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啉结构及用途

合集下载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是一种含有咪唑和吡啶环的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H4N2O,分子量为108.10。

咪唑啉的结构如下:
N
N-C-C
HNCC
OH
咪唑啉的主要特点是由1个咪唑环和1个吡啶环组成,其中吡啶环上
的氮原子上连接有1个氢原子,咪唑环上的氮原子上连接有1个氢原子和
1个羟基(-OH)。

咪唑啉是一种碱性化合物,由于其含有两个碱性杂环,因此具有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能力。

咪唑啉具有多种重要应用。

首先,咪唑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可以通过咪唑环上的氮原子与酰胺等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来制备各种
功能化的咪唑啉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广泛用于药物合成、农药合成和配
位化学等领域。

其次,咪唑啉也是一类重要的金属络合剂。

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强
配位能力,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在催化反应、电催化、
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许多有机合成反应提供了高效的催化剂。

此外,咪唑啉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已有研究表明,咪唑啉和其衍生物对多种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对一些病毒和肿瘤细
胞也具有一定的抗毒性。

这些特性为咪唑啉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提供
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咪唑啉作为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应用。

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在有机合成、金属配位和生物活性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对咪唑啉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将会发现更多咪唑啉的新应用和新特性。

咪唑啉缓蚀剂

咪唑啉缓蚀剂

谢谢!
(1)咪唑 (2)咪唑啉类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母体环和1、 2位取代基的情况。咪唑啉及其衍生物毒性低较、易 于生物降解,并且具有一定的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生长 的作用
性质: 咪唑啉的性质:白色针状固体或白色乳状液体, 性质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有水存在时,一夜就可转 化为酰胺。在咪唑啉合成时,减压脱水过程必须避免 与空气接触,否则产品颜色很快变深。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突出特点是:当金属与酸性 介质接触时,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膜, 改变氢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可以络合溶液中的 某些氧化剂,达到缓蚀的目的。
举例:
王建华、舒福昌等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啉类缓蚀剂。 朱驯、周秀芹等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衍生物。 伍平凡、胡扬根等 一次性合成了6 种未见文献报 道的咪唑啉酮衍生物。 康宏云和李善建合成了两性离子咪唑啉衍生物和 阳离子咪唑啉衍生物。
表2是几种咪唑啉类物质的合成工艺以及一般性质
产品 原料 条件 产品性质
2-甲基咪唑啉
乙酰胺+乙二胺
镁催化剂,加热
淡黄色固体
烷基咪唑啉
环烷酸+有机多胺
加热两步缩合脱水
淡黄色固体
双咪唑啉季胺盐
乙二胺+己二腈(摩 尔比2:1) 氯化苄
催化剂,80~120 ℃, 土褐色液体,能溶 3~4 h 于乙醇、丙酮、水, 有芳香油味 滴加,80~120 ℃, 3~4 h 真空加热、脱水、环 仅能对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而且对铁、锌、 镉、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c.高效低毒型缓蚀剂 具有变废为宝、成本低廉、低毒或无
毒等特点
d.杂环型缓蚀剂 具有多功能、高效性、适应性强、低毒性等
优点
e.低聚或缩聚型缓蚀剂 具有低毒、多个缓蚀基团、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咪唑啉结构及用途咪唑啉又称二氢咪唑(dihydroimidazole)。

有4,5-,2,5-和2,3-二氢咪唑三种异构体,或根据双键位置又分别称为2-咪唑啉、3-咪唑啉和4-咪唑啉。

基本结构如下:是强碱性、低熔点固体。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起泡性、净洗性、乳化性、耐硬水性、抗静电性和柔软织物等性能,且具有无毒、高生物降解等特点,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

它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稳定,可同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伍。

