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及其在干细胞领域中的应用

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及其在干细胞领域中的应用

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及其在干细胞领域中的应用细胞自我更新是指细胞自身复制产生的新细胞能够维持其自身特性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身体中的某些细胞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自我更新,以保证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干细胞则具有更为广泛的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生成各类器官和组织,极具应用前景。

随着对细胞自我更新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干细胞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细胞自我更新的机理1.1 DNA复制与维护细胞自我更新以细胞复制为基础,而细胞复制依赖于DNA复制。

DNA复制在普通细胞自我更新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细胞自我更新的速率和准确性,而且直接关乎细胞的基因稳定性和遗传特征。

为了确保DNA复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细胞需将DNA质量和复制机制两方面加以维护,包括对DNA损伤的修复和检测,以及对DNA复制过程的精细调控。

这些机制需要许多核酸酶、核转录因子、修复酶和翻译因子等多种分子参与,从而保证DNA复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1.2 细胞分裂和自我更新自我更新所依赖的复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丝分裂,即普通细胞的复制过程,另一种是无丝分裂,即干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复制过程。

细胞分裂和自我更新的过程受多个细胞周期因子的精细调控,如各类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激酶与磷酸酶、转录因子和微小RNA等,也包括与细胞分裂和自我更新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重要分子。

在自我更新过程中,细胞需要精细地调控几百个蛋白质和微罕见分子的表达和作用,以此确保DNA复制时有足够的新材料供应,DNA能够按计划复制,还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分裂和自我更新。

二、细胞自我更新在干细胞领域中的应用2.1 干细胞基础研究干细胞的研究可以分为干细胞阶段和分化阶段,前者着重于细胞的分裂与自我更新机制的研究,后者则着重于干细胞向特定细胞类型分化的机制。

干细胞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发现和成果包括:发现了干细胞的标志物和表型特征,开发了能够将特定分子组合送入细胞中的工具,为细胞的转录调控和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发现了控制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各种细胞因子,如Wnt、BMP和Notch等,为人们理解细胞自我更新机理和外界环境对干细胞生长维持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而干细胞则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干细胞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医学领域的进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干细胞的基础研究是了解其特性和功能的关键。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种类型。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各种体细胞类型。

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成体组织中,包括骨髓、脂肪组织和神经系统等。

这些成体干细胞具有较低的分化潜能,主要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基于这些特性,研究人员在干细胞的来源、分化机制和调控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

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干细胞的临床应用逐渐成为现实。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例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从骨髓或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经过体外分离和处理后,再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受损或异常的造血系统。

此外,干细胞还被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肝病等多种疾病。

目前,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干细胞的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争议。

例如,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使用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它涉及到胚胎的毁灭。

这引发了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讨论。

因此,科研机构和政府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监管制度,以确保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符合伦理和法律的要求。

此外,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也面临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

干细胞的扩增和分化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有效的培养和控制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对于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此外,干细胞的长期安全性和效果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我们才能确保干细胞的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

未来,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深化。

在基础研究方面,科学家将继续探索干细胞的来源、分化机制和调控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特性。

转化医学中的干细胞技术和应用

转化医学中的干细胞技术和应用

转化医学中的干细胞技术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而转化医学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个领域,它的目标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而干细胞技术则是转化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已经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转化医学中的干细胞技术和应用。

一、干细胞概述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区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高度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包括心脏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等。

而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人体成熟组织中,分化潜能相对较低,主要分为骨髓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等。

由于干细胞具有高度的分化潜能,因此它们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应用干细胞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将患者的自体干细胞进行移植,达到恢复造血功能的目的。

二、干细胞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1. 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干细胞技术则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脏细胞,达到修复心肌组织的功能。

例如,一项2001年的研究发现,移植胚胎干细胞可以促进大鼠心肌细胞的修复,改善心肌组织损伤。

2. 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种疾病,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而干细胞治疗则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由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因此它们可以用于修复神经组织损伤。

例如,一项名为“超标准化成人胚胎干细胞支架创新系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表明,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3.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肝脏疾病是目前全球健康领域中的一大难题,而干细胞治疗则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因此它们可以用于治疗肝脏损伤、肝硬化等疾病。

