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mim烧结作业指导书

mim烧结作业指导书

MIMS烧结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指导书旨在规范MIMS烧结作业的整个过程,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同时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涉及MIMS烧结工艺的岗位和操作人员。

二、操作原理MIMS烧结是一种将金属粉末或金属薄片在高温下烧结成致密化材料的工艺。

通过加热和加压,金属颗粒之间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具有所需性能的致密化材料。

三、设备介绍和操作1. MIMS烧结炉:包括炉体、加热系统、压力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2. 操作步骤:a.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b. 按照工艺要求配置炉温、压力等参数;c. 将待烧结物料放入炉内;d. 关闭炉门,启动加热和加压程序;e. 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f. 开炉取出烧结件。

四、原料准备1. 金属粉末或金属薄片:确保质量合格,无杂质;2. 模具: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3. 其他辅助材料。

五、工艺流程1. 配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原料;2. 混合:将原料混合均匀;3. 装模: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模具中;4. 烧结:将装好原料的模具放入MIMS烧结炉中进行烧结;5. 冷却: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6. 脱模:取出烧结件;7. 质量检测:对烧结件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六、质量检测和控制1. 外观检测:检查烧结件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等缺陷;2. 尺寸检测:测量烧结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3. 性能检测:进行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如密度、硬度、耐腐蚀性等。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2. 操作过程中要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3.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打开炉门或触摸炉内高温部位;。

CP1008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CP1008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概要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0技术标准:引用 GB5101—93、GB/T2542—92
2.0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钢直尺。

3.0试样登记、编号记录。

4.0抗压强度试验:
4.1试样数量为10块。

4.2试样制备:将试样从中间切断成两个半截,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

4.3将已断开的半截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325#或425#普通水泥调成的水泥浆进行粘结,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体上下两面应互相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4.4制成的试件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的室内养护3d。

4.5测量每个试件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毫米(mm)。

4.6将试件平方在加压板中央垂直于受压面进行加荷,加荷速度应均匀平稳,以2~6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4.7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p
R p=
LB
4.8试验结果以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 a。

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按表中抗压强度确定。

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
注:试验结果的十项数值,按全部能达到指标者确定标号,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应予降级。

5.0出具试验报告。

6.0试验后资料的归档、整理按照COP16.1《质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2、试样数量:10块3、试件尺寸: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6.1试样制作6.1.1采用样品中间部位切割,交错叠加灌浆制成强度试验试样的方式。

6.1.2将试样锯成两个半截砖,两个半截砖用于叠合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6.1.3将已切割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铁丝网架上滴水20min~30min,以断口相反方向装入制样模具中。

用插板控制两个半砖间距不应大于5mm,砖大面与模具间距不应大于3mm,砖断面、顶面与模具间垫以橡胶垫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内表面涂油或脱模剂。

6.1.4将净浆材料按照配制要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6.1.5将装好试样的模具置于振动台上,加入适量搅拌均匀的净浆材料,振动时间为0.5mm~1min,停止振动,静置至净浆材料达到初凝时间(约15min~19min)后拆模。

6.1.6试样养护:在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4h。

6.2试验步骤6.2.1测量每个试样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加图片)6.2.2(试验机使用过程)将试样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5±0.5)kN/s为宜,直至试样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7、试验结果处理及修约:)按式2计算7.1.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P/L×BRP式中:R——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值或单块最小值表示7.1.2强度标准差sƒƒs----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f---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1;f i---单块试样抗压强度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7.1.3强度标准值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f k=f-1.83s式中:f k----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1。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2、试样数量:外观质量50块抗压强度10块泛霜5块石灰爆裂5块吸水率和饱和系数10块冻融10块3、试件尺寸: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5、使用仪器及工具:5.1使用工具为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 如下图砖用卡尺使用规则如下砖用卡尺的读数1.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

2.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3.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砖用卡尺注意事项1.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

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

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使用说明:a)使用前,松开表上方紧固螺丝,并将尺表平稳移开,用布将各测量面和导向面擦拭干净b)零位校正:测量前卡尺两外测量面必须要保持相接触,同时要注意表针与表盘上方之“零”刻度线重合。

