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合集下载

mim烧结作业指导书

mim烧结作业指导书

MIMS烧结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指导书旨在规范MIMS烧结作业的整个过程,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同时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涉及MIMS烧结工艺的岗位和操作人员。

二、操作原理MIMS烧结是一种将金属粉末或金属薄片在高温下烧结成致密化材料的工艺。

通过加热和加压,金属颗粒之间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具有所需性能的致密化材料。

三、设备介绍和操作1. MIMS烧结炉:包括炉体、加热系统、压力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2. 操作步骤:a.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b. 按照工艺要求配置炉温、压力等参数;c. 将待烧结物料放入炉内;d. 关闭炉门,启动加热和加压程序;e. 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f. 开炉取出烧结件。

四、原料准备1. 金属粉末或金属薄片:确保质量合格,无杂质;2. 模具: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3. 其他辅助材料。

五、工艺流程1. 配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原料;2. 混合:将原料混合均匀;3. 装模: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模具中;4. 烧结:将装好原料的模具放入MIMS烧结炉中进行烧结;5. 冷却: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6. 脱模:取出烧结件;7. 质量检测:对烧结件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六、质量检测和控制1. 外观检测:检查烧结件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等缺陷;2. 尺寸检测:测量烧结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3. 性能检测:进行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如密度、硬度、耐腐蚀性等。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2. 操作过程中要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3.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打开炉门或触摸炉内高温部位;。

2019年岗位工作指导书word版本 (12页)

2019年岗位工作指导书word版本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岗位工作指导书篇一: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作业指导书太中银房建供热车间二零一二年四月三十日目录1、电工岗位作业指导书2、调度岗位作业指导书3、瓦工岗位作业指导书4、木工岗位作业指导书5、水质处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6、锅炉工岗位作业指导书7、电机钳工岗位作业指导书8、汽车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9、巡检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0、空调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1、管道工(房修)岗位作业指导书 12、管道工(供热)岗位作业指导书13、综合工区工长岗位作业指导书 14、住宅维修工区工长岗位作业指导书15、钳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6、化验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2 -电工岗位作业指导书一、岗位职责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数量足、质量高的完成作业内容。

3.爱护机械设备和工具备品,做到会修、会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树立节约观念,做好修旧利废工作。

5.负责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任务。

二、作业内容、标准及要求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安排,完成好本职工作后,配合好其它工种工作。

2.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熟悉掌握电气设备的原理及实做技能。

3.工作时间不得嘻戏打闹,不得擅离岗位。

4.进行电气设备检修时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5.配合工长制定电气设备检修计划,按时按质量完成并做好检修记录。

6.积极协调配合好工区工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条件到达事故现场,听从现场工作指挥人员操作,在确认断电安全- 3 -后方可进行电气检修。

7.每班至少一次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视检查。

8.搞好配电间,配电柜及操作台的清洁工作。

9.节假日,夜间设备发生故障时随叫随到,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

10.电气设备检修时必须穿绝缘鞋,所用工具必须保证绝缘良好,绝缘损坏的工具不得使用,检修时必须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CP1008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CP1008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概要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0技术标准:引用 GB5101—93、GB/T2542—92
2.0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钢直尺。

3.0试样登记、编号记录。

4.0抗压强度试验:
4.1试样数量为10块。

4.2试样制备:将试样从中间切断成两个半截,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

4.3将已断开的半截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325#或425#普通水泥调成的水泥浆进行粘结,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体上下两面应互相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4.4制成的试件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的室内养护3d。

4.5测量每个试件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毫米(mm)。

4.6将试件平方在加压板中央垂直于受压面进行加荷,加荷速度应均匀平稳,以2~6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4.7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p
R p=
LB
4.8试验结果以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 a。

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按表中抗压强度确定。

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
注:试验结果的十项数值,按全部能达到指标者确定标号,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应予降级。

5.0出具试验报告。

6.0试验后资料的归档、整理按照COP16.1《质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2、试样数量:外观质量50块抗压强度10块泛霜5块石灰爆裂5块吸水率和饱和系数10块冻融10块3、试件尺寸: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5、使用仪器及工具:5.1使用工具为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 如下图砖用卡尺使用规则如下砖用卡尺的读数1.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

2.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3.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砖用卡尺注意事项1.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

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

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使用说明:a)使用前,松开表上方紧固螺丝,并将尺表平稳移开,用布将各测量面和导向面擦拭干净b)零位校正:测量前卡尺两外测量面必须要保持相接触,同时要注意表针与表盘上方之“零”刻度线重合。

