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影像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PPT优质课件

走行于颈、胸、腹部,上接咽部、下接胃 贲门,分上、中、下三段
三个生理性压迹,从上到下分别是主动脉 弓、左主支气管和左房压迹
2、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
☆方法: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 影
☆正常造影表现 1)食管上与咽部相连,下穿膈肌
至胃贲门 2)轮廓光滑、伸缩自如,宽约2-
3cm , 其 中 数 条 纵 行 条 状 粘 膜 纹。 3)右前斜位显示三个生理性压迹
吞钡:空肠蠕动活跃, 多显示粘膜像,粘膜呈 羽毛状;回肠蠕动弱, 多显示充盈像,回肠末 端为回盲部
(五)大肠
包括盲肠、结肠、直肠 特征 呈门字型排列 有结肠带和结肠袋 除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外,其他各段
位置相对固定 粘膜皱襞纤细,相互之间交叉
小肠、大肠图片
小肠
结肠
(六)肝脏
平片仅能显示胆系阳性结石 造影类型: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T
管造影、ERCP CT可明确结石,对肿瘤病变需增强扫描 MRCP可提高胆道病变的诊断率
胆囊、胆道
CT
T管造影
ERCP
(八)胰腺
胰腺分头、颈、体和尾部, 位于腹膜后,与十二指肠、 胆总管、门静脉、脾静脉、 肠系膜动静脉关系密切
☆X线征 粘膜皱襞增宽迂曲 ☆意义 常见于食道静脉曲张
(三)管腔改变
1 管腔狭窄
☆概念 超过正常范围的持 续性管腔缩小
☆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肿 瘤引起的狭窄其范围较 局限,边缘不规则而僵 硬
2 管腔扩大
☆概念 超过正常限度的持 续性管腔增大
☆常见于狭窄梗阻之近段 肠管
(四) 功能改变
1 胃肠蠕动功能 2 运动力(排空功能) 3 分泌功能改 变
6 胃粘膜:
三个生理性压迹,从上到下分别是主动脉 弓、左主支气管和左房压迹
2、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
☆方法: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 影
☆正常造影表现 1)食管上与咽部相连,下穿膈肌
至胃贲门 2)轮廓光滑、伸缩自如,宽约2-
3cm , 其 中 数 条 纵 行 条 状 粘 膜 纹。 3)右前斜位显示三个生理性压迹
吞钡:空肠蠕动活跃, 多显示粘膜像,粘膜呈 羽毛状;回肠蠕动弱, 多显示充盈像,回肠末 端为回盲部
(五)大肠
包括盲肠、结肠、直肠 特征 呈门字型排列 有结肠带和结肠袋 除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外,其他各段
位置相对固定 粘膜皱襞纤细,相互之间交叉
小肠、大肠图片
小肠
结肠
(六)肝脏
平片仅能显示胆系阳性结石 造影类型: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T
管造影、ERCP CT可明确结石,对肿瘤病变需增强扫描 MRCP可提高胆道病变的诊断率
胆囊、胆道
CT
T管造影
ERCP
(八)胰腺
胰腺分头、颈、体和尾部, 位于腹膜后,与十二指肠、 胆总管、门静脉、脾静脉、 肠系膜动静脉关系密切
☆X线征 粘膜皱襞增宽迂曲 ☆意义 常见于食道静脉曲张
(三)管腔改变
1 管腔狭窄
☆概念 超过正常范围的持 续性管腔缩小
☆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肿 瘤引起的狭窄其范围较 局限,边缘不规则而僵 硬
2 管腔扩大
☆概念 超过正常限度的持 续性管腔增大
☆常见于狭窄梗阻之近段 肠管
(四) 功能改变
1 胃肠蠕动功能 2 运动力(排空功能) 3 分泌功能改 变
6 胃粘膜:
【医学PPT课件】消化道的影像诊断PPT

类圆形钡斑、边缘光滑
轴 位 溃疡周围水肿,粘膜平坦
粘膜纠集、尖端变细,可达龛影口
龛
影
良呈
性
乳 头
龛状
影
, 边
(缘
切
光 滑
线,
位
突 出
)于
轮
廓
线
外
龛 影 呈 锥 状, 突 出 于 轮 廓 线 外
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线
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线
龛粘
影膜
良 性
呈纠 类集 圆
龛 影
形 , 边
( 轴
缘 光 滑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问题:现在你能够根据片中的表现,给这两 例患者一个合理的诊断吗?
