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啉类缓蚀剂腐蚀抑制作用
Gemini型咪唑啉双季铵盐金属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1 4 2 4
应 用 化 学 第 2 6卷
图1 合成缓蚀剂对红铜( A ) 和马口铁( B ) 缓蚀效率的比较 F i g . 1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i n h i b i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i e s o f s y n t h e s i z e di n h i b i t o r s f o r ( A ) c o p p e r a n d( B ) t i np l a t e
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特点, 合成了新型系列 G e m i n i 型咪唑啉非对称结构双季铵盐缓蚀剂, 并对多种金属 缓蚀进行了初步考察, 该系列 G e m i n i 型双季铵盐对不同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1 实验部分
1 . 1 试剂和仪器 系列咪唑啉双季铵盐缓蚀剂, S H S J 1 2 、 S H S J 1 6 、 S H S J 1 8 ( 自制) ; 单链咪唑啉缓蚀剂( O E D , 秦皇 岛胜利化工有限公司) ; 苯并三氮唑( B T A ) 和H C l 均为 A R ; 马口铁、 铝、 黄铜、 红铜; 0 0 1 3m m 金相砂 纸。S p e c t r u m 2 0 0 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 T I R , 美国 P E公司) ; A g i l e n t 6 1 2 0型四级杆液 质联用系 统( L C / M S , 美国 A g i l e n t 公司) 。 1 . 2 双季铵盐的合成 以脂肪酸和多胺为主要原料, 采用溶剂法经过 2步脱水反应, 合成咪唑啉中间体( A ) 。再将烷基二 甲胺、 环氧氯丙烷和咪唑啉中间体在溶剂中回流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咪唑啉衍生物在含有饱和CO2的10%Na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配制三种咪唑啉缓蚀剂质量浓度为 0o gI, . s/
0 1/ 0 5/ o 7 / 和 1g I的 样 品溶 液 。 . gI,.g I,.5gI /
在 9 ℃恒温水浴下 , O 测定 Q25 3 钢在各溶液介质 中
一
c I 1 , H 】 ,
电极为饱和甘汞 电极 (C ) S E 。实验时 , 工作电极用
金相砂纸逐级打磨至光亮 , 然后经丙酮除油, 蒸馏水 清洗后备用。 仪器 : 国 P R T T 27 美 A S A 23电化 学工 作站 , F - I O E 60 T I N C L T 70红外光谱仪等。 R
C 7 3 O + H (H2 N C 2 N 1 C OH N 2 H3 C ) H( H ) H2 2 2
一
第二次脱水 ; 然后冷却至 10 减压蒸馏 。提纯后 4" C,
得到的产品为咪唑啉 中间体 。反应时 间约 为 8 小
时[ 4。 3l —
C1 3 O H(H ) ( H ) 2 C 7 3 0 (H2 Ⅻ 22 7 3 N C 22 c 2 NH + l c N{ H C Ⅻ 2 H3 c ) 2 }
体E 卜 。
2 2 线性 极化测试 .
称取适量烯丙基溴 , 缓慢滴加到咪唑啉 中间体 中, 5 一6 ℃下 , 于 O O 搅拌反应 4 个小时。用丙酮和 甲苯进行提纯, 得到产物 Y 。棕榈酸与二乙烯三胺 S 合成的产物经过烯丙基溴季铵化后的产物 为 z 。 I S 硬脂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的产物经过氯化苄季铵化
摘 要
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咪唑啉季铵盐 Y S Z Y , Z 、I S和 S 采用线性极化和动 电位扫描研究了三 种缓蚀剂对 Q 3 钢在 9  ̄下 C 2 25 o C O 饱和的 1 N C 体系中的缓蚀效率 。结果表明, O aI 三种缓蚀剂的 作用类 型为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 其中 Y S的缓蚀效率最高,L Z Z S的缓蚀效率最低 , 且 Y S和 Y Z S缓蚀剂存在一个吸附饱和浓度 。
咪唑啉又称间二氮杂环戊烯

咪唑啉又称间二氮杂环戊烯,是含有两个互为间位的氮原子及一个双键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咪唑啉型缓蚀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具有一个含氮的五元杂环,碳支链R和杂环上与 N 成键含有官能团的支链 R1(一般为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等)。
咪唑啉类缓蚀剂在酸洗中被广泛使用,它对碳钢等金属在盐酸中有优良的缓蚀性能[1]。
本试验是在以有机酸(苯甲酸、月桂酸)和多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的基础上,研究了咪唑啉季铵盐(IM)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无机阴离子Br-、I-的协同作用。
