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中国新能源船舶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船舶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船舶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船舶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和航运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船舶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绿色品牌效应等方面,阐述中国新能源船舶的发展现状。

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

例如,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新能源船舶领域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能源船舶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船厂和船东积极推广和应用新能源船舶。

2.产业规模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船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船舶的建造数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同时,国内各大船厂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船舶领域,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3.技术创新中国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例如,国内船厂成功研发出了新型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动力设备,并成功应用到了船舶上。

此外,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还在开展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为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油价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和船东开始关注新能源船舶。

一方面,使用新能源船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公司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

因此,市场需求也是推动中国新能源船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绿色品牌效应中国企业积极推广绿色品牌,通过打造绿色船舶、绿色港口等举措,提高了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

这些绿色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在新能源船舶领域,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已经成功打造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品牌,并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试论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通过对船舶动力系统分类情况,以及相关的产业格局进行介绍,同时针对船舶柴油机在排放、振动、噪音等应用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究,对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现状;发展趋势1.船舶动力系统种类在船舶的动力系统中,其主要由船舶主机、传动系统和推进系统所构成,是船舶上的重要设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其在全船设备的总成本中约占据35%的成本内容,在整体造价中,约达到20%的比例。

在当前世界上,各类船舶动力系统的推进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首先,往复式蒸汽机被蒸汽轮机推进系统所取代,紧接着,柴油机推进系统又取代了这种方式,在当前LNG船舶,以及核动力军船上,蒸汽轮机表现出了机动性、操纵性和简化性的特点;其次,柴油机推进系统已经演变成主要的船舶动力,在各类船舶上有较为优越的应用成效;然后,燃气轮机推进系统是上个世纪中叶商船上的主机,但是这项技术并未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主要在军船上进行使用,是燃气轮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最后,截至到上世界九十年代,电力推进系统开始在船舶领域进行应用,除了军船之外,一些小型商船也开始使用,当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的船舶,其所占据的比例还有待提升。

2.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推广意义当前的船舶动力装置系统中,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应用比例较高,但是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应用新能源动力系统,具有较强的意义:首先,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状况下,新能源能够发挥较好的可再生作用;其次,虽然航运界对于船舶柴油机的废气排放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一些老旧的柴油机,其排放性能越来越恶劣,尤其是那些内河船舶,带来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最后,柴油机的自身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噪声、震动问题,应用新能源动力系统,可以解决这方面的情况。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航运业快速发展,船舶的动力系统也迅速发展和升级。

船舶动力系统涉及到电力、燃料、机械结构等多个领域,其稳定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经济性和环境保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船舶动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1. 传统柴油机动力系统目前,大多数商业船只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源。

这是由于柴油机具有可靠性高、低维护成本、燃油价格低等优点。

但是,这种传统的柴油机动力系统在污染排放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于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 新型天然气动力系统为了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新型天然气动力系统被广泛采用。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比燃油要少得多。

而LNG(液化天然气)和CNG(压缩天然气)作为天然气的储存方式,可以取代传统的燃油储存方式。

目前,一些航运公司已经购买了新型的LNG船舶,以取代传统柴油动力源。

3. 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利用多种动力源,如柴油机、电池和太阳能等,来驱动船舶。

不同的动力源可以在驱动船舶过程中相互补充和转换,以达到提高船舶效率和降低排放的效果。

例如,电池可以储存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并在柴油机停止工作时提供动力。

二、发展趋势1. 更多采用LNG燃料系统由于天然气船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越来越多的船舶正在转向LNG动力系统。

预计未来10年中,LNG燃料系统将会逐渐普及,并在商船中占据主导地位。

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例如,通过高科技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和高效地控制船舶的动力系统。

3. 发展绿色能源相比传统的动力系统,绿色能源更加环保,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普及。

例如,太阳能面板已经被广泛使用,很多商船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太阳能作为船舶的辅助动力源。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航运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燃油驱动的船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探索和应用新能源在船舶上的使用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新能源船舶主要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池动力、燃料电池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这些技术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绿色航运的未来。