病
病
例
例
1
2
胃和十二指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胃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形状:C形 分段:四段 球部的影像解剖:尖、体、底、穹隆、两
缘 各段的粘膜特点:球部粘膜呈纵行平行状,
降段及以下呈羽毛状。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龛影(如同胃溃疡的缩影)。 显示率不如间接征象。
间接征象:是主要诊断依据。十二指肠球 部恒定变形。
直( 接龛 征影 象)
轴 位:呈类圆形/米粒样钡斑 切线位:多呈锥形突出
间
球部恒久变形,诊断价值较大
接
征
象
其他:激惹、幽门痉挛、胃动力异常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 龛 影 )
硫酸钡造影的观察内容
➢ 粘膜皱壁:走行方向、光滑度、连续性、宽度 ➢ 管腔:大小、轮廓、钡剂通畅度 ➢ 管壁:柔软性、收缩性 ➢ 消化道的位置和活动度:分布位置、活动度
粘膜皱壁和 粘膜沟
轴 位 溃疡周围水肿,粘膜平坦
粘膜纠集、尖端变细,可达龛影口
龛
影
良呈
性
乳 头
龛状
影
, 边
(缘
切
光 滑
线,
位
突 出
)于
轮
廓
线
外
龛 影 呈 锥 状, 突 出 于 轮 廓 线 外
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线
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线
龛粘
影膜
良 性
呈纠 类集 圆
龛 影
形 , 边
( 轴
缘 光 滑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问题:现在你能够根据片中的表现,给这两 例患者一个合理的诊断吗?
病
病
例
例
1
2
胃和十二指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胃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形状:C形 分段:四段 球部的影像解剖:尖、体、底、穹隆、两
缘 各段的粘膜特点:球部粘膜呈纵行平行状,
降段及以下呈羽毛状。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龛影(如同胃溃疡的缩影)。 显示率不如间接征象。
间接征象:是主要诊断依据。十二指肠球 部恒定变形。
直( 接龛 征影 象)
轴 位:呈类圆形/米粒样钡斑 切线位:多呈锥形突出
间
球部恒久变形,诊断价值较大
接
征
象
其他:激惹、幽门痉挛、胃动力异常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 龛 影 )
硫酸钡造影的观察内容
➢ 粘膜皱壁:走行方向、光滑度、连续性、宽度 ➢ 管腔:大小、轮廓、钡剂通畅度 ➢ 管壁:柔软性、收缩性 ➢ 消化道的位置和活动度:分布位置、活动度
粘膜皱壁和 粘膜沟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共55页PPT资料

方
法 ●检查要点 透视与摄片结合
形态与功能并重
必要的触诊使用
胃
气钡双重检查
肠
道 ●食道吞钡检查 食道、异物 造
影 ●上胃肠道钡剂检查 食道 上段空肠 检
查 方
●小肠系钡餐检查
钡餐后检查、插管
法 ●结肠造影 钡剂灌肠
造影剂:
硫酸钡、空气
食 道
右前斜位
吞 钡
粘膜
检
轮廓
查
蠕动
扩张度
通畅性
食
道
异
物
吞
鸡骨
胃 四 种 类 型
胃
轮廓和粘膜
胃的轮廓-胃大弯、胃小弯 胃的粘膜-胃底、胃体、胃窦
●胃粘膜的微细结构-胃小区、胃小沟
正常胃小区约1~3mm大小,圆形、椭 圆形或多角形大小相似的小隆起,是钡剂 残留在周围浅细的胃小沟而显示出来,呈 细网眼状。
胃
轮廓和粘膜
X
正
胃肠道
常
(四)十二指肠
线
表 现
球部
降部
●仰卧前后位
腹平片和
透视常合
显示管腔、区分大小肠、 并用于诊
腹腔积液
断急腹症
●立位
方
膈下游离气体、肠腔液
法
气平面
胃
(2)透视
肠 道
●采用胸腹联合透视
普 ●意义
通
检
胸部病变
查
方 法
膈肌运动、膈下游离气体、胃 肠腔胀气、液气平面
胃 肠
注意要点
道 造 ●造影前准备
影 检
禁食6小时、勿服含重 金属