2咪唑啉缓蚀剂缓蚀原理及特点咪唑啉本身并不重要,但其衍生物,尤其是2-咪唑啉的衍生物,在医药和农药中很重要。

如2-苄基-4,5-二氢咪唑是血管扩张剂和降压药,2-羟甲基-2-十七烷基-4,5-二氢咪唑用作苹果黑星病的杀菌剂。

烷基咪唑啉及其衍生物在油田开采中广泛用作缓蚀剂、杀菌剂。

也用于工业清洗、纺织、合纤、塑料加工、医疗卫生、采油、食品乳制品、造纸、印染、羽绒、皮革、金属抛光等行业。

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用作缓蚀剂的咪唑啉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具有1个含氮五元杂环,杂环上与氮原子(N)成键的具有不同活性基团(如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的亲水支链R1和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憎水支链R2。

用于油田管输以及气井的缓蚀剂多是含氮化合物,其中以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用量最大,其用量约占缓蚀剂总用量的90%左右;用于炼厂塔顶冷凝水的油溶性缓蚀剂以及水溶性缓蚀剂也多含有咪唑啉类物质。

咪唑啉类缓蚀剂本质上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含有电负性较大的不饱和双键和N原子,极易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咪唑啉缓蚀剂的主要作用机理:以不同活性的基团(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等)与N成键形成亲水支链R1;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与环直接成键,形成憎人水支链R2。

其结构式如下:亲水基可有效提高缓蚀剂的溶解性能,还可同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憎水基可在远离金属的表面形成疏水层,降低缓蚀剂的水溶性,有效阻止或隔绝腐蚀性介质的接触和侵蚀。

咪唑啉结构

咪唑啉结构

咪唑啉结构一、引言咪唑啉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分子,在农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咪唑啉结构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咪唑啉结构的性质与合成1. 性质:咪唑啉结构是一种含氮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具有碱性、热稳定性、抗氧化性等优点,因此在农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合成方法:咪唑啉结构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重氮化-偶联反应、酰胺化-水解反应等,其中重氮化-偶联反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咪唑啉结构在农药中的应用1. 杀虫剂:咪唑啉结构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各种农业害虫,如蚜虫、蝗虫等。

2. 杀菌剂:咪唑啉结构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等,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3. 除草剂:咪唑啉结构除草剂适用于防治各种杂草,具有选择性强的特点,对农作物安全无害。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咪唑啉结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周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案例分析以某品牌咪唑啉结构农药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使用方法及市场应用前景。

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咪唑啉结构合成工艺,具有高效、环保、低毒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各种农业害虫和杂草,受到广大农民和经销商的青睐。

五、结论与展望1. 结论:咪唑啉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分子,在农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咪唑啉结构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2. 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咪唑啉结构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未来,我们期待咪唑啉结构在农药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总之,咪唑啉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其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化学式为C3H4N2,是一种五元环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属于
咪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如下所示:
HH
H–N—C
HH
咪唑啉的结构中包含了一个五元环,由三个碳原子和两个氮原子组成。

其中,两个氮原子处于五元环的相邻位置,一个氢原子与其中一个碳原子
相连。

咪唑啉是一种弱碱性化合物,其碱性主要来自于五元环上的氮原子。

咪唑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
等领域。

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可调控性,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咪唑啉还可以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形成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
的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在催化、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咪唑啉衍生
物的配位能力和配位模式可以通过取代基和化学结构的改变进行调控,从
而实现对配合物性质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咪唑啉还可以用作有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例如,咪唑啉酸可
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有机酸催化剂,催化酯化、烯醇化、酮化、氨化等反应。

咪唑啉催化的反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总之,咪唑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
医药、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咪唑啉结构的研究
和改进,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化合物,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咪唑啉说明书

咪唑啉说明书

咪唑啉说明书咪唑啉说明书杜磊化工一班 1010441111中文名称:咪唑啉[1]中文别名:间二氮杂环戊烯英文名称:Imidazolidine英文别名:imidazoline acetate; imidazolineacetateCAS号:504-74-5分子式: C3H6N2分子量: 72.109性状:棕色膏状体理化指标:合成原理:乙酸在高温下与二乙烯三胺反应生成乙烯酸咪唑啉。

