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西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2023年11月12日,2丰城发电厂发生一起严重事故,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所致。

本报告将对事故的具体经过、原因和责任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

二、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当天下午2点左右,当时2丰城发电厂的一台汽轮机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厂房部分倒塌。

事故发生后,现场迅速被封锁,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据初步统计,事故造成5人死亡,15人受伤。

三、事故原因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设备故障事故发生时,该台汽轮机由于长期使用导致部分关键零部件磨损严重。

在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该汽轮机出现多次故障,但并未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由于零部件的磨损,汽轮机在高速旋转时发生了失衡,从而引发了爆炸事故。

2. 操作失误事故发生时,厂内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察觉到汽轮机的异常情况,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厂房内的储气罐没有按规定安装和固定,造成了厂房部分倒塌的情况。

厂方在事故前也未进行演练和培训,导致了操作人员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故。

四、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于此次事故,可以追究以下责任:1. 2丰城发电厂管理部门负有过失,未能及时维修和更换汽轮机的关键零部件,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2. 2丰城发电厂操作人员负有部分责任,没有及时发现汽轮机的异常和采取应急措施。

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与厂房倒塌相关的储气罐安装和固定问题,应追究相关部门和工程人员的责任。

并对厂房的设施和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改进。

五、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此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还存在不足。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2. 建立机械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3.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2023年5月15日,位于江西省丰城市的丰城发电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事故导致了多人死亡、伤病,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期能够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事故过程据调查了解,事故发生在当天上午10点左右。

当时,发电厂的二号锅炉突然发生爆炸,引发了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并导致附近的一座油库发生了爆炸。

事故发生后,厂区内的消防队迅速出动,并请求周边地区的支援。

经过数小时的扑救,火势最终得到控制。

事故导致了10人死亡,30人受伤,还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三、事故原因1. 设备老化:经过初步调查,发现二号锅炉是一台使用了20多年的老旧设备。

长期以来,发电厂未对其进行彻底的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安全隐患逐渐增加。

2. 管理不善:调查中发现,发电厂对设备和员工的管理存在疏漏。

设备保养、检修等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员工也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3. 安全意识淡薄:在事故发生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员工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常常忽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因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教训与改进1. 设备管理:发电厂需要重视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彻底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 安全培训:发电厂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发电厂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安全生产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 共享经验:应建立起发电厂事故经验共享机制,吸取其他厂区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五、本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设备老化和管理不善。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发电厂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

六、参考文献1. , . (2023). 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安全工程学报》, 10(2), 15-25.2. . (2023). 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江西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江西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牵头,公安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国家能源局以及江西省政府派员参加,全面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了建筑施工、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方面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模拟试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以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

调查认定,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直接原因经调查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第50节模板,致使第50节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从底部最薄弱处开始坍塌,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塌坠落。

坠落物冲击与筒壁内侧连接的平桥附着拉索,导致平桥也整体倒塌。

五、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河北亿能公司1.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2. 对项目部管理不力。

3.现场施工管理混乱。

4.安全技术措施存在严重漏洞。

5.拆模等关键工序管理失控。

七、事故防范措施建议(一)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二)完善电力建设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2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本文档是对丰城发电厂发生的事故进行的调查报告。

该事故于年月日在丰城发电厂发生。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2.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丰城发电厂的一个工作车间内,当时车间内正进行日常的设备检修工作。

突然,一台发电机发生故障并导致火灾,工人们紧急撤离,并向消防部门报警。

事故发生后,发电厂的生产被迅速停止,并开始进行事故调查。

3. 调查过程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收集现场证据:调查组到达现场,收集了火灾发生的地点的照片和视频,并对受影响的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记录。

- 取证: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取证,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 采访目击者:调查组采访了目击事故的工人,并记录了他们对事故发生过程的描述。

- 资料分析:调查组对相关设备的维护记录、保养记录以及安全检查记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4. 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和资料的分析,结合目击者的描述,我们得出了以下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故障:发电机突然发生故障导致火灾。

初步分析认为故障是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保养引起的。

- 人为疏忽:工人未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设备维护,也未按时进行例行检查,使得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 安全措施不足:发电厂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及时启动灭火系统,也没有提供足够的灭火设备。

5. 解决方案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定期维护和保养:丰城发电厂应建立严格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修复潜在故障。

- 加强培训:发电厂应加强工人的培训,确保他们清楚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维护和检查。

- 安全设施完善:发电厂应及时修复和更新火灾报警系统,并加强灭火设备的配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灭火。

6. 结论通过对丰城发电厂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该事故是由设备故障、人为疏忽和安全措施不足共同导致的。

1124江西丰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解析及反思(正式)(1)

