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的三大技术指标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与测量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与测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2.5.3 HFC网络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HFC网络应符合GY/T 106-1999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应 符合GY/T 121-1995的有关规定。除此之外, HFC网络输
出口的指标还应该符合GY_T_221-2006_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技术要求。 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见表2-9 ) 下行传输
2.3.5 幅度不平衡
返回首页
由于I,Q调制部分正交载波幅度的不平衡度造成星座图 I/Q两轴增益不一致,从而造成接收符号脱离理想星座点,
接收星座图变成长方形装,使MER和BER指标下降,通常是
QAM调制器造成这个问题。
返回首页
2.3.6 正交不平衡
返回首页
正交度是指接收星座I,Q轴角度是否是90℃。由于I,Q 调制部分正交载波相位正交性差,造成接收星座图有正方
PS
2.1.2 视频信号的技术指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3) 微分相位 微分相位( DP)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相位相对于色同步信号相位发生变化
的最大值,用度(0)表示。
返回首页
(2)微分增益 微分增益( DG )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幅度相对于色同步信号幅度发生变化
2.2.3调制误差率(MER)
返回首页
MER(Modulation Error Ratio)定义原理如图所示。 理想符号矢量幅度的平方和除以实际符号误差矢量幅度的
平方和,计算的结果取对数以dB表示,定义为MER。
返回首页
2.2.4 误差矢量幅度(EVM)

云南广电网络运维部专业技术知识试题

云南广电网络运维部专业技术知识试题

云南广电网络支公司运维部专业技术知识试题姓名:职务:得分: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1、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62号令定义,安全播出事故分为、和三个级别。

2、有线电视图像质量分为个等级;图像上有明显的损失和干扰,令人感到讨厌,图像等级为级。

3、一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的带宽为MHz;数字电视采用方式,每套模拟电视带宽内可传套数字电视频道;IPQAM的中文名称是边缘调制器(或称射频网关),与QAM调制器相比其主要功能区别在于:IPQAM调制器是将信号转换为射频(RF)信号。

4、有线电视常用的传输介质为:和;5、根据《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106-99规定,有线电视在用户家的电平范围值为dBuv至dBuv。

双向系统上下行分割方式:上行通道MHz,下行通道MHz6、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的三项指标为,,;7、数字电视系统主要的三项指标为、、其中,根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规定,各项的值分别为、、;8、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主要用nm波长和nm波长传送节目;9、有线电视光电缆离地面的安全距离大于等于米,在车辆和行人密集的地方还应该加高处理;10、有线电视杆路间距为米,可以根据地形的特点调整距离,但相邻的两根电杆间距不得超过米;11、有线电视干线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补偿;补偿有特性和特性。

12、光接收机输入光功率每减少1dB,电平输出将减少dB。

13、以太网络中,两台电脑之间相连用网线,电脑和交换机之间相连用网线;五类线的距离不得超过米,否则网络可能不通;14、在一般情况下,数据光设备采用类型的尾纤,有线电视光设备采用类型的尾纤;(写出外护套和断面的类型)15、目前楚雄分公司针对新建小区和集中的网改小区数据传输采用EPON+ 的技术方式,针对城中村和分散户采用EPON+ 的技术方式;16.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位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位比特。

17.TCP/IP协议包含两个协议集:TCP是协议,IP是协议。

有线数字电视硬性指标

有线数字电视硬性指标

有线数字电视硬性指标要对线路状况总体评价进行网络优化,主要针对:光接点覆盖范围大小、放大器级联级数、分配网安装改造时间、分配网老化程度、用户收视状况等因素评价,对放大器级联多,干扰源较多,传输线路较长的要根据原有路由合理增加光节点,能有效的提高网络技术指标,减少维护量。

由于过去没有改造的线路较多,放大器、线缆、器件老化严重,用户分散故障频发的可先进行更换改造,对指标较好的电缆网逐步更换改造,分配方式必须为星形结构,只要保持其对称性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模拟网一个电平指标就可以判定网络状况故障情况,数字网则完全不同,仅靠通道平均功率指标,不能基本判别,需要MER、BER来协助。