查
药物、钡灌肠清洁肠道
肝胆胰
常
X
线 表 现
消化系统影像学PPT课件

• 钡餐追踪造影(Small bowel Follow Through, SBFT); • 小肠钡剂灌肠(Small Bowel Enema,SBE)
15
多相胃肠道造影检查 MPGI
Single Contrast Technique
Double Contrast Technique
Filling Phase
Esophagus Aortic indentation
Gastroesophagea l
junction
18
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
胃:分胃底、胃体和胃窦三大 部分。胃的形态分为牛角型、无力 型、中间型和瀑布型。胃窦粘膜皱 襞一般不超过5毫米。
十二指肠:分为球部、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
19
20
21
Abdominal Radiologic Anatomy
Esophagus Fundus of the stomach Body of the stomach Lesser/greater curvature Pyloric antrum Pylorus Duodenum
22
fishhoo ox-horn k
13
X线检查方法
• 钡剂造影检查: 钡餐造影
•
食道、胃及十二指肠
•
小肠检查
•
结肠检查:钡灌肠造影
14
I 、X线胃肠道钡剂造影
胃肠道X 线造影检查方法
• 胃肠道多相造影(Multiphasic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MPGI :上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结肠双对比造影;
32
33
34
35
小肠钡灌肠检查(SBE)
• 经十二指肠导管连续小肠内灌注对比剂:
15
多相胃肠道造影检查 MPGI
Single Contrast Technique
Double Contrast Technique
Filling Phase
Esophagus Aortic indentation
Gastroesophagea l
junction
18
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
胃:分胃底、胃体和胃窦三大 部分。胃的形态分为牛角型、无力 型、中间型和瀑布型。胃窦粘膜皱 襞一般不超过5毫米。
十二指肠:分为球部、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
19
20
21
Abdominal Radiologic Anatomy
Esophagus Fundus of the stomach Body of the stomach Lesser/greater curvature Pyloric antrum Pylorus Duodenum
22
fishhoo ox-horn k
13
X线检查方法
• 钡剂造影检查: 钡餐造影
•
食道、胃及十二指肠
•
小肠检查
•
结肠检查:钡灌肠造影
14
I 、X线胃肠道钡剂造影
胃肠道X 线造影检查方法
• 胃肠道多相造影(Multiphasic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MPGI :上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结肠双对比造影;
32
33
34
35
小肠钡灌肠检查(SBE)
• 经十二指肠导管连续小肠内灌注对比剂: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ppt课件

良性
龛影形状 龛影位置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 位于胃轮廓之外
恶性
不规则、有多个尖角 位于胃轮廓之内
龛周 龛口
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粘膜 充盈缺损、不规则环堤粘膜 皱襞向龛影集中 皱襞中断破坏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
僵硬、蠕动消失
良 性
恶 性
谢谢参加!