然而,新能源船舶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成本高昂、续航能力有限、充电设施不足等诸多挑战。

这些问题如同巨大的冰山,阻挡着新能源船舶前进的步伐。

首先,成本问题是制约新能源船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与传统燃油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的建造和维护成本更高。

电池动力船舶需要大量的高性能电池,而燃料电池则需要昂贵的氢气或甲醇作为燃料。

这些成本的增加使得新能源船舶在市场上难以与燃油船舶竞争。

其次,续航能力是衡量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

然而,目前新能源船舶的续航能力普遍较弱。

电池动力船舶的续航里程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而燃料电池船舶则受到氢气储存和补给的难题困扰。

这限制了新能源船舶在长途航行中的应用。

再者,充电设施的不足也是制约新能源船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范围内充电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海上航线上更是寥寥无几。

这使得新能源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难以及时充电或加注燃料,从而影响了其运营效率和便捷性。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船舶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成本也将逐渐降低。

例如,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而燃料电池的成本也有望随着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而降低。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为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绿色、高效和智能的航运时代的到来。

届时新能源船舶将如同翱翔的海鸥在广阔的海洋上自由驰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如下:
一、现状:
1.电池动力推进系统:逐渐应用于船舶领域,具有能量密度高、自重轻、充电速度快等优
点。

某些地区已经成功试航了纯电池动力船舶,有效地减少了污染和噪音。

2.风能推进系统:一种利用风能驱动船舶的新型技术。

通过安装风力发电机和相应的控制
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船舶提供动力。

在一定风速下,风能推进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船舶的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太阳能光伏系统:在船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为船舶提供电力,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某些远洋船舶在船帆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二、展望:
1.技术发展: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高效、更可靠的的新能源船舶
出现。

例如,氢燃料电池、氨燃料等新型燃料电池技术可能会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的主要选择。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支持新能源船舶发展的政策,如提供补贴、税收优
惠等,以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船舶。

3.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能源船舶的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得到加强,如充电桩、
加氢站等,为新能源船舶的运营提供更多便利。

4.智能化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新能源船舶可能会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运营
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绿色航运: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绿色航运的实现,减少传统燃油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促进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其发展前景

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其发展前景
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彭美康 能动ZY1301
目录
一 推广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 二 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三 结语
一.推广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
由船舶主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轴系、齿轮箱、联轴节、离合 器等)和推进器(螺旋桨、全向推进器、侧向推进器等)组成的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上最 主要和最重要的设备。
风能的缺陷
1.间歇性: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 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 2.噪音大: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如果附近有居民将会对人们的 生活造成极大的干扰。因此风车都是建造在空旷的地方。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 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 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 3.受地形影响:风力的采集需要空旷的地区,这样才能对风力进行收集。如果建造的地区地 形不佳,那么风力不足的情况下设备对电力的收集将会极低,这既是对设备的空置,也造成 了极大地浪费。 4.干扰雷达信号:风车在进行发电的过程由于电磁效应会产生拉连续的电磁波,而严重的是 ,一般军事或者其他用于信息侦探的雷达也建造在空旷的地区。如果两者距离比较近的话, 风车产生的电磁波将对雷达进行严重的干扰。而这一问题至今未能有效解决。
液化天然气用于车/船的主要优势在于: 1.储能密度大,是CNG(压缩天然气)的3倍。 2.气瓶占用空间小,也更轻,匹配设计更方便。 3.存储压力低、液态形式,更安全,充加速度快。 4.甲烷含量高,更纯净,低碳排放更好、无碳烟和SOx排放。 5.有利于发动机可靠性,热值和辛烷值高,燃烧柔和,噪声和振动小 6.低温特性,发动机充气效率高,冷能可在冷藏车或船舶上利用。 7.液态储运,无需专用管道,中短期投资成本低、管理和维护简单。 8.加气站投入少,投资成本较CNG低,能耗和噪音也较CNG低,运行费用较CNG低约50%;为未来液氢燃 料应用奠定基础。