通过实验结果比较,得到了一种缓蚀性能较好的复配型缓蚀剂,然后找出了该新型缓蚀剂的最佳应用条件。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的测定在5%的盐酸介质(50℃,6h)中对各合成样品进行缓蚀性能的测定。
1合成原料:苯甲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2合成原料:苯甲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3合成原料:月桂酸、二乙烯三胺、硫酸二甲酯,4合成原料;月桂酸、三乙烯四胺、硫酸二甲酯合成的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较好,质量浓度达到0.5~1g/L时,缓蚀率能达到99%以上。
由三乙烯四胺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的效果要好于二乙烯三胺,月桂酸要好于苯甲酸。
其中由月桂酸、三乙烯四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的4#样品的缓蚀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样品,其缓蚀率高达99.4%。
这是因为合成各样品的主体药品不同,造成其分子结构不同。
分子结构对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首先取决于官能团的极性,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的配合作用,发生化学吸附,烃基则对氢离子产生一定的隔离作用。
另外,空间位阻、极性基团的数目等也对缓蚀性能有较大影响。
空间位阻小,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膜,可增大覆盖度从而增加缓蚀率;但空间位阻太小,则有效覆盖度小,对缓蚀率提高也不利。
咪唑啉季铵盐分子既要有很强的电荷中心和吸附力,又要有合适的空间位阻,只有取得碳链的空间位阻排列和电荷吸附力的平衡时,咪唑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才有较好的缓蚀咪唑啉类物质的缓蚀机理咪唑啉类缓蚀剂一般为两性缓蚀剂。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

咪唑啉结构及用途咪唑啉结构及用途咪唑啉又称二氢咪唑(dihydroimidazole)。
有4,5-,2,5-和2,3-二氢咪唑三种异构体,或根据双键位置又分别称为2-咪唑啉、3-咪唑啉和4-咪唑啉。
基本结构如下:是强碱性、低熔点固体。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起泡性、净洗性、乳化性、耐硬水性、抗静电性和柔软织物等性能,且具有无毒、高生物降解等特点,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
它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稳定,可同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伍。
2咪唑啉缓蚀剂缓蚀原理及特点咪唑啉本身并不重要,但其衍生物,尤其是2-咪唑啉的衍生物,在医药和农药中很重要。
如2-苄基-4,5-二氢咪唑是血管扩张剂和降压药,2-羟甲基-2-十七烷基-4,5-二氢咪唑用作苹果黑星病的杀菌剂。
烷基咪唑啉及其衍生物在油田开采中广泛用作缓蚀剂、杀菌剂。
也用于工业清洗、纺织、合纤、塑料加工、医疗卫生、采油、食品乳制品、造纸、印染、羽绒、皮革、金属抛光等行业。
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用作缓蚀剂的咪唑啉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具有1个含氮五元杂环,杂环上与氮原子(N)成键的具有不同活性基团(如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的亲水支链R1和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憎水支链R2。
用于油田管输以及气井的缓蚀剂多是含氮化合物,其中以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用量最大,其用量约占缓蚀剂总用量的90%左右;用于炼厂塔顶冷凝水的油溶性缓蚀剂以及水溶性缓蚀剂也多含有咪唑啉类物质。
咪唑啉类缓蚀剂本质上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含有电负性较大的不饱和双键和N原子,极易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咪唑啉缓蚀剂的主要作用机理:以不同活性的基团(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等)与N成键形成亲水支链R1;含有不同碳链的烷基与环直接成键,形成憎人水支链R2。
其结构式如下:亲水基可有效提高缓蚀剂的溶解性能,还可同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憎水基可在远离金属的表面形成疏水层,降低缓蚀剂的水溶性,有效阻止或隔绝腐蚀性介质的接触和侵蚀。