例如,一项名为“患者自体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的临床试验表明,使用患者自体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可以改善肝脏损伤,提高生存率。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技术研究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技术,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研究价值。

干细胞指的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它们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为医学研究提供无限可能。

本文将介绍干细胞技术的相关概念、类型、特点、应用和挑战。

一、干细胞技术概述干细胞技术旨在利用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培养出需要的细胞种类,甚至是组织器官,以治疗疾病或替代器官。

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胚胎干细胞通常来自人类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具有潜在的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各种人类体细胞类型,如神经元、心肌细胞等。

成体干细胞或身体干细胞则来自人体的成体组织,它们具有有限的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的细胞类型。

二、干细胞技术分类根据干细胞来源、复制和分化能力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干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最具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类型,它们来源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具有发育成为任何人体细胞的潜力。

胚胎干细胞可以被使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或者研究某些疾病的时候。

2. 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或身体干细胞则来自人体的成体组织,包括骨髓、脐带、肝脏、脾脏、生殖器官、眼、鼻、牙齿及皮肤等组织中的干细胞。

它们具有有限的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只能够分化为相应组织的细胞类型。

3. 诱导多能干细胞通过诱导特定的成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等重新进入干细胞状态,便能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

而且,这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来源相对与胚胎干细胞来说更加容易获得,且不涉及伦理争议问题。

这为干细胞技术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前景,并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干细胞技术的特点1. 多重分化能力干细胞具有多重分化能力,能够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这使得干细胞能够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2. 自我复制能力干细胞不仅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而且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不断产生新的干细胞,这使得它们的种类不断增加。

最新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最新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1)在体外标准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 (2)CD105+、CD73+ 、CD90+,CD34-、CD45-、CD11a-、CD19-、HLA-DR- ; (3)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
4、用于移植治疗的可能机制:
A、可分化为功能细胞,促进缺损组织更新; B、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营养因子,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受体微环境; C、能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及分泌可溶性因子的方式抑制免疫反
干细胞应用前景:
★现有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干细胞在治疗中确实 发挥了作用,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国内外知名干细胞研究机构有:
国外
国内
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
科技部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佛干细胞研究所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 人类胚胎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
1、定义:NSCs是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 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 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1992)。
2、鉴定标志物:表达Nestin(Neuroepithdial stem protein)。
截至2010年4月,全球被批准进行利用MSCs治疗的临床试验已有80项。 且MSCs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GvHD。
脐带来源MSCs的优势:
1、来源更容易,废物利用,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2、采集方便,易于保存和运输; 3、供者无痛苦,对母婴均无损害; 4、脐带中MSCs较骨髓中含量更为丰富; 5、细胞更原始,分化潜能更大,扩增效应更强; 6、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低或不表达,更适宜于异体间的

干细胞研究方法和进展

干细胞研究方法和进展

案例三: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组织工程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来修复或替换 受损组织的技术。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广泛, 包括皮肤、骨骼、肌肉、血管等组织的再生。
详细描述
研究人员通过将干细胞与生物材料相结合,构建出具 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可以用于治疗多 种疾病,如烧伤、创伤、先天缺陷等。初步研究表明 ,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工程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该领域仍存在一 些挑战,如干细胞的获取、分化机制和免疫排斥等问 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3
成体干细胞治疗
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替代治疗,修复受损组 织或器官。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
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
通过特定因子诱导将成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 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
诱导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特定组织或器官分化, 模拟胚胎发育过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
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疾病模型,用于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
案例二: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总结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一种通过 基因重组技术将成熟细胞诱导回原始状 态的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 分化能力。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 疾病,iPS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旨在利 用iPS细胞的分化能力,生成能够产生胰 岛素的胰腺细胞,以替代受损的胰腺组 织。
胚胎干细胞培养
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保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胚胎干细胞基因编辑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遗传改造,研究疾病发生机制 和药物筛选。
成体干细胞研究
1 2
成体干细胞来源
从成年组织中提取的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