船舶电动化趋势解析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船舶电动化趋势解析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船舶电动化趋势解析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变革。

船舶电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系统,已经成为了航运行业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船舶电动化技术的概述船舶电动化技术是指通过电能来驱动船舶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利用电池、电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等设备来实现船舶的动力驱动。

相比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船舶电动化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排放和更低的噪音等优势。

因此,船舶电动化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船舶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早采用电动驱动的是小型船舶,如潜水艇和电动船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大型商用船舶上。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池技术的突破,船舶电动化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

三、船舶电动化技术的优势1. 能源利用效率高:船舶电动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电能,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2. 环保低碳:相比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船舶电动化技术减少了燃油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排放物的产生,对环境更加友好。

3. 噪音低:电动船舶相较于传统燃油船舶噪音更低,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4. 维护成本低:船舶电动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燃油动力系统来说,维护成本更低,无需频繁更换机油和滤芯等零部件。

四、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电动化船舶在海上货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由于船舶电动化技术能够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货运成本。

其次,电动船舶在旅游观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比传统燃油船只,电动船舶更加环保、安静,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船舶电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海洋科考、渔业养殖和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

综上所述,船舶电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力系统在船舶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新能源船舶及相关智能技术发展

全球新能源船舶及相关智能技术发展

1、建造成本逐步降低: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应用,新能源 船舶的建造成本将逐步降低,使得更多企业能够承受其价格。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未来,新能源船舶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尤其是 在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等方面,将有更多先进的智能技术得到应用。
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以及新能 源船舶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和加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不断加快。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转变,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市场前景非常广 阔。预计未来几年,智能新能源船舶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3、政策支持
Hale Waihona Puke 各国政府对环保和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扶持力度,推 动其快速发展。
3、悬挂系统技术
悬挂系统技术是智能新能源船舶的重要技术支持,它可以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减少航行阻力,提高航行效率。同时,悬挂系统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降低船体的噪 音和振动,提高船员的舒适度。
三、智能新能源船舶的优势
1、节能减排
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最大优势是节能减排。由于采用了清洁能源,它可以大幅 度减少燃油的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
2、提高作业效率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通过智能驾驶和智能调度,船 舶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完成运输任务,提高运输效率。
3、降低成本
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另一个优势是降低成本。由于采用了清洁能源和智能化技 术,船舶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应用前景
五、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新能源船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 我们可以预见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彭美康能动ZY1301摘要:本文先介绍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种类及其产业格局,然后结合船舶柴油机在能源类型,排放,震动和噪音等方面的不足,阐述推广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最后重点分析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字: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发展前景。

一.船舶动力系统的种类及其产业格局由船舶主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轴系、齿轮箱、联轴节、离合器等)和推进器(螺旋桨、全向推进器、侧向推进器等)组成的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设备。

平均来说,其价值约占全船设备总成本的35%,约占总船价的20%。

目前,世界上各类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推进方式:①蒸汽轮机推进系统—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又被柴油机所取代,目前主要在LNG(液化天然气)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蒸汽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不断增强可靠性、机动性,提高操纵性,简化设备。

②柴油机推进系统—全面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和蒸汽轮机,成为最主要的船舶动力,目前在各型船舶上应用,作为柴油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

③燃气轮机推进系统—上世纪50 年代开始在商船上作为主机,但从未得到大规模应用,目前主要在军船上使用,作为燃气轮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

④电力推进系统—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船舶领域应用,目前除在军船上应用外,还在小型商船上应用,目前采用电力推进的船舶比例还较小。

目前,船舶动力系统的研发、设计,仍然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居领先和垄断地位,并且,蒸汽轮机及锅炉、燃气轮机、电力推进装置的制造也分别由这些国家的企业掌控。

而占船舶动力系统最大比例的柴油机推进系统的制造已基本转移至韩、日、中三国。

二.推广应用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意义目前,在船舶动力装置中,95%是柴油动力装置。

