钠离子)移出膜外,(2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但两者结合的起因是Ca2+先与(肌钙蛋白)结合,继而引起(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了肌纤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静息状态下,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对(钠离子)通透性较低,所以静息电位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判断: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B 兴奋 C 紧张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 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 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填空:1.刺激必

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 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2)生理意义: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模板】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动物生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报考动物学类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XX大学动物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生理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神经肌肉组织生理的一般原理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神经肌肉细胞的电位变化、细胞电信号传递的功能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过程、肌肉收缩的生理基础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的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第四章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与味觉器官 第五章血液与血液循环 血液的生理机能与组成特性、体液免疫系统、心脏的生理活动、血管的生理活动、血液循环的调节 第六章呼吸生理

呼吸道的结构与呼吸运动、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呼吸调节、肺的非呼吸功能第七章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消化吸收的调节、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与调节、摄食的调节 第八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及影响因素、体温调节 第九章排泄系统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的生成过程、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渗透调节的其他器官、排尿活动的调节 第十章内分泌调节 激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下丘脑的内分泌调节机能、脑垂体的生理机能、甲状腺的功能、肾上腺的功能、其他内分泌腺与激素 第十一章生殖系统 雄性动物的生殖机能、雌性动物的生殖机能、受精、妊娠与生殖控制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各章节内容的有机联系;从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角度认识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生命活动规律及机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医学和应用动物学领域的一般生产实践问题。 四、试卷结构 (一) 基本概念:占总分 20%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动物生理学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动物生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十一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及整体水平理解动物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活动及其内在机制。能够运用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动物生理学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十一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选择题:15小题(单选10题,每题2分;多选5题,每题4分),共4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问答)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五)参考教材: 1、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二版。 2、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动物生理学》,陈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四版。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动物生理学概述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二)机体与内环境 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动物生理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 、填空题 (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 和 。 3. 在静息电位形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K + 的外流属于细胞膜的 转运方 式,因为 K + 是经 ______________ 蛋白, _______ 浓度差转运的。 4?细胞膜的Na +泵逆 _______ 梯度和 ________ 梯度转运Na +,而只逆 ____________ 梯度转运K + 。 5. 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 其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两种。 6. 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引起组织兴奋的 ______________ 强度称为阈强度, 阈强度越小, 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 _________ 。 7. 引 起 组 织 兴 奋 的 刺 激 条 件 包 括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和 8. 机体的可兴奋性组织通常是指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这些组织受到 有效刺激后能首先产生 ___________ 。 9. 在生 理学 中, 通常将受 到刺 激后 能较迅 速产生 某种 特殊 生物电 反应的 组织 ,如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称为可兴奋组织。 10. 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神经细胞膜的不衰减传导,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 机制实现的。 11. 尽管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反应多样,但跨膜信息传递只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等有限的几种方式。 12. 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做更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13. 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14. 受控部分回送的信息加强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调节,该调控模式称为 __________ , 它是机体较 ___ (多 /少)的调控形式。 二、判断改错(正确的打“vf 错的打“%” 1. 所谓生命的基本特征,即任何生命个体都具备的普遍现象。 ( ) 2. 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可在一定时间内不表现生命活动。 ( ” 3. 单纯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的扩散。 ( ” 4.O 2、 CO 2 和类固醇激素均为脂溶性物质, 可借助单纯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 ” 5. 一般来说,兴奋、冲动和锋电位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 ( ” 6.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 ( ” 7. 从理论上推测,细胞外液的电阻增加时,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 ( ” 8. 局部体液调节就是自身调节。 ( ” 9. 刺激是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 ( ” 10. 机体的内环境就是指血液而言。 ( ” 11. 凡是有兴奋性的组织,一旦受到刺激后必定会产生兴奋。 ( ” 12. 就锋电位产生而言,是不需要主动转运机制的。 ( ” 13. 负反馈是指机体功能的抑制型调节性信息。 ( ” 14. 外环境是机体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体内的环境。 ( ” 15. 活细胞在静息电位时, 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 ( ” 三、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限选一个字母填入括号中 ,多填不得分” 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 _____________ 水平、 ____________ 水平和 _____________ 水平等。 1.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论述,错误的是 A. 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D.有传递消息的功能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血液 B.细胞内液 B. 是细胞接受外界刺激的门 户 E.可合成能源物质 (” C.有转运物质的功能 3.可导致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相的离子移动是 A .钾外流 B .钠内流 C .钙内流 D .氯内流 (” E.以上均是 (” E .镁内流 4.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 正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 C. 神经调 ( ” D. 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动物生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水平和_____________水平等. 3 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 受控部分回送的信息加强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调节,该调控模式称为___________,它是机体较____(多/少)的调控形式. 5 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_____调节. 6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_____. 8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效应准确及对维持稳态具有一定意义. 9 生命现象至少应包括三种表现,即_____,_____与_____. 二,简答题 1 简述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 举例解释正反馈与负反馈. 3 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三,论试题 1 试述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 动物机体生命命活动及其规律; 2 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整体;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 反馈多; 5 负反馈; 6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7 缓慢持久较广泛; 8 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9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二,简答题 1 见教材P3; 2 见教材P8-P92 3 见教材P5 三,论述题 1 见教材P6-P7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简单扩散; 2 易化扩散; 3 主动转运; 4 入胞作用; 5 出胞作用; 6 受体; 7 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8 细胞凋亡; 9 细胞保护; 10 静息电位; 11 动作电位 二,填空题 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 , 和. 2 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细胞具有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称为. 3 生命活动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 4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经历, , 和四个阶段的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5 动作电位包括, 和三个过程. 6 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的亲水极性基团分布在膜的________,其疏水非极性基团分布在膜的________. 7. 易化扩散主要是指____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它受物质的结构特点,结合的位点数目的影响,需要细胞膜上________的帮助, 是______转动的一种形式.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的概念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机体结构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 A.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的整合机制。(捕食行为、逃离行为) B.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和控制它们的因素, 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C.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的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 3、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 的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的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 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 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的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手术和 方法;整体条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 们的在体活动情况。 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是机体分化出来专门 执行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和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的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调节。 特点:适应范围和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液态相嵌模型 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 2、镶嵌蛋白质: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的 方式。 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的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 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和出胞:入胞:细菌、异物的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的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 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抑制:物质的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的现象。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兴奋性:是指活细胞,主要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极化:细胞是不良导体,膜内的细胞内液和膜外的细胞间液都是导电和电解质。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 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学模型,可视为膜内负膜外 正、电荷 均匀分布的闭合曲面电偶层,此时膜外空间各点的电势为零。对整个细胞而言,对外不显电性,此时细胞所 处的状态称为极化。(网络资源)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反极化:从0mV到+30mV,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 复极化: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称为超射。下降支指 膜内电位从+30mV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 为复极化。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动物生理学 (部分章节)