该反应分两步脱下进行,首先是乙酸与二乙烯三胺在高温下的缩合反应,分子间脱去一分子得到酰胺,然后酰胺在更高温度的作用下进一步分子内脱去一分子水形成咪唑啉五元环。

其反应方程如下: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的合成方法:咪唑啉的合成通常采用脂肪酸和多元胺为原料。

这一合成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有较多的介绍,合成工艺过程为:上述合成工艺路线已比较成熟。

合成过程中的脱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真空法: 在该法中反应物在较低压强下混合加热,进行第一次脱水后, 再升温降压,除去水分,并完成第二步脱水。

(2) 溶剂法: 本方法以甲苯或二甲苯为携水剂, 第一次脱水在常压下进行,通过携水剂与水共沸, 将水从反应容器中带出, 从而推动脱水反应进行。

第一次脱水完成后, 再减压升温进行第二次脱水。

真空法和溶剂法均可通过测量反应出水量和产品酸值来确定反应的终点.用于油田注水的缓蚀剂主要是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产品,通过对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开发出针对油田注水水质特点,能有效控制油田中H2S、CO2、O2、微生物等腐蚀因素的缓蚀剂。

咪唑啉衍生物及其改性产品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 乙氧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

(1)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的合成(乙氧基化反应):咪唑啉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2)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季铵化反应)]:咪唑啉与氯化苄反应生成咪唑啉季铵盐。

建华等以多乙烯多胺、油酸、氯化苄、氯乙酸、无水乙醇等为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和原料配比下,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

咪唑啉的结构详解

咪唑啉的结构详解

咪唑啉的结构详解咪唑啉,这个看似寻常的化学名称,其实隐藏着丰富的结构之美。

作为杂环化合物的一员,它以独特的方式将碳、氢、氮和氧原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魅力四溢的分子。

首先,让我们深入到它的核心——咪唑环。

这是一个坚固的五元环,宛如分子的中枢。

每个碳原子在此环中都与一个氢原子共舞,形成稳定的键合。

而氮原子的加入,为这个五元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它与碳、氢共同演绎了一出化学的和谐乐章。

与此同时,另一个关键部分——啉环,也在为整个分子增色添彩。

这是一个六元环,由三个碳原子、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在这里,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更加稳固,它们像守护者一样守护着这个环的稳定。

而两个氮原子与氧原子的存在,使得这个环更加活跃,它们是分子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咪唑啉拥有三种异构体,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结构的魅力。

其中,2-咪唑啉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以2号碳原子为中心,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化学维度。

与此同时,4,5-和2,5-二氢咪唑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分别展现了不同方向上的结构之美。

作为其母体结构的咪唑,它展现的是一种朴素但强大的结构美。

在这个基础上,二氢取代后的咪唑啉更加生动有趣,其杂环的大小与咪唑相仿,但在功能上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咪唑啉的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每一次深入研究,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无尽之美与奇迹。

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还会有更多类似咪唑啉这样的神奇分子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研究。

在咪唑啉的结构奥秘中,我们还发现了它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这种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分子间的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疏水力等,这些力量共同影响着咪唑啉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氢键是咪唑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咪唑啉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

当分子间的氢原子与氧原子或氮原子接近时,负电荷吸引正电荷,从而形成氢键。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咪唑啉是一种含有咪唑和吡啶环的杂环化合物。

它的化学式为C8H6N2,结构式如下:HHH––N=C–N–C=C–CHH咪唑啉的结构是一个五元环,其中包含两个氮原子和三个碳原子。

咪唑环和吡啶环通过一个C-N键连接在一起。

咪唑环由一个含有两个氮原子的五元环组成,其中一个氮原子与碳原子连接,另一个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

吡啶环则由一个含有一个氮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六元环组成。

咪唑啉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具有多种应用。

它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用于合成各种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和抗疟药物。