根据行业标准GY/T221-2007,测量有线电视数字终端,要达到以下指标:1、输出电平:50-75 d B u V(建议≤65 d B u V)2、任意数字频道电平差:≤10d B3、相邻数字频道电平差:≤3d B4、数字与模拟频道电平差:- 10-0d B5、调制误差率(MER):24 d B (64QAM)6、误码率(BER):1×10E-4 (24h,RS解码前)1×10E-11(24h,RS解码后,至少15分钟)7、数字射频信号与噪声功率比:≥26 d B (64QAM)还有C/CTB、C/CSO两种指标在已经开通的网络中不能测量。

这样,标准要求测量项目共九项。

还有,图像主观评价应关注:1、观察电视图像,应不小于4级图像标准;2、而且却换频道时不应该出现马赛克或黑屏现象;3、节目却换得等待时间不应该超过3.5秒;4、唇音同步不应该有明显超前或滞后的现象;5、字幕清晰可识别。

应该注意,这次行业标准更改了一个提法:把“载噪比”更改为:“射频电平与噪声功率比”定义更加确切了。

测量时应该注意:测量数字频道参数时,要参考平均功率、MER、R-S前BER 三个参数,不能仅看某一个指标高低。

而且,BER这个参数随机因素很多,必须测量相对长的时间(15分钟)。

有线电视考试习题小结

有线电视考试习题小结

有线电视考试习题小结1、对前端设备中的频道处理器与电视调制器的输出信号要求寄生输出分量」一:带外抑制特别是邻频道抑制大;频率总偏差小;输出幅度稳固±1dB;相邻频道抑制360dB;带外寄生输出抑制260dB;相邻频道电平差≤2dB;任意频道间电平差≤IodB;V/A比按规定在上-23dB之间;通常以17dB为宜。

2、我国行业推荐标准GY/T106——1999推荐的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频率配置,波段划分为:5—65MHZ为上行业务:65—87MHZ为过渡带:87—108MHZ为调频广播业务:110—1000MHZ为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数据业务。

3、在电磁波中,每一点的电场强度矢量E与磁场强度矢量H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同时还与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4、同轴电缆是由轴线相重合的圆柱形内导体与圆柱壳外导体构成,需要传播的电磁波及其能量在两导体之间沿轴向传播。

5、以传输信号的电平与所反应的亮度关系来讲,图像信号有正极性与负极性两种。

若信号电平增高,图像越亮,则称之正极性图像信号;若信号电平增高,图像越黑,则称之负极性图像信号;我国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负极性视频信号调幅。

6、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将一组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源设备输出的多套电视信号,通过一定的处理,利用同轴电缆、光缆或者也迄传送给千家万户的公共电视传输系统。

7、有线电视系统技术指标,要紧反应在三个方面:系统的噪声特性:要紧有:信噪比与载噪比;系统的失真特性:要紧有:载波交调比、载波互调比、复合二次差拍比、复合三次差拍比:系统的接口特性:要紧有:回波值、邻频与带外寄生输出抑制、系统输出口的相互隔离度、信号接口电平8、前端系统的技术指标,有些是莫设备质量来保证的,如:微分增益、相互隔离、输入与输出阻抗有些是靠系统设计来保证的,如:载噪比、交互调比、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等:而这些指标还需要在前端、干线与分配系统中进行分配。