第9章 内 分 泌 9-1 经典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和化学性质 表9–1 经典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和化学性质 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糖蛋白 促卵泡激素(FSH)性腺糖蛋白 黄体生成素/间质细胞刺激素(LH/ICSH)性腺糖蛋白 促性腺激素(鱼,GtH)鱼类性腺糖蛋白 生长激素(GH)骨、软骨组织191肽 催乳素(PRL)乳腺199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39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黑素细胞18肽 促脂解素(LPH)脂肪组织18肽 β–内啡肽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ADH/VP)肾、血管9肽 催产素(OXT,缩宫素 OT)输卵管、子宫、乳腺等9肽 松果体褪黑素(MLT)多种组织胺类 8–精缩宫素 甲状腺甲状腺素(T4)全身组织胺类 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全身组织胺类 甲状腺C细胞 鳃后体(鱼、禽)降钙素(CT) 降钙素(CT) 骨、肾、肠32肽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骨、肾、肠32肽胰岛B细胞胰岛素多种组织蛋白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肝、脂肪组织29肽胰岛D细胞生长抑素(SS)消化器官等14肽胰岛F细胞胰多肽消化器官等36肽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种组织胺类肾上腺素(E)多种组织胺类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多种组织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肾等排泄器官类固醇胸腺胸腺素T淋巴细胞肽类