腔 内 型
溃 疡 型
浸 润 型
浸 润 型
溃 疡 ulcer
直接征象: 龛影
间接征象
龛影口部的透明带 粘膜皱壁均匀性纠集 痉挛性改变 分泌增加 蠕动增强或减慢 排空加速或减慢
溃疡表现
1、粘膜线:为龛影口部一光滑整齐透明线,宽1-2mm。 2、项圈征:为龛影口部透明带,宽0.5-1cm。 3、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窄,透明带缩短,龛影犹如 有一狭长的颈。 4、粘膜纠集:慢性溃疡疤痕收缩所致。
胃溃疡(标本)
溃疡
粘膜沟
粘膜皱襞
龛 影 ( 轴 位 )
溃 疡 ( 切 线 位 )
粘膜纠集
粘膜纠集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90%以上发生在球部,易造成球部变形。X 线造影检查可显示龛影,也经常只显示球部变形。 球部变形原因:痉挛、疤痕收缩、粘膜水肿。呈“山”字 型、三叶草型、葫芦型等。 其它征象:激惹征、幽门痉挛开放延迟、球部固定压痛。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CT检查: CT检查可见食管厚度,约3mm。 MRI检查:
意义不大。
CT、MRI: 可观察胃壁厚度,正常不超过5mm。
消化道异常表现
病 Digestive diseases
食管癌 (esophageal carcinoma)
消化系统影像学PPT课件

宽窄不一环堤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
15
胃癌
16
胃癌
17
特殊部位胃癌X线表现
贲门癌 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 食管下端狭窄,钡剂通过受阻,分流状 局部胃壁僵硬、粘膜破坏、中断
胃窦癌 胃窦狭窄;胃壁僵硬;粘膜破坏、中断; 腔内龛影;蠕动消失;排空延迟
全胃癌 胃容积缩小;全胃壁僵硬呈皮革状;蠕动消失
影像学表现
• 假肿瘤征:闭袢积液 • 空回肠转位 • 显著扩大的肠管与长的液气平面 • 胀气肠袢分布:同心圆状、咖啡豆征、花瓣
状、一串香蕉状或梳状排列等 • 位置固定的肠曲 • 梗阻近端积气积液:肠胀气及气液平面 • 结肠直肠无气 • 短期内(24h)出现腹腔大量积液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消化道
病理: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和混合型 X线表现
增生型:充盈缺损;粘膜破坏、中断 溃疡型:腔内溃疡,半月征 浸润型:管腔狭窄,局限、环状 混合型:二种以上表现混合存在
22
结肠癌
23
结肠癌
24
十五/胃肠道穿孔
胃和十二指肠穿孔最常见 立位腹部平片是最有效诊断方法 X线表现为双侧膈下线条状或新月形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
消失
20
胃窦癌与胃窦炎的X线鉴别诊断
胃窦癌
胃窦炎
粘膜皱襞
破坏消失 存在,常肥大、
迂曲、粗乱
轮廓
不齐、陡峭 比较整齐或如波
浪形
胃壁柔韧度 僵硬不变 柔软可变化
蠕动
消失
存在
病变区与正常 截然、清楚 无明确分界
区的分界
肿块
大多有
没有
21
十三/结肠癌
(carcinoma of colon)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
15
胃癌
16
胃癌
17
特殊部位胃癌X线表现
贲门癌 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 食管下端狭窄,钡剂通过受阻,分流状 局部胃壁僵硬、粘膜破坏、中断
胃窦癌 胃窦狭窄;胃壁僵硬;粘膜破坏、中断; 腔内龛影;蠕动消失;排空延迟
全胃癌 胃容积缩小;全胃壁僵硬呈皮革状;蠕动消失
影像学表现
• 假肿瘤征:闭袢积液 • 空回肠转位 • 显著扩大的肠管与长的液气平面 • 胀气肠袢分布:同心圆状、咖啡豆征、花瓣
状、一串香蕉状或梳状排列等 • 位置固定的肠曲 • 梗阻近端积气积液:肠胀气及气液平面 • 结肠直肠无气 • 短期内(24h)出现腹腔大量积液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消化道
病理: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和混合型 X线表现
增生型:充盈缺损;粘膜破坏、中断 溃疡型:腔内溃疡,半月征 浸润型:管腔狭窄,局限、环状 混合型:二种以上表现混合存在
22
结肠癌
23
结肠癌
24
十五/胃肠道穿孔