改性咪唑啉缓蚀剂对碳钢CO2腐蚀产物膜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r o i n a d P o e t n Ce t r 1 Co r so n r t c i n e ,Un v r iy o ce c n c n l g o i e st fS i n e 3 Ch n ; in n t u e o r n u ia t ras ejn 0 0 5,Chn ) in ,B i g 1 0 8 , ia 2 Bej g I si t fAe o a tc lMa e il,B i g 1 0 9 i i i t i ia
维普资讯
改 性 咪 唑 啉 缓 蚀 剂 对 碳 钢 C 腐 蚀 产 物 膜 形 貌 和 力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Oz
2 9
改 性 咪 唑 啉 缓 蚀 剂 对 碳 钢 C 腐 蚀 产 物 膜 O2 形 貌 和 力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Efe t fI i a ol s d I i t ro or ol g nd f c s o m d z i Ba e nh bio n M ne ph o y a M e ha c lPr pe te fCO2Co r so c nia o r i so ro in Sc l so r o e l a e fCa b n St e
9 以上 。实 验 条 件 下 , 蚀 剂 对 腐 蚀 产 物膜 的 结 构 和 力 学 性 能并 没 有 明 显 改 善 作 用 ,0 ‘ 反 而 使 膜 的 力 学 性 能 下 O 缓 10 C时
降 , 明 缓 蚀 剂 的 缓 蚀 效 果 主要 依靠 表 面 吸 附 保 护 作 用 。 表 关 键 词 : 0 腐 蚀 ; 蚀 剂 ; 蚀 产 物 膜 ; 学 性 能 ; 构 形 貌 C 缓 腐 力 结
柴 成 文 路 民 旭 , ,李 兴 无 h , 国 安 张
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

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摘要:本文是关于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的综述。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腐蚀的影响。
因此,寻找优良的缓蚀剂用于保护金属材料的腐蚀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咪唑啉类化合物由于其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质和缓蚀性能,已经成为了腐蚀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对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金属材料缓蚀方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咪唑啉类缓蚀剂;合成;性能研究1. 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类金属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然而,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腐蚀的破坏,给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保障其安全可靠的性能,研究优良的缓蚀剂是至关重要的。
2.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质和缓蚀性能,因此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常见的合成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电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其中,电化学合成法通过在电解质和阳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合成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率等优点;化学合成法则利用咪唑和其他化合物的反应来制备咪唑啉类缓蚀剂,该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反应旺盛的特点;生物合成法通过微生物与底物的反应来生成咪唑啉类化合物,该方法对环境友好并且反应步骤相对简单。
3.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性能研究咪唑啉类化合物有着良好的缓蚀性能,其缓蚀机理主要表现为对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且稳定的保护膜,从而减少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阻止了腐蚀反应的进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咪唑啉类化合物的缓蚀性能,研究者还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性能研究。