医学基础研究举例

医学基础研究举例

医学基础研究举例一、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探究基因变异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基因变异如何导致遗传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

通过了解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现新的疾病预测、预防和治疗策略。

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主要探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这些通路如何在细胞生长、发育和疾病中发挥作用。

例如,研究生长因子如何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以及这些通路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角色。

三、药物作用靶点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探索旨在发现和确定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靶点,以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例如,研究某些药物如何与特定的蛋白质或基因相互作用,以抑制或激活它们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微生物组与健康关系微生物组与健康关系研究主要探究人体肠道、口腔等部位的微生物组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微生物组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肥胖和炎症性肠病等。

五、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免疫应答机制研究主要探究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以及如何调节免疫反应。

例如,研究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癌症等。

六、干细胞分化与治疗应用干细胞分化与治疗应用研究主要探究干细胞如何在发育和再生医学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干细胞来治疗疾病。

例如,研究干细胞如何分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以及如何通过移植干细胞来治疗心肌梗死、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七、神经环路与行为功能神经环路与行为功能研究主要探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如何形成复杂的神经环路,并控制各种行为和认知功能。

例如,研究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学习、记忆、注意力和运动等功能,以及如何理解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自闭症等。

八、营养与慢性病关系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研究主要探究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第19卷 第4期2007年8月Vol. 19, No. 4Aug., 2007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汤其群*,张素春,李华伟,邹云增(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32)文章编号 :1004-0374(2007)04-0378-04摘 要: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向性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成为内、中、外三个胚层的所有细胞,存在于组织器官中的成体干细胞(包括心脏等的前体细胞)也能分化成为某些细胞,用来修复、补充体内受损、死亡的细胞。

目前干细胞研究的重点是:干细胞未分化和多向性机制的基础研究;干细胞向特定细胞群体分化的调控和分化细胞的应用研究,而后者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必经之路。

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不但可以了解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而且利用掌握的知识通过体外诱导或体内激活的方法针对性地治疗某些疾病。

目前我们的研究集中在神经细胞(包括视网膜细胞和内耳前体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理,并通过疾病动物模型验证这些定向分化的细胞的功能。

希望通过建立人胚胎干细胞以及成体干细胞向外胚层的特种神经元(包括前脑神经上皮细胞、GABA 和胆碱能神经元、视觉细胞、听觉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中胚层的脂肪细胞、骨细胞以及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模型,继而采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最新技术分析这些建立的模型,研究相关因子通过哪条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这些细胞的定向分化或者通过改变哪个目的基因的表达,或改变目的蛋白的修饰导致干细胞定向成神经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细胞;研究成年脑内源性干细胞定向诱导成这些功能性神经元的机理,并进行比较研究。

用Lentivirus 转染干细胞高表达、或用RNA 干扰抑制上述研究得到的目的基因,在细胞模型和动物体内验证这些信号通路和目的基因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