如未重合,则松开表圈紧固螺丝,转动表盘使表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然后要拧紧表圈紧固螺丝。

保养方法:a)使用前必须先擦干净测量面对好“零”,要保持卡尺测量面、齿条和其它传动部分的清洁、润滑。

测量后应随手合上量爪,以防止灰尘、沙粒、金属切屑等物损坏齿条。

b)测量工件应在静态下进行。

使用时,测量力度要适当,有微动滚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滚轮。

c)移动卡尺尺框要平稳,应避免快速拉动向尾端或前端碰撞,应避免撞击和跌落,以防止针位变形、指针松脱、量爪损坏。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工艺作业指导书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工艺作业指导书
C丝网更换周期为16小时(即隔班更换)。印刷各项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如超出范围,需经技术人员同意,并做好相关记录,不得随意更改。
B丝网更换周期为24小时。使用期间,根据铝浆印刷量调整参数,通常是调整丝网间隙、压力和印刷速度。印刷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如超出范围,需经技术人员同意,并做好相关记录,不得随意更改。
刮刀条的准备:时刻备好已安装完的备用刮刀套件,以备生产中的刮刀出现问题后及时更换。
无水乙醇的准备:将瓶装的无水乙醇倒入洗瓶中,以方便使用。
专用保护纸:检查保护纸的洁净情况,将其粘在印刷台上,以防止碎片或其它杂质进入印刷台。
7.5参数记录包括:
丝网更换记录、印刷参数记录、铝浆印刷量及生产厂家、生产记录
同时测试时的温度也对测试结过有一定影响,所以应该尽量控制在规定温度范围之内。
九.丝网印刷工艺操作
对于不合格的硅片应挑出,以免不合格硅片的投入影响正常生产。设备自动运行,装载机自动将载片盒上的硅片取出,放在印刷机的传送带上,一片一片拿取、传送、印刷、烘干、烧结,直至完成成品电池的测试。
9.1注意事项:
6.1.4质量控制点
(1)印刷
印刷量(与丝网间隙、印刷速度、压力有关),印二印三的印刷量应该每一小时称量一次,如不在工艺规定范围内,即时调整上述有关参数。同时应注意印刷烘干箱温度、传送带速度以及是否漏印、印偏,断栅等。
(2)烧结
烧结各个温区的温度控制,排风量、冷却水温度流量、传输带的带速等。
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各项报警应及时处理。
(1)交接班时,交班操作人员应准确记录现用印刷参数
(2)接班人员接班后应检查上一班次记录的参数是否与机器运行中的参数一致。
(3)印刷参数做更改后,应及时准确做好记录(时间,原因或目的等)。

烧结岗位操作规程(3篇)

烧结岗位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为确保烧结岗位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烧结岗位所有员工,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熟悉烧结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操作方法,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

3. 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无杂物、积水等。

4. 检查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等是否齐全有效。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设备:按设备操作规程启动烧结设备,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

2. 加载原料:根据烧结工艺要求,将原料按比例投入烧结机。

3. 控制温度:通过调节加热装置,控制烧结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4. 烧结过程:在烧结过程中,密切关注烧结机运行状态,确保烧结质量。

5. 采样检测:按照规定时间,对烧结产品进行采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6. 降温处理:烧结完成后,对烧结产品进行降温处理,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变形。

7. 停止设备:按照操作规程停止烧结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四、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2.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3. 注意设备冷却,防止过热。

4.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清洁、检修等操作。

5. 操作过程中,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不得堆放杂物。

五、操作后的清理与维护1. 停止设备后,清理烧结机内部及周围环境。

2. 检查设备各部件,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3. 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定期对烧结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六、安全与应急措施1.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 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消除。

3.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方法。

4. 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并报告上级。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烧结厂安全生产技术科进行修订。

所有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作成 审核批准 变更内容:谭旺文件编号版/次 总5页A/0 第1页 1.目的确保烧结工艺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印刷后硅片在烧结炉中的烧结过程。

3.职责3.1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部负责编写和修订;3.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该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4.作业准备4.1劳保用品:穿戴好净化分体服、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布鞋。

4.2确认设备通电正常、冷却水正常、压缩空气气压正常、排风正常。

5.作业步骤 5.1工艺准备该作业由组长执行!5.1.1开机:具体步骤请参考《烧结炉维护操作规程》。

5.1.2设备确认检查设备和PC 上是否有故障显示(红色灯或/和警告窗口);确认冷却水温是否正常。

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方可执行后续作业;确认急停按钮已经弹起。

若设备有故障显示,应立即汇报班长。

5.1.3确认工艺参数每班接班后,生产工序长需对工艺参数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工艺人员,如无异常,将点检结果填写于《烧结工艺参数点检表》中,见附件一。

