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走近生活
诗词伴我成长的作文(精选5篇)

诗词伴我成长的作文诗词伴我成长的作文(精选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词伴我成长的作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诗词是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文字优美,内涵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回味悠长,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
在家庭的影响下,我从小就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两岁时开始背诵“鹅、鹅、鹅”和“浣溪沙”到现在沉醉于“春江花月夜”和“水调歌头”,诗词一直陪伴着我长大。
我的父亲向来以文自负,是个可以背诵大量诗词的人,为了给我营造气氛,天天在家吟经诵典,起初我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在潜移墨化之中,我也对诗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时间长了,我也能背诵很多,有时候,爸爸故意背错一句,我听到了,会立即指出,并为自己能指出爸爸的错误而自豪,从而更加喜欢诗词。
在我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打上了深深的诗词烙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母爱,幼小时就有了用“寸草心”报答父母“三春晖”的信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我知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会留下终生遗憾!“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使我深感光阴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懂得珍惜时间。
诗词让我明白友谊的重要,“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着友情的纯洁和伟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饱含着对朋友的祝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有着和朋友“千里共禅娟”的幸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游子对亲人的倾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诗人对回故乡的期盼;在外漂泊了好多年,终于可以回家时,连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也会“漫卷诗书喜欲狂”。
在诗词中也不乏一些爱国的篇章,满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岳飞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到死也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爱国诗人陆游也只好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安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古诗词在现代中的意义为题的作文

古诗词在现代中的意义为题的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古诗词在现代中的意义》“哎呀,这古诗词也太难背了吧!”我忍不住向同桌抱怨道。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古诗词默写测验做准备。
我看着手中那密密麻麻的诗词,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同桌无奈地耸耸肩:“没办法呀,考试要考呢。
”就在这时,语文老师走了进来,她微笑着说:“同学们,不要觉得古诗词只是为了考试才学哦,它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呢。
”我心里暗自嘀咕:“能有啥重要意义啊,不就是一些古老的文字嘛。
”测验结束后,我心情有些烦闷地走出教室。
校园里的花开得正艳,微风吹来,花瓣轻轻飘落。
我看着这美景,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句诗:“花自飘零水自流。
”哎呀,这不就是李清照的词嘛。
那一刻,我突然好像有点感受到了老师说的古诗词的意义,它竟然能如此贴切地描绘出我眼前的景象。
回到家,我看到爷爷正在书房里挥毫泼墨,写的正是一首古诗。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爷爷,您怎么这么喜欢写古诗词呀?”爷爷笑着说:“傻孩子,古诗词里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呀,它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说着,爷爷指着他刚写的那幅字给我看,“你看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有意境啊。
”我看着那苍劲有力的字,仿佛看到了陶渊明在东篱下悠然采菊的画面。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的种种。
古诗词真的不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呀,它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们与古人对话;它也像一幅画卷,能把那些美好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它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让我们的情感有了共鸣。
古诗词在现代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让我们的心灵有了栖息之所。
它让我们懂得欣赏美,感受美,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生活。
我想,我以后要好好地去学习古诗词,去领略它的魅力,而不再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我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与那些诗人一起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关于各种古诗在生活中的运用

关于各种古诗在生活中的运用我出身低微,本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相信“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我相貌平平,原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节操,无需“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成绩本来骄人,以图“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可在网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怂恿下,我为上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致品学兼劣,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在此作一忏悔,“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我为上网经常迟到,看到迟到被抓的难友们,我安慰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上课不注意听讲,地理课上“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数学课上“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政治课上不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辩证法,历史课上不体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古训,语文课上不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文经验。