而船舶柴油机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动力来源为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据科学家的预测,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只能够人们再使用60年。

也就是说,60年后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就会枯竭。

因此,我们必须使用别的能源,最好是可再生能源。

(2)大气污染。

虽然现在的科技发展使柴油发动机的污染气体排放一步一步得到控制,但考虑到超大型船舶每次航行都会消耗数以千吨的化石燃料,还有历史留存下来的老旧式柴油机,这些都将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气体,将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这与绿色环保的时代主题无疑是相违背的。

(3)严重的噪音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船舶中,由柴油机发出的噪音可达120分贝。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听力将受到极大的损伤。

这个问题在一下小型船舶上尤其凸显。

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一问题。

而传统的柴油机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影响,其噪音问题很难解决。

从而只能在新能源动力系统上寻求突破。

推广新能源动力系统,用可持续的能源为其供能,同时进一步降低其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解决其噪音问题,这不仅将给船舶上的轮机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也是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路线相契合。

因此,开发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三.船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所谓新能源,就是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而船舶所消耗的燃油占燃油消耗的百分百正逐年上升,导致燃油占船舶运输成本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做好船舶的节能工作,从而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已迫在眉睫。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为典型代表的新能源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所能产生的效益已经越来越显著, 其在船舶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和推广已呈潮涌之势。

1.风能。

风能源于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是一种无污染且无限可再生资源。

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历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工业社会对于风能的利用有着丰富的经验, 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也较为成熟。

但是, 风能利用存在着间歇性、噪音大、受地形影响和干扰雷达信号等难以彻底消除的缺点。

当前, 风能利用主要以风能作动力( 风帆助航) 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为主, 在船舶上的应用形式偏重于作为航行的主动力或辅助动力, 只在少数船舶上应用风力发电技术。

其实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在风帆助航的研究和利用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1980年日本建造了第一艘装有普通翼帆的新爱德丸油轮, 新爱德丸号装有两个高12.15 m、宽8m 的风帆。

之后又建造了扇蓉丸、日产丸等机动风帆货船,1984年又设计和建造了2600t的臼杵先锋丸和另一艘31000t的现代风帆助航远洋货轮。

而在2007 年12 月15日全球第一艘用风筝拉动的货轮白鲸天帆号由德国汉堡市起航。

2.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技术, 即光热技术和光伏技术。

光热技术是利用太阳光的热辐射, 其应用最为成功的领域是太阳能热水器。

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延伸是太阳能热发电, 即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辐射热能集中起来给水加热产生蒸汽, 再通过汽轮机、发电机来发电。

考虑到船舶运行过程中对于热水的需求量不高, 进行热电转换在有限的船舶空间内难以实施, 故而光热利用的可行性不是很高。

但是应用光热技术代替常用的蒸汽盘管和电加热盘管对船舶所使用的重油进行预加热,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光伏技术是对太阳光中的短波辐射能照射于硅质半导体上所产生的电能进行调制后加以利用, 亦称为光生伏打效应。

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其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而从最初的单纯技术研究逐渐转向实际应用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于船舶是目前绿色船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最开始1997年,瑞士在日内瓦湖上从洛桑到圣叙尔皮斯区投入使用了两艘太阳能驱动客运船可有效承载60名乘客。

到2010年2月25日,世界最大的全太阳能动力船“星球太阳”号,在德国基尔下水。

太阳能在船舶上的运用已经日臻完善。

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等 3 种途径。

其分为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质油三种。

生物燃料是指利用大自然的动、植物资源而得到的高效、污染少的能源, 其典型代表就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质油。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及餐饮废弃油脂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 是优质的石化柴油代用品。

生物质油是指生物质通过热解技术裂解而得到的液化产物。

但是船舶属于一个相对独立且空间区域较为有限的结构体。

机舱内电、气、热设备和系统高度集成, 考虑在船舶内附加安装生物质能转换装置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故而可行性不高。