研究的背景:成体干细胞(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胎干细胞面临的问题
4、胚胎的致瘤性: 分化不完全或无序分化,存在致瘤的安全隐患。 (公司:一些被注射了胚胎干细胞的试验动物长出了囊肿)
5、缺乏行业规范:至今未有统一规范的程序,缺乏法律约束。
2014.3.15和3.16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非法的干细胞治疗》和《伤人的“干细胞”》新闻:无锡 奥思达干细胞公司利用非法的胚胎干细胞为患者进行治疗,导致患者人才两空。
英国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耳聋取得明显效果
以18只沙鼠为研究对象(沙鼠的听力范围及人类相似),一只耳朵失聪。注射约5万个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 来的耳部细胞,听力平均恢复46%。
—— .2012,490(7419):27过的声音转变成能及人正常交流。人类干细胞能令听觉功能恢复, 前所未有!
批准,美国 ()公 苏已无大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视觉损伤及再生修复重点实验室:细胞治疗致
盲性眼病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被
列入2013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计划,并获得2600万元资助经费。
科学家成功培育迷你胃
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微型胃,大小不超过一粒芝麻籽,它具有及人胃类似的一个腺体结构,甚至能够寄居肠道细菌。 为了解人类胚胎中的细胞如何演化为器官,提供了一扇窗口,这些“类胃器官”也可以用来了解癌症等疾病,并测试胃对药物的 反应。
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其 应用实例
目录
1
概述
2
基础研究(胚胎干细胞)
3
应用实例
4
展望
干细胞的定义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来自胚胎、胎儿或成人的具有持久或终生自我更新能 力的细胞,它能产生特异的细胞类型,形成人体组织和器官。
干 根据发育阶段 细
胞 干 根据发育潜能 细 胞
1、成功建立了可分化为人体任何组织类型成熟细胞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 2、发现成体各种组织中均有未分化成熟的干细胞分布,包括骨髓、血液、脑、皮肤、肌肉、脐带、胎盘、脂肪等。
胚胎干细胞( ,,简称、或细胞)
分离自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细胞,在体外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的能力,因此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 值。
干细胞应用前景
现有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干细胞在治疗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国内外知名干细胞研究机构:
国外 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 哈弗干细胞研究所 精度大学细胞研究及应用中心 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 罗斯林研究所 伦敦环球大学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中心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再生医学中心
国内 科技部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1、发育学研究(人体发育过程、发育机制和影响因素) 2、转基因动物(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产生新品种) 3、新药筛选(细胞药理和毒理实验,药物治病机理) 4、医疗手段(提供大量的原材料,用于疾病治疗)
源于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可能治疗的疾病 (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
细胞应用实例
细胞治疗糖尿病完成临床前研究:2007年,美国公司成功地将人细胞分化 为胰岛细胞,有望治疗糖尿病患者。股价大幅上升,
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分类 多种组织中获得
胚胎干细胞
从五到七天的活的胚胎中分离出来
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多纳尔–托马斯完成第一例 骨髓移植
美国科学家 分离出人类胚胎干 细胞
美国研究出将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新技 术。同年,我国首例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成
功。
1967年
1、形态:及早期胚胎细胞形态结构相似,胞体小,核大, 黑色的核仁结构。
2、生长特性:细胞紧密聚集成群,形式鸟巢,每14小时 殖1次。
核中有一个或几个明显 分裂增
细胞示意图
3、标志物:a 高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 b 高表达的4,4等基因
4、生殖遗传:将细胞注射到同种动物囊胚腔中,可形成嵌合体,并且嵌合体动物可进行种系遗 传。
1981年
1988年
1998年
2002年
2004年
等首次成功建立小鼠胚胎干细 胞系
美国两个科研小组分别报告从胚胎和生殖脊 成功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使人类胚胎干
细胞能在体外生长和增殖
美国科学家用人体胚胎干细 胞培育出了血管。
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近30年来,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24美元开盘收
盘于9.48美元/股,创52周最高价。
首例人细胞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2010年,公司首次获得美国进
胞前提细胞注射入
患者的损伤部位,从而刺激新神经的生长。
行细胞临床试验批准。将细胞分化而来的少突胶质细
首例利用细胞医治失明手术在美实施:2011年,经 司应用细胞治疗黄斑变性失明患者。病患“复
自我更新 自我复制式地增殖(增殖≥自我更新)
多能性 分化成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三个胚层来源的各 种类型细胞。
细胞的培养体系
1、血清培养体系:以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 (白血病移植因子可代替饲养层细胞)
2、无血清培养体系:2i(即299021和0325901,分别抑制
3和激酶)
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路透社
展望
胚胎干细胞面临的问题 1、定向诱导分化问题
细胞自发分化的方向是多向的,易受环境的影响,即分化的方向不确定,人为操控起来有难度。 2、免疫原性
细胞较为原始,虽然仍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但抗原性较普通细胞弱。 3、细胞的来源(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a 体外受精()的副产品。 b 使用捐献者的精子和卵子。 c 克隆技术或者体细胞移植技术。 d 流产的胎儿。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南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所 四大细胞库(背景、华东、南方、中国科学院)
著名发育学家 《》2000.12.28 “对于干细胞科学,我们还处在黑暗的年代( )”
Thank You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