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 睾丸、卵巢睾酮(T)睾丸及全身组织类固醇 抑制素腺垂体糖蛋白 雌二醇(E2)卵巢及全身组织类固醇 激活素 松弛素 卵巢孕酮(P)子宫类固醇 9-2 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发现 内分泌的概念最初由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 提出,1855年Claud Bernard从实验中发现,肝细胞可不通过任何导管将糖分泌到血液中,他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消化腺和汗腺需要通过固定的管道来释放自己的分泌物的新的分泌方式,并与机体内环境成分恒定有密切关系。他的观点给后人研究内分泌的思路以很大的启发。1902年英国的生理学家Bayliss和他的学生Starling发现,用盐酸溶液刺激失去神经支配而保持血液循环的小肠襻黏膜时,能引起去神经的胰腺分泌胰液,而将盐酸直接注射入血液却没有此效应。进一步实验证明,该小肠黏膜分泌的物质[后来证明是促胰液素(secretin)] 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的,从而刺激胰腺的分泌(见第5章)。因此他们认为,机体内除了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外,可能还存在一个通过无管腺分泌特异的化学信使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运送,调节远距离靶器官活动的新的调节方式,即体液性化学调节(chemical regulation)。1905年,Hardy 创用了用“hormone”一词(希腊文,意为刺激、使兴奋)来概括这类化学信使。几年后,Penole引入了“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这一术语。 9-3 功能器官生成的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表9–2 功能器官生成的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主要来源激素名称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 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腺垂体3肽 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腺垂体10肽 促性腺素释放抑制因子(鱼,GnRIF)腺垂体(鱼)多巴胺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素(CRH)腺垂体41肽 生长素释放抑制素/生长抑素(GHRIH/ SS)腺垂体14肽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腺垂体44肽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腺垂体肽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腺垂体多巴胺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腺垂体5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腺垂体3肽

动物生理学修订版

动物生理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动物生理学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动物生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十一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及整体水平理解动物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活动及其内在机制。能够运用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动物生理学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十一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选择题:15小题(单选10题,每题2分;多选5题,每题4分),共4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五)参考教材: 1、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二版。 2、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动物生理学》,陈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四版。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动物生理学概述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二)机体与内环境 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1.化学突触(经典突触和接头突触) (三)骨骼肌的收缩 1.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一收缩偶联 3.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川农动物生理学习题:第二章血液

第二章血液 一、填空题 (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免疫有关,而B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 _____________ 免疫有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成熟因子是指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已知的各种凝血因子中,除和外都是蛋白质。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组成是凝血因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相当的小分子物质溶液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 和5% _____________ 等。 7.________________ 组织液是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的一部分,它与血浆约占体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年公畜红细胞数比母畜多,原因是公畜体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平较高的缘故。 、判断改错(正确的打“V,错的打“%” 1.家畜机体内的大部分体液存在于组织间隙。( ) 2?血浆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川和肝素。( ” 3.血浆蛋白不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 4?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现其脆性越大。( ” 5?某一体重为300kg的健康成年动物,其体液量约为24kg。( ) 6?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其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 7?血浆中存在许多缓冲对,其中以KHCO3/H2CO3这对最为重要。( ” 8?因为球蛋白的分子量比白蛋白大,因此在同等浓度时,球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比白蛋白 高。( ” 9?许多凝血因子都是蛋白酶,它们可将肽链分解为很多个氨基酸。( ” 10.缺氧引起的动物红细胞增多是由于雄激素增多的缘故。( ” 11.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红细胞,而不是血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