而是偷看无聊小说,然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看小说的心情并不好受,有时干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打起了盹,甚至打起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呼噜。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赏贪欢”,我被老师叫醒回答问题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回答不出不得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罚站在大庭广众之下。
但在自习课上,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有我在,教室里“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只有在班主任造访时,我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体育课和音乐课是我的最爱,我可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为了上网,我有时逃课。
校门口虽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会爬墙而过。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偏激。
没选上班**会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并感慨道:“我是差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关’;我是男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作文(通用5篇)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让生活更美好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思念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时忆起对方的容颜,思念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的流连,思念是“梦好难留,诗残莫续”时淡淡的怅惘。
走进诗中思,体验人生。
现在,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容易,似乎无从思念。
夜读古诗,古人的点滴思念竟令我动容。
杜甫被困长安,不禁忆起远方的家人,感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想起,那惹人怜爱的小儿女还好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想见一面可真不容易,只能抱着点点思念进入梦乡。
放假前,同学都在和朋友告别,但却仅限于说声“再见”,因为,即使在假期,也可以随时联系。
而古时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何日再见?思念,是忧伤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乐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流连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豪放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友情是多么珍贵!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别,我该如何珍惜友情?古诗中的爱情是美好温婉的,有时热烈却不狂放,在今人看来像是不可能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像一杯苦咖啡,只有咽下后存于口中袅袅不绝的回味。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或许你已忘了我容颜,但我对君的爱一生不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忆起那时的娇羞,忆起在眉山的快乐,都成为东坡心中永恒的伤痛,只有携思念存活于无情的人间。
走进古诗词,也许思念仅存于古人慢节奏的生活?今人的快节奏已让人无从思念,不禁遥想当年,“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慢下来?诗歌让生活更美好作文2翻开古典诗词,我被祖国壮美的山河所吸引。
中国古诗词350字作文

<<走进中国古诗词的奇妙世界>>中国古诗词,那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它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在古诗词里,我们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春天如此鲜活,仿佛那啼叫的黄鹂、高飞的白鹭就在眼前。
我们也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简单的话语,道尽了友人分别时的不舍。
古诗词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让我们明白,要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是我们心灵的滋养。
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宁静,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让我们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智慧。
作文二<<品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中国古诗词,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它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你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用他的妙笔,把沙漠和月亮描绘得那么逼真,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边疆的苍茫。
还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把春天的江水和明月写得如此壮观,让人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古诗词里的情感更是丰富多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让远离家乡的人感同身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对爱情的执着让人动容。
中国古诗词,它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又像一首悠扬的乐曲,余音绕梁。
我们应该好好品味它,传承它,让这份韵味永远流传下去。
作文三<<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中国古诗词,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古诗词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把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让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跃然眼前。
古诗词也是情感的寄托。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的10个小妙招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的10个小妙招诗词如同画卷,通过文字勾勒出动人心弦的画面。
古诗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审美。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这些瑰丽的文字呢?这里有10个小妙招,可以帮助您轻松引导孩子走进古诗词的世界。
将古诗词融入日常提到古诗词,很多孩子可能会联想到课堂上的枯燥学习。
为了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融入古诗词。
比如,在早晨一起吃早餐时,可以随意引用一句《春晓》的开头“春眠不觉晓”,让孩子感受春天的氛围。
这种无形的渗透,有助于他们更自然地接受古诗词。
利用故事吸引兴趣小说和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内容。
可以将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甚至是诗中描绘的美丽场景。
通过故事,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字,更成为了一段段令人心动的经历。
这样的讲述能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组织诗词游戏游戏是孩子天生的乐趣所在。