9、有线电视系统常用的天线有VHF段、UHF段电视信号接收天线:C波段、KU波段下.星电视信号接收天线;微波电视信号接收天线三大类。

有线数字电视维护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指标

有线数字电视维护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指标

来分析 星座 图与信号质量和 系统问题的关 系。
【 关键词 】 信道功率; 调制误差 率; 误码率; 星座 图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中. 模拟视音频信号按照 M P E G 一 2 标准经过抽 样、 量化及压缩编码形成基本码流 E S 。把基 本码流分割成 段 , 并加上 相应的头文件打包形成 打包 的基本码流 P E S 。 在传输时将 P E S 包再分 段打成有 固定长度 1 8 8 拜特的传送包码流 T S 流经系统复用加入 P S I / S I 及加密信息形成多路节 目流 .最后经过 Q A M调制 及上 变频形 成射频信号在 H F C网中传 输 .在用户终 端经解码恢复模拟音视频信 号 。可见保证网络正 常运行 , 机房是关键 , 机 房完成了信号的编码 、 复 用和调制 . 以及关键信息 的插入 。因而需要对机房进行码域和调制域 的全面且长期的监测 , 保证信号的长期稳定。 其次 , 干线和用户分配网 络 由于风吹 日晒 、 器件老化 、 人为损坏 。 或者调试不当都会时刻造成网 络 的恶化 。因此需要对 干线和用户分配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 对用户反馈的问题即时予 以维修解决。 众所周知 。 数字 电视误码率 ( 影 响图像质量 的最终 因素) 变化 的“ 悬崖效应 ” . 数字 电视 网络 的维护相 比模拟 电视网络的维 护要求更高 , 要提前找到并排除问题。影响服务 质量 的指标归结起来 主要有 : 信 道功率 、 调制误差 率( M E R ) , 比特误码 率( B E R ) 、 星座图等组 成的射频和调制指标。( V M) e l v 的恶化。
2 0 1 3 年2 4 期
科技 一向导
◇ 科技论坛◇
有线数字视维护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指标
刘 柯 旋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根据《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和《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的规定,将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归纳成10项: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拍比(C/CTB)、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

行业标准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有线电视系统测量项目共18项,即:系统输出电平、任意频道间电平差、相邻频道间电平差、图像/伴音电平差V/A)、频道内频响、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回波值、图像载频准确度、图像/伴音载频间距偏差和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和载波互调比。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共有10项:载噪比、载波复合三次拍比、载波复合二次差比、交扰调制比、交流声调制、回波值、微分增益、微分相位、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

下面分别介绍上述各项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指标、对图象质量的影响及指标劣化原因和减少影响的办法。

1、载噪比噪声普遍存在于有线电视系统内部,危害很大。

人们只能把它减少到允许的限度之内,而不能完全消除。

噪声对有线电视系统来讲是连续随机噪波,由一系列无固定幅度的窄脉冲综合而成,其脉冲幅度分布是随机的,某一瞬间无确定值,只能掌握其统计规律性。

因此,噪声电平用均方根值来表示。

1.1定义和物理意义⑴、定义:图像载波电平的有效值与规定带宽内系统噪声均方根值之比,用dB表示。

即:C/N=图像载波电平/噪声电平均方根值(规定带宽内)。

噪声带宽BW=5.75MHz.⑵、物理意义:被视频调制的图像载波电压的大小与有线电视系统本身固有噪声电压大小之比取对数.这项指标反映在图像上,用信噪比的好坏来衡量.1.2指标行业标准GY/T106-1999规定C/N=43.0dB(噪声带宽为5.75MHz)。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陈柏年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陈柏年
带宽越宽信道平均功率越高。
? 调制误差率 (MER ) ? 误差矢量幅度 (EVM ) ? 比特误码率 (BER )
21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二十八 分。
不清。
15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二十八分。
3、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
? 定义 :
–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任取一个频率从系统内某输出 口输入信号,在另一输出口测量输出信号,两者电平 之间的衰减最小值。
– 电平之间的衰减值越大,表示相互隔离越好,相互影
响越小。
? 国标规定 :
– VHF频段,相互隔离 ? 30dB ; – UHF频段,相互隔离 ? 22dB 。
交扰调制比 CM(Cross Modulation )
? CM 定义 :需要调制信号电压的峰 -峰值和其它频 道转移过来调制信号电压的峰 -峰值之比
– CM(dB)=20lg[需要(加在被测载波上)调制电压的 峰 -峰值/在被测载波上其它频道转移过来调制信号电压 的峰-峰值] [dB]
?
国家标准


= 20lg (载波电压/噪声电压) [dB]
?行业标准规定 :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 范》中规定系统( System)的图像信号的载噪比
? CNRS≥ 43 [dB]
– 当载噪比为 43dB 时,(图像载波功率 /噪声功率比) = 2万倍, (图像载波电压 /噪声电压比) = 141 倍。
? 定义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系统输出端与输入
端信号的增益随频率变化的关系。通常取图像载
频处幅度为基准点 (0dB) ,其它频率点信号幅度取
相对于基准点的分贝数 ? L(dB)表示。 ? 国标规定 : ? L (dB) 在整个频道范围内在± 2dB 以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 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