胃和十二指肠穿孔最常见 立位腹部平片是最有效诊断方法 X线表现为双侧膈下线条状或新月形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
消失
20
胃窦癌与胃窦炎的X线鉴别诊断
胃窦癌
胃窦炎
粘膜皱襞
破坏消失 存在,常肥大、
迂曲、粗乱
轮廓
不齐、陡峭 比较整齐或如波
浪形
胃壁柔韧度 僵硬不变 柔软可变化
蠕动
消失
存在
病变区与正常 截然、清楚 无明确分界
区的分界
肿块
大多有
没有
21
十三/结肠癌
(carcinoma of colon)
消化系统 正常影像学表现 消化系统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十二指肠正常X线解剖
十二指肠
• 全程呈‘C’型 • 包绕胰头 • 分球部、降部、
水平部、升部
空回肠
• 检查技术 • 口服钡剂造影:是常用方法 • 小肠灌肠双重对比造影:是检查小肠病变
最敏感的方法 • CT:可直接显示肠壁有无异常增厚、小肠
腔内外肿块、肠管狭窄或梗阻的情况及有 无转移。检查前半小时左右口服等渗甘露 醇溶液填充肠腔,使肠管充分扩张。
片,多喝开水,量不少于1500~2000ml,有便 及时排出
➢检查当日
➢晨开塞露塞肛,保留10’排出
• CT:结肠仿真内镜检查,对直径5mm以上 的突起性病变,其敏感性及准确性已接近 内镜检查
•
检查前要求与钡灌肠同样的清洁准备
• MRI:MRI仿真内镜也可用于结肠病变的检 查。
结肠影像学表现
• X线造影检查:大肠分为盲肠、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 胃窦部显示胃小区清楚,胃体部显示较差 ,胃底部则难以显示。
• 胃排空时间服钡后2~4小时。
胃小区
胃小区
• 蠕动
• 自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向幽门部推进 。2-3个蠕动波。
胃正常X线解剖
胃蠕动波
CT
• 空腹,降低胃肠道张力的辅助药物,口服 密度对比剂
• 胃: • 胃底食管连接处显示为增厚、团块,应注
• 末端回肠在右髂窝处与盲肠相连,称为回 盲部。
• 蜿蜒盘曲的肠管称为肠曲或肠袢。
• 服钡后2~6小时钡的先端可达盲肠,7~9小 时小肠排空。
• 小肠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 肠管粗细均匀,空肠可宽达4cm(充气 后为4.5cm);回肠为3.5cm(充气后4cm )。
• 由于肠管充分扩张,羽毛状粘膜皱襞被 展平而变得不明显,仅显示密集的环形皱 襞,呈1~2mm纤细光滑的弹簧状阴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胃大于三个蠕动波则为功能增强。
52
3、运动力
指胃肠道输送食物的能力,表现为钡剂 到达和离开某部位的时间,即到达时间和排 空时间。
53
胃:
服钡后2~3小时内排空 服钡后排空>4小时称胃排空延迟 服钡后排空>6小时则为胃潴留
54
小肠:
服钡后2~6小时到达回盲部 服钡后<2小时到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过快 服钡后>6小时到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过缓 服钡后7~9小时排空 服钡后排空超过9小时为小肠排空延迟
倾倒,胃泡大,胃体 小,张力高
钡先进入后倾的胃 底,充满后再沿返折 处倾泻而下,状如瀑 布。
13
2、胃的形状:
低张胃 位置与张力均较
低,胃腔上窄下 宽如水袋 胃下极低于髂嵴 水平 多见于瘦长型
14
3、胃的粘膜:
明暗相间的条纹 粘膜皱襞:透亮的 条状突起。 皱襞之间凹陷的沟: 致密条状纹影。
15
3、胃的粘膜
6
(一)食管
蠕动
第一蠕动波系由下咽 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 下行。
第二蠕动又名继发蠕 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 壁的压力引起,常始于 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
第三收缩波是食管环 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 缩性运动,形成波浪状 或锯齿状边缘。
7
(二)胃
1、胃的分部 胃底:贲门入口水平线
以上的胃腔称胃底,胃底 立位含气时又称胃泡。
袋状或幕状含钡影像。
36
憩室
37
憩室
38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粘膜破坏 粘膜增粗和紊乱 粘膜纠集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39