例如,研究了咪唑啉类缓蚀剂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效果,以及改变其分子结构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等。
实验结果显示,咪唑啉类缓蚀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较好,且改变分子结构对其缓蚀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4. 结论本文对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科技成果——多齿螯合型咪唑啉油田缓蚀剂的开发及应用

科技成果——多齿螯合型咪唑啉油田缓蚀剂的开发及应用适用范围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由于CO2驱油技术的应用和高含CO2(0.9-2.0MPa)、H2S(20-2000mg/l)油气田开采,采出液或采油污水会对金属材质管道、设备产生腐蚀,给生产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同时管线腐蚀泄露对环境也会造成危害,而添加缓蚀剂是最为经济有效方便的防腐措施。
所开发的缓蚀剂可有效解决高含CO2、H2S油气田的腐蚀问题,控制碳钢腐蚀率<0.075mm/a,缓蚀率>95%,满足油气田生产需求。
成果简介通过向含H2S和CO2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缓蚀剂结构中的杂原子、苯环和两个双键和接触表面的多个有空轨道的金属原子通过配位键生成螯合物,从而与金属表面形成面吸附,疏水基定向的排列在金属表面,阻断H2S和CO2腐蚀介质对金属的腐蚀,在水流冲刷下,单个吸附键的断裂并不影响整个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即多齿螯合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生成的吸附膜较现有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生成的吸附膜更固。
工艺流程以酰胺化反应合成前体、再经过酰胺化、环化反应,合成了吸附中心拥有一个苯环、两个咪唑啉环的多齿螯合咪唑啉中间体,再经改性制得油田缓蚀剂产品。
关键技术多齿螯合型咪唑啉缓蚀剂前体的合成技术;多齿螯合型咪唑啉缓蚀剂改性合成技术;多齿螯合型咪唑啉缓蚀剂的配伍及应用技术。
知识产权情况该多吸附中心的多齿螯合型咪唑啉类缓蚀剂,属于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已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种水溶性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方法,CN103554027B;一种酰基硫脲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方法,CN2016109609071;一种吸附成膜型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9631696;一种硫代氨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制备方法,CN2016109630674。
应用情况(一)典型案例在90-100℃、CO2分压0.5-1.0MPa、流速1.5-3m/s的腐蚀环境中。
(1)开发产品TS-719在新文昌油田群轻质系统(文昌15-1A平台、14-3A平台、8-3A平台、8-3B平台),药剂加量40mg/L-60mg/L,可控碳钢的腐蚀率<0.020mm/a,满足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防腐控制标准<0.076mm/a的技术要求。
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专利技术演化分析

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专利技术演化分析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品,在油田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可有效地缓蚀金属材料,防止金属材料在酸性环境中发生腐蚀,保持金属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主要对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专利技术演化进行分析。
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最早的专利申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美国公司给出了一种钾盐类咪唑啉缓蚀剂的制备工艺及其缓蚀性能的描述。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中对金属灌井筒的缓蚀保护。
196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对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进行深入研究,在此期间,德国研发出一种新的咪唑啉类缓蚀剂,并获得了专利权。