可以尝试设计一些与古诗相关的游戏,比如“诗词接龙”,用谐音、意象等连接诗句,让孩子在游戏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也可组织朗读比赛,让孩子们感受到朗朗上口的乐趣,能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记住诗句。
借助影视作品激发热情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古诗词的身影。
可以选择一些以古诗词为主题的动画片或者电视剧,共同观看后再讨论其中的诗句。
这样的观影体验能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也能让他们在欣赏剧情的潜移默化地领会古诗词的魅力。
开展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重要方式。
在选择书籍时,可以试着挑选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儿童读物,轻松的语言和插图能大大降低孩子们的阅读门槛。
通过反复的共读,孩子会对古诗词产生自然的亲切感,慢慢地将这些美好的句子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培养听觉记忆古诗词源于语言的艺术,旋律与韵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试着为一些古诗词配上动听的旋律,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歌曲中记忆诗句。
可以利用音乐、儿歌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爱上古诗。
请相信古诗词的力量作文

请相信古诗词的力量作文请相信古诗词的力量作文(精选41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
那么,怎么去写信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请相信古诗词的力量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请相信古诗词的力量作文 1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独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轻柔浪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勃勃生机;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壮观。
——这些美妙的乐章,一句句,一行行,读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令人荡气回肠。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新播出的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节目场面震撼,阵容壮观。
大会参与人数之多,参与者年龄跨度之大,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足见古诗词的迷人魅力。
节目主持人董卿及邀请的嘉宾郦波教授、蒙曼教授和王立群教授无不博学多才,赏析解说,旁征博引,语言生动诙谐。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录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重温、赏析,带动全民感受诗词的美和趣,可是说是一场场美妙的视觉盛宴,更是一顿顿丰富的文化大餐,带给人心灵的洗涤与震撼。
荣登《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宝座的是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
这位女孩只有16岁,掌握积累的诗词达二千首,把陆游当做“男神”的00后萌妹子,每一次比赛都以汉服造型登场,她历经三轮比拼,终摘桂冠。
她在台上流露出来的自信以及行云流水般的答题速度,特别是“飞花令”环节,武亦姝才思敏捷,滔滔不绝,令对手心服口服。
她一路势如破竹,战胜了彭敏、陈更等五位实力超群的选手。
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不少观众感叹,武亦姝在台上的杰出表现,来自于古典诗词的魅力,来自于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来自于她的勤奋好学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我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古诗词,爱上了李白、杜甫、王维、杜牧、孟浩然;爱上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晏殊、柳永——读他们的诗词作品,就仿佛看见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我走来,和我畅谈他们的理想志趣、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贴近生活的古诗词

贴近生活的古诗词
哎呀呀,说起古诗词,那可真是咱生活中超级有意思的一部分呢!
就好像咱每天吃的饭、喝的水一样,平常却又不可或缺。
你想想看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不是咱早上睡懒觉被
鸟叫声吵醒的场景吗?这不就是咱生活中的小乐趣嘛!还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伯伯们在大太阳下辛苦种地,这不就是咱平常
看到的画面嘛!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去郊外玩,那景色,简直和“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模一样!我们都兴奋得不行,感觉自己就
像走进了古诗词里。
古诗词可不只是文人墨客的专属呀,咱普通人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
共鸣。
比如说,心情不好的时候,读一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是不是瞬间感觉有了力量?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候,念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氛围一下子就变得温馨起来了。
再看看现在的很多歌曲,不也融入了古诗词嘛!像什么“天青色等
烟雨,而我在等你”,多有韵味呀!这就说明古诗词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呢!
古诗词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宝藏,里面有无数的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
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
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古诗词,要多多去欣赏它、感受它呀!
总之,古诗词是贴近我们生活的,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古诗词走近生活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那短短文字,寥寥数笔却能勾勒出其意之深、境之远、情之挚。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从一年级的《一去二三里》到三年级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五年级的《长相思》六年级的《春夜喜雨》,诗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很明显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王松洲老师对古诗词教学做出这样的评价:从教的角度看“难”从学的角度看“难”即:四难,难读、难懂、难入、难学。
而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堂让古诗词教学变得轻松许多。
针对蒋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古诗《山行之秋意》,李老师执教的词《浣溪沙》走近苏轼谈一下我的认识。
蒋老师《山行之秋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蒋老师利用漂亮的课件来吸引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好的语文课是对学生全程的吸引。
在感受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食蒋老师带领学生品读时的方法也是可取的,和学生融合在了一起,此时我看到了学生的兴奋点。