粘膜破坏:正常的粘膜皱襞消失,多系恶性肿瘤侵蚀所致。
40
粘膜增粗和紊乱:
粘膜和粘膜下层的 炎性浸润、肿胀和结 缔组织增生所引起, 常与粘膜皱襞迂曲同 时存在。如慢性胃炎、 静脉曲张。
回肠宽可达3.5~4cm,粘膜平 坦
正常:口服钡剂3~6小时,钡 首达回盲部,8小时内排空
充盈相 粘膜相
压迫相
DC相
CT相
23
为了便于描述,将 小肠分为六组:
十二指肠 空肠上、下段 回肠上、中、下段
2 1
3 4
5
6
24
(五)结肠
分六部分:盲、升、横、降、乙、直肠 两个曲:肝曲、脾曲
25
(五)结肠
胃窦:角切迹与胃大弯
最下一点连线以远的胃腔 。
胃体:连线与胃底之间
的胃腔。
8
1、胃的分部
9
2、胃的形状:
10
2、胃的形状:
牛角型 位置与张力均 高,呈横位 胃角不明显, 见于矮胖型人。
11
2、胃的形状:
钩型胃 位置与张力均
中等 胃角明显,胃
下极大致位于髂 嵴水平。
12
2、胃的形状:
瀑布胃 胃底呈囊袋状向后
胃小弯的皱襞平行 整齐,向大弯处逐 渐变粗而成横向或 斜行。胃底皱襞较 粗而弯曲,略呈网 状。胃窦粘膜皱襞 主要与小弯平行, 也可斜行。
胃体部粘膜皱襞的 宽度不超过5 mm。
16
4、胃的轮廓
胃小弯侧一般 光滑整齐。胃底 及胃体近侧大弯 轮廓常呈锯齿状, 系横.斜走行的 粘膜皱襞所致。
17
5、胃的蠕动
X线特征表现 结肠有结肠袋、
半月皱襞 粘膜皱襞:纵、
横、斜交错
26
阑尾充盈时呈蚯蚓 状,位于盲肠内下 方,边缘光滑,移 动性较大。
27
28
二、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29
位置改变
裂孔疝
间位结肠
先天性消化道异位
30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55
小肠运动过快
服钡后2小时
56
小肠排空延迟
服钡后9小时
57
4、分泌功能的改变
分泌正常时,钡剂可均匀涂布于粘膜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泌增多时,可见分泌液增多,钡剂散在分布,呈
来源于肌层的波浪形收缩, 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的 向幽门方向推进,波形亦见 加深
一般同时可见到2~3个蠕 动波,胃窦无蠕动波,为向 心性收缩,呈细管状将钡排 入十二指肠。
18
5、胃的蠕动
19
(三)十二指肠
分部(球部、降部、 水平部、升部)
形状(C字形) 轮廓:光滑整齐 粘膜皱襞:羽毛状 蠕动:波浪状蠕动
食管与胃肠道
1
重点:
1、食管与胃肠道正常及异常造影表现.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 3、食管癌、胃癌与结肠癌的共性X线表现。
2
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4.超声检查
3
一、正常表现
主要观察内容: 轮廓 光滑、整齐 管壁 柔韧性、厚度 粘膜 走行、连续性、粗细 管腔 是否狭窄、能否扩张
41
粘膜增粗和紊乱
42
粘膜纠集:表现为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常由慢
性溃疡产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收缩而造成。
43
粘膜纠集
44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管腔狭窄 管腔扩大
功能性改变
45
管腔狭窄
46
管腔扩大
47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充盈缺损 龛影 憩室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31
充盈缺损: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
致。 常见于肿瘤。
32
充盈缺损
33
龛影:管壁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造影时将被钡剂
充填 切线位表现为向外突出的含钡影像,轴位呈钡斑
(点)。
34
龛影
俯卧位
仰卧位
35
憩室: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向腔外突出的囊
张力改变 蠕动改变 运动力改变 分泌功能改变
48