该缓蚀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起到非常好的缓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缓蚀防护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认知逐渐加深,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例如,针对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缺点,如药性强、毒性大等,科学家们分别从咪唑类化学结构和分子结构上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现如今,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果。
随着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其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预计在未来,随着对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其市场前景将会愈加广阔。
总之,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的技术不断演化和发展,围绕其制备工艺和性能的改进和优化,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专利技术和创新成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油田用咪唑啉类有机缓蚀剂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油田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啉环 以及硫脲基 中的 s N杂原子与 F 作用 , , e 以 形 成 多 中 心 的 化 学 吸 附 作 用 , 脲 基 中 的 大 n 硫 键 和 咪 唑啉 环 上 12 3位 原 子 间 的 大 n 键 不但 ,, 可进入到 F 的 3 e d空轨道 , 其反键轨道 ( ) 且 Ⅱ 亦 可 接受 F e的 3 d轨 道 中 的 电 子 形 成 反 Ⅱ 键 ,
于石油 、 天然气生产 中, 对含有 C H s的体 O或
系有 明显 的缓蚀 效 果 。这是 因咪唑 啉类缓 蚀 剂分
子 中含 有 两 个 具 有 孤 对 电子 的 N 原 子 , 与 F 易 e
常数大的 H O分 子以及其他粒 子 , : 使得 F 金属 e
表 面 的界 面 电容 和表 面张力 急剧 下 降 。而季铵 盐 咪唑 啉类 缓蚀 剂 阳离 子在 F 金 属表 面上 的 吸附 , e
试 表 明 , 烷基 苯 并 咪 唑 啉 阳 离 子缓 蚀 剂 是 一 种 N. 以抑制 阴极 腐蚀 反 应为 主 的混合 型缓 蚀剂 。 5 膦 酰胺 咪 唑啉 类缓蚀 剂
图 4 硫 脲 基 咪 唑 啉 类 缓 蚀 剂
F g4 T iu e d ml a o i e i h b t r i . h o r i o i d z l n i i n o
第1 期
康
永. 咪唑啉类缓蚀 剂腐 蚀抑制作用
・ 3・
3 硫脲 基 咪唑 啉类 缓蚀 剂
硫 脲 基 咪 唑 啉 类 缓 蚀 剂 ( 图 4) 过 咪 唑 见 通
率。苯并咪唑类缓蚀剂具有高效、 低毒和生物易 降解等特点。苯并咪唑缓蚀剂是吸附型缓蚀剂 , 它涉 及 到阻化 效应 、 子界 面 吸附 、 团覆盖 效应 分 基 和氢键缔合效应等多方面。苯并 咪唑类缓蚀剂分
硫脲 基 、 并 和膦 酰 胺 味 唑啉 类缓 蚀 剂 ) 苯 的缓 蚀 机 理 以及 研 究现 状 作 了详 尽 的概 述 。
关键词 : O 一 腐蚀 咪唑啉类缓蚀剂 C H S
中 图 分 类 号 :G14 4 T 7 .2
缓蚀机 理
研究现状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7— 1 X(0 2 0 0 0 0 10 0 5 2 1 )1— 0 1— 5
与F e金属 基 体 产 生 多 中心 吸 附作 用 , F 在 e金 属 表 面 形 成 致 密 的 吸 附 膜 。另 外 , 唑 啉 环 上 的 咪
长链 烷基 可 以对 F 金 属 表 面 产 生较 大 的覆 盖 面 e
属表面相反形成一层致密的保 护膜 , 阻碍腐蚀颗 粒, 以达 到缓蚀 的作用 ¨ H 。 J
离子 的 吸附 。
气工业 中广泛存在 C O . S的腐蚀 问题。而咪 H
唑 啉类 缓蚀 剂具 有优 良的缓 蚀 性能 ,无 特殊 的刺 激 性气 味 , 稳 定 性好 , 性 低 ,故 被 广 泛 应 用 热 毒
由于 较大 而介 电常数又 较小 的季 铵盐 咪 唑啉 类 缓蚀 剂 , F 金 属表 面 的吸 附取代 了小 而介 电 在 e
综
述
C o i 化 t工n腐 to 与 lId 护 石rso Poeto nPe蚀h mia n usr 油 r ci i rc e 防 ty o r n& c
2 1 2 , 2 0 9 ( 1 ) ・ 1 ・
咪 唑 啉 类 缓 蚀 剂 腐 蚀 抑 制 作 用
也 缓慢 负 移 , 蚀 剂 起 了抑 制 电偶 腐 蚀 的 阴极 过 缓 程, 由于 电偶 电流 逐 渐 减 小 , 混 合 电位 出 现 负 使
收稿 日期 :0 1 0—1 ; 2 1 —1 7 修改稿收 到 日期 :0 1—1 0 。 21 2— 8