1124江西丰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解析及反思(正式)(1)
失察。建议进行诫勉谈话。
罗志清
中共党员,江西投资集团安全生产部主任。
疏于管理,未及时督促江西赣能股份公司及丰城二期发电厂相关部门对丰 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对相关部门未发现冷却塔施工 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等问题失察。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 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 问 题 及 处 理 情况
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 问 题 及 处 理 情况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混乱
建设指挥部成员无明确分工,有关部门和人员未确定工作职责。


总指挥既不是丰城三期发电厂人员,不对决策性文件进行签批,
也不是丰城发电厂三期基建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 法定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关系不清,相关领导权责不一。

未按监理合同规定配备业主工程师,并组织对总承包、监理和
丁焰章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能源建设
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疏于管理,未按规定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未按规定
组织召开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对公司有关部门和下属企业安全生产 工作督促指导不力。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党内警告、
邓勇超 江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
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2017年2月11日,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受贿罪,被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司法机关拟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 问 题 及 处 理 情况
李忠清 江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部。
疏于管理,对安全生产部监管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不力问题
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 问 题 及 处 理 情况
建设方:江西投资集团 成立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工程的 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 未督促江西赣能股份公司对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 质量、进度控制进行监督协调。 未制定基本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相关制度。

学习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总结

学习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总结

学习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总结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学习“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总结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2017年9月15日,经国务院调查组对外公布了本次事故的调查报告,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为认真贯彻公司“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及汲取“11·24”事故教训,《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和集团公司对该事故的讲话进行学习、讨论并对现阶段各部位存在的类似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见解。

通过这次学习与交流,使项目部生产管理系统对“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的有了重新认识。

在以后工作中项目部生产管理系统将在严格、执行公司“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下组织生产,保障各单体项目在安全、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平稳推进。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正在演变成项目部生产管理系统的一条行为准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将引导我们工作,以下是项目部生产管理系统对《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的学习心得及现阶段项目部施工生产上存在的类似问题的深思:一、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发生的原因分析(施工单位方面)(1)未按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在上一层砼强度未达到拆模要求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拆模作业。

(2)施工现场设置的同条件砼养护试块,未按要求进行送检,未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丰城电厂事故工作总结报告

丰城电厂事故工作总结报告

丰城电厂事故工作总结报告
近日,丰城电厂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次事故中,我们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此,我将对这次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

首先,我们要对这次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经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所致。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其次,我们要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反思。

在这次事故中,我们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人员进行救援和灭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沟通不畅、指挥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加强训练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协调性。

最后,我们要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类似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总之,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将以此为鉴,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电厂的安全生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丰城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丰城电厂事故调查报告

丰城电厂事故调查报告第1篇: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事故分析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事故分析2016-11-25 2016年11月24日7时许,江西丰城一电厂的在建冷却塔发生一起特大事故,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目前现场搜救已经基本结束,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事故,在调查报告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一些分析。

由于本文只是根据现有的网络资料进行的汇总、分析,故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一切以将来的事故报告为准。

事发地位于江西丰城,在建的是装机容量为2×1000兆瓦火力发电机组配套的一座冷却塔。

根据新闻的信息,该冷却塔设计高度165米,已经建成70余米。

设计高度165米是什么概念?根据《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14)》的资料,165米高的冷却塔已是我国冷却塔的最大型号!165米高的冷却塔底部直径124米,底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周长近400米;冷却塔底部的斜支柱进风口高11.6米。

这样的大工程中发生了如此事故,实在是遗憾。

事故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我个人的分析,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1.水泥强度不够导致操作平台垮塌; 2.操作平台自身锚固设施失灵; 3.塔吊倒塌引起连锁反应。

1.水泥强度不够导致操作平台垮塌:我认为这一原因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将主要篇幅集中在此。

「水泥强度不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使用了未达标的水泥;二是水泥的养护时间不够,导致未达到设计强度就拆除了模板。

混凝土中浇筑之后,需要「养护」一定的时间,待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拆除模板。

假如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使用的这批次混凝土品质不达标,而现场技术人员又未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只是根据经验使用了以前的养护时间,则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强度不够,自然会导致垮塌。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在混凝土品质无问题时,过短的养护时间也会导致事故。

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低温时混凝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设计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
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
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牵头,公安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国家能源局以及江西省政府派员参加,全面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了建筑施工、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方面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模拟试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
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以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

调查认定,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第50节模板,致使第50节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从底部最薄弱处开始坍塌,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塌坠落。

坠落物冲击与筒壁内侧连接的平桥附着拉索,导致平桥也整体倒塌。

五、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北亿能公司
1.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2. 对项目部管理不力。

3.现场施工管理混乱。

4.安全技术措施存在严重漏洞。

5.拆模等关键工序管理失控。

七、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一)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二)完善电力建设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三)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明确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各方主体的安全职责。

(四)规范建设管理和施工现场监理,切实发挥监理管控作用。

(五)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工程总承包安全管理水平。

(六)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强化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

(七)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及应用力度,提升施工安全本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