5.2工艺启动,该作业由组长执行! 5.2.2实际参数确认等待参数:速度、温度达到稳定后;确认实际参数在设定的区间内(警示灯转为绿色)。

5.3硅片流入 5.3.1放入预烧片开机和设定温度修改后,在正常硅片流入前,放入两片预烧片(从低效片中取出的电池片),5.3.2 烧结工艺确认在放入预烧片后,流入印刷完成后的硅片5片。

由工程师确认烧结工艺正常。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作成 审核批准 变更内容:谭旺文件编号版/次 总5页A/0 第2页 5.3.3硅片正常流入待烧结工艺确认后,印刷完电极后的电池片自动流入烧结炉,无需人工操作。

5.4电池片流出取出预烧片,重复使用。

观察流入电池片的位置,如果发现电池片偏移,手动移正,保证流入硅片位置无偏移。

取出烧结过程中破损电池片;定时对流出电池片做外观检查。

冶金行业原料烧结化验岗位作业指导书

冶金行业原料烧结化验岗位作业指导书

原料烧结化验岗位作业指导书铁矿石中全铁测定方法提要:试样一般用浓盐酸加热■解,在热的浓盐酸溶液中,用SnCL 将Fe (皿)还原为Fe(II),过量的SnCL用HgCL氧化,此时溶液中析出HgCL 丝状白色沉淀,然后在1~2mol.l -1硫磷混酸(H2SO4-H3PO)介质中,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快速进行滴定Fe(I)。

一、试剂配制1.硫磷混酸(2+2+6)在600ml水加入200ml硫酸,注入时用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搅拌),冷却后加入200ml磷酸混匀备用。

2.硝酸(浓)3.盐酸(1+1)500ml盐酸加入500ml水4.二氯化锡(6% 60g二氯化锡溶于200ml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加少许锡粒。

5.氯化汞(饱和溶液)6.二苯胺磺酸钠(0.8%)8g二苯胺磺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4655N):称取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2.2823克于3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低温加热溶解后,冷却后,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摩尔浓度(M) : 294.1888 0.00776mol/l。

二、操作方法称0.2g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5ml硫磷混酸,高温加热,加2〜3ml硝酸,冒烟至瓶口1/3处取下冷却,加20ml盐酸,滴二氯化锡至溶液无色后过2滴,冷却,加10ml氯化亚汞摇动后静置5分钟,加100ml水,二苯胺磺酸钠3~4 滴,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紫色。

三、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用重铬酸钾滴定Fe2+的反应如下:6FeCL2+K2Cr2O7+14HCL=6FeC3+L2KCL+2CrC3L+7H2OTFe%=0.05585 x V x N x 100 %/ G or TFe%=CV x55.845 x 6 x 100%/1000G式中:V-滴定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毫升数;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当量浓度;G-试样克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ZCC06.01.(YX)04-2005型材厂烧结岗位作业指导书200×-××-××发布 200×-××-××实施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作业指导书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归口管理。

本作业指导书由硬材事业部型材厂负责起草。

真空烧结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刘杜张鹏过压烧结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江山秦文广喷砂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张鹏氩气系统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李克西张鹏QJ/ZCC06.01.(YX )04-20051烧结岗位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碳化钨、钴的合金制品的烧结生产。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氩气供气系统、DMK240烧结炉、COD733RL 过压炉、喷砂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安全、维护保养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J/ZCC.06.01.171-2002 《DMK240真空烧结炉操作规程》 QJ/ZCC.06.02.171-2002 《DMK240真空烧结炉维护保养规程》 QJ/ZCC.06.01.178-2002 《COD733RL 过压炉操作规程》QJ/ZCC.06.02.178-2002 《COD733RL 过压炉维护保养规程》QJ/ZCC.06.01.170-2002 《DMK240真空烧结炉计算机控制人机界面操作规程》 《高压低温液体泵安装操作及维护技术手册》 杭州新压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 《低温液体汽化器使用说明书》 杭州新压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 《往复式低温液体泵使用说明书》 四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3 本作业指导书的组成工艺过程简介 主要设备构成 生产工艺条件烧结工序生产操作规范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 应急预案4 工艺过程简介4.1 工艺流程挤压、压制毛坯4.2 氩气供气系统概述将液态氩转化成气态氩使用。