1、张力:食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程度
张力高低表现为管腔的大小:
张力高:管腔小 张力低:管腔大
49
张力高
张力低
50
2、蠕动 食管及胃肠肌肉有节律性的收缩。
表现为蠕动波的多少、深浅、 蠕动速度及方向的改变:
蠕动增强、减弱,逆蠕动 (反向蠕动)、激惹征等。
4
(一)食管
轮廓:光滑整齐,管壁
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 3cm。
分段:上、中、下三段
(以主动脉弓、T8平面划 线)。
三个压迹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管 左心房
两个生理性狭窄
食管入口 通过膈肌裂孔处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管 左心房
5
(一)食管
粘膜皱襞: 数条纤细纵行而
平行的条状透亮影, 边缘光整,宽度小 于3mm。
20
球部呈边缘整齐的等 腰三角形或圆锥形,尖 端和降部相连,底部中 央为幽门开口。两侧称 隐窝或穹隆角。
21
降部向下行,而后 反转向左横行为水 平部,再左上行至 十二指肠悬韧带为 升部,在L1~2左侧。 粘膜皱襞可为纵行、 横行和羽毛状。
小憩室
22
(四)小肠
空肠宽可达4~4.5cm,粘膜呈 弹簧状
胃大于三个蠕动波则为功能增强。
52
3、运动力
指胃肠道输送食物的能力,表现为钡剂 到达和离开某部位的时间,即到达时间和排 空时间。
53
胃:
服钡后2~3小时内排空 服钡后排空>4小时称胃排空延迟 服钡后排空>6小时则为胃潴留
54
小肠:
服钡后2~6小时到达回盲部 服钡后<2小时到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过快 服钡后>6小时到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过缓 服钡后7~9小时排空 服钡后排空超过9小时为小肠排空延迟
倾倒,胃泡大,胃体 小,张力高
钡先进入后倾的胃 底,充满后再沿返折 处倾泻而下,状如瀑 布。
13
2、胃的形状:
低张胃 位置与张力均较
低,胃腔上窄下 宽如水袋 胃下极低于髂嵴 水平 多见于瘦长型
14
3、胃的粘膜:
明暗相间的条纹 粘膜皱襞:透亮的 条状突起。 皱襞之间凹陷的沟: 致密条状纹影。
15
3、胃的粘膜
6
(一)食管
蠕动
第一蠕动波系由下咽 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 下行。
第二蠕动又名继发蠕 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 壁的压力引起,常始于 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
第三收缩波是食管环 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 缩性运动,形成波浪状 或锯齿状边缘。
7
(二)胃
1、胃的分部 胃底:贲门入口水平线
以上的胃腔称胃底,胃底 立位含气时又称胃泡。
袋状或幕状含钡影像。
36
憩室
37
憩室
38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粘膜破坏 粘膜增粗和紊乱 粘膜纠集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39
粘膜破坏:正常的粘膜皱襞消失,多系恶性肿瘤侵蚀所致。
40
粘膜增粗和紊乱:
粘膜和粘膜下层的 炎性浸润、肿胀和结 缔组织增生所引起, 常与粘膜皱襞迂曲同 时存在。如慢性胃炎、 静脉曲张。
回肠宽可达3.5~4cm,粘膜平 坦
正常:口服钡剂3~6小时,钡 首达回盲部,8小时内排空
充盈相 粘膜相
压迫相
DC相
CT相
23
为了便于描述,将 小肠分为六组:
十二指肠 空肠上、下段 回肠上、中、下段
2 1
3 4
5
6
24
(五)结肠
分六部分:盲、升、横、降、乙、直肠 两个曲:肝曲、脾曲
25
(五)结肠
胃窦:角切迹与胃大弯
最下一点连线以远的胃腔 。
胃体:连线与胃底之间
的胃腔。
8
1、胃的分部
9
2、胃的形状:
10
2、胃的形状:
牛角型 位置与张力均 高,呈横位 胃角不明显, 见于矮胖型人。
11
2、胃的形状:
钩型胃 位置与张力均
中等 胃角明显,胃
下极大致位于髂 嵴水平。
12
2、胃的形状:
瀑布胃 胃底呈囊袋状向后
胃小弯的皱襞平行 整齐,向大弯处逐 渐变粗而成横向或 斜行。胃底皱襞较 粗而弯曲,略呈网 状。胃窦粘膜皱襞 主要与小弯平行, 也可斜行。
胃体部粘膜皱襞的 宽度不超过5 mm。
16
4、胃的轮廓
