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32-200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防护层的确定

A.1 原则

A.1.1 在确定防护层时必须考虑有用线束的方向。如有用线束的方向没有限制,所有方向的防护层按A.2进行确定。如有用线束仅处于有限的方向,则除此有限方向按A.2节确定防护层外,其余所有方向的泄漏辐射防护层按A.3节。

A.1.2 由不同的屏蔽材料构成的多层防护,其总衰减度等于各个防护层的衰减度之乘积。

A.2 防止有用辐射的防护层

A.2.1 按照公式(1)计算所要求的有用辐射的衰减度F

N

·…………………………………(A.1)

式中:K

N 为测到的或者按A.2.2节计算出的在有用辐射束里距离放射源为的a

(m)

的比释动能率(mGy/h),a为距放射源的某一点的距离(m),K

G

为距放射源为a的最高允许比释动能率(mGy/h)。

A.2.2 在距离为a

0时,该点的最高比释动能率K

N

,可由放射源的预期最大放射性活度

A(GBq)和比释动能常数TK(见表A.1),按公式(2)计算。

............(A.2)

表A.1 比释动能常数г

K

,(mGy·m2)/(h·GBq)

A.2.3 防止有用辐射束的防护层的厚度可从图A.1和图A.2中查得。通过在图A.1和

图A.2中给出的质量厚度除以屏蔽材料的密度(g/cm3),就可以得出以cm为单位的防护层的厚度(详见A.2.4)。

A.2.4 防护层的公式计算

防护层的厚度d(cm)也可使用表A.2中的线性衰减系数μ的值,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严格用于图A.1和图A.2中曲线F

N

>10的线性范围。

........... .......(A.3)

A.2.5 辐射防护结构图上必须标明防止有用辐射束的全部防护墙的说明,包括墙厚、屏蔽材料名称及厚度。

A.3 防止泄漏辐射的防护层

防止源容器或屏蔽物的泄漏辐射的防护层,按照公式(4)计算所要求的衰减度

F

D

:

................... ..(A.4)

式中:K

D 为有用射束外,距放射源为a

的比释动能率(mGy/h)。

a

为从放射源至防护地点的距离(m)。

K

G

为距离放射源为a(m)时,该位置上最高允许的比释动能率

(mGy/h)。

表A.2 线性衰减系数

图A.1 60

Co 有用线束衰减度为F N ,散射线衰减度为F s ,泄漏辐射衰减度为F D 时不同材

料的质量厚度

图A.2 192Ir有用线束衰减度为F

N ,散射线衰减度为F

s

,泄漏辐射衰减度为F

D

时不同材料的质量厚度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控制区的确定

B.1 根据放射源的γ射线向各个方向辐射时的不同情况,应确定三类不同的控制区距离,如图B.1所示。

图B.1 应用屏蔽物的控制区(无比例)

a

:辐射没有任何衰减时要求的控制区距离;

a

:有用线束方向,经检测对象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

a

:有用线束方向以外,经源容器或其他屏蔽物屏蔽后要求的控制

区距离。

B.2 对于移动探伤,控制区边界的当量剂量率为40μSv/h,可由如下评定各类控制区距离的大小:

a

:系取自图B.2的控制区距离(m)

a

Ⅱ和a

:取自图B.2的控制区距离a

(m),乘以表

B.2中不同半减层数相对应的因子之积(可根据屏蔽物的厚度,除以表B.1中相应核素和屏蔽材料的半减层厚,求出其半衰减层数,进而从表B.2查出相对应的因子)。

表B.1 不同材料半减层厚的近似值

表B.2 用于控制区确定时在有衰减的辐射时a

Ⅱ和a

的因子

B.3 举例如下:

192Ir,放射性活度1.85×1012Bq,检测对象为结构钢,厚度28mm(2HVL),放射源屏蔽物(照射容器壁)为钨制,厚25mm(10HVL)

a

Ⅰ: 图B.2的控制区a

=78m

a

Ⅱ: 图B.2的控制区值a

乘以表B.2的因子

a

=0.5×a

=0.5×78=39m

a

Ⅲ:图B.2的控制区值a

乘以表B.2的因子

a

=0.05×a

=0.05×78=3.9m

图B.2 辐射没有任何衰减时应用不同活度γ放射源时的控制区距离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