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2023年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

2023年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是各国政府以及交通部门的重要责任。
在2023年,我们可以对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进行比较,以了解各国当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1. 中国在中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共同负责。
各省级和地市级行政单位都设有交通管理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中国还有专门的公路交通安全研究机构,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
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中国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科技创新,推动交通安全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先进技术。
2. 美国在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共同负责的。
联邦政府通过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负责协调和领导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各州和地方政府设有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美国注重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广告宣传、教育训练、道路设计等手段,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此外,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严格的交通执法,对不符合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惩罚。
二、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 中国中国目前面临着以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1)道路交通压力大:中国人口众多,道路交通压力巨大,容易造成堵车和事故。
(2)缺乏文明行车意识:一些驾驶人员缺乏文明行车意识,违反交通规则较为普遍。
(3)交通执法不规范:交通执法力度和效果存在差异,一些地方执法严厉,一些地方执法不力。
2. 美国美国目前面临着以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1)道路设计不合理:部分道路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2)酒驾问题严重:虽然美国对酒驾问题进行了严格的打击,但仍有不少人酒后驾车。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目录: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2)摘要 (2)关键字 (2)引言 (2)一中外交通安全现状 (3)1国际交通安全情况 (3)2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3)二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4)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6)四对比分析的措施 (7)总结 (8)参考文献 (9)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在分析比较中外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情况、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长效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技术,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
关键字:中外交通安全对比分析引言交通安全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公害之一。
美国学者乔治·维伦在他的著作《交通法院》中写道:“人们应该承认,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的最大问题之一,它比火灾更严重,因为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火灾更大。
它比犯罪问题也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只要他们在公路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落后,缺乏先进的现代化交通控制手段和安全管理、事故检测、处理系统。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仍主要处于由人工管理的阶段,大量的统计数据无法发挥其在分析预测、动态调度、实时控制方面的作用。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每年要死亡5万多人,伤15万人,而且在采取了很多措施之后,事故仍在不断上升。
据专家预测,今后若干年我国仍处在一个事故上升时期,这是因为我国道路交通的总需求和基础设施不相适应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转变,全国基本还是平面混合交通的现状造成的。
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范文

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范文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人员、车辆和道路等多个因素的复杂系统。
而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则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及其伤亡和损失,在公路交通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过程。
本文将对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以及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法律法规方面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些差异。
从国家层面来看,不同国家在交通管理方面有不同的法律法规。
例如,在中国,公路交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是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而在美国,交通法规由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驾驶人、车辆和道路的管理都有具体规定,旨在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在法律权威方面,不同国家对于法律的执行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负责公路交通安全的部门有相应的法律权威,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惩罚。
而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交通警察对于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权是由地方政府掌握的。
二、交通违法处罚方面在交通违法处罚方面,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差异。
以中国为例,公安部门负责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违法行为包括超速行驶、闯红灯、不按规定让行等。
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处罚的手段也不同,包括罚款、扣分、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等。
而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权通常由交通警察行使。
根据不同的州和地方的法律规定,交通警察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或者扣分的处罚。
而且,部分违法行为需要通过法庭来进行裁决。
三、驾驶人培训方面在驾驶人培训方面,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些差异。
以中国为例,驾驶培训机构由交通运输部门进行认证和管理。
驾驶人需要通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实际考试,才能获得驾驶证。
在考试过程中,驾驶人需要掌握道路交通法规、车辆操作技术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而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驾驶培训机构通常由州或地方政府进行认证和管理。
培训内容通常包括理论培训、驾驶操作技术培训以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中外交通安全对比分析论文

目录中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对比 (2)前言 (2)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输体系 (2)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2)1.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定义 (2)1.2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2)1.2.1人的因素 (3)1.3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4)1.4道路交通安全原因分析 (5)2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6)2.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6)2.1.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6)2.1.2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6)3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控制对策 (7)3.1.1、执法管理(Enforcement) (7)3.1.2、工程措施(Engineering) (8)3.1.3、安全教育(Education) (8)3.1.4、急救体系(Emergency aid) (8)3.2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 (9)3.2.1加强事故高发时段的交通管理 (9)3.2.2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降低事故发生率 (9)3.2.3更新道路规划、道路设计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9)3.2.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10)3.2.5进行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10)3.2.6交通事故救援 (10)4.3保证交通安全的一些具体措施 (10)中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对比前言交通运输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部门,在综合运输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自汽车问世以来,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累计达到上千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流量迅猛增长,但是,道路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上人车混行,公众安全意识淡薄、交通管理水平较低,事故急救能力较差,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输体系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概述1.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定义城市道路是位于城市规划建筑线之间,用于城市交通,备有运输管理和公共福利等地上地下各种设施的公用地带。
该国与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有何异同?