4.3 烧结概述将挤压、压制毛坯置入烧结炉内,升温至工艺要求的温度,使其产品合金化。

QJ/ZCC06.01.(YX)04-20054.4 喷砂概述喷砂机主要用于螺旋铣刀片、盾构刀、及其他异型产品表面光洁度的加工。

5 主要设备构成5.1 氩气供气系统5.1.1 氩气供气系统工作流程流程1:低温液氩贮槽SV2201 (CF—5000/8型)(外购液态氩)――液氩泵AP2201(BP60—250/165型)――气化器LE2201( QQN-150/165型)—高压氩气储罐(16MPa)――6#压力炉。

流程2:低温液氩贮槽SV2201 (CF—5000/8)(外购液态氩)――液氩泵BPO—150/200型(1开1备)――气化器(KWQ—200/200)――高压氩气储罐(20MPa)――7#、8#、9#压力炉外购槽车中的液氩,输送至低温液氩贮槽;流程1:从低温液氩槽SV2201(CF—5000/8型)底部排出液氩,被液氩泵AP2201(BP60—250/165型)加压至高压15MPa,液氩泵进口段由于气化所形成的气态氩经V7阀返回液氩槽。

加压后的液氩进入空温式气化器LE2201( QQN-150/165型),蒸发成气态氩,气化后的氩送至高压气罐(16MPa),再送往炉子。

流程2:从低温液氩槽SV2201(CF—5000/8型)底部排出液氩,被液氩泵BPO—150/200型加压至高压19MPa,液氩泵进口段由于气化所形成的气态氩经V7阀返回液氩槽。

加压后的液氩进入空温式气化器(KWQ—200/200型),蒸发成气态氩,气化后的氩送至高压气罐(20MPa),再送往炉子。

低压氩气由高压氩气减压获得,同时液氩槽内蒸发形成的气态氩经LE2202(低压气化器)复热后进PV2201(低压罐)也可获得,两种方式均串入低压氩气管道。

(20MPa)高压氩气储罐通过减压阀可向(16MPa)高压氩气储罐供气。

5.1.2 单体设备工作原理5.1.2.1低温液氩贮槽系统5.1.2.1.1用途:本贮槽用于贮存低温液氧、液氮、液氩。

5.1.2.1.2结构:本贮槽为立式容器,其主要结构有内胆、外壳、真空绝热层、自增压器及仪表、阀门等部件。

5.1.2.1.3内胆:由圆柱形筒体和深蝶形封头焊制而成,材料为OCr18Ni9,无入孔。

内胆内由刚性圈支撑,整个内胆由8根不锈钢及1个支座固定在外壳内壁上。

5.1.2.1.4外壳:结构与内胆大致相似,圆筒和浅蝶形封头均用16MnR钢板制成。

上封头的顶部设有安全装置(标号RV/O部件),它同时又是绝热材料的装填入口;外壳内设刚性圈以保证筒壁的刚度,下封头外用三根互为120度的支承式支座,支撑整个贮槽的重量。

外壳不设入孔。

5.1.2.1.5真空绝热层:外壳与内胆间的空间为真空绝热层,约有8.53立方米,其中充满堆重40~60kg/m3的珠光砂作为绝热材料,在其中装有“Z”型抽气管,与抽真空阀相连组成抽空装置。

在绝热层一头设有一个吸附器,内装分子筛,利用分子筛吸附气体的性能,可以增加绝热层的绝热性能。

另外在抽空阀管上装有一只M007B型金属热偶真空规管可随时测量绝热层真空度。

5.1.2.1.6增压器:星形翅片管焊制而成,材料为LF2,安装在容器底部的支脚间,作为贮槽向外排液的自动增压装置。

5.1.2.1.7阀门仪表及其它:本贮槽装有各种低温截止阀、压力调节阀、真空阀、安全阀及仪表阀等,其作用可详见图纸;此外,还装设了压力表、液面计,压力表用于显示内槽压力变化情况,液面计用于现场观察槽内液体工况,液面积视差压式的,观察方便,且测量误差小;本贮槽还装有压力变送器接头,以便用户远距离观察槽内液位及压力之用。

5.1.2.2液氩泵5.1.2.2.1用途:将液氩以高压传入汽化器5.1.2.3汽化器2QJ/ZCC06.01.(YX)04-2005 5.1.2.3.1用途:将从液氩泵加压的高压液氩挥发成高压氩气5.1.2.4高压氩气储罐5.1.2.4.1用途:存储高压氩气5.1.3 设备的组成氩气供气系统由低温液氩贮槽、液氩泵、汽化器、高压氩气储罐组成。