胃小弯侧一般 光滑整齐。胃底 及胃体近侧大弯 轮廓常呈锯齿状, 系横.斜走行的 粘膜皱襞所致。
17
5、胃的蠕动
X线特征表现 结肠有结肠袋、
半月皱襞 粘膜皱襞:纵、
横、斜交错
26
阑尾充盈时呈蚯蚓 状,位于盲肠内下 方,边缘光滑,移 动性较大。
27
28
二、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29
位置改变
裂孔疝
间位结肠
先天性消化道异位
30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55
小肠运动过快
服钡后2小时
56
小肠排空延迟
服钡后9小时
57
4、分泌功能的改变
分泌正常时,钡剂可均匀涂布于粘膜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泌增多时,可见分泌液增多,钡剂散在分布,呈
来源于肌层的波浪形收缩, 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的 向幽门方向推进,波形亦见 加深
一般同时可见到2~3个蠕 动波,胃窦无蠕动波,为向 心性收缩,呈细管状将钡排 入十二指肠。
18
5、胃的蠕动
19
(三)十二指肠
分部(球部、降部、 水平部、升部)
形状(C字形) 轮廓:光滑整齐 粘膜皱襞:羽毛状 蠕动:波浪状蠕动
食管与胃肠道
1
重点:
1、食管与胃肠道正常及异常造影表现.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 3、食管癌、胃癌与结肠癌的共性X线表现。
2
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4.超声检查
3
一、正常表现
主要观察内容: 轮廓 光滑、整齐 管壁 柔韧性、厚度 粘膜 走行、连续性、粗细 管腔 是否狭窄、能否扩张
41
粘膜增粗和紊乱
42
粘膜纠集:表现为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常由慢
性溃疡产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收缩而造成。
43
粘膜纠集
44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管腔狭窄 管腔扩大
功能性改变
45
管腔狭窄
46
管腔扩大
47
三、基本病变
位置改变 轮廓改变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充盈缺损 龛影 憩室
粘膜改变 管腔改变 功能性改变
31
充盈缺损: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
致。 常见于肿瘤。
32
充盈缺损
33
龛影:管壁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造影时将被钡剂
充填 切线位表现为向外突出的含钡影像,轴位呈钡斑
(点)。
34
龛影
俯卧位
仰卧位
35
憩室: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向腔外突出的囊
张力改变 蠕动改变 运动力改变 分泌功能改变
48
1、张力:食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程度
张力高低表现为管腔的大小:
张力高:管腔小 张力低:管腔大
49
张力高
张力低
50
2、蠕动 食管及胃肠肌肉有节律性的收缩。
表现为蠕动波的多少、深浅、 蠕动速度及方向的改变:
蠕动增强、减弱,逆蠕动 (反向蠕动)、激惹征等。
4
(一)食管
轮廓:光滑整齐,管壁
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 3cm。
分段:上、中、下三段
(以主动脉弓、T8平面划 线)。
三个压迹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管 左心房
两个生理性狭窄
食管入口 通过膈肌裂孔处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管 左心房
5
(一)食管
粘膜皱襞: 数条纤细纵行而
平行的条状透亮影, 边缘光整,宽度小 于3mm。
20
球部呈边缘整齐的等 腰三角形或圆锥形,尖 端和降部相连,底部中 央为幽门开口。两侧称 隐窝或穹隆角。
21
降部向下行,而后 反转向左横行为水 平部,再左上行至 十二指肠悬韧带为 升部,在L1~2左侧。 粘膜皱襞可为纵行、 横行和羽毛状。
小憩室
22
(四)小肠
空肠宽可达4~4.5cm,粘膜呈 弹簧状