该国与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有何异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交通运输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其中,道路、铁路、水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本文将就该国和中国两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对比分析。
一、道路交通1.该国道路交通在该国,道路交通发展起步较晚,总里程较少。
截至2021年,该国道路里程数仅为1.16万公里,人均道路里程为0.07公里。
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中国道路交通相比之下,中国道路交通发展迅速,总路程数已经达到了五倍以上,截至2021年,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了53.6万公里。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里程长居世界第一,并且建设速度节节高涨。
如此庞大的公路网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铁路交通1.该国铁路交通该国的铁路交通还处于初级阶段,铁路总里程数很少,截至2021年,仅有146公里。
虽然该国政府正在推进铁路建设,铁路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中国铁路交通中国铁路交通大力发展已经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例如高铁的建设速度和数量都毫不逊色于全球其他先进国家。
截至2021年,中国的铁路线路已达14.4万公里,其中高铁线路超过3.5万公里。
快速、高效、安全的铁路交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水路交通1.该国水路交通该国水路交通是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为其人多,水路运输是其中最为廉价的模式。
然而,由于地形和天气的限制,水路交通的开展仍然面临挑战。
2.中国水路交通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拥有众多港口和内河航道。
尤其是南北便捷的长江、黄河等河流,为我国水路交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截至2021年,我国港口数量和吞吐量均已居世界之首。
这不仅对我国海运出口起到重要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物资流通。
四、综合比较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尤其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完善,其交通流通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2)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2)摘要: (2)1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对比分析 (2)1.1 (2)1.2国外的道路安全现状 (4)2中外道路安全交通安全管理 (4)2.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2.2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 (5)2.3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医疗紧急救助制度 (5)2.4 交通违章行为处罚力度 (5)3 为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水平采取的措施 (6)3.1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6)3.2交通安全管理需综合治理 (6)3.3依靠科技进步 (6)3.4严格执法 (6)3.5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7)4、结论 (7)参考文献 (7)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到2020年,世界范围舟道路交通事故将从1990年排名第九位的死亡原因上升到第六大死亡原因,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在一些机动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后一直在下降。
在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中,与高峰时相比死亡人数下降了一半多。
这些成绩的取得,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功不可没。
通过比较分析中外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中外;交通现状;安全管理;对比分析;措施1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对比分析1.1虽然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重要,带动了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
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模版

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模版一、写作背景与目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外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本文旨在比较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差异与共同点,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改进方向。
二、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背景与现状公路交通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各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背景与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在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方面,中外存在较大差异。
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公路交通安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明确了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
而在中国,虽然也已经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但在管理体系建设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2)执法力度和监管机制中外在执法力度和监管机制方面也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注重执法力度的加大,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了高压执法的模式。
而在中国,虽然执法工作也在进行着,但还需要加强监管机制的建立,提高执法水平。