《山行》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蒋老师不只站在教材的高度而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在学习描写秋景的古诗时有一个纵向的联系,老师对知识点做了一个整合因此便有了《枫桥夜泊》、《子夜秋歌》、《暮江吟》、《古朗月行》……从而让学生
从读中,从观察中扩大了对秋的认识:霜、叶、水、果、月……这是一个知识面由窄到宽的延伸。
老师在做练习时实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工具性:1 有诗中的秋景牵引到现实生活中的秋景比如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大雁南飞,花果飘香……看到学生写的秋天的词语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收获 2 在感受诗的韵律美时,要求学生边背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说,没有想象的课堂是平实的,而这节古诗教学是生动的。
在了解古诗时和学生一起认识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体会古诗中比喻的妙用,那么学生在描写“银杏树、枫树、柿子树、石榴树”的变化时句子会更加生动。
蒋老师的古诗教学突出重点看秋景,练说话,突破难点感受是的韵律美,是一个很好的读——说——练的结合。
李老师《从〈浣溪沙〉走近苏轼》
听完这节课,我不禁惊于苏轼那面对逆境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更惊于李老师那深厚的文学积淀。
《浣溪沙》这首词以淡疏的笔墨写景,以形象的语言抒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李老师从复习巩固入手出示苏轼的作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再次领略苏轼的才华导入新课。
知识点有对比就有提升,拿《清平乐.村居》与《浣溪沙》的格式对比,前者少了小序,后者少了题目。
“读”也是这一课堂特色。
学生自由读《浣溪沙》,指名读,正字音读,师生共读,读苏轼不同人生经历作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等。
这些环节都紧扣《课标》中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对于《浣溪沙》的理解老师采用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突出学生的课堂地位。
在学生知道词的大意时,学生又进行深读再次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与知识魅力。
课堂上把词意放轻了把体会诗人的情怀放重了,注重了“品”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诗词不只是诗词也可以走近我们的学习生活。
下面针对古诗词教学,我从诗词诵读和想象两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我认为我们教诗词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教,而是要让学生品悟,体验,运用,传承。
《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等能力,(我想学生平实的读背诗词也是一种很好的古文化语言积累。
)同时语文科长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而优秀文化莫过于我们教材上的古诗词了。
关于古诗词教学,《课标》的第一学段目标是诵读儿歌、童谣和
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
60篇(段)。
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学习我了解到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想象,情感体验,淡化了诗意的讲解。
在课堂上我是朝这个方向做的:
1 以读为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诗句中都突出了诵读的重要性。
那么学习古诗词诵读就是方向。
在课堂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读为本。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古诗文有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如果不重视读岂不辜负这诗的形式之美吗?
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一般就是引领学生读诗,讲意,默写,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等环节。
关于学生的能力,学习方法可能被忽略了,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上表现不是太明显。
所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要淡化教学中的讲解与分析,多在课堂上利用时间诵读。
可以有老师的范读,学生自主朗读,师生共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在读中品味诗的语言,再送诵读感受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读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在读中尊重,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理解。
只有师生师生共同煮书也就解决了难读,难懂这一问题了。
2 以想象为本
千百年的古诗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是有距离的。
《课标》中反复出现展开想象,可见想要入境我们必须要朝这个方向引领。
去领会诗人的言外之意就比如《浣溪沙》中的苏轼,想象他在逆境中的心态领会他的魅力。
联想和创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泊船瓜洲》时,当王安石停船在瓜州遥望故乡南京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想象当时伱与诗人同行你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在读《伯牙绝弦》时引导学生想象伯牙等待钟子期的心境是何等的心情?在品读古诗时,带着学生入境,通过想象和诗人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
我们常对学生说用手中的笔抒心中的情,这为古诗词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就《秋思》一诗张籍以书信为载体,写完后信封封了又拆通过心理,动作描写表达那千情万绪的思乡之情只要我们进行时时地想象:如果你是张籍,独自一人在洛阳城,遇到遇到秋风乍起心里会有什么感受?(由秋——冷——孤独——思乡)这是一种很好的情感体验方式,那么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就会跃然纸上。
可谓是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
那么学生思想上的“穿越”也是轻松的。
在我们的古诗词教材的编排上更突出人文精神,每篇古诗文几乎都有插图,我们老师也要善于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把自己所看到的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去二三里》(风景画)《泊船瓜洲》(思想图)《清平乐.村居》(田园画)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表达诗中的意境。
如《山行》所描绘的以枫林为主景,让学生
动手绘出一幅山林秋色图那就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也体现了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学习,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
带着想象力走到课堂,领着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之美。
那么课堂就显得更加生动了。
宋代大学问家苏轼曾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
唯有积之深厚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唯有思之谨密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运用教材。
只有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在《课标》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那么古诗词教学就变得易读、易懂、易入、易学了!
让古诗词走进我们的生活
邝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