如未重合,则松开表圈紧固螺丝,转动表盘使表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然后要拧紧表圈紧固螺丝。

保养方法:a)使用前必须先擦干净测量面对好“零”,要保持卡尺测量面、齿条和其它传动部分的清洁、润滑。

测量后应随手合上量爪,以防止灰尘、沙粒、金属切屑等物损坏齿条。

b)测量工件应在静态下进行。

使用时,测量力度要适当,有微动滚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滚轮。

c)移动卡尺尺框要平稳,应避免快速拉动向尾端或前端碰撞,应避免撞击和跌落,以防止针位变形、指针松脱、量爪损坏。

11烧结看火岗位作业指导书

11烧结看火岗位作业指导书

目录1.目的2.适用范围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4.岗位职责5.交接班制度6.技术操作规程7.安全操作规程8.设备维护规程9.发放1.目的将混合料均匀布在台车上,点火烧结,使之成为合格的烧结矿。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烧结看火岗位。

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128m2烧结面积,128m2冷却面积烧结机一台,设计利用系数1.3t/ m2.h。

4.岗位职责4.1 .认真学习、落实“三规一制”,并结合本岗位实际,提出“三规一制”的修改、完善意见。

4.2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交接班制度及考核制度。

4.3.负责烧结机岗位所属设备的检查、维护及一般事故的处理。

4.4 .负责烧结机连锁和非连锁操作时的开停机操作。

4.5. 负责烧结机点火器、双预热炉的操作与维护。

4.6 .负责烧结机在生产中对点火温度、预热空煤气温度、料层厚度、铺平的操作调节。

4.7 .负责与配料室及一混、二混、风机、成品等岗位的联系工作。

4.8 .提出设备计划检修项目申报,搞好本系统的设备检查维护,协助设备检修并做好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4.9 .负责岗位设备与环境卫生的清理,并做好各种记录。

4.10 .负责看火班人员的管理。

4.11.责混合料配碳量的调整。

5.交接班制度5.1.交班要求5.1.1.交班完成本班生产任务,整理好所管生产工具。

5.1.2.认真填写交接班日志以及本岗位原始记录、报表,字迹要工整、清楚数据、准确、及时。

5.1.3.交班时要主动详细地介绍清楚一下内容:5.1.3.1.上级领导的指示,工作安排和部署。

5.1.3.2.本班生产、设备安全情况、本班故障发生及处理情况,下班应注意的事项,不准隐瞒或弄虚作假。

5.1.3.3.岗位设备、工具、照明、环境清扫情况。

5.1.3.4.操作牌使用情况。

5.1.4.对接班人员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详细的说明,5.1.5.得到接班人员的允许后方可离岗。

5.2.接班要求5.2.1.提前30分钟穿好劳保用品参加班前会,认真听取班组长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了解上班生产及设备状况。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1.外观质量:对50块砖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记录不合格品数d1。

d1≤7时,外观质量合格;d1≥11时,外观质量不合格。

2.尺寸偏差:样品数为20块。

长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

(其中每一尺寸测量不足0.5mm按0.5mm计,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强度: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两个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上下两面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

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将试件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

4.测量每个试件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平均值。

将试件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

加荷速度以4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计算:R P=P/LBR P: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5.5h沸煮吸水率及饱和系数:清理试样表面,然后置于105℃±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除去粉尘后,称其干质量G0。

将干燥试样浸水24h,水温10℃~30℃。

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量。

称量时试样表面毛细孔渗出于盘中的水质量亦应计入吸水质量中,所得质量为浸泡24h的湿质量G24。

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试样间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内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至沸腾,沸煮5h,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作成 审核批准 变更内容:谭旺文件编号版/次 总5页A/0 第1页 1.目的确保烧结工艺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印刷后硅片在烧结炉中的烧结过程。

3.职责3.1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部负责编写和修订;3.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该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4.作业准备4.1劳保用品:穿戴好净化分体服、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布鞋。