(3)公众教育和宣传策略公众教育和宣传策略是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在中国,公众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度和教育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4)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国外,一些国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安全设备等,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而在中国,虽然也在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但仍需要加大力度,推动新技术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三、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比较分析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法律法规制度、执法力度和监管机制、公众教育和宣传策略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无论是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都是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班级:运输1010姓名:张毓学号:10255026指导老师:秦勇张毓: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运输1010班张毓 10255026摘要:交通控制,也叫交通信号控制,或城市交通控制,就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它通过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交通控制设施对交通流进行限制、调节、诱导、分流以达到降低交通总量,疏导交通,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的目的。
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及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己经存在的城市交通问题。
研究交通控制,有效的疏导城市车辆,减少堵塞是一项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本文主要从交通控制的历史发展到中外控制技术的现状对比对现有的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交通控制;城市交通;道路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fficControlZhangyuAbstract:Traffic control, also known as th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or the urban traffic control, is to rely on traffic police o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facilities, changing with traffic feature to command ve-hicle and pedestrian traffic. It by electronic computer management and traffic control facilities to lim-it, regulate traffic flow, induced, shunt and to reduce traffic volume, traffic, guarantee the purpose of traffic safety and unimpeded. Traffic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irst problems of big cities, rapid advance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 swelling,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 and the urban management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Research on traffic control, city vehicles, the effective guidance to reduce congestion is a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and th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both home and abroad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Key words:traffic control; urban traffic; road交通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班级:运输1010姓名:张毓学号:10255026指导老师:秦勇张毓: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运输1010班张毓 10255026摘要:交通控制,也叫交通信号控制,或城市交通控制,就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它通过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交通控制设施对交通流进行限制、调节、诱导、分流以达到降低交通总量,疏导交通,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的目的。
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及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己经存在的城市交通问题。
研究交通控制,有效的疏导城市车辆,减少堵塞是一项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本文主要从交通控制的历史发展到中外控制技术的现状对比对现有的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交通控制;城市交通;道路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fficControlZhangyuAbstract:Traffic control, also known as th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or the urban traffic control, is to rely on traffic police o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facilities, changing with traffic feature to command ve-hicle and pedestrian traffic. It by electronic computer management and traffic control facilities to lim-it, regulate traffic flow, induced, shunt and to reduce traffic volume, traffic, guarantee the purpose of traffic safety and unimpeded. Traffic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irst problems of big cities, rapid advance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 swelling,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 and the urban management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Research on traffic control, city vehicles, the effective guidance to reduce congestion is a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and th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both home and abroad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Key words:traffic control; urban traffic; road交通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中出现了一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中道路拥挤现象日趋严重,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一直保持较大比例的增长;第二,现有的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束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四,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道路拥挤的不断加剧,车辆排放物和噪声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人们要求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减轻污染的呼声愈加强烈。