咪唑啉也可以用于制备含有咪唑环的染料和发光材料,用于光电子学和荧光标记等领域。

此外,咪唑啉还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和酶的抑制剂。

咪唑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咪唑和吡啶进行缩合反应。

具体反应条件如下:将咪唑和吡啶以1:1的摩尔比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氯仿、甲醇或乙醇)进行搅拌,反应温度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也可以加热至60-80℃进行。

反应时间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蒸馏和结晶等方法进行纯化。

咪唑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各具特点。

它是无色至黄色晶体,具有若干个吸光峰,可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和发射光线。

咪唑啉对酸和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对热和氧气敏感。

在光和氧气的作用下,咪唑啉有可能发生氧化和光解反应,导致结构破坏和性质变化。

总结来说,咪唑啉是一种含有咪唑和吡啶环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功能和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染料和发光材料,也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和酶的抑制剂。

咪唑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具特点。

对于咪唑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会给化学、药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
咪唑啉又称二氢咪唑(dihydroimidazole)。

有4,5-,2,5-和2,3-二氢咪唑三种异构体,或根据双键位置又分别称为2-咪唑啉、3-咪唑啉和4-咪唑啉。

基本结构如下:
是强碱性、低熔点固体。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起泡性、净洗性、乳化性、耐硬水性、抗静电性和柔软织物等性能,且具有无毒、高生物降解等特点,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

它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稳定,可同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伍。

2咪唑啉缓蚀剂缓蚀原理及特点
咪唑啉本身并不重要,但其衍生物,尤其是2-咪唑啉的衍生物,在医药和农药中很重要。

如2-苄基-4,5-二氢咪唑是血管扩张剂和降压药,2-羟甲基-2-十七烷基-4,5-二氢咪唑用作苹果黑星病的杀菌剂。

烷基咪唑啉及其衍生物在油田开采中广泛用作缓蚀剂、杀菌剂。

也用于工业清洗、纺织、合纤、塑料加工、医疗卫生、采油、食品乳制品、造纸、印染、羽绒、皮革、金属抛光等行业。

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用作缓蚀剂的咪唑啉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具有1个含氮五元杂环,杂环上与氮原子(N)成键的具有不同活性基团(如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的亲水支链R1和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憎水支链R2。

用于油田管输以及气井的缓蚀剂多是含氮化合物,其中以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用量最大,其用量约占缓蚀剂总用量的90%左右;用于炼厂塔顶冷凝水的油溶性缓蚀
剂以及水溶性缓蚀剂也多含有咪唑啉类物质。

咪唑啉类缓蚀剂本质上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含有电负性较大的不饱和双键和N原子,极易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咪唑啉缓蚀剂的主要作用机理:以不同活性的基团(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等)与N成键形成亲水支链R1;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与环直接成键,形成憎人水支链R2。

其结构式如下:
亲水基可有效提高缓蚀剂的溶解性能,还可同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憎水基可在远离金属的表面形成疏水层,降低缓蚀剂的水溶性,有效阻止或隔绝腐蚀性介质的接触和侵蚀。

改变这些基团可以调节缓蚀剂的碱性、亲核性和给电子能力:憎水基中引入烷基碳链或酯基,对水分子的屏蔽效应将会增强,不含烷基链的API(氨基丙烷基咪唑)作为缓蚀剂使用时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层,若取代基团中含有烷基链则可以帮助缓蚀剂形成保护层;对于不同链长的烷基咪唑啉,缓蚀剂膜与金属结合的强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大,当正构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3 时,疏水膜层致密覆盖度高;碳钢在7O℃20%HC1 溶液中,咪唑啉环上R2端基为苯环时,缓蚀性大于直链型基团,同系列中缓蚀性能随咪唑啉环与苯环上碳原子数目增加而增加,苯环上的大π键可与咪唑啉环上的C=N键共轭,增大其稳定性。

因此,可在咪唑啉环上引入苄基,增强与金属表面的吸附。

目前,R1,R2基团可以影响缓蚀效果的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也有研究者认为,R1对缓蚀效果几乎不起作用,R2中烃链的长度与缓蚀效果无关。