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

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

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

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我国电视制式的视频带宽是5.75MHZ,在常温下所产生的噪声功率是2.4dbμV。

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

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

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

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

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

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的三大技术指标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

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

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

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

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我国电视制式的视频带宽是5.75MHZ,在常温下所产生的噪声功率是2.4db μV。

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

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

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

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

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

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根据以上所述,一条由多个放大器串接而成的CATV电缆网络,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入载噪比肯定比前一级放大器输入载噪比低,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CATV系统中,为保证载噪比的指标,越后级的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要求就越高的原因。

多级同一型号放大器串接链路载噪比的计算公式是:C/N=Vi-F-10lgn-2.4 (db) Vi为输入电平;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是串接的放大器级数;2.4是常温下的热噪声功率。

二、CATV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在整个CATV网络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源器件,如电缆放大器、光收发机等,这些有源器件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这些非线性失真的结果会在系统上产生很多新的频率分量,称之为产物。

如果这些产物落在播出频道带内,就会对这些频道的图象产生干扰,如图象拉丝、网纹干扰、“雨刷”干扰、“串象”等,根据对图象的干扰表现方式,非线性失真可分为交扰调制干扰(又称交调失真)和相互调制干扰(又称互调失真)两类。

所谓交扰调制干扰是当CATV系统同时传送两个载频不同的调幅波时,通过系统的有源器件会使这两个射频信号相互作用而使电视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受到通带外的干扰信号的调制而形成的干扰。

其特点是:1、当收到有用信号时,才出现干扰,有用信号消失则干扰信号也消失。

2、干扰信号远大于有用信号时,会造成“阻塞”(此时电视机看不到任何图象)。

3、干扰频率与信号频率的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4、只有调幅信号才会产生交调干扰。

5、当两个以上的输入信号之一的幅度大到足以使放大器工作到饱和状态时就可能产生交调干扰。

所以,交调干扰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处理信号的线性能力(即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所谓相互干扰或相互调制,是由两个以上的频率成分差拍(加或减)后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和任一输入信号的频率都不同,但当它落在某一输入信号的频带中间就会形成相互干扰。

相互干扰在图象上表现为一种网纹干扰。

互调干扰和交调干扰一般是同时发生的。

任何一个有非线性失真的设备(如放大器),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可用下式近似表示:U0=K1Ui+K2Ui2+K3Ui3其中K2Ui2称为二阶项,K3Ui3称为三次项。

上式中U0是输出电压,Ui是输入电压。

现在假设有两个信号A和B同时输入,那末输入信号的表达式:Ui=ACOSω1t+BCOSω2t输出电压:U0=K1(ACOSω1t+BCOSω2t)+k2(ACOSω1t+BCOSω2t)2+K3(ACOSω1t+BCOS ω2t)3上式的第一项是我们需要的信号,它将输入信号Ui放大了K1倍。

第三项(叫三阶项)K3(ACOSω1t+BCOSω2t)3展开如下:=K3(A3COS3ω1t+B3COS3ω2t+3AB2COS2ω2tCOSω1t+3A2BCOS2ω1tCOSω2t)=K3[3/4A3COSω1t+3/4B3COSω2t+A3/4COS3ω1t+B3/4COS3ω2t+3/4A2BCOS(2ω1±ω2)t+3/4AB2COS(2ω2±ω1)t+3/2AB2COSω1t+3/2A2BCOSω2t]在上式中,含有COS3ω1t和COS3ω2t的项是三次谐波项,称为三次谐波产物。

含有(2ω1±ω2)和(2ω2±ω1)的项是差拍项,称为三次差拍产物。

这些项都有可能落入正常频道之中形成互调干扰,所以,我们将式中的这些谐波项和差拍项所产生的频率分量落入到正常频道中的那部分产物称为三阶互调产物,这三种产物之和我们称为组合三次差拍,简称CTB。