4.2确认设备通电正常、冷却水正常、压缩空气气压正常、排风正常。

5.作业步骤 5.1工艺准备该作业由组长执行!5.1.1开机:具体步骤请参考《烧结炉维护操作规程》。

5.1.2设备确认检查设备和PC 上是否有故障显示(红色灯或/和警告窗口);确认冷却水温是否正常。

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方可执行后续作业;确认急停按钮已经弹起。

若设备有故障显示,应立即汇报班长。

5.1.3确认工艺参数每班接班后,生产工序长需对工艺参数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工艺人员,如无异常,将点检结果填写于《烧结工艺参数点检表》中,见附件一。

5.2工艺启动,该作业由组长执行! 5.2.2实际参数确认等待参数:速度、温度达到稳定后;确认实际参数在设定的区间内(警示灯转为绿色)。

5.3硅片流入 5.3.1放入预烧片开机和设定温度修改后,在正常硅片流入前,放入两片预烧片(从低效片中取出的电池片),5.3.2 烧结工艺确认在放入预烧片后,流入印刷完成后的硅片5片。

由工程师确认烧结工艺正常。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作成 审核批准 变更内容:谭旺文件编号版/次 总5页A/0 第2页 5.3.3硅片正常流入待烧结工艺确认后,印刷完电极后的电池片自动流入烧结炉,无需人工操作。