我国每年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损失至少有1700亿元人民币。
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二者缺一不可。
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现有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等,发展城市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来解决交通问题,是21世纪城市交通管理方式的发展方向。
因此,道路交通控制的研究对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发展的历史城市交通控制的研究起源较早。
1868年英国伦敦燃汽信号灯的问世,标志着城市交通信号使用的开始。
191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Cleveland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控制。
1926年美国的Chicago市采用了交通灯控制方案,每个交叉口设有唯一的交通灯。
此后,交通控制技术和相关控制算法得到迅速发展和改善,提高了交通控制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以信号灯为主体的交通控制手段迅速发展,交通信号机由手动到自动,交通信号由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系统控制方式由点控、线控到面控,进而发展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1963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使用IBM650型计算机的集中协调感应控制信号系统。
之后,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建成计算机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一般还配备交通监视系统组成交通管理中心。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建有交通管制中心的城市有300多个。
各国广泛使用最具代表性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有英国道路研究所的TRANSYT、SCOOT系统和澳大利亚开发的SCATS系统。
回顾道路交通控制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矛盾的出现,人类社会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被应用到交通控制中去,从而促进了交通控制的不断发展。
从上面的变化历程可以看出,道路交通控制的发展分为如下五个阶段:交通信号灯的诞生阶段、定时控制向协调控制的发展阶段、感应式信号控制的诞生阶段、模拟计算机的应用阶段和数字计算机的应用阶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将在新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2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的中外对比2.1 多时段控制——TRANSYT(英国)由于城市居民的出行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可以根据典型交通流特点把一天分为几个时段,为每一个时段选择一个最优配时方案,实施多时段控制。
最优配时方案可以根据调查的交通数据借助交通分析软件如TRANSYT离线优化获得,也可以是交通管理部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案。
这种控制方式只有在网络交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信号配时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重新对整个网络进行一次交通量数据采集、处理,进而更新信号配时方案。
多时段控制的对象可以是点控,也可以是线控和面控。
多时段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但不能及时响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因此当交通量数据过时后,控制效果明显下降。
2.2 自适应控制2.2.1 SCOOT系统——英国SCOOT实际上是一个“在线TRANSYT系统”。
它通过车辆检测器实时检测交通量数据,利用交通模型(与TRANSYT系统中的模型相同)来优化信号配时参数,并依靠通信网络、信号控制机等硬件设备来实施控制。
SCOOT最大特点是将车辆检测器安装在本路口上游路口的出口处,因此,关于本路口的交通模型是一个短期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模型除了用于制定配时方案外,还可提供其它信息,如:延误、停车次数和阻塞数据,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服务;SCOOT对绿信比、相位差和周期的优化均通过模型进行。
绿信比的优化目标是使各相交通流的最大饱和度尽可能小,同时还考虑各个方向的阻塞情况。
相位差的优化是通过周期流量分布图CFP(Cyclic Flow Profiles)进行的,其目标是使延误和停车次数最少,并尽可能减少阻塞;周期的优化每5min进行一次,SCOOT系统通常将所要控制的整个区域划分为若T相互独立的子区,同一子区内的交叉路口采用相同的信号周期,周期优化的目标是将子区内负荷最高的“关键”路口的饱和度控制在90%,为了照顾子区内低负荷的路口,SCOOT引入双周期制,即低负荷的路口将共用周期的一半作为共周期长度。
为了避免信号参数突变对交通流产生的不利影响,SCOOT在优化调整过程中均采用小增量方式。
SCOOT系统的不足是:变通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路网几何尺寸和交通流数据,因而费时费力;绿信比的优化依赖于对饱和度的估算,并且以小步长变化对其进行调整,因此有可能不足以及时响应每个周期的交通需求。
2.2.2 SCATS系统——澳大利亚SCATS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结构呈计算机分层递阶形式,控制中心备有一台监控计算机和一台管理计算机,它们之间有串行数据通讯线路连通,这样管理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从下层计算机存储器中提取数据,也可方便地把各种运行参数装入这些存储器,地区级的计算机每天都要自动把各种数据送到管理计算机。
监控计算机每s连续地监视和检查所有路口的信号运行、检测器的工作状况。
地区级计算机用于分析路口控制器送来的车流数据,确定控制策略,对本区域各路口进行实时控制,并记录各路口控制器出现的问题;同时,地区级计算机还要把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送到控制中心作为运行记录并用于脱机分析。
路口控制器主要是采集分析检测器提供的交通数据,并传送到地区主控制器;同时接受地区主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本路口信号,另还可根据需要自行进行车辆感应控制。
在需要的情况下SCATS能合并相邻地区联合控制,也可允许各路口自主实行车辆感应控制。
经悉尼市的对比实验表明:SCATS与TRANSYT相比,在总旅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停车次数明显减少。
然而SCATS系统有以下几个明显不足:第一,SCATS实际上是一种方案选择系统,限制了配时参数的优化程度;第二,SCATS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硬件,除了PDP系列数字计算机外,无法在其它计算机系统上方便实施;第三,选择相位差方案时,无车流实时信息反馈,可靠性降低。
2.2.3 RHODES系统——美国RHODES(Real-time,Hierarchical,Optimized,Distributed, and Effective System:实时、递阶、最优化的、分布式、且可实施的系统)系统是由美国Arizon大学P.T.Mirchandani等人于1996年开发成功并陆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Tucson市和Tempe市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半拥挤的交通网络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