式中的最后两项的频率仍然是基本频率,而不是新产生的频率,所以不属于互调,但是它们的幅度上不但有本频道的电视信号,而且有其它频道的电视信号。

如K3*3/2AB2COSω1t项,它是A频道的基本频率ω1,所以在收看A频道时肯定能收到这一项的产物。

但是它的幅度上存在B2项,因此出现了B频道信号,造成两个图象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串象现象。

所以这两项为交扰调制干扰项。

CTB产物的分布是这样的,落入工作频道内的CTB产物中的大部分,一般群集在某一两个特定的频率上,在这两个频率上可以群集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失真产物。

这个特定的频率我们称为CTB的主要群集点频率。

在相邻等间隔的那些频道(如DS6—DS12、Z1—Z37)中,图像载频就是这些频道CTB产物的主要群集点频率,在图像载频上群集的CTB数量,中间频道最多,随着频道的升高或降低,都逐渐减少,呈对称或接近对称。

在DS1—DS3和DS4、DS5中,CTB的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

在DS13—DS22中(550MHZ系统),CTB产物主要部分集中在图像载频和+1MHZ两处,这两个频率都是CTB的主要群集点频率。

随着频道的升高,图像载频上CTB产物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中间最多,两头减少呈对称。

在+1MHZ处,则是逐渐减少的。

二阶项:K2(ACOSω1t+BCOSω2t)2将此式展开=K2[A2/2+B2/2+A2/2COS2ω1t+B2/2COS2ω2t+ABCOS(ω1±ω2)t]式中A2/2、B2/2是直流项(低频项),可通过电容去滤除,第三、第四项是二次谐波项(称二次谐波产物),第五、六项是差拍项(称差拍产物),总的来看,后面四项都是新产生的频率项,只要它们落入正常频道之内就形成互调干扰。

我们将这些频率分量称为二阶互调产物,把这三种产物的总和通称为组合二阶失真,简称CSO。

在550MHZ系统中CSO的分布是:CSO产物只有49.5%落在系统各个工作频道内,比CTB少得多。

在相邻等间隔的那些频道(DS6—DS12,Z1—Z37)中,CSO主要分布在离图像载频-0.25MHZ和+0.25MHZ处;在DS1—DS3中,每个频道的CSO总数较少,且大多分布在离图像载频较远的频率上。

在DS4和DS5这两个频道中,+2.75MHZ是整个系统中CSO分布数量最多的群集点。

DS13—DS22中,CSO相当集中地分布在+1.25MHZ 处,其数量随频道的升高而增加。

现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采用了推挽式放大器,使得二阶失真大大降低,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CTB上。

综上所述,交调是由三阶失真CTB产生的,互调在二阶CSO和三阶CTB失真都能产生。

为了定量分析这些失真对系统的影响,引入了组合三次差拍比C/CTB和组合二次差拍比C/CSO两个参数。

①、组合三次差拍比:它为载波电平和CTB电平的比C/CTB=20lg(载波电平/CTB电平)单位是:dbCATV电缆网C/CTB大少与放大器的选料、放大器的输出电平、放大器串接级数及工作频道数有关。

在CATV电缆网中,每个放大器都要产生CTB失真。

随着信号往后逐级传输(即放大器的级联数增加)CTB将逐步积累,C/CTB则逐步变坏,它与放大器串接级数n是20lgn的关系,即如果串接的放大器为n个,那么C/CTB指标将下降20lgn(db)。

C/CTB与所传输的频道数是20lg(M/m)的关系,M是系统传输的最大频道数,m是实际工作的频道数。

即传输的频道数越少则C/CTB指标越高。

C/CTB与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关系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每个频道电平)若降低1db,则C/CTB指标将改善2db。

在习惯上,我们常说的CTB就是指C/CTB指标。

②、组合二次差拍比:它是载波电平与CSO电平的比C/CSO=20lg(载波电平/CSO电平)单位为:db在CATV电缆传输网中C/CSO的特点与C/CTB相同。

C/CSO与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关系是:每个频道电平提高1db,C/CSO指标将变坏1db。

C/CSO与放大器串接数n的关系是10lgn(db)。

C/CSO与所传输的频道数是10lg(M/m)的关系(其中M是系统传送的最大频道数,m是实际传送的频道数),即传输的频道数越少C/CSO指标越高。

在习惯上,我们常说的CSO就是指C/CSO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