5.4电池片流出取出预烧片,重复使用。

观察流入电池片的位置,如果发现电池片偏移,手动移正,保证流入硅片位置无偏移。

取出烧结过程中破损电池片;定时对流出电池片做外观检查。

烧结矿分析作业指导书

烧结矿分析作业指导书
4.6.1原理
调整溶液的PH=10,以铬黑T能与钙镁离子生成紫红色结合物,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EDTA能从上述结合物中夺取钙镁离子,生成更稳定的无色结合物,而游离出指示剂本身的纯蓝色。由EDTA得消耗量计算氧化钙的量,即为氧化镁的量。
4.6.2试剂
①氨性缓冲溶液:称取NH4Cl54g,加适当水溶解,加氨水350ml,稀至一升;
1.目的
为规范和指导化验室烧结矿分析检验制定本方法。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烧结矿分析检验。
3.引用标准
YB-T 421-2005铁烧结矿
4.试验方法
4.1TFe的测定
4.1.1原理
将试样用盐酸和氟化钠溶解:
Fe2O3+ 6பைடு நூலகம்Cl = 2FeCl3+ 3H2O
FeO·Fe2O3+ 8HCl = 2FeCl3+ FeCl2+ 4H2O
4.6.4结果计算
MgO标
MgO% = ————————×(V2-V1)
V标2-V标1
式中:
MgO标——标样中MgO的百分含量;
V标2——标样中CaO、MgO含量所消耗标液的体积;
V标1——标样中CaO消耗标液的体积;
V2——试样中CaO、MgO含量所消耗标液的体积;
V1——试样中CaO消耗标液的体积。
④EDTA:0.1mol/L。
4.5.3实验步骤
为了在滴定时使Fe、Al离子不至于干扰顺利滴定须二次制取母液,将Fe、Al分离。
二次母液:吸取一次母液100ml于250ml烧杯中,加氯化铵约1g,用氨水调至絮状出现,再过量3—5滴,加热煮沸,滤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4—6次,弃去沉淀,将溶液稀至刻度摇匀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责任者
李宏克
5.3.3 硅片正常流入 待烧结工艺确认后,印刷完电极后的电池片自动流入烧结炉,无需人工操作。
5.4 电池片流出 取出预烧片,重复使用。 观察流入电池片的位置,如果发现电池片偏移,手动移正,保证流入硅片位置无偏移。 取出烧结过程中破损电池片;定时对流出电池片做外观检查。 如果分选仪停止,用手取出流出的电池片,防止由于电池片堵塞造成的破片。 发现连续异常及时通知丝网印刷工序操作人员。
XXX 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1 日
实施责任者
李宏克
温区
冷 却 水 压 带速 温区 1 温区 2 温区 3 温区 4 温区 5 温区 6 温区 7 温区 8 温区 9
力/Mpa /rpm
温 度 / 300 ± 320 ± 340 ± 380 ± 480 ± 540 ± 650 ± 820 ± 850 ±
结果填写于《烧结工艺参数点检表》中,见附件一。
5.2 工艺启动,该作业由组长执行!
5.2.2 实际参数确认
等待参数:速度、温度达到稳定后;确认实际参数在设定的区间内(警示灯转为绿色)。
5.3 硅片流入
5.3.1 放入预烧片
开机和设定温度修改后,在正常硅片流入前,放入两片预烧片(从低效片中取出的电池片),
该作业由组长执行! 5.1.1 开机:具体步骤请参考《烧结炉维护操作规程》。 5.1.2 设备确认
检查设备和 PC 上是否有故障显示(红色灯或/和警告窗口);确认冷却水温是否正常。确认设备运 行正常方可执行后续作业;确认急停按钮已经弹起。若设备有故障显示,应立即汇报班长。 5.1.3 确认工艺参数
每班接班后,生产工序长需对工艺参数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工艺人员,如无异常,将点检
更改内容说明 增加点检表样表,见附件一
更改日期 2010-6-4
更改人 臧其军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变更内容:
作成
审核
谭旺
文件编号
批准
版/次 A/0
总 5页 第 4页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适用 多晶电池分厂
附件一
XXX 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1 日
《烧结工艺参数点检表》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变更内容:
作成
审核
谭旺
文件编号
批准
版/次 A/0
总 5页 第 3页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适用 多晶电池分厂
XXX 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1 日
实施责任者
李宏克
更改记录
版次
条款
A/1
5.1.3 确认工艺参数
程师。 8.相关文件 《单晶硅太阳电池企业标准》 9.安全注意项 9.1 非该工序生产、工艺和维护人员不得对设备进行操作、拆卸和改装。 9.2 设备运行时禁止打开,拆卸安全门。 9.3 在炉体温度降到 50℃下之前,禁止对设备内部做任何操作。 9.4 烧结炉内有硅片时禁止降温。 10.记录表格
《工艺参数变更记录表》
要求硅片没有裂片、没有明显裂纹、崩边、缺角。 6.3 烧结温度变更记录
烧结温度做改动时,在《工艺参数变更记录表》作出详细记录。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变更内容:
作成
审核
谭旺
文件编号
批准
版/次 A/0
总 5页 第 2页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适用 多晶电池分厂 6.4 工艺参数表
实施责任者
李宏克
注:本文件的核
谭旺
文件编号
批准
版/次 A/0
总 5页 第 5页
5.5 关机 该作业由组长执行!
5.5.1 确认烧结炉中所有加工硅片已经流出; 5.5.2 关机:具体步骤请参考《烧结炉维护操作规程》。 6.自检
该作业由组长与操作人员一起执行! 操作人员在流出硅片检测过程中,对硅片进行外观自检。自检要求如下所示: 6.1 表面检验
参考《单晶硅太阳电池企业标准》检测烧结后电池片正面和背面,无表面外观问题;翘曲度符合检 测标准。 6.2 破片检验

15
15
15
20
25
25
30
40
40
0.25~0.45 43±2
气流量 40±10 45±10 25±10 15±10 20±10 15±5 10±5 15±5 50±10
各温度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要求在±5℃。
7.异常处理 7.1 设备出现故障信号(红灯显示),组长应立即报告班长,并通知丝网印刷工序停止印刷。 7.2 工艺出现异常,如破片率高、连续出现外观问题,组长立即通知丝网印刷停止印刷,通知班长和工
5.3.2 烧结工艺确认
在放入预烧片后,流入印刷完成后的硅片 5 片。由工程师确认烧结工艺正常。
注:本文件的更改,应由建议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变更内容:
作成 谭旺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0
总 5页 第 1页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适用 多晶电池分厂
XXX 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1 日
烧结炉作业指导书
适用 多晶电池分厂
XXX 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1 日
实施责任者
李宏克
1.目的 确保烧结工艺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印刷后硅片在烧结炉中的烧结过程。
3.职责 3.1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部负责编写和修订; 3.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该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4.作业准备 4.1 劳保用品:穿戴好净化分体服、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布鞋。 4.2 确认设备通电正常、冷却水正常、压缩空气气压正常、排风正常。 5.作业步骤 5.1 工艺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