5.1.4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2(低温液体储槽)5.1.5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3(液氩泵)5.1.6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4(气化器)35.2.7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5(高压氩气储罐)表55.2.1 设备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该设备是根据预先选定的硬质合金烧结、脱蜡工艺曲线,由PLC控制设备按照选定的工艺曲线进行硬质合金产品的烧结。

产品烧结过程中脱蜡及TORAC步骤为氢气气氛,而后是真空烧结至终温,最后是通低压氩保护冷却。

5.2.2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65.3.1 设备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4QJ/ZCC06.01.(YX)04-2005该设备是根据预先选定的硬质合金烧结、脱蜡工艺曲线,由PLC控制设备按照选定的工艺曲线进行硬质合金产品的烧结。

产品烧结过程中脱蜡及TORAC步骤为氢气气氛,达到规定的工艺温度后,按工艺要求的压力充入氩气至终温。

5.3.2 设备的组成压力烧结炉由炉体、脱蜡系统、液压系统、真空系统、冷却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5.3.3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75.4.1 设备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利用压缩空气将白刚玉喷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达到工艺要求。

5.4.2 设备技术性能见表85QJ/ZCC06.01.(YX)04-20056 表85.4.3 工艺、环境条件白刚玉粒度:70目压力:4.5-5.5MPa工作温度:室温5.5.1 叉车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本车有全电动插腿式叉车(根据压力烧结炉装卸产品的要求改制)和专用工作承载台面,导向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作货物的搬运和提升下降;后者通过手轮的摇转,使工作在承载台面的滚筒上作前进或后退。

该车主要用于烧结制品的装炉和卸炉。

6生产工艺条件分别符合《DMK240真空烧结炉生产工艺规程》、《COD733RL过压炉生产工艺规程》和生产指令卡的要求。

7 氩气供气系统操作规范7.1低温液氩贮槽系统贮槽在首次充液(包括检修后首次充液)之前,必须进行如下准备工作:7.1.1穿戴好工作服、鞋、帽,戴好防冻手套。

7.1.2测量贮槽真空度(测量仪器由用户自理)。

7.1.3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可靠性几个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

7.1.4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其灵敏性。

7.1.5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他零部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

7.1.6清除各管口接头可能存在的水分等杂质或污物。

7.1.7吹除置换:用干燥洁净的贮存液体的汽化气体对贮槽内筒进行吹除置换,直至出口气体纯度达贮存要求时为止。

7.1.8预冷:以极小的流量缓慢的向内筒冲入贮存液体,以使低温液体自然蒸发来预冷内筒。

当出气温度接近-50度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时,表明贮槽开始积液。

保持积液两小时,截断贮存低温液体来源,关闭所有阀门。

7.2低温液体(液氩)的灌充7.2.1将贮槽上的顶部进液阀V1、底部进排液阀V2相连的快装接座与槽车所带软管连接好,并保证密封。

7.2.2开启压力表阀IV4。

7.2.3开液面计平衡阀IV2、液面积下阀IV1,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液面计上阀IV3,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7.2.4打开内筒放空阀V5(汽化气由用户回收),关闭其他阀门。

7.2.5缓缓打开贮槽顶部进液阀V1,向贮槽内缓慢充液,充液速度由小到大。

7.2.6待贮槽液面计指示有液位时,可打开贮槽的底部进排液阀V2,使低温液体从贮槽顶部和底部同时进入。

7.2.7待液面计指示达到90%的充液量时,打开测满阀IV5,观察当有液体喷出时,表明充液量已达95%,立即关闭V1、V2,停止充液。

7.2.8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11,排尽充液管道中的残液。

7.2.9液体注满后,关闭贮槽的放空阀V5和管道残液排放阀V11;并拆卸输液软管。

QJ/ZCC06.01.(YX)04-2005 7.3低温液体(液氩)的贮存7.3.1液面计、压力表及其相应阀门、安全阀均处于工作状态,关闭其余所有阀门(对外供液时,V6开启),使贮槽处于封闭状态。

7.3.2贮槽内筒内贮液体因自然蒸发而使压力不断升高,达到贮槽最高工作压力0.8Mpa时,人为开启放空阀V5以卸压。

7.3.3若贮槽在对外供液,增压器液相阀V3开启使增压器处于工作状态导致内筒压力不断升高达到贮槽最高工作压力0.8Mpa时,升压调节阀PV-1自行关闭,维持内筒压力在0.8Mpa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