1 3 c n。 6 .o
使该 化 合 物具有 表 面活性 作用 。季 铵 盐咪 唑 啉类
康 永
( 陕西金泰 氯碱 化工有限公司技术部 , 陕西 榆林 7 80 ) 1 10
摘 要 : O - : 蚀 一 直是 石 油 工 业 的 一 个棘 手 问题 和研 究 热 点 。 C 2 蚀 引起 的设 备 和 C 2H S腐 O - S腐 H
管道 腐蚀 失效 , 造成 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及严重 的社会 后果 , 所以开展抑制 C ,H S腐蚀 的研 究具 O一, 有深远 的经济和社会 效应 。而咪唑啉 类缓蚀 剂具有优 良的缓蚀性 能, 着缓蚀 剂质量浓度增加 , 随 缓
外 , 酰胺 咪唑 啉类 缓蚀 剂 其 中心 N原子 易 与 介 膦 质中的 H 结 合 生 成 带 正 电荷 的 阳离 子 , 过 静 通 电引力 被 吸附在 碳 钢 的 阴极 区 , 阻止 了溶 液 中的
4 苯 并咪 唑 啉类缓 蚀剂
H 和碳钢的接触 , 提高 了 H 的放 电活化能 , 从 而减缓金属腐蚀。另外 , 膦酰胺 咪唑啉类缓蚀剂
唑 啉类 缓蚀 剂 的缓蚀 性 能 -] 2。 1 季 铵盐 咪唑 啉类 缓蚀 剂
程 , 有 效 地 抑 制 F 金 属 的溶 解速 度 , 到缓 蚀 故 e 达 的 目的 IJ 4。
N + N—— CH2 CH2 NHCR
OOCCH, ,
8
u
艾 俊 哲 进 行 了咪 唑 啉季 胺 盐 化 合 物 与 K I
有 较高 的 电子 云密度 , F 金 属 的 d空轨 道 而 e
可 同其形 成配位键 , 生较为强烈 的化学 吸附。 作者简介 : , 产 康永 从事化 工工艺以及材料研发工 作 。Ema : — i l
同时 , 季铵 盐 咪唑 啉类缓 蚀 剂所 带 的正 电荷 同 F k n y ng 1 0 @ e a g o 一2 4
积, 一步将 F 进 e金 属 表 面 与 腐 蚀 介 质 溶 液 隔 开 。 两者 协 同作 用 的结 果 是 在 F 金 属 表 面 形成 e
牢 固 的保 护 膜 ” 。 J
一
图 5 苯 并 咪 唑 啉 类缓 蚀 剂
F g 5 Be zmi a oi e i h b tr i. n i d z l n i i n o
周静 等 合 成 了硫 脲基 咪唑 啉缓 蚀 剂 , 探 并 讨 了它 的缓蚀 性 能 , 表 1 见 。硫 脲 基 咪 唑 啉 对 C 饱 和的 酸性环 境 中碳 钢 的腐蚀 具 有较 好 的缓 O
蚀 性 能 。硫脲 基 咪唑 啉缓蚀 剂 的极 化 电位 比空 白
溶液正很多 , 而且其腐蚀电流逐渐变小 , 表明硫脲
本身 是一 种表 面 活性 剂 , 吸附在 金属 表面 , 而 易 从
苯 并 咪唑类 缓蚀 剂 ( 图 5 是 一种 盐 酸 酸洗 见 )
缓蚀剂 , 当取代基不同 , 其分子呈现不 同的缓蚀效
石油化工腐蚀 与防护
第2 9卷
降低 了金属表面的正电荷密度。膦酰胺咪唑啉类
缓蚀 剂 之所 以具 有 较 好 的 缓蚀 性 能 , 因膦 酰 胺 是 咪唑 啉类缓 蚀 剂 的 中心 N原 子 上 无 共 用 的 电子 对, 而金 属 的表 面上存 在 空 的 d轨道 , 性基 团 中 极 心 原子 的孤 对 电子便 同 空 d轨道 形 成 配 位 键 , 使
贾量浓度/ 唱 ・ ) 丑 / V I 1 A E / 缓蚀率 , ( L m o 0 oV / %
膦 酰胺 咪 唑啉类 缓蚀 剂 ( 图 6 中的 c 一 见 ) l 先 吸附在 金属 的表 面 , 使金 属带 负 电 , 利 于咪 唑啉 有
膦酰胺盐酸盐 阳离子 的吸附 , 使缓蚀率提高。此
季 铵盐 咪 唑啉类 缓蚀 剂 能够解 离 出较 大 的有 机 阳离 子 以及 较小 的 无 机 阴离 子 , 图 1 见 。该 阳
离 子含 憎水 基 团和 以 N原 子 为 中 心 的亲 水 基 团 ,
对碳钢一 不锈钢偶对 的电偶腐蚀研究 , 加入咪唑啉 季胺盐缓蚀剂后 , 电偶电流明显降低 , 且电偶电位
基 咪唑啉 缓蚀 剂 抑 制 了 阳极腐 蚀 反 应 过程 , 属 且 于 阳极型 缓蚀 剂 , 质量 浓度 在 20m / 0 gL时缓 蚀效 率 出现极 值 , 明在该 浓度 下缓 蚀效 果 最好 。 表
表 1 不同质量浓度缓蚀剂对碳钢 缓蚀率影响
T b e 1 T e d f rn o c nr t n o h h o r i o a l h e e e t n e t i ft e T i u e d c ao i d z l e i h bt rt h o r so n i i o a e ml a oi n i i o t e c ro i n i h b t n r t n o i
C :H S常作 为天 然气 或石 油伴 生 气 的组 分 O 一 存 在 于油气 中。另 外 , 用 C H S来 提 高 石 油 采 O -: 采 收率 也 可将 C 带 人原 油 集 输 系 统 。 因此 , O 油
金属 表 面产 生静 电吸 引力 , 也会 导致 其在 F 金 属 e 表 面上 的物理 吸 附 。而溶液 中存 在 的 阴离子 能够 使F e金属 界 面 的电位 负移 , 因此 促进 了季铵盐 阳
蚀 率 增加 , N- 当 烷基 苯并 咪 唑啉 阳 离子 缓 蚀 剂 质量 浓 度 为 5 / 0mSL时 , 蚀 率达 到 9 .5 。近 年 , 缓 7 1%
针对 C 2H S腐蚀 问题 , O- : 采用咪 唑啉缓蚀剂处理的研 究较 多, 通过金属 与酸性介质接触在 其表 面形 成单分子吸 附膜 , 而降低 其电位达到缓蚀的 目的。文 中对新型咪唑啉 类缓蚀剂 ( 从 季铵盐、 酰胺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