就船舶现有设备条件出发,直接或间接使用由生物质能转换而成的替代燃料( 例如生物柴油等) 是主要的应用模式。

面前,最成功的生物燃料船,为2008年6月27日完成环球航程,使用生物质能的新西兰地球竞赛号高速环保机动船。

有趣的是,动物的脂肪也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能源。

脂肪当燃料“地球竞赛”号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生态船,造价240万美元,融合多项高科技。

“地球竞赛”号长约23.8米,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

船身有三层外壳保护,内有两个功能先进的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40节,约74公里,即使航行在巨浪中,速度也不会减慢。

缺陷则是来源不稳定。

毕竟动物脂肪的提炼可能还会导致一些宗教人士的抵制,而且脂肪量的问题也会使这一能源不能的到到飞跃的发展。

4.核能。

核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特别是一种动力能源, 其优越性相当明显它具有体积小,能量巨大、运输与储存较方便,安全性高、较低的污染性、强大的放射性和杀伤性、技术和管理要求高等特点。

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

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能源转换过程过程: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核动力反应堆可以用来发电、供热和推动船舰。

在作为船舶动力源方面, 核动力装置首先是被应用于潜艇和航空母舰等军用舰艇, 而后建造核动力舰艇的一些国家也将船用核动力堆用于推动民用水面船舶, 如核动力客船、散货船和破冰船, 等。

纵观世界船舶发展历史,发展民用核动力船舶, 已经有若干国家在此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比如美国的核动力船“萨娃娜号”于1962 年建成。

与德国矿石运输船“奥托汉号”于1968 年月12月建成。

还有俄罗斯共建成了9 艘核动力破冰船, 目前正在服役的有8 艘, 计划建造的破冰船有2 艘。

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开发利用以及后期维护,使用中需要严格防止核燃料的泄露和集中处理,具有很大的事故隐患。

因此,这一技术只是在大型的企业和国防军队中得以以用,而民用的大范围推广还需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确保以上问题得以解决。

5.LNG。

液化天然气用于车/船的主要优势在于:储能密度大,是CNG(压缩天然气)的3倍;气瓶占用空间小,也更轻,匹配设计更方便;存储压力低、液态形式,更安全,充加速度快;甲烷含量高,更纯净,低碳排放更好、无碳烟和SOx排放,有利于发动机可靠性,热值和辛烷值高,燃烧柔和,噪声和振动小;低温特性,发动机充气效率高,冷能可在冷藏车或船舶上利用;液态储运,无需专用管道,中短期投资成本低、管理和维护简单;加气站投入少,投资成本较CNG低,能耗和噪音也较CNG低,运行费用较CNG低约50%;为未来液氢燃料应用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天然气液化工厂有40余座,液化能力约500万t/年(70亿m3/年)。

进口LNG(液化天然气)方面,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公司已与国外签订了长期的天然气进口协议,在建和拟建的进口LNG接收站有大鹏、莆田、洋山港、上海五号沟、珠海、揭阳、深圳、宁波、江苏如东、曹妃甸、大连、青岛等12个,其中已投产的大鹏、莆田和上海LNG进口接收站总规模超过900万t/年,全部投产后的接收规模将达到5,000万t/年(约700亿m3/年)。

2009年我国LNG的年消费量为700万~800万t,“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将由4%提高的8%,如果LNG同比增加,则到2015年我国LNG消耗量有望达到2,000万t。

目前,国内外已逐步重视LNG 做为船用燃料的发展。

法国船级社认为:“天然气动力推进系统将成为今后绿色航运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

挪威船级社也公开表示:“全球航运界到2030年有潜力实现减排30%,这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用LNG作为燃料”。

6.燃料电池。

目前的燃料电池与相同功率的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在性能上完全具备了可比性,在功率比、环保等一些性能指标还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现阶段燃料电池装置仍处于研制阶段,产业化的程度很低,所以一套燃料电池装置的成本还很高,往往只能应用在少数高附加值的舰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