从协同效应方面看,缓蚀剂与其他组分复配使用缓蚀效果较好:含有咪唑啉结构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成膜,另一种含有一些特殊基团的缓蚀剂,起助剂作用。

如含s基
团依靠s元素的孤对电子吸附于金属,胺基可以和主剂螯合,使吸附膜更加稳定和紧密。

咪唑啉的季铵盐与KI+Cu2I2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咪唑啉季铵盐在酸中以阳离子形式存在,钢铁由于腐蚀带正电荷,咪唑啉季铵盐难以吸附在钢铁上,加入的I-吸附到Fe表面,使其带负电荷,有利于阳离子的吸附。

咪唑啉衍生物还可与丙炔醇复配,丙炔醇中的不饱和键与腐蚀产生的氢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双键在金属表面聚合,使保护膜更致密。

丙炔醇的复配效果优于其他炔醇,因其碳碳叁键有活泼氢,易于脱落,保护阳极。

从原子结构上看,咪唑啉上的大π键会有π电子进入Fe原子的空d轨道,其反键轨道又可接受Fe原子的反馈电子形成反馈键,从而形成多中心的化学吸附。

一般来说,低浓度时,缓蚀剂分子平卧在金属表面,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和热力学定律,缓蚀效果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缓蚀剂分子之间排斥力增大,倾向于垂直吸附,单个分子覆盖面积减小,缓蚀效果降低。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处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N—C—N键是P-π共轭体系,当碳上的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或形成共轭体系时,氮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增强。

硫脲基的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随着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的增大,电子越易供出,缓蚀剂与金属成键越牢固,缓蚀性能越高,LUMO(最低占据分子轨道)能量越低,缓蚀性能越好,硫脲基电荷分布特殊,既可与带正电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吸附,又能与金属d轨道形成反馈键,形成更稳定的多中心吸附。

3 咪唑啉缓蚀剂分类
市场上咪唑啉缓蚀剂大体上有下油溶性咪唑啉和水溶性咪唑啉两大类
由于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基本上是通过对油溶性咪唑啉中间体进行改性,增加其分子中的亲水基,以增加其水溶性,通常有乙氧化和季铵化两类改性而来。

因此,先在这里介绍油溶性咪唑啉,溶性咪唑啉一般由带有憎水基团的有机酸与有机胺通过酰胺化,环化等反应形成烷基咪唑啉,其缓蚀剂效果与咪唑啉上所接支链结构有较大关系。

常用的有机酸有环烷酸、油酸、月桂酸、等等,合成对应的咪唑啉。

环烷酸咪唑包括改性后的水溶性咪唑啉在使用效果上以及溶解性能上,都是非常好的,环烷酸主要来源于炼油过程的副产,但是由于近年来对原油产率的需要,原油在炼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加工以增加汽柴油等收率,因此环烷酸产量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市面上环烷酸咪唑啉基本上已经消失;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咪唑啉为油酸咪唑啉,这是一大类咪唑啉的统称,主要是根据合成所采取的油酸来定,如:椰子油酸、蓖麻油酸等等,其效果上差别不是很明显,而妥尔油酸是油酸和亚油酸少量的松香酸复合物,其合成咪唑啉在缓蚀剂效果上由于多种咪唑啉的复合效果,其缓蚀性会比较明显,但是价格也相对比较高,以进口为主。

月桂酸由于憎水基团偏小,其合成的咪唑啉容易导致油水乳化,不适合用于炼厂塔顶冷凝水的缓蚀剂。

咪唑啉缓蚀剂单独用于缓蚀剂其效果不能够达到很多现场要求,需要根据需要复配其它缓蚀剂进行协同增效。

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阳离子性质的季铵盐咪唑啉,主要用于酸性介质中的腐蚀抑制剂,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其缓蚀效果并优良,另一类则是仅仅通过环氧化等措施增加其水溶性的,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效果比较差,主要是用于中性和碱性条件
下的缓蚀剂,一般通过与其它缓蚀剂一起使用,利用其协同作